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烃在低共熔溶剂中的二甲氨基化反应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利用卤代芳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在芳环中引入二甲氨基,探讨反应条件对硝基取代的芳香卤代烃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 2-溴-1-氟-4-硝基苯作为模型探究最佳反应条件,并用不同位置、不同卤原子取代的硝基苯探究反应底物的范围.结果 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使用 1.00 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为胺化剂,1.5 倍当量KOH提供碱性环境,5.00 mL的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氯化胆碱∶甘油=1∶2)为溶剂,在80℃下反应24 h.在底物范围扩展中有效得到一系列 4-二甲氨基硝基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经 1H-NMR、13C-NMR确证其结构.结论 DMF在DESs中可以有效充当二甲氨基化试剂,DESs溶剂选择性提高硝基对位上的卤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且不活化邻位卤原子,在优化后的最佳条件下反应,最高产率可达 84%.这种特殊的区域选择性是其他溶剂中不具备的优势,同时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简单方便、产率适中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尿液中2种全氟化合物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尿液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于2022年11月,将尿液样品经酸性甲醇提取,WAX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水洗脱后,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 μm),以1.0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在0.5~50.0 μg/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17 μg/L,定量限为0.005 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3%和101.8%,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5%~6.2%和3.1%~7.4%,日间精密度分别为4.3%~6.8%和4.7%~8.1%。结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人体尿液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宫内暴露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在河流、土壤、人体及野生动物体内均能检测到PFASs的存在。PFASs能诱导实验动物的多系统毒性,包括肝脏毒性、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内分泌毒性及免疫毒性等。PFASs与子代出生结局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PFASs主要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通路,干扰雌激素,影响甲状腺系统、糖皮质激素、炎症反应及DNA甲基化,从而危害子代健康。我们综述PFASs宫内暴露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PFASs宫内暴露与子代出生结局及生长发育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周期及血清甲胎蛋白、糖类抗原242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周期及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242(CA242)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242、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促肿瘤生长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微小RNA(miR)216a、miR95、miR4286水平。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42.0%(21/50),高于对照组的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AFP、CA242、CEA、CA125、CA19-9均低于对照组[(15.04 ± 3.65)μg/L比(20.65 ± 4.17)μg/L、(20.88 ± 6.37)kU/L比(35.46 ± 7.33)kU/L、(8.65 ± 2.13)μg/L比(15.39 ± 3.25)μg/L、(26.15 ± 8.49)kU/L比(34.16 ± 7.50)kU/L、(22.29 ± 5.80)kU/L比(38.81 ± 6.79)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MMP-2、MMP-9、IGF-1、PECAM-1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iR216a高于对照组,miR95、miR428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中位PFS为3.0个月,中位OS为6.6个月,观察组中位PFS为3.3个月,中位OS为7.0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皮肤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3/50)比24.0%(12/50)、4.0%(2/50)比18.0% (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能提高抗癌效果,促进病情缓解,安全性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肿瘤生长指标、调控miR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全氟丙烷填充术后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全氟丙烷(C 3F 8)填充术后行27 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CD)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先行玻璃体内C 3F 8填充术,术后2~4 d再行PPV治疗的RRD-CD连续性病例32例(32只眼)。术后随访6~15个月,记录玻璃体内C 3F 8填充术前后眼压变化、脉络膜脱离改善情况、PPV术后眼压波动,视力(logMAR)变化及视网膜复位率。 