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效应对生物陶瓷糊剂在根管不同部位充填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热效应对生物陶瓷糊剂结合热凝牙胶垂直加压法在根管不同部位充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颗单根管牙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iRoot SP组、10 s组、20 s组,每组10颗。所有牙样本在去除牙冠后根管预备至0.04锥度。对照组行AH-plus糊剂结合热凝牙胶垂直加压充填;iRoot SP组行iRoot SP单尖充填;10 s组及20 s组使用iRoot SP单尖充填结合热凝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并分别在使用热凝牙胶前以180 ℃分别加热10 s及20 s。使用亚甲基蓝染色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法、牙科显微镜观察法分析充填后根管中上段和根尖1/3处的缝隙发生情况。结果:对于根尖1/3处的充填,10 s组和20 s组均无明显缝隙出现,且染料侵染深度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于根管中上段的充填,iRoot SP结合单尖充填出现缝隙的概率较高。 结论:短时间的高温加热不会影响iRoot SP对于根尖1/3处的封闭效果;对于根管中上段,iRoot SP单尖充填结合热凝牙胶垂直加压法的充填效果优于iRoot SP单尖法充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吉瑞替尼的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挖掘吉瑞替尼的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8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上报的以吉瑞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4.1版)药物ADE术语集中的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共得到吉瑞替尼ADE报告2 755份,包含676个ADE信号(阳性ADE信号95个),累及313个PT,涉及25个SOC.其中,有9个ADE信号未被其药品说明书提及.信号强度排名前5位的PT分别为肝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降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肺炎和骨髓抑制;阳性信号数排名前6位的SOC分别为各类检查,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心脏器官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其药品说明书未提及的ADE包括肺炎、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症、败血症、出血、感染(未特指)、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曲霉菌感染.结论 应用吉瑞替尼时,临床除需关注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症等常见ADE外,还应监测药品说明书未提及且信号较强的ADE,如肺炎、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症、败血症、出血、感染(未特指)、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曲霉菌感染、血肌酐升高及间质性肺疾病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OpenFDA挖掘和分析维奈克拉的不良事件信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分析新型抗肿瘤药物维奈克拉(VEN)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检索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 2016 年 4 月至 2023 年 3 月维奈克拉的不良反应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MHRA)综合标准法、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多项式伽马泊松分布缩减(MGPS)法挖掘和分析维奈克拉的ADE信号.结果:在从FAERS数据库收集的 29 849 份报告中,确定了 336 份维奈克拉相关ADE报告,共累及 27 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发生例数较多的SOC依次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胃肠系统疾病、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等.排除原发病本身因素及与药物无关的不良反应,常见的ADE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降低,感染性肺炎,发热等.严重的ADE(如:住院、死亡和危及生命)发生率较高.同时新发现维奈克拉说明书中未提及的可疑ADE有COVID-19、心房颤动、胸腔积液、真菌性肺炎等.结论:本研究结果与临床试验一致,同时还发现了维奈克拉潜在的新的ADE信号.本研究结果可为维奈克拉的临床使用及进一步安全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维泊妥珠单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评价和分析维泊妥珠单抗上市后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信号,为临床安全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开放性OpenVigil数据平台,收集2019年6月10日(美国FDA批准上市时间)至2023年3月31日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维泊妥珠单抗的ADR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和比例报告比(PRR)进行信号挖掘.为提高阈值,得到信号较强、较常出现的ADR,将信号进行二次筛选.结果:共检索到维泊妥珠单抗相关ADR报告2 408份,经过二次筛选得到83个ADR信号.其中,脊柱磁共振成像异常、骨吸收增加、骨质溶解、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肺栓塞等26个ADR信号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信号数或累积例数较多的系统器官分类包含感染及侵染类疾病(24个信号、632例),各类检查(17个信号、675例),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11个信号、734例),各类神经系统疾病(7个信号、153例),免疫系统疾病(3个信号、95例),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2个信号、145例),代谢及营养类疾病(2个信号、87例)等.结论:除说明书提示的常见ADR外,本研究发现了维泊妥珠单抗新的ADR风险信号.建议临床在关注感染、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输液相关反应、肝功能异常等已知常见ADR的同时,予以脊柱磁共振成像异常、骨吸收增加等新的风险信号更多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英夫利西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挖掘英夫利西单抗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建库至2023年第1季度英夫利西单抗相关ADE,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收集到满足阈值标准的ADE报告数175 930份,获得信号963个,共涉及 26个系统-器官分类(SOC).英夫利西单抗主要ADE表现为胃肠系统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和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等,这与药品说明书记录一致.