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方小陷胸汤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考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小陷胸汤是张仲景所创治疗结胸热实的传世经方,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作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未见小陷胸汤关键信息考证,限制了该方的制剂转化.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中华医典》等古籍数据库和知网等现代数据库,归纳整理关于小陷胸汤的方源方名、组成、药物基原、剂量、制法用法、古今主治功效等.共收集小陷胸汤相关古籍数据874条和现代临床研究606篇.考证显示,历代医家基本沿袭仲景《伤寒论》小陷胸汤之原貌,药物基原、剂量基本稳定.依据考证结果,建议该方煎服剂量与方法为"黄连13.8 g,半夏34.5 g,瓜蒌85 g.煎服方法为加水1200 mL,先放入瓜蒌,煎至600 mL,去滓,再入黄连、半夏,煎至400 mL,去滓,每日分3次温服".古代主治病证显示小陷胸汤善治"结胸证",也可用于治疗痰病、咳嗽、阳明腹实、麻疹等.小陷胸汤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五官系统、妇科系统、皮肤系统等疾病,但病机不离痰热互结.厘清小陷胸汤的发展脉络以及考证其关键信息,以为临床成方转化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多数据库探讨半夏泻心汤干预胃癌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多种数据库,探讨半夏泻心汤(BXXXD)干预胃癌(GC)细胞焦亡(pyroptosis)的分子机制,为胃癌患者生存、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使用到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包括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TCMSP)、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Pubchem)、String、人类基因的综合数据库(Genecard)、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等。首先利用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半夏泻心汤→胃癌→细胞焦亡"共有靶点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其次利用GEO数据库对胃癌芯片进行差异分析,绘制其差异表达基因(DEGs)火山图及热图,并利用韦恩图获取"半夏泻心汤→胃癌DEGs"共有靶点。通过TCGA数据库获取临床胃癌患者信息,比较正常组、胃癌组相关靶点的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各靶点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半夏泻心汤干预胃癌细胞焦亡共有29个靶点,多生物进程、多细胞组分、多分子功能、多条KEGG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在细胞质中,分子靶点之间蛋白相互结合,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正向调控转录途径的生物进程。进一步研究发现促胃泌素受体抗体(CCKBR)、ATPase H +/K +转运亚基Alpha(ATP4A)、ATPase H +/K +转运亚基Beta(ATP4B)为"半夏泻心汤→胃癌DEGs"的3个共有靶点。正常组与胃癌组分子靶点CCKBR、ATP4A、ATP4B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胃癌患者的CCKBR表达水平与年龄、T分期、M分期有关(均 P<0.05),ATP4A表达水平与年龄、T分期有关(均 P<0.05),ATP4B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期、T分期、N分期有关(均 P<0.05)。 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多种数据库获取了半夏泻心汤干预胃癌细胞焦亡的相关靶点,并对该靶点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中医药干预肿瘤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半夏汤类方防治延迟性化疗性呕吐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小半夏汤类方对顺铂诱导的大鼠延迟性化疗性呕吐的药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昂丹司琼组、小半夏汤组、生姜半夏汤组和半夏干姜散组,每组10只。昂丹司琼组灌胃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2.6 mg/(kg·d),小半夏汤组灌胃小半夏汤水煎液22 g/(kg·d),生姜半夏汤组灌胃生姜半夏汤水煎液31.5 ml/(kg·d),半夏干姜散组灌胃半夏干姜散水煎液0.63 g/(kg·d),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灌胃2次,连续给药3 d。首次给药后1 h,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6 mg/kg顺铂建立化疗性呕吐模型。每24 h称量大鼠高岭土摄入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回肠和延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5-羟色胺吲哚乙酸(pentahydroxytryptamine indoleacetic acid, 5-HIAA)、色氨酸羟化酶(trptophan hydroxylase, TPH)、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s A, MAO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半夏汤组、生姜半夏汤组、半夏干姜散组大鼠回肠和延髓5-HT[回肠(308.04±29.90)ng/L、(355.97±19.16)ng/L、(389.97±24.86)ng/L比(498.95±13.92)ng/L,延髓(375.32±19.33)ng/L、(395.18±16.12)ng/L、(406.68±12.09)ng/L比(478.52±13.88)ng/L]水平均降低( P<0.05),小半夏汤组回肠TPH[(35.14±2.68)ng/L比(47.31±0.83)ng/L]水平降低( P<0.05),生姜半夏汤组、半夏干姜散组延髓TPH[(33.68±2.79)ng/L、(38.19±1.74)ng/L比(43.68±1.53)ng/L]水平降低( P<0.05),小半夏汤组、生姜半夏汤组、半夏干姜散组大鼠回肠和延髓MAOA、5-HIAA水平均降低( P<0.05)。 