结果:玻璃体内C 3F 8填充术前眼压(5.90±1.68)mmHg,注气后48 h眼压升高为(16.52±4.73)mmHg( t=7.39, P<0.001);脉络膜脱离程度术前轻度3只眼、中重度29只眼,术后轻度7只眼,25只眼完全恢复( Z=3.82, P<0.001);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视力(1.69±0.28、1.35±0.40、1.26±0.59)较术前(2.16±0.52)改善( F=37.56, P<0.001);PPV术后眼压无明显波动( F=1.69, P=0.165);视网膜复位率为84.38%(27/32)。 结论:玻璃体内C 3F 8填充术后再行27 G PPV治疗RRD-CD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677名接触无机氟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氟及其无机化合物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为氟作业工人的防护及职业病诊断标准的修订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19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湖南省某氟化学公司接触氟工人677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疑似职业中毒人员行职业病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为中毒组和非中毒组,采用 t检验、Pearson χ 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诊断73名职业性慢性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93.15%(68/73)多发骨骼病变,病变好发部位以胫腓骨上段为主,胫骨、腓骨及尺桡骨病变有35.00%(21/60)、50.00%(18/36)和58.82%(10/17),仅在单侧出现。其他异常结果检出率主要为牙结石(60.71%,411/677)、脂肪肝(48.89%,331/677)、心电图异常(44.17%,299/677)、骨量减少(33.53%,227/677)、谷丙转氨酶(ALT)升高(13.15%,89/677)。与非中毒组比较,中毒组工人的年龄、接触氟工龄和脂肪肝检出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无机氟所致长骨骨质改变部分仅发生在单侧,因此职业健康检查的基本摄片部位应包括双侧长骨,以免漏诊;单发轻微的骨膜骨化诊断职业中毒难以把握,建议标准修订时对其程度做出明确规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孕期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对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抵抗环境降解性、生物蓄积性和远距离迁移潜力等特点,母亲孕期POPs暴露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对子代的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产生潜在影响,进而导致成人期神经系统功能缺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阐明孕期暴露于3种主要POPs(有机氯化合物、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和多溴联苯醚)对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发育(社会情绪、认知、语言、运动和适应性)的影响,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全氟辛酸与全氟辛烷磺酸标准限值的制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全氟化合物尤其是全氟辛酸(PFOA)与全氟辛烷磺酸(PFOS)在我国水环境中广泛检出。考虑到饮用水暴露途径的潜在健康风险,我国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中的水质参考指标增加了PFOA和PFOS指标,限值分别为40和80 ng/L。本研究对确定该卫生标准限值的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包括PFOA与PFOS的环境存在水平和暴露状况、健康效应、安全基准值的推导和卫生标准限值的确定等,并提出了未来饮用水标准制定方向的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影响睾丸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内分泌干扰物及其作用机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睾丸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是一种类固醇生成酶,催化3β-羟基类固醇转化为3-酮类固醇。目前已克隆了人类的两种不同亚型, HSD3B1和 HSD3B2;其中, HSD3B2位于睾丸中,表达3β-HSD2。 HSD3B2是一种双底物酶,可与辅因子NAD +和3β-类固醇结合。许多内分泌干扰物,包括工业化合物(邻苯二甲酸盐、双酚类、全氟烷基物质和二苯甲酮类)、杀虫剂和杀菌剂(有机氯杀虫剂和有机锡)、食品添加剂(丁基羟基苯甲醚、白藜芦醇、棉酚、黄酮和异黄酮、类姜黄素和查尔酮类)和药物(依托咪酯、甲羟孕酮和酮康唑)可抑制睾丸中3β-HSD的活性,可能干扰雄激素合成。本文总结了3β-HSD的独特睾丸亚型,其基因、化学、亚细胞、位置以及直接抑制睾丸3β-HSD的内分泌干扰物及其抑制模式,期望为临床研究雄激素调控方法及以雄激素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全氟/多氟化合物的产前暴露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s)的产前暴露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基于浙江杭州2020—2021年出生的506对母婴队列样本,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产前母血血清中7种PFASs的暴露水平。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FASs的产前暴露对出生体重、身长及阿氏评分(Apgar)的影响。结果:孕妇年龄、产前体重指数以及妊娠周期分别为(31.3±4.3)岁、(26.7±3.2)kg/m 2和(265.0±28.3)d。出生体重、身长、Apgar-1和Apgar-5评分分别为(3.1±0.8)kg、(49.3±2.9)cm、(9.88±0.47)分和(9.99±0.13)分。PFASs广泛暴露于母血血清中,其中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基磺酸(PFOS)和6∶2氯代聚氟烷基醚磺酸(Cl-PFESA)的浓度最高,分别为(18.453±19.557)ng/ml、(6.756±9.379)ng/ml和(5.057±8.555)ng/ml。孕妇年龄、胎次、生产方式与PFASs暴露水平相关( P<0.05)。亚组分析显示,PFOS对低出生体重(LBW)组新生儿体重( β=-0.958)、身长( β=-0.073)及Apgar-5( β=-0.288)有抑制作用。6∶2 Cl-PFESA和8∶2 Cl-PFESA对LBW组新生儿体重( β=-0.926; β=-0.552)、身长( β=-0.074; β=-0.045)有抑制作用。此外4∶2氟调聚物磺酸(FTS)暴露与正常体重组新生儿体重增加( β=0.111)、Apgar-5评分降低( β=-0.030)有关。 结论:PFASs的产前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Apgar-5评分之间存在关联,需持续关注PFASs通过母胎传递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