此外,还发现了英夫利西单抗可能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肾损伤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等疾病的风险.结论 在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时,除了关注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ADE之外,也应密切关注说明书未提及的ADE,以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临床应用中环磷酰胺不良事件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通过对临床应用中环磷酰胺不良事件(ADE)信息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FAERS),用在线药物警戒工具OpenVigil收集环磷酰胺2013-01-01-2023-03-11的ADE数据.用比值失衡测量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对ADE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ADE报告共计8 223份,得到ADE信号422个,累及21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其中女性(44.12%)占比高于男性(31.02%),年龄主要分布在46~65岁的人群.累及的SOC主要包括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等;报告数较多的ADE信号为骨髓抑制、疾病进展、发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挖掘到18个说明书未记录的新发现可疑药物不良反应(ADR).结论 临床医务工作者在使用环磷酰胺时,应警惕药品说明书以外的ADE信号,如新生儿疾病和孕产妇在妊娠前的暴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以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根结线虫诱导的巨型细胞及其形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种专性寄生线虫,具有分布广泛、寄主繁多和危害严重的特点.每年给农作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农作物最严重的线虫之一.侵染植物时,根结线虫会诱导根尖部位的维管束细胞重新分化形成多核的巨型细胞,将其作为线虫的取食位点和线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唯一来源.因此,巨型细胞的形成和维持对线虫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本文从根结线虫诱导寄主植物巨型细胞的形成及调控机制,重点介绍了巨型细胞的结构特征、巨型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营养物质运输、激素调节,以及寄主植物的识别和防御和表达模式,并探讨了根结线虫效应蛋白在巨型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功能.通过对巨型细胞形成和调控机制及线虫-植物相互分子机制等多层次的研究进展进行解析,揭示根结线虫的致病机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根结线虫防治创新性策略提供启发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猪苓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及其差异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4/4/6
猪苓与蜜环菌建立共生关系时,猪苓菌丝会反侵染并消解蜜环菌菌索,以获取营养物质,糖苷水解酶是参与这一过程的主要酶类之一.本研究从猪苓转录数据库中获得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42 类、309 个;其编码的糖苷水解酶蛋白含各类结构域 344 个,以糖苷水解酶结构域 glyco_hydro为主,共计 35 类 173 个.对猪苓糖苷水解酶进行的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这些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以物质代谢及分解过程为主,特别是多糖等大分子物质代谢;181 个猪苓糖苷水解酶具有水解酶活性,这些水解酶活性呈多样性分布.与未被蜜环菌侵染的猪苓部位相比,43 个糖苷水解酶基因在蜜环菌侵染的菌核部位中差异表达,编码包括 glyco_hydro_48、cellulase 和polysacc_deac_1 等功能结构域,可能发挥水解几丁质、纤维素酶活性及免疫调节等活性,这为猪苓与蜜环菌互作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候选基因及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ADR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PRR)及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法,对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3季度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相关药品不良事件(ADE)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筛选得到ADE为10 500 309条,筛选去重后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的ADE报告共15 658份.其中共挖掘到ADR信号429个,主要集中于眼器官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种手术及医疗操作、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耳及迷路类疾病.信号强度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非感染性眼内炎、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炎和一过性失明;同时也发现说明书上未报道的如痴呆、听觉减退、突发性听力丧失等可疑ADR信号.结论 应重视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药品说明书及文献中报道的ADR,加强药学监护.对于本研究发现的未报道的可疑ADR信号,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此外,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对眼科医师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需做好相关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FAERS数据库维奈克拉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分析维奈克拉(VEN)药物不良事件(ADE)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下载FAERS数据库2016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的数据,使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以及综合标准法(MHRA)对VEN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风险信号监测.结果:共提取到19 177例以VEN为主要怀疑药物的病例.去除与药物无关和受原发病影响的ADE后,得到59个阳性ADE信号,涉及9个系统器官分类(SOC),报告量最多的SOC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及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信号强度最高的ADE为肿瘤溶解综合征(TLS),还发现房颤、肺水肿、耳聋等未记录在VEN药品说明书中的ADE信号.结论:在VEN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TLS、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等事件的发生,警惕说明书未提及的ADE信号,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