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程长达3年的结核性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道1例慢性头痛3年余的病例,患者出现头晕、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头颅磁共振增强检查示大脑镰及邻近皮质有多发结节。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为220 mmH 2O(1 mmH 2O=0.009 8 kPa),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计数为8×10 6/L,蛋白质为1 066 mg/L。行脑膜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活检脑组织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序列数为1),术中冷冻病理检查提示(大脑镰旁)肉芽肿性炎。评估该患者为结核性硬脑膜炎可能性大,予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效果良好,最终确诊为结核性肥厚性硬脑膜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6至2020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的特点和变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6至2020年儿童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的特点、变迁情况。方法:菌株来源于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按照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按照202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读。结果:(1)菌株分布:2016至2020年本中心共监测细菌2 551株,分布前3位均为革兰阴性菌,其中洋葱霍尔德菌呈现曲折下降趋势(13.45%降至1.18%),而肺炎克雷伯菌呈现上升趋势(6.05%升至10.61%)。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常见,但分布菌株数量逐年递减,血液系统分布菌株数量逐年递增。呼吸系统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血液系统感染2016及2017年最常见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2018至2020年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最为常见;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细菌为屎肠球菌。(2)耐药情况: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具有较高耐药率,历年变化不明显,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逐步降低,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率呈现曲折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2020年均出现了高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仍有较高的耐药率,两者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屎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多肽类抗生素一直具有较高敏感率。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目前均无耐药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不断下降。结论:PICU细菌感染分布上呈现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的特点。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肠球菌以及葡萄球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外科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88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5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8岁,年龄范围为14~84岁。患者均行清创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疝复发,术后疼痛及再感染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8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清创手术。88例患者中,71例行清创手术前先行腹腔镜探查,17例直接行开放清创手术。71例行腹腔镜探查患者中,63例经探查腹腔,分离肠管、网膜粘连后,未见肠管、膀胱等组织明显受感染累及,腹膜完整,遂中转行开放清创手术;4例经探查证实为小肠瘘,分离粘连后中转行开放清创手术,并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3例经探查证实为网塞感染,经腹腔镜切开腹膜自后入路取出感染网塞;1例经探查证实为膀胱瘘,经腹腔镜清除感染补片后行膀胱缝合修补术。88例患者中,82例为补片感染,其中31例完整清除补片,51例清除补片感染部分,术中发现合并线结感染28例,予以清除;6例仅为浅表感染,予以切除窦道等感染组织。84例行开放清创手术患者中,65例伤口放置引流管后行一期缝合;19例伤口敞开,视术后换药情况,13例放置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行持续引流,6例行换药治疗。8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0 min(15~175 min),术中出血量为14 mL(2~20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22 d(1~101 d),术后均顺利拔管。88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包括甲级愈合56例,乙级愈合15例,丙级愈合17例。88例患者中,71例术中留取脓液及缝线线结行细菌培养检查,其中结果阴性2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2例,溶血葡萄球菌5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屎肠球菌5例,人葡萄球菌亚种4例,奇异变形菌3例,黏质沙雷菌2例,无乳链球菌2例,大肠埃希菌2例,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亚种1例,部分患者合并≥2种细菌感染。(2)随访情况:8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4~7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88例患者中,术后腹股沟疝复发5例,其中3例行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1例行开放腹膜前修补术,1例行经腹腔部分腹膜外疝修补术。1例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4分,未予特殊处理。17例患者术后再次感染,3例经换药后伤口愈合,14例再次行清创手术完整清除感染组织后伤口愈合,其中合并残余补片感染7例,合并残余线结感染2例。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处理情况复杂,手术清除感染补片是有效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病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初步建立纳米孔16S测序技术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病原的流程和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收集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3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纳米孔16S测序。