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手术方式的发展历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北美及其他发达国家,肺癌的死亡率更是高居榜首.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通常并不明显,当患者因为出现咳嗽、胸痛等身体不适前来就诊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肺癌的预防、早期筛查、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但手术治疗仍是治疗早中期NSCLC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目前NSCLC手术方式的演变,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到目前所流行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以及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作一综述,旨在为NSCLC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尿潴留(acute urinary retention,AUR)问题容易被忽视,通过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AUR发生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帮助临床医师能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尽早干预,减少AUR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就诊于本院急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13例,根据是否发生AUR将患者分为AUR组(45例)和非AUR组(2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实验室化验指标、膀胱体积,通过Logistic分析影响AU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AUR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合并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OR=3.334,95%CI 1.258~8.839,P=0.015)、使用催眠镇静药(OR=6.758,95%CI 2.184~20.912,P=0.001)、心率增快(OR=1.041,95%CI 1.013~1.070,P=0.004)、膀胱体积增大(OR=1.005,95%CI 1.004~1.007,P<0.001)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AUR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显示预测曲线与标准模型曲线拟合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为0.021.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AUC为0.083,95%CI为0.767~0.909.结论 合并BPSD、使用催眠镇静药、心率增快、膀胱体积增大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AUR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直观地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AUR发生风险,为急诊医生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难治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T影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分析难治型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MP)患儿74例,根据是否为RMPP分为难治型组(n=28)和普通型组(n=46),均行CT检查.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 难治型组与普通型组患儿性别、临床症状(气促、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及吸气性三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年龄、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有浊音比较差异均有意义(P<0.05).74例MP患儿中,单侧肺叶病变54例,占72.97%[其中左侧23例(42.59%)、右侧31例(57.41%)]、双侧肺叶病变20例,占27.03%;单叶段病变31例(41.89%)、多叶段病变43例(58.11%),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病变、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支气管壁增厚等.难治型组与普通型组支气管充气征、斑点状或斑片状实变影、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难治型组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大片实变影、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型组(P<0.05).结论 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检查均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大片实变影、胸膜增厚、支气管壁增厚、伴胸腔积液及树芽征,临床可通过上述CT征象早期诊断RMP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精子DNA碎片率的影响因素及与常规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精子DFI对常规体外受精(IVF)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5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年龄、生活方式及职业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行IVF治疗的17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精子DFI及精液常规参数与早期胚胎发育的相关性.结果 精子DFI与精子浓度、活力、正常形态率及劳动型职业呈负相关,与年龄及辐射/放射暴露呈正相关(P<0.05).DFI-B组(15%≤DFI<30%)的受精率为76.39%(64.40%,86.65%),DFI-C 组(DFI≥30%)的受精率为 67.34%(48.89%,75.00%),均显著低于 DFI-A 组(DFI<15%)的 80.63%(70.26%,90.41%)(P<0.01).精子 DFI 与 IVF 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年龄、辐射/放射暴露会显著负向影响男性精子DFI,体力劳动会显著正向影响男性精子DFI.精子DFI升高可导致IVF受精率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视网膜表层黄斑区和视乳头区微血管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09/2021-01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的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25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0例、轻度子痫前期9例、重度子痫前期6例;另收集同期就诊于我院的健康孕妇25例、健康未孕女性25例.应用OCTA测量视网膜黄斑区和视乳头区血管密度(VD)、灌注密度(PD).分析比较各组受检者右眼视网膜微血管各参数的变化.结果: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黄斑区中心VD、内环VD、中心PD、内环PD均低于健康孕妇和健康未孕女性(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视乳头内环PD低于健康孕妇和健康未孕女性(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黄斑区和视乳头VD、PD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健康孕妇和健康未孕女性黄斑区和视乳头VD、PD比较均无差异(均 P>0.05).结论:OCTA可较好地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视网膜表层微血管的变化,并在未出现明显视网膜病变前已经观察到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黄斑区和视乳头VD、PD下降,OCTA可能对早期识别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微血管变化提供一定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Graves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情况及与血清TGAb、TPOAb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Graves甲亢(GD)患者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情况及与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2例行131I治疗G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收集患者信息,根据患者治疗前TGAb、TPOAb水平是否阳性(任意一项≥60 U/mL即为抗体阳性)分为阳性组(n=42)与阴性组(n=30).