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血量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2022年 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 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心排血量组(52例)和非低心排血量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情况,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变量,分析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性.GRACE风险评分探讨支链氨基酸和传统标志物结合后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Cox回归评价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脑钠肽、肌钙蛋白 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是低心排血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脑钠肽、肌钙蛋白 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的升高,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效应也更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结合,会提高 GRACE风险评分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异亮氨酸联合脑钠肽前体对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效应最高.经Bootstrap自抽样,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低心排血量密切相关.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加入传统标志物中,会提高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猴痘病毒A35R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制备抗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A35R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其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同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原核表达MPXV A35R蛋白并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制备抗A35R蛋白单克隆抗体,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活性进行鉴定;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进行验证.结果 制备了 7 株抗MPXV A35R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7株单克隆抗体均与MPXV A35R蛋白及灭活MPXV发生特异性反应;7株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为11.35~27.73 ng/mL;抗体经配对筛选后,确定以7G5和2F5为最佳配对抗体,用于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灭活MPXV抗原最低检测限为1.250×104 TCID50/mL,对MPXV A35R蛋白最低检测限为 1.95 ng/mL,线性范围为 3.91~125.00 ng/mL,线性回归方程为y=1.732 0x-0.920 8,R2=0.984 3;该方法专属性较强且不与其他病毒及蛋白发生交叉反应;准确性验证结果显示,病毒抗原回收率为 96.94%~110.04%;批间CV为 0.26%~8.13%,批内CV为 2.10%~5.48%.结论 成功制备了抗MPXV A35R蛋白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重复性及专属性,可用于以A35R蛋白为基础的猴痘亚单位疫苗的生产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7 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 270 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9 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PHQ-9)、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DS-14)、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22-ite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IBDQOL-22)以及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克罗恩病患者压力感知、抑郁、D型人格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MPLUS 8.0 软件建立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并用Bootstrap法的置信区间验证中介效应模型.结果 269例患者完成研究.IBDQOL总分为(82.7±13.7)分,PHQ-9 总分为 3.0(1.0~7.0)分;PSS总分为(24.4±7.5)分;DS-14 中的消极情感维度得分为(10.3±5.9)分,社交抑制维度得分为(11.6±5.5)分;117 例(43.5%)克罗恩病患者为D型人格.结构方程模型显示,D型人格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效应量为 0.034,95%CI为(-0.130~0.206)),压力感知和抑郁在D型人格和生活质量间的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量为-0.307,95%CI为(-0.423~-0.207),链式中介效应量为-0.048,95%CI为(-0.079~-0.016),占总间接效应的 15.6%.结论 克罗恩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压力感知与抑郁在克罗恩病患者D型人格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应关注D型人格患者,可通过对压力感知和抑郁情绪的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风险及预测模型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风险,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在本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术的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术后躁动进行分组,其中发生术后躁动的归入观察组,未发生术后躁动的归入对照组.分析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影响因素,采用R3.5.1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112例患儿中34例(30.36%)发生术后躁动,归入观察组,其余78例归入对照组.34例患儿术后多发生1次(41.18%)或2次(47.06%)躁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多为16~18分,其中17分最多(35.29%).观察组静脉麻醉+吸入麻醉、术后疼痛比例、麻醉时间大于对照组,年龄、脑电双频指数50~59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年龄、脑电双频指数为50~59是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独立保护因素,麻醉方式为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麻醉时间、术后疼痛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4.861-1.163×年龄+1.522×麻醉方式+0.132×麻醉时间+1.703 ×术后疼痛-1.779 ×脑电双频指数.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0.881,预测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0.806~0.935),敏感度为85.29%,特异性为78.21%,约登指数为0.635.校准曲线斜率结果显示Brier得分为0.086,校准斜率为0.894.结论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后躁动发生风险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术后疼痛、脑电双频指数,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电子健康素养在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水平和生活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电子健康素养在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水平和生活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3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S)、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电子健康素养、疾病控制水平和生活方式的相关性,采用AMOS 21.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验证。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37份,回收有效问卷3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47%(315/337)。结果:315例2型糖尿病患者eHEALS得分为(20.13±5.28)分,其中应用能力、评判能力、决策能力得分分别为(14.33±4.16)、(4.06±1.34)、(1.74±0.50)分;CSSD得分为(77.38±9.24)分;HPLP-Ⅱ得分为(159.37±21.03)分。eHEALS得分、应用能力得分、评判能力得分、决策能力得分均与CSSD得分、HPLP-Ⅱ得分呈正相关( P<0.05);CSSD得分与HPLP-Ⅱ得分呈正相关( P<0.05)。