采用χ2检验对16S测序结果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病原检出率以及病原种类,对纳米孔测序在病原体检测的应用进行评估。结果:33例患者的16S测序病原检出率高于传统的细菌培养[75.8%(25/33),45.5%(15/33),χ2=5.140, P<0.05]。25份纳米孔16S测序阳性样本中,共检测出16种病原体,主要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鹑鸡肠球菌、纹带棒状杆菌、副胞内分枝杆菌、黏质沙雷菌、 Insuavis无色杆菌、默氏枸橼酸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多于临床培养检测的6种病原体,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χ2=7.949, P<0.05)。纳米孔16S测序比对至种水平的序列占属水平的80.0%(60.0%,86.0%),与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率为33.3%(11/33)。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纳米孔16S扩增子测序流程能够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快速鉴定细菌性病原。纳米孔16S扩增子测序病原检出率高,检出病原种类多于细菌培养,且可以将多数细菌鉴定至种水平。该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宫颈菌群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宫颈菌群特征,分析宫颈菌群与HPV感染及宫颈炎的相互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HPV核酸检测300例样本,其中150例HPV阳性为HPV感染组(HPV+),150例HPV阴性为非感染组(HPV-)。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V4区测序,用QIIME分析比较组间的菌群构成、多样性和细菌丰度的差异。统计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对两组和多组间菌群差异进行比较;组间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采用Adonis多元方差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分析300例样本,其中150例HPV阳性和150例HPV阴性;HPV阳性病例中,高危型感染132例(88.0%),低危型18例(12.0%)。HPV+组和HPV-组菌群存在显著差异,且HPV+组样本菌群α多样性显著升高(香农指数, W=8 174, P<0.000 1;PD whole tree, W=8 887, P=0.001 7);两组间菌群β多样性差异显著(Binary Jaccard, F=2.325 4, P=0.042 0;Bray Curtis, F=2.136 44, P=0.044 0);HPV+组样本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spp.)以及惰性乳杆菌( L.iners)相对丰度显著下降(W=7 730, P<0.000 1;W=8 979, P=0.002 5),同时伴随着无色杆菌属( Achromobacter)、窄食单胞菌属( Stenotrophomonas)、甲基杆菌属( Methylobacterium)、纤毛菌属( Sneathia)和类小杆菌属( Dialister)等细菌富集。高危型HPV感染和低危型HPV感染的样本菌群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4.100 4, P>0.05)。此外,宫颈炎与HPV感染显著相关(χ2=19.78, P<0.000 1)。宫颈菌群结构在HPV感染以及宫颈炎合并HPV感染间存在一致性趋势;与正常组相比,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样本菌群主要富集无色杆菌属( Achromobacter)、气球菌属( Aerococcaceae)、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窄食单胞菌属( Stenotrophomonas)、梭杆菌科( Fusobacteria)、黄单胞菌科( Xanthomonadaceae)等细菌。 结论:HPV感染患者存在显著的宫颈菌群紊乱特征,主要表现为菌群多样性升高及显著的乳杆菌缺失,并伴随无色杆菌属( Achromobacter)等多种条件致病菌丰度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尘肺病患者下呼吸道菌群结构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尘肺病患者及接尘者下呼吸道菌群组成,进一步比较分析两者菌群差异及菌群间的关联。方法:于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通过前瞻性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选取同期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昆明市同仁医院呼吸内科,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尘肺病患者及接尘者人群。共纳入24例尘肺病患者(尘肺病组),以16例接尘者(接尘组)为对照,收集2组患者肺泡灌洗液,利用16SrRNA基因V3-V4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分析平台,测定并分析其微生物结构组成差异及菌群间的关联。结果:与接尘组比较,尘肺病组患者肺泡灌洗液门水平菌群丰度排名前5的菌门相同,依次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与接尘组比较,尘肺病组患者属水平菌群丰度排名前5的菌属不同,接尘组分别为:假单胞菌属、普氏菌属、链球菌属、无色杆菌属、奈瑟氏菌属,尘肺病组分别为: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链球菌属、罗尔斯通菌属、普氏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接尘组比较,尘肺病组患者菌群多样性有差异( P<0.05),菌群均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β多样性显示,两组间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菌群关联网络分析示,在尘肺病组及接尘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与其他物种之间相关性较高,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与其他物种之间相关性较高,呈负相关。 结论:尘肺病患者及接尘者下呼吸道菌群结构及相对丰度不同,尘肺病患者下呼吸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差异可能与疾病状态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药用植物刺山柑不同部位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传统药用植物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不同部位细菌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药用植物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微生物与宿主互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刺山柑地上部植物组织(果实、茎)和地下部土壤(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刺山柑不同部位细菌的16S rRNA基因多样性,比较其细菌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特征.