-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郁论治肺系疾病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通于天气,诸气皆属于肺。气为阳主动,升降出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邪阻气机,滞而不畅,其势为郁。郁则生热,郁热轻者,局于肺之经络,即温病之卫分证;郁之重者,闭于肺脏,致肺病贲郁。郁始于气,久及血,衍生痰、湿、火、积、瘀等诸多病理产物。临床可从郁论治肺系疾病,主要包括从肺经郁热辨治外感病与从郁论治肺病贲证两类情况。肺经郁热与肺病贲证虽有不同之处,但均以肺郁为中心,实则为一个整体,一为肺经郁,一为肺府郁,临证均可治以宣肺开郁之法,活用栀子豉汤、升降散、新加升降散、和风细雨汤等方药,重点在消散其郁,方可使肺宣肃复权,气机升降有序,症状得以缓解,肺病得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余瀛鳌运用调肝疏郁汤治疗郁证验案三则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著名中医余瀛鳌教授临床擅用通治方治疗郁证,余老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心肝二脏失调,余症均为外界因素影响致五脏生克制化的动态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加重气机升降出入失衡,出现诸如气滞、痰凝、血瘀,甚则化火动风等证候。余老指出,郁证的治疗重点在于调理心肝二经,拟定调肝疏郁汤加减治疗。结合病例介绍临床中的加减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瘦人多火症"的因机证治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提出消瘦是临床常见的体质状态,常常会伴随"瘦人多火症"相关证候表现.阴气不足是形体消瘦的主要生理、病理基础,燥火偏旺是形体消瘦的继发表现,病位涉及五脏,核心在脾.治疗原则以滋养阴气为主,宣发郁热为辅.具体包括治本与治标两个方面,治本当滋养阴气以改善"消瘦"体质,治标在发散郁热以消除"多火"状态,二者孰轻孰重应依据火旺轻重缓急而定.临床根据病情之标本缓急、消瘦而能食不能食、火热之虚实微盛、病机兼夹以及季节等因素进行药味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五脏神"探究振腹推拿疗法"安神—解郁—补虚"治疗抑郁症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文基于"五脏神"理论认识抑郁症,探讨运用振腹推拿疗法"安神—解郁—补虚"思路治疗抑郁症,以疏调气机、解郁宽胸、清肝泻火、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为治则,具体操作手法上主要通过点按背部三阳穴与腹募穴温胸开背、调摄五脏阴阳之气,使得五脏与脑气血津液互资互助而安五脏神与脑神;以通腑法、摩腹法、推腹法等通腑泻浊、消积导滞、消瘀散结,来恢复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平衡从而解五脏气郁,恢复循坏代谢紊乱;以培元补虚直接作用于腹部的振腹法,通过调节中州气血达到补中焦虚的目的,以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振腹推拿疗法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郁证患者因五脏神失而产生睡眠障碍、长期情绪低落、食欲低、便秘、恶心、腹泻、思维迟缓等症状,为抑郁症临床整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辅助治疗方法,以供专家学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王秀娟运用和法论治手汗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王秀娟教授认为,手汗症病机多与局部郁热蕴蒸、经络瘀滞不通有关,主要辨证分型为:肺脾不和证、中焦郁热证与心神失养证.王教授擅长运用和法,从脾胃治疗手汗症,手心汗出过多的肺脾不和证,常运用和脾胃、健脾气或补脾益肺为法,以复肺气之宣肃;中焦郁热证,常用和肝运脾之法,以疏肝泻火、健脾运浊;心神失养证,在补益心脾的基础上侧重健脾益气,中气和则五脏调.王教授治疗手汗症,注重整体辨证,阴阳表里寒热并重,重视中焦气机失调之病机,同时关注情志因素,遵循李东垣"内伤劳役伤脾气,饮食伤胃伤其形"之脾胃观,不忘将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的身心疾病因素考虑在内.在用药方面,王教授注重整体观,遣方用药以和为主,重在调和气机,辨证运用和肝疏郁、调和营卫、和解少阳等治法,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之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医大师孙申田"神安病减"理论治疗癫痫抑郁共病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癫痫抑郁共病是癫痫患者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共病模式,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是风火痰瘀虚等内外邪气致形神失调,病机关键在于神损,在治疗癫痫抑郁共病时,强调"治神"与"治形"相结合,从颅脑(元神)、腹脑(谷神)、肤脑(五脏神)入手调神,治疗原则为调神治本、神安病减,处方为头针百会、宁神,采用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以安元神,腹一区以调谷神,背俞穴以平五脏神;治法再结合经络辨证,祛除风、火、痰、瘀、虚等内外邪气,标本同治;临证操作强调首尾取穴、动静结合、腹脑结合、肤脑结合四位一体,以达到形与神俱,神安病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浙派中医冯兆张诊治阳痿病学术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索浙江医家冯兆张所著《冯氏锦囊秘录》中诊治阳痿病的学术思想,为阳痿病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冯氏锦囊秘录》中方脉阳痿篇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该书中其他篇章相关论述,对该书中治疗阳痿病的学术思想特色进行系统整理.[结果]冯氏推崇"命门"学说,尤其重视阴阳水火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其在方脉阳痿篇详细论述了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认为五脏受损可为病痿前兆,而多种原因引起的阴阳失调、郁火阻滞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治疗上列举诸多方药,注重补益阴阳,且以丸剂为主,药物送服多以酒、姜汤、盐汤等,并记载了分时采用不同汤剂送服的方法及分节气服药的方法,颇具特色.[结论]冯氏对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论述颇详,认识特色鲜明,其学术思想对当今阳痿病的治疗亦具有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从溺窍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编辑人员丨2024/7/6
从溺窍的角度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提出尿路属"溺窍"范畴,认为排尿的生理过程与溺窍的功能密切相关.从窍体、窍枢、窍神三个维度架构了溺窍与五脏功能的生理联系,即肺热阴伤邪侮则窍体失养、心火灼燔神乱则窍神不利、肾虚肝郁脾滞则窍枢不利.rUTI初期以窍枢不利为主,当标本兼治,虚实兼顾,注重伴随症状的治疗,常根据辨证选用滋水清肝饮、肾着汤加减;中期窍体失养与窍神、窍枢不利同时存在,治当利窍通淋,常以清心莲子饮加减;后期以窍体失养为主,需进一步养窍体以防复,常以五子衍宗丸合二仙汤加减.同时针对窍体、窍枢、窍神选用特色药物,以祛外邪、扶正气以养窍体,畅情志、通气机以利窍枢,通心肾、养心神以安窍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解读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编辑人员丨2024/7/6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脾胃论》的首方,其蕴含的"益气升阳泻火"立方原则是李东垣基本学术思想的体现.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立足五脏气化,重视五脏联系,五脏中皆有脾气,脾土一虚,则五脏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肝木郁而化火,心火甚嚣妄动,肺金为火所克或奋起以复脾土之母仇,肾水泛滥而气机亦塞——从而影响五脏间的整体气化流动状态.以此解读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认为该方主治疾病之病机为"脾胃虚衰而元气不足,气火失调而升降失常",发病以脾胃为本,常累及心、肝,甚则波及肺、肾,五脏相继受累;该方用药配伍以升发阳气、补益元气、苦寒清热为主,寓泻阴火于升阳、补气之中,令元气充足升降有序而阴火自除.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