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风险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并探究PCOS和NAFLD之间的关联。方法:本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22例PCOS患者(PCOS组)及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匹配的107例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并测定肝酶、血脂、糖耐量、性激素指标,同时行肝脏彩色超声检查,比较PCOS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和NAFLD患病率,并对PCOS和NAFLD之间的相关因素以及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PCOS组的NAFLD患病率(62.6%)高于对照组(76.2%, P=0.025)。Logistic回归提示PCOS患者中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水平与NAFLD的风险显著相关( OR=1.686, 95% CI=1.279~2.223; OR=1.167,95% CI=1.039~1.311),将HOMA-IR纳入模型后,FAI水平与NAFLD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AFLD在PCOS患者中非常普遍。PCOS患者的NAFLD与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有关,其中胰岛素抵抗是PCOS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雄激素血症通过介导胰岛素抵抗而影响NAFL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纤维囊性肝病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纤维囊性肝病(FLD)是一类与常染色体基因变异相关的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FLD逐渐表现为进行性胆管上皮过度增殖、胆管微错构瘤和多个扩张肝囊肿形成。现有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无法阻止疾病进展,肝移植被认为是唯一有效手段。FLD是胆管癌的危险因素,但FLD向胆管癌转变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因此,研究FLD的发病机制及其向胆管癌转变的分子机制,对于阻止FLD的发生、进展,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降低罹患胆管癌的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aroli病或Caroli综合征患者21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Caroli病/Carol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Caroli病/Caroli综合征的患者21例。通过主要临床表现、对比分析不同临床类型间的差异,描述其肝脏病理特点。结果:所有纳入患者中,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13.5岁。首发症状发热6例(28.6%)、消化道出血6例(28.6%)、肝脾肿大9例(42.8%)、合并多囊肾12例(57.2%)。纳入患者分为两组,Caroli病组6例(28.6%),Caroli综合征组15例(71.4%)。Caroli病组总胆红素6.7(4.7,15.0)μmol/L、直接胆红素1.3(0.9,6.4)μmol/L,均显著低于Caroli综合征组[总胆红素16.0(10.9,33.0)μmol/L、直接胆红素3.5(2.7,16.2)μmol/L];Caroli病组血红蛋白117.0(106.0,126.2)g/L、血小板286.0(149.8,467.5)×10 9/L,均显著高于Caroli综合征组[血红蛋白85.0(74.0,103.0)g/L,血小板76.1(55.0,123.0)×10 9/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患者行肝移植术10例(47.6%),其Child-Pugh-Turcotte肝病评分为8.0(8.0,10.2),显著高于未行肝移植组的Child-Pugh-Turcotte肝病评分[5.0(5.0,6.0), P<0.05]。 结论:Caroli病/Caroli综合征早期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通常病理为确诊依据,也可辅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分析进行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386例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筛选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0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129例和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49例。分析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基本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如白蛋白、ALP、GGT等的变化。应用卡方检验、 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ILD、AIH、PBC和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比较[分别为32.9%(127/386)、28.8%(60/208)、36.4%(47/129)和40.8%(2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以多发和小结石(最大径<1 cm)为主,分别占45.7%(58/127)和57.7%(60/104)。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首诊年龄、首诊肝硬化比例、ALP、GGT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分别为(60.5±11.5)岁比(57.6±11.5)岁,53.5%(68/127)比42.1%(109/259),154.00 U/L(89.00 U/L,257.00 U/L)比125.00 U/L(86.00 U/L,212.00 U/L),169.00 U/L(79.00 U/L,343.00 U/L)比128.60 U/L(48.00 U/L,284.00 U/L)],而白蛋白水平低于未合并胆囊结石者[(36.46±7.30) g/L比(38.34±7.58) 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61, χ2=4.506, Z=-2.192、-2.443, t=2.322; P均<0.05)。≥60岁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高于<60岁患者[37.6%(73/194)比28.1%(54/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48, P=0.047)。伴肝硬化的AILD和AIH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均高于无肝硬化者[分别为38.4%(68/177)比28.2%(59/209),35.7%(35/98)比22.7%(25/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506、4.259, P=0.034、0.039)。 结论: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较常见,以多发和小结石为主。合并胆囊结石易延误AILD患者的首次诊断并增高首诊肝硬化的比例。