[结果]刺山柑4种样本共获得的3 649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属于34门、88纲、248目、464科和1051属.土壤样本的细菌多样性大于植物组织,细菌群落多样性以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茎和果实的顺序逐渐降低,果实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始终最低,显著低于根际土壤.不同部位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门如下:植物组织中以变形菌门为主,根际土壤中为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非根际土中为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欧文氏菌属(Erwini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主要存在于刺山柑植物组织中.游动球菌属(Planomicrobium)、库克菌属(Kocuria)、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主要分布于土壤中.p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刺山柑植物组织和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同类型样本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结论]刺山柑土壤样本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植物组织,刺山柑不同部位的细菌群落组成不同.本研究对刺山柑不同部位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鉴定了各部位细菌群落中的核心菌群,为以后挖掘刺山柑的功能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准确的微生物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一株耐盐甲醛降解菌Achromobacter sp.WY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13
为实现甲醛的高效无害处理,以甲醛为唯一碳源,从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池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高效甲醛降解细菌WY0,研究其生长特性及不同培养温度、接种量、pH值、甲醛质量浓度、NaCl质量浓度以及外加碳氮源等条件对菌株降解甲醛的影响,并运用Three-Half-Order动力学方程拟合菌株在不同质量浓度甲醛下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通过菌落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WY0鉴定为马氏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菌株WY0的最大比增长速率(SGompertz模型)为0.603,在10%接种量、温度25~35℃、pH值4~6、NaCl质量浓度为0~30 g/L的条件下均能高效降解甲醛,能够耐受1 000 mg/L甲醛,Three-Half-Order模型与菌株的甲醛降解过程拟合度良好,R2均大于0.96.A.marplatensis可在高盐环境下正常降解甲醛,为甲醛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提供了新的菌种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胎盘微生物群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孕妇胎盘菌群特征.方法 招募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孕妇的胎盘为研究样本;FGR组胎盘取自临床定义为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第 10 百分位数的孕妇 20 例,健康对照组胎盘来自孕周≥37 周分娩且无其他合并症的孕妇 20 例.使用 16 S rRNA测序对胎盘微生物组进行调查,并确定与 FGR相关的差异分类群特征.结果 FGR组胎盘微生物的香农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辛普森指数低于健康对照组(U值分别为 4.381和 5.012,P<0.05).两组胎盘微生物的优势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GR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比例均有降低(U值分别为 3.891、4.264、3.702、5.476,P<0.05).在门水平方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GR组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比例均有降低(U值分别为 3.642、3.180、2.826,P<0.05),而未分类细菌门的比例有所增高(U=4.513,P<0.01).在科水平方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GR 组产碱菌科和毛螺菌科的比例均较低,而未分类 k_norank菌科的比例较高(U值分别为 4.746、3.281、4.895,P<0.05).在属水平方面,两组有 13 个属不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GR组新鞘氨醇菌属、无色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副球菌属、假诺卡氏菌属、木洞菌属、硝化菌属、佩罗单胞菌属、产碱菌科未分类属和毛螺菌科未分类属的比例均有降低(U=1.935~5.174,P<0.05),而地发菌属、普雷沃氏菌科_NK3B31 属和未分类细菌属的比例均有增高(U值分别为 3.605、3.410、4.895,P<0.05).结论 FGR中存在明显的胎盘微生物群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湿热体质人群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探讨湿热体质人群肠道菌群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于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体检科体检的湿热体质人群 30 例纳入湿热质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平和体质人群 30 例纳入平和质组.收集两组人群粪便,通过 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比较湿热质与平和质两种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的不同之处.结果:湿热质组及平和质组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湿热质组的Shannon指数低于平和质组(P<0.05).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显示,湿热质组和平和质组的肠道菌群结构分布差异较大(P<0.05).门分类水平上,湿热质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比值呈下降趋势,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平和质组(P<0.01).属分类水平上,湿热质组中布劳特氏菌属、迟缓埃格特菌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平和质组(P<0.05),双歧杆菌属、Alistipes、Odori-bacter、瘤胃球菌属、颤螺菌属、无色杆菌属、Anaerostipes的相对丰度均低于平和质组(P<0.05).结论:湿热体质人群存在肠道菌群紊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