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相关药物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药品综合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对不同规格的戈舍瑞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使用戈舍瑞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南》,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论证等方法,围绕3.6mg戈舍瑞林(A组)、10.8 mg戈舍瑞林(B组)、3.75 mg亮丙瑞林(C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等进行卫生技术评估.结果 在有效性方面,A、B组雌二醇>5pg·mL-1的患者比例低于C组(P<0.05).在安全性方面,胃肠道反应发生率,A、B组低于C组(P<0.05),B组轻、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1).在经济性方面,B组从日均费用、年疗程费用、给药频次及成分效果比方面均优于A、C组.在创新性方面,专家认为B组更具有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临床需求及推荐度A组占优势.在适宜性方面,B组药品技术特点及使用适宜性综合评分更高.在可及性方面,三组可获得性均较好,均存在短缺现象,可负担性B组更好.结论 10.8 mg戈舍瑞林在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但临床需求及推荐度不及3.6 mg戈舍瑞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6-2022年贵州省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6-2022年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RR-TB)患者治疗延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贵州省制定RR-TB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贵州省2016-2022年RR-TB患者病案信息,治疗延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采用趋势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贵州省2016-2022年RR-TB发生治疗延迟患者513例,治疗延迟率为23.29%.2016-2019年患者治疗延迟率呈下降趋势(趋势x2=9.099,P=0.003),2018年治疗延迟率最低,为10.53%;2020-2022年患者治疗延迟率呈上升趋势(趋势x2=5.937,P=0.015),2021年最高为31.62%.在地区分布上,黔南州(50.00%)和毕节市(47.26%)的非流动患者的治疗延迟率位居前列;而遵义市(28.70%)的流动患者治疗延迟率最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流动人口、初治失败、使用分子生物学药敏检测的患者相比,非流动患者(0R=1.496,95%CI=1.198~1.867)、新患者(OR=1.774,95%CI=1.344~2.342)、复发(OR=1.494,95%CI=1.110~2.011)、使用传统药敏检测方法(OR=2.985,95%CI=2.323~3.834)是治疗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州省2016-2022年RR-TB患者治疗延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仍然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毕节市等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加强对耐药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耐药患者关怀服务体系;扩大医保报销范围等,降低患者经济负担;进一步扩大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应用,达到全覆盖水平,为患者诊治提供有利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评价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机构官方网站,收集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CVD的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资料提取、评价质量后,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其中系统评价/Meta分析10篇、药物经济学研究3篇.有效性方面,与安慰剂比较,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体重指数及血压水平,且未增加全因病死风险.安全性方面,达格列净未增加患者总体不良反应、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病死、心力衰竭住院、心肌梗死、脑卒中、骨折、肾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经济性方面,英国及中国经济学研究认为,达格列净具有经济学优势;泰国经济学研究认为,该药不具有经济学优势.结论 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C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经济性结论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在我国当前医疗政策及药品价格背景下达格列净具有经济学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同期处理小儿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患儿同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经验,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6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双侧肾盂成形术的双肾重度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65.8±34.2)个月。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泌尿系统超声、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利尿肾动态显像及排泄性尿路显像明确诊断。术前超声结果显示患儿左侧肾盂前后径为(3.07±0.67)cm,右侧为(3.22±0.51)cm。手术方法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左右侧顺次行肾盂成形术。结果:6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儿,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为(246.17±23.02)min,出血量为(29.17±6.07)ml,无Clavien-Dindo Ⅲ级以上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显示患儿左侧肾盂前后径为(1.37±0.25)cm,右侧为(1.47±0.19)cm,手术前、后两侧肾盂前后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6个月复查利尿性肾动态显像,6例均提示无梗阻。 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同期处理小儿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安全有效,并具有缩短手术恢复期、节约手术费用、提高美容效果、有效降低患儿心理及经济压力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门诊和居家患者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门诊和居家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分类系统,为医务人员提供对DRP进行标准化记录的工具。方法:检索国外数据库,收集现有DRP分类系统并进行遴选。对入选DRP分类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门诊和居家患者药学服务工作特点进行整合,形成初始DRP分类系统。制作DRP分类系统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和调整,形成终版DRP分类系统。结果:经检索获得25个DRP分类系统,遴选出16个DRP分类系统进行整合,形成初始DRP分类系统。初始DRP分类系统的一级结构包含问题状态、问题类型、问题原因、问题干预和干预结果5个部分,每个部分有数量不等的条目,其中问题原因、问题干预和干预结果有数量不等的二级结构条目。第1轮咨询邀请32名专家,回收咨询表30份,回收率94%;第2轮咨询邀请30名专家,回收咨询表30份,回收率100%。经2轮咨询后,专家对一级结构中问题状态、问题类型、问题原因、问题干预和干预结果的认同率分别为100%、90%、83%、83%和97%。对于DRP分类系统中药物治疗适应证、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依从性5类问题的评价,除经济性问题专家权威系数为0.79外,其他4类问题的专家权威系数均>0.8。第1、2轮咨询中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86( χ2=995.258, P<0.001)和0.364( χ2=971.232, P<0.001)。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包含一级结构条目5类共38个、二级结构条目3类共90个的终版DRP分类系统。 结论: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门诊和居家患者DRP分类系统,可用作DRP的标准化记录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共生理论的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作为医疗卫生领域新兴的诊疗模式,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弊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远程会诊与在线问诊可以更大程度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降低患者流动性,避免交叉感染,优化医疗机构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因此,远程会诊与在线问诊的融合发展势必会成为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服务形式。