高龄和肝硬化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脂必泰胶囊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脂必泰胶囊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丰县中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并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脂必泰胶囊治疗,两组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肝指数(FLI)改善情况,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及HOMA-IR、FLI均下降(均 P < 0.05),观察组的TC、TG分别为(4.75±0.56)mmol/L、(2.13±0.31)mmol/L,均低于对照组,HOMA-IR、FLI分别为(5.27±0.67)、(25.68±4.6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39、6.19、5.61、2.15,均 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7, P < 0.05)。 结论:脂必泰胶囊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有效改善血脂,有助于提升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欧洲肝病学会《囊性肝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简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增强影像技术的出现,囊性肝病的诊断有了很大进展。与此同时,囊性肝病的管理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完善,为制定相应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依据。对此,欧洲肝病学会为非传染性囊性肝病制定了临床诊疗指南。该指南在深入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涵盖肝囊肿、肝脏黏液囊性肿瘤、胆道错构瘤、多囊性肝病、Caroli病、Caroli综合征、胆道错构瘤和胆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中常见的细胞来源,通过向肝脏的迁移、肝源性分化和旁分泌机制,促进肝再生和修复肝损伤。细胞外囊泡(EVs)是一种几乎所有细胞都能分泌的天然载体,主要起维持细胞间通讯的作用,其内容物和功能常类似于亲本细胞。由于EVs本身的优势,已经有大量MSCs-EVs对肝脏疾病治疗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MSCs-EVs这种无细胞疗法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癌和肝再生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囊性肝病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2022年10月,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正式发表《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囊性肝病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涉及肝囊肿、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胆管错构瘤、多囊肝、Caroli病、Caroli综合征以及胆管周围囊肿的诊断、治疗和管理。该指南结合对比增强影像学检查,在肝脏囊性病变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笔者团队对该指南进行详细解读,系统介绍各类囊性肝病的评估要点以及临床治疗的相关建议并对其未来应用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囊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管理和决策制订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2型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并不理想。糖尿病的治疗需“以患者为中心”,在降糖之外还需关注患者体重目标、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心肾结局。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有效降低血糖,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体重,改善血脂谱及降低血压。大量研究结果证实,GLP‐1RA在降糖作用之外具有心脏、代谢获益,随着对GLP‐1RA机制的发掘,研究者还发现其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相关,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潜在获益,未来还有望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延缓衰老等。目前一些基层医师对GLP-1RA还缺乏了解,临床应用存在误区,该文对GLP-1RA的研究概况、临床应用、种类、适应证及应用注意事项进行梳理,希望提高基层医生的应用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多个血液学指标联合对于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患者的诊断效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联合多个实验室血液学指标诊断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AFP-NHCC)的模型,探讨其临床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11年12月到2017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首次确诊为AFP-NHCC的住院患者124例,男110例,女14例,年龄[ M( Q1, Q3)]为57(51,66)岁;以同期331例非癌人群作为对照组,男279例,女52例,年龄为58(51,63)岁,包括47例乙型肝炎、40例肝硬化、64例肝血管瘤或囊肿、7例肝结节、8例脂肪肝、146例非肝病患者以及19名健康体检者。将AFP-NHCC组和对照组人群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训练组共纳入196例受试者,包括103例AFP-NHCC患者和93例非癌人群(包括19名健康体检者、25例乙型肝炎患者、22例肝硬化患者、23例肝血管瘤和囊肿患者以及4例肝结节患者),用来分析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和建立不同AFP水平下AFP-NHCC的诊断模型;验证组共纳入259例受试者,其中包括113例肝病患者,用来验证诊断模型对AFP-NHCC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 结果:在训练组中,AFP≤5 μg/L时所建立的AFP-NHCC诊断模型包括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和糖类抗原19-9(CA19-9),AUC为0.848(95% CI:0.786~0.911);AFP≤10 μg/L时所建立的AFP-NHCC诊断模型包括PLT、PTA、ALB、PT和红细胞压积(HCT),AUC为0.839(95% CI:0.780~0.897);AFP≤20 μg/L时所建立的AFP-NHCC诊断模型包括PLT、PTA、ALB、PT、HCT和AFP,AUC为0.866(95% CI:0.815~0.917);这3种模型的AUC值均高于AFP和CA19-9单项诊断AFP-NHCC时的AUC值[0.634(95% CI:0.560~0.709)、0.691(95% CI:0.620~0.761),均 P<0.05]。将这3种模型筛选出的指标联合,建立最终诊断模型,包括PLT、PTA、ALB、PT、HCT、CA19-9和 AFP,其AUC为0.873(95% CI:0.824~0.923),灵敏度为78.6%(81/103),特异度为81.7%(76/93)。在验证组中,最终诊断模型在肝病患者中的预测AUC为0.892(95% CI:0.832~0.951),灵敏度为100%(21/21),特异度为71.7%(66/92);在全部验证人群中的预测AUC为0.931(95% CI:0.890~0.972),灵敏度为100.0%(21/21),特异度为75.6%(180/238)。 结论:建立的最终诊断模型包括PLT、PTA、ALB、PT、HCT、CA19-9和AFP,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对于临床诊断AFP-NHCC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