结论:小半夏汤类方可有效防治大鼠延迟性化疗性呕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PH水平、抑制5-HT合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半夏泻心汤联合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胃炎患儿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上腹饱胀、上腹疼痛、反酸消失时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胃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对照组胃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27±0.22)分、(80.22±4.45)分,观察组分别为(0.56±0.11)分、(90.53±4.11)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824、7.825,均 P<0.05)。对照组上腹饱胀、上腹疼痛、反酸消失时间分别为(5.42±2.51)d、(4.47±2.24)d、(4.68±1.51)d,观察组分别为(4.11±1.12)d、(3.25±1.21)d、(3.21±0.24)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221、5.167、5.121,均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χ 2=8.201, 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χ 2=6.278, P<0.05)。 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胃功能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庄礼兴基于"动静"更迭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介绍庄礼兴教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经验.庄礼兴教授基于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动静"更迭的特点,将其分为"动"期、"静"期、"交替"期3个不同时期,采用针药结合、分期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以靳三针调神针(四神针、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为主穴,配手颤三针(合谷、曲池、定颤)、足颤三针(阴陵泉、阳陵泉、太冲)、督三针(大椎、筋缩、命门)等穴组,以羚角钩藤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八珍汤合补中益气汤、四逆汤合右归丸、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患者的运动症状波动,令其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Rorα/Bmal1信号轴探讨半夏秫米汤对慢性失眠大鼠睡眠稳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引阳入阴"代表性方剂半夏秫米汤对慢性失眠(CI)大鼠生物钟基因Rorα/Bmal1信号轴的影响.方法 SPF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半夏秫米汤低剂量组(BXSM-L组)、半夏秫米汤中剂量组(BXSM-M组)、半夏秫米汤高剂量组(BXSM-H组)、地西泮组(DZ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复制CI模型大鼠.BXSM-L组、BXSM-M组、BXSM-H组大鼠分别灌胃4.69、9.38、18.75 g/kg半夏秫米汤水煎剂,DZ组大鼠灌胃0.52 mg/kg地西泮水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用16道生理记录仪监测脑电波,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视交叉上核(SCN)、大脑皮层(CC)的Rorα和Bmal1基因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干与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 模型复制成功后的大鼠皮毛暗淡无光泽,精神萎靡,易激惹,对周围声、光刺激敏感,昼夜节律消失.空白组α波、β波频率均低于造模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统称为造模组)、δ波频率高于造模组(P<0.05).空白组β波波幅低于造模组,δ波波幅高于造模组(P<0.05).模型组的α波、δ波频率较空白组均下降(P<0.05),β波频率较空白组上升(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α波频率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β波频率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BXSM-M组、BXSM-H组及DZ组δ波频率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模型组的β波波幅较空白组上升(P<0.05),8波波幅较空白组下降(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β波波幅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8波幅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BXSM-L组α波波幅较模型组上升(P<0.05).模型组血清、脑干Glu、GABA含量较空白组均升高(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血清Glu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BXSM-M组、BXSM-H组及DZ组脑干Glu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血清GABA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BXSM-L组、BXSM-H组及DZ组脑干GABA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模型组血清、脑干NE、DA含量较空白组均升高(P<0.05),半夏秫米汤不同剂量组及DZ组血清、脑干NE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BXSM-M组、BXSM-H组及DZ组血清DA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BXSM-H组和DZ组脑干DA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SCN、CC的Rorα与Bmal1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下降(P<0.05),BXSM-M组、BXSM-H组及DZ组SCN、CC的Rorα与Bmal1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结论 首次从生物钟基因角度揭示了半夏秫米汤"引阳入阴"改善CI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Rorα/Bmal1信号轴调控睡眠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加味半夏泻心汤拆方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拆方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和造模组(n=34),建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脾胃湿热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加味半夏泻心汤全方组、清热燥湿组、健脾和胃组、燥湿消痞组、模型组,每组 6 只.