生活方式对疾病控制水平有直接效应(β=0.363, P<0.01),电子健康素养对疾病控制水平有直接效应(β=0.440, P<0.01),电子健康素养在生活方式与疾病控制水平间起部分中介效应(β=0.322, 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整体偏低,尤其是评判能力与决策能力不足,电子健康素养在疾病控制水平和生活方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海省部分医院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青海省部分医院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危险因素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调查方式,从青海省3家医院选取急性期脑卒中患者85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饮食和休闲活动)。在脑卒中发作后14 d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将MMSE评分≤27分的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569例),其余患者纳入认知正常组(28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各因素与结局事件的关系,依据回归方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验证预测模型的效果。结果:本研究中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病率为66.60%。单因素分析显示:①人口学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海拔高度、社会支持、与配偶同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临床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在卒中类型、偏瘫、高血压史、甘油三酯、D-二聚体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日常活动情况,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闲暇活动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④一周饮食情况,两组患者在摄入食盐、坚果、水果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1.032,95%CI(1.015,1.050), P=0.000]、女性[ OR=1.743,95%CI(1.120,2.711), P=0.014]、出血性脑卒中[ OR=2.420,95%CI(1.335,4.385), P=0.004]、高血压[ OR=1.496,95%CI(1.006,2.226), P=0.047]、高度海拔[ OR=3.003,95%CI(1.379,6.539), P=0.006]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教育程度、职业、闲暇活动得分、甘油三酯、食用坚果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保护性因素。构建的影响因素模型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灵敏度为0.698,特异度为0.814。 结论:所纳入的青海省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年龄、女性、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高度海拔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教育程度、职业、闲暇活动得分、甘油三酯、食用坚果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保护性因素。构建的危险因素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CRKP感染预测模型。 方法: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ICU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建模组( n=150),2022年1至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验证组( n=54),建模组基于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分为CRKP组( n=59)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组(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 CSKP, n=9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CRKP感染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预测价值,并通过验证组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 OR=6.985,95 % CI 1.658~29.423, P=0.008)、中心静脉置管( OR=7.486,95 % CI 2.776~20.186, P<0.001)和气管插管/切开( OR=10.695,95 % CI 2.701~42.351, P=0.001)为ICU患者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CRKP感染预测模型回归方程=-4.851+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1.944+中心静脉置管×2.013+气管插管/切开×2.370,该模型预测建模组CRK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敏感度为79.7%,特异度为90.1%,预测验证组CRKP感染的AUC为0.881,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5.7%。 结论:基于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中心静脉置管和气管插管/切开构建的预测模型对ICU患者CRKP感染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γ-H2AX焦点检测的局部照射剂量估算三维模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γ-H2AX焦点检测的时间-剂量-效应三维剂量估算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0 、2 、4、6、8 Gy组,每组3只,进行X射线全身照射。照后1、6、24 h取胡须毛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照后1~24 h不同时间点γ-H2AX焦点数。将观察到的γ-H2AX平均焦点数经Dolphin′s模型校正后,拟合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使用R软件,利用照射剂量、照后时间和校正后的γ-H2AX平均焦点数进行局部照射三维模型方程和曲面的建立。结果:γ-H2AX平均焦点数在固定时间点1、6和24 h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固定剂量点2、4、6、8 Gy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拟合的局部照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方程为:照后1 h, YF = 2.853+3.775 D, R2= 0.928;照后6 h, YF = 0.144+2.775 D, R2= 0.903;照后24 h, YF = 0.066+2.472 D, R2= 0.85。拟合的三维模型方程为 YF = 6.837 t-1.728+3.113 t-0.071D, R2 = 0.897。将不同的照后时间代入三维曲面模型后呈现二维线性模型形式。将γ-H2AX焦点数和照射时间代入线性模型和三维模型表明,使用线性模型和三维模型估算受照剂量与实际照射剂量的相对偏差均不超过30%。 结论:使用γ-H2AX焦点数进行局部照射剂量估算,建立了时间-剂量-效应三维模型,此模型可初步用于照后1~24 h内所有时间点的剂量估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就动机在血液科护士完美主义和拖延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成就动机在血液科护士完美主义和拖延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取河南省14家三甲医院的280名血液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成就动机量表(AMS)、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CFMPS)、一般拖延量表(GPS)对血液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成就动机、完美主义和拖延行为的相关性,采用AMOS 26.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验证。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9%。271名血液科护士AMS中追求成功得分为(51.95±10.38)分,回避失败得分为(53.11±8.91)分;CFMPS总分为(83.79±17.18)分;GPS总分为(61.71±9.50)分;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呈负相关( P<0.01),完美主义与追求成功呈正相关( P<0.01),完美主义与回避失败呈负相关( P<0.01),拖延行为与追求成功呈负相关( P<0.01),拖延行为与回避失败呈正相关( P<0.01);成就动机在完美主义和拖延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89%。 结论:血液科护士的拖延行为和完美主义均处于中等水平。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均在完美主义和拖延行为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可从行为动机角度出发,加强血液护士的教育引导,进而避免拖延行为,对血液科护士职业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二黄止痛凝胶剂基质处方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优选二黄止痛凝胶剂的基质处方。方法:以凝胶剂中卡波姆940、三乙醇胺及甘油量为考察因素,以制剂的外观性状、稳定性、黏度和盐酸小檗碱体外累计释放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处方工艺。结果:拟合回归方程为 Y=82.25+ 4.95 A+5.19 B+1.41 C+1.51 AB+0.904 0 AC-0.531 9 BC-2.92 A2-1.80 B2-0.182 1 C2, P<0.000 1, r值为0.977,方程回归拟合度较高最佳工艺处方:卡波姆940量为1.84%,三乙醇胺量为卡波姆940的1.30倍,甘油量为13.99 g,3批验证试验的平均综合评分为88.56分,与预测值的偏差分别为2.93%、2.85%、1.55%。 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二黄止痛凝胶剂制备工艺稳定,实现了处方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