而目前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服务面临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交互标准,利益责任分配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运行与发展。将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可以将问题统一、简化处理,更好地解决困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作者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界面以及共生环境等共生要素出发,探讨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的融合发展。通过对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平台、信息化水平、人员配置、运行机制、政策法规、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认为将医疗设备同时接入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系统,达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设施资源共生的关键;使医疗机构信息平台、信息设备以及医保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信息平台融合共生的关键;医疗机构各项机制科学合理的运行,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高效运行的保障;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患者信任度、服务定价、医保报销等社会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流程,为政府、医院等部门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等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结构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描述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心理契约的内容,分析其构成维度。方法:在收集中央部委和山东省相关部门发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文件(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及山东省9个县(市、区)27份家庭医生签约协议书的基础上,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5—6月围绕家庭医生的口头许诺以及签约居民的需求对48名居民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按照内容分析法提取家庭医生的书面化和非书面化承诺,应用迈尔斯信度测验公式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共获得家庭医生的书面化承诺编码639条,涵盖5类责任、20项承诺,信度系数为0.88;获得非书面化承诺编码322条,在书面化承诺的基础上增加4项承诺,信度系数为0.90。经过与访谈获得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匹配,梳理出技术质量责任、费用管控责任、便民就医责任、沟通责任和移情责任5个方面的心理契约,并将前3个类目和后2个类目分别划为交易型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其中10项技术质量责任占比最高(41.67%)。结论:家庭医生的书面化和非书面承诺在内容和结构上存在差异;签约居民的心理契约以交易型为主,居民对家庭医生提供质量高、便捷性和经济性好的服务的期望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浅谈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及干预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胃癌是我国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卫生经济负担。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还会显著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和医院带来额外的卫生经济负担。对胃癌术后并发症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可以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医院成本控制提供指导,并为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新技术发展提供经济学参考。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了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可行的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所带来的卫生经济学负担。此外,本文还讨论分析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计费模式下术后并发症带来的卫生经济学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单中心万例胃癌专病数据库的胃癌外科临床病理信息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我国医疗数据的存储大部分实现了电子化,但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和结构化模式,而肿瘤临床数据的规范收集、分析整理,是提高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胃癌专病数据库平台,整合数据资源,进而提高对胃癌的诊疗水平。本研究通过本中心建立的胃癌专病数据库,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构化临床病理信息,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近20年胃癌患者的人口经济学指标,以期了解胃癌外科人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期构成和预后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纳入2000—2019年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资料,按照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UICC/AJCC)第8版胃癌TNM分期指南,将结构化的胃癌临床病理资料重新评估判读。对2010—2016年期间患者的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患者的生存情况,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病理分期组间的生存率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 49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男女比例为3.25∶1.00,其中男性10 320例,平均发病年龄59.68岁,发病年龄20年来基本稳定;女性3 172例,平均发病年龄55.93岁,发病年龄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17岁。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2019年为13.87 d;平均住院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7年达到峰值8.36万,2019年为7.54万。经自然语言识别和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获得7 218例结构化临床病理信息。分析近5年3 6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直径为(4.44±2.61) cm,淋巴结清扫数为(24.30±13.29)枚,不同手术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开腹手术1 398例(38.55%),腹腔镜手术1 856例(51.19%),机器人手术372例(10.26%)。术后病理分期:ⅠA期658例(18.15%),ⅠB期318例(8.77%),ⅡA期559例(15.42%),ⅡB期543例(14.98%),ⅢA期632例(17.43%),ⅢB期612例(16.88%),ⅢC期276例(7.61%),Ⅳ期28例(0.77%)。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 431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69%和60%。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0%、64%和81%、6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9)。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A期88%、ⅠB期77%、ⅡA期70%、ⅡB期62%、ⅢA期44%、ⅢB期32%、ⅢC期22%、Ⅳ期17%。 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多中心胃癌的综合诊疗模式和提高我国胃癌综合治疗的疗效提供了基础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模型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构建科学、规范、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模型对于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作者结合国内外现状分析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借鉴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理论构建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不同医疗服务项目所需的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测算项目的内在价格,并综合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水平来测算其外在价格。以某院的清创(缝合)术项目为例,采用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经测算,清创(缝合)术(小)的外在价格为54.82元,清创(缝合)术(中)为104.34元,清创(缝合)术(大)为142.93元,实际价格与测算价格的差值依次为10.18元、-26.34元和-51.93元。该模型有助于理顺比价关系,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