各组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 4 周.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一般生物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吉姆萨(Giemsa)染色以观察Hp定植情况及胃黏膜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小鼠胃黏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小鼠肠道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肠球菌(Enterococcus)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饮食与饮水量减少,精神萎靡,活动量减少,胃黏膜组织病变严重,可见大量Hp定植,血清中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1),NF-κB p65 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1),而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1),肠杆菌、肠球菌含量升高(P<0.01),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一般状况及胃黏膜病变得到不同程度改善,Hp定植减少,血清中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肠杆菌、肠球菌含量降低(P<0.05),且在上述指标中全方组效果最好,拆方组中清热燥湿组优于健脾和胃组和燥湿消痞组,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升高(P<0.05),健脾和胃组优于燥湿消痞组和清热燥湿组.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能够抑制胃黏膜中幽门螺旋杆菌的定植,减轻胃黏膜组织损伤,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能够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清热燥湿药组在抑菌抗炎方面效果最佳,健脾和胃组药物在调和脾胃,增强人体免疫方面作用最优.全方配伍使用,发挥辛开苦降甘补的协同作用,充分体现中医学中"扶正驱邪,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耿建国教授运用上下辨证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妇人独具"经、带、胎、产"的生理特征,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发生特有疾病.耿建国教授学术思想之一即是上下辨证结合脏腑辨证,以上下来确定病机的寒热虚实,即临床最常见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以脏腑来确定疾病的病位和病所,即临床最常见心肾不交、肝胃不和、胃热脾寒、脾肾阳虚等.在此辨证基础上再辅以针对性用药,疗效确切.本文选取痛经、妊娠呕血、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及多发结节、宫颈癌淋巴水肿等既往验案五例以分析其辨证施治的特色经验.其中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真武汤以上清肝火、下暖胞宫来治疗痛经伴耳鸣急躁;用半夏泻心汤调脾胃以恢复上下气机升降来治疗妊娠呕血;用柴胡疏肝散合二仙汤以上平肝阳、下滋肾水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用小柴胡汤合消瘰丸以上下同调来治疗子宫肌瘤及周身多发结节;用理中丸合桂枝茯苓丸以温上清下来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水肿伴心前区不适.临床秉持上下辨证结合脏腑辨证思路,将执简驭繁,提纲挈领,且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日本"安政霍乱"时期汉方医家的研究与心得
编辑人员丨2周前
1858-1860年日本霍乱大流行时期,長松文忠、奥田実、浅田宗伯、大村宽、高嶋久貫、马杉质、菅間元章、和爾子讓、尾台榕堂等9位汉方医家通过临床探索、参阅中国医籍、实地调研,研究和总结了霍乱的病因、病机,成功治愈霍乱并撰写了相关著作.9位汉方医家均意识到霍乱有别于《黄帝内经》等典籍中的传统"霍乱".他们主张,霍乱源于非常之气;霍乱为外感病,多见实证,临床采用汗、吐、泻、温、清、外治等法.9位汉方医家在著作中总结各自的心得,展示他们诊疗霍乱的独到经验,主要包括:以患者的腹泻物性状、发热与否、是否腹痛区分霍乱与一般急性胃肠道疾病;尺泽及委中穴有血络隆起是霍乱将要发作的征兆,急以刺络法令泻其血,减少患者病重的可能;患者尺脉洪大,是当用生石膏之脉,尺脉沉实且腹部胀满,则是应用大黄之脉;患者剧烈的呕吐是治疗霍乱的一大难点,可用葛根加半夏汤倍生姜,或以罂粟壳为君药的济世饮,或冷服小半夏加茯苓汤,以期减缓呕吐症状,令患者能够接受后续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黄连及其配伍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黄连味苦性寒,善泄善燥,是消渴病治疗中应用颇广的传统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可通过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且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黄连单药使用即可对消渴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木香、葛根、人参、天花粉、黄芩、知母等相伍成药对,既可增强临床效果,又可防其苦寒败胃.黄连复方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则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发挥作用,达到降糖减脂、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总之黄连及其配伍可通过抑制糖异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等多重途径,标本兼治,实现降糖降脂、延缓糖尿病进展之功效.对黄连单药及其药对、复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以叙述,以期为消渴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