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指标、甲减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患者131I治疗后血清TGAb、TPOAb水平与甲减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阳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TGAb、TPAOb水平均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患者治疗后TGAb、TPAO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甲减发生率为40.28%,高于阴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131I治疗后血清TGAb≥60 U/mL、TPOAb≥60 U/mL是发生甲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D患者抗体、血清TGAb、血清TPOAb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作为早期评估GD患者甲减发生风险的标志物,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制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老年病人心肌纤维化T1-Mapping与左心室应变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老年病人心肌纤维化T1-Mapping参数与左心室应变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T2DM病人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病程分为短期T2DM组40例(病程<5年)和长期T2DM组42例(病程≥5年),以同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左心室应变参数及T1-Mapping参数.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T1-Mapping参数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关性分析T1-Mapping参数与左心室应变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短期T2DM组病人左室周向峰值舒张应变率(PDSR)[1.25(0.95,1.50)1/s比1.40(1.20,1.70)1/s]较对照组降低(P<0.05),细胞外体积(ECV)[31.00(29.00,33.50)%比29.00(27.00,32.00)%]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长期T2DM组病人左室纵向峰值应变(PS)[-14.50(-12.38,-16.50)%比-16.15(-14.60,-18.30)%]、径向PDSR[(-2.58±0.83)1/s比(-3.32±0.88)1/s]、周向PDSR[0.90(0.70,1.20)1/s比1.40(1.20,1.70)1/s]、纵向PDSR[0.70(0.58,0.90)1/s比1.10(0.80,1.38)1/s]降低(P<0.05),ECV[34.00(32.00,35.00)%比29.00(27.00,32.00)%]升高(P<0.05).与短期T2DM组比较,长期T2DM组病人左室纵向PS[-14.50(-12.38,-16.50)%比-16.15(-14.45,-18.38)%]、径向PDSR[(-2.58±0.83)1/s比(-3.61±0.76)1/s]、周向PDSR[0.90(0.70,1.20)1/s比1.25(0.95,1.50)1/s]、纵向PDSR[0.70(0.58,0.90)1/s比1.10(0.80,1.30)1/s]降低(P<0.05),ECV[34.00(32.00,35.00)%比31.00(29.00,33.50)%]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糖尿病病程是T2DM病人ECV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9,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T2DM病人ECV与左室纵向PS(rs=0.35,P<0.05)、纵向峰值收缩应变率(PSSR)(rs=0.31,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左室周向PDSR(rs=-0.29,P<0.05)、纵向PDSR(rs=-0.43,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心脏磁共振T1-Mapping可能发现T2DM病人早期心肌纤维化,T1-Mapping参数与左心室应变参数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SyMRI弛豫定量分析和QSM预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黑质微结构变化的临床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合成磁共振成像(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和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在预测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脑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微结构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于我院就诊的Hoehn-Yahr分级为1~2.5级的30例早期PD受试者并作为PD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颅脑SyMRI和QSM扫描.提取SyMRI弛豫定量图和QSM图,测量各定量图SN的T1值、T2值、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rD)值和QSM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PD组与HC组SN的T1值、T2值、PrD值、QSM值的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及联合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D组SN的各个弛豫定量值与QSM值的相关性.结果PD组与HC组SN的组间T1值、T2值、PrD值、QS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值、T2值、PrD值、QSM值以及T1-T2-PrD-QSM联合诊断模型鉴别PD组和HC组的AUC值分别为0.872、0.788、0.749、0.838和0.930.T2值与联合诊断模型、PrD值与联合诊断模型、QSM值与联合诊断模型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04、0.034);T1值与QSM值呈正相关(r=0.436,P=0.016),T2值与QSM值呈负相关(r=?0.364,P=0.048),PrD值与QSM值呈负相关(r=?0.393,P=0.032).结论基于SyMRI和QSM在SN的定量分析对诊断早期PD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够为早期PD SN微结构变化提供不同的定量反馈,并且弛豫定量值和QSM值的联合诊断模型能够使诊断效能进一步提升,可为早期PD的诊断提供客观、定量的影像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灌注特征网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MR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大脑微循环血流灌注及灌注特征模式的改变,并分析这些变化与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符合T2DM诊断标准的患者28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26人,进行ASL成像,进行基于体素水平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比较两组间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灌注特征网络的改变.结果与HC组比较,糖尿病患者两侧中央旁小叶、左侧补充运动区、两侧扣带回中部、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等区域的灌注明显较低(P<0.05,GRF多重比较校正).与疾病相关的两个灌注网络的方差组分占总方差的比率分别为17.6%和11.7%(位于95%置信区间)具有显著性.第一个灌注网络特征表达值与空腹血糖明显正相关(r=0.32,P=0.001),以第二个灌注特征网络为模板提取的糖尿病组CBF与患者空腹血糖负相关(r=0.12,P=0.03).结论糖尿病患者部分脑区血流灌注降低,基于主成分的灌注特征能够区分T2DM患者与HC,其灌注模式的改变反映了大脑血流灌注的重塑,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影响因素下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与角膜生物力学[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从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资阳市中心医院的T2DM患者65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同时进一步根据糖尿病病程、FBG、DR分期、HbA1c(%)等不同病变程度分组,通过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患者的CH和CRF值,分析两者的数值变化趋势.结果 研究显示T2DM病程、吸烟史、BMI、FBG、DR、HbA1c、TC、TG、LDL-C是T2DM的共同危险因素,HDL-C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空腹血糖的升高、HbA1C的累计,CH和CRF值逐渐降低,特别是HbA1c(%)>12时CH和CRF数值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1.85±0.33)mmHg和(1.28±0.69)mmHg.与Non-DR组相比,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PDR组中CH和CRF值逐渐降低,其中PDR组中CH、CRF值最低,组间方差分析显示CH、CR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测量患者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评估CH和CRF数值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降低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