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R-873-5p靶向调控VDAC1保护大鼠癫痫样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微RNA-873-5p(miR-873-5p)靶向调控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对大鼠癫痫样神经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无镁培养基诱导构建大鼠癫痫样海马神经细胞模型,将大鼠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con组及miR-873-5p组。对照组采用正常培养大鼠神经细胞;模型组采用低镁细胞外液培养大鼠神经细胞;miR-con组采用低镁细胞外液培养大鼠神经细胞并转染miR-con;miR-873-5p组采用低镁细胞外液培养大鼠神经细胞并转染miR-873-5p。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神经细胞miR-873-5p及VDAC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神经细胞中VDAC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含量;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神经细胞活性氧(ROS)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神经细胞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神经细胞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873-5p对VDAC1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细胞中miR-873-5p表达显著降低( P<0.05),VDAC1表达显著升高( P<0.05),Bcl-2表达下调( P<0.05),Bax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 P<0.05),GSH及MDA含量显著降低( P<0.05),而ROS水平显著升高( 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 P<0.05);与miR-con组比较,miR-873-5p组神经细胞中Bcl-2表达明显上调( P<0.05),Bax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下调( P<0.05),GSH及MDA含量显著升高( P<0.05),ROS水平显著降低( 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873-5p能抑制VDAC1表达( P<0.05)。 结论:miR-873-5p能通过负向调控靶基因VDAC1表达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同时还能抑制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对受损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氢吗啡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a MMKβ及Nrf2/HO-1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 H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对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激酶β(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kinase β, Ca MMKβ)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 related factor2, 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缺血再灌注+HM组(HM组)。IR组参照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HM组在IR组的基础上尾静脉注射5 mg/kg HM,Sham组不插线栓(其余同IR组)。记录3组大鼠麻醉清醒后神经行为学评分,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检测脑组织中氧化应激因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及TNF-α和IL-1β浓度,大鼠脑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 MMKβ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水平。结果:IR组和HM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Sham组,且HM组明显低于IR组( P<0.05)。IR组和HM组大鼠脑组织ROS含量、MDA浓度及TNF-α和IL-1β浓度明显高于Sham组,且HM组明显低于IR组( P<0.05),IR组和HM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Ca MMKβ表达量及Nrf2和HO-1蛋白水平明显低于Sham组,且HM组明显高于IR组( P<0.05)。 结论:HM可能通过上调CIRI大鼠Ca MMKβ表达及Nrf2/HO-1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针百会穴对次声暴露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Tau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穴对次声暴露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CaMKⅡ-Tau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百会穴防护次声性脑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次声组、百会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大鼠。空白组大鼠每日放置于无次声作用的次声仓中2 h,百会组、非穴组和次声组大鼠每日暴露于8 Hz、130 dB次声仓中2 h,连续7 d。百会组和非穴组大鼠在次声暴露结束后2 h内给予电针干预,其中百会组电针百会穴,非穴组电针非经非穴点,均每日1次,连续电针干预7 d;空白组和次声组给予与百会组和非穴组同样的方法抓取和固定,但不进行电针干预,亦为每日1次,每次7 d。干预6、7 d后,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检测4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每组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只大鼠,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4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将4组剩余6只大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海马区磷酸化钙调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MKⅡ)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6 d和7 d后,次声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空白组显著延长,平台象限时间比、平台象限路程比显著下降,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显著减少( P<0.05);与次声组比较,百会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平台象限时间比、平台象限路程比显著上升,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显著增多( P<0.05)。干预7 d后,次声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较空白组显著加重、神经元数量较空白组显著减少;与次声组比较,百会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显著减轻、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干预7 d后,次声组大鼠海马区P-CaMKⅡ和P-Tau蛋白水平分别为(0.735±0.094)和(0.873±0.089)较空白组显著增加( P<0.05);与次声组比较,百会组大鼠海马区P-CaMKⅡ和P-Tau蛋白水平显著下降( P<0.05)。 结论:电针百会穴可以提高次声暴露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次声性脑损害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百会穴可通过降低海马区CaMKⅡ活性(磷酸化水平)抑制海马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柚皮苷对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柚皮苷对亚硝酸钠诱导的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柚皮苷高剂量组、柚皮苷低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药组灌胃多奈哌齐混悬液1 mg/(kg·d),柚皮苷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柚皮苷溶液100、50 mg/(kg·d),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灌胃21 d。第22天开始造模,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00 mg/(kg·d)亚硝酸钠溶液,连续7 d,制备记忆巩固障碍小鼠模型。通过跳台试验评价各组小鼠认知能力,采用电镜观察海马突触结构,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乙酰胆碱(ACh)、SOD、MDA、NO含量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谷氨酸受体2 (GluR)、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酶Ⅱ (CAMKⅡ)、Caspase-3、Bcl-2、Bad蛋白表达。结果:柚皮苷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形态正常,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突触膜结构清晰。与模型组比较,柚皮苷高剂量组小鼠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 P<0.01);海马组织MDA、NO水平降低( P<0.01),SOD活性增加( P<0.01) ;ACh [(23.682±2.835)μg/mg prot比(14.939±2.901)μg/mg prot]、ChAT [(163.302±21.278)U/g比(89.612±11.497)U/g]活性升高,AchE [(0.367±0.015)U/mg prot比(0.471±0.014)U/mg prot]活性降低( P<0.01);Bad[(0.441±0.010)比(0.633±0.010)]、Caspase-3[(0.425±0.036)比(0.537±0.024)]表达降低,Bcl-2[(0.890±0.014)比(0.727±0.009) ]表达升高( P<0.01);CAMKⅡ [(1.043±0.037)比(1.475±0.043) ]表达降低( P<0.01),NMDAR1 [(0.407±0.037)比(0.345±0.012)]、GluR2[(1.125±0.033)比(0.664±0.023) ]表达升高( P<0.01)。 结论:柚皮苷可通过调节ACh和谷氨酸系统的平衡,降低神经元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提高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认知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柚皮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敏作用的预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柚皮苷是一种天然的类黄酮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葡萄柚、酸橙及其变种的果皮中,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科学、化学等方面.柚皮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调血脂、抗糖尿病、神经保护等,并在282 nm处有强烈的紫外吸收峰,柚皮苷在自然界中来源丰富,药理作用极其广泛.诸多研究表明,柚皮苷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介绍黄酮类药物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结合DNA损伤机制,进一步阐述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的基本结构及相关功能,总结柚皮苷在多种肿瘤及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从理论角度推测柚皮苷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敏作用的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大鼠纹状体PINK1、Parkin、α-syn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D)阴虚动风证大鼠纹状体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Parkin、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PD阴虚动风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黑质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PD阴虚动风证模型.将65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150 mg/kg)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1.75、3.5、7 g/kg)组,另取2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3只,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28 d.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ELISA和生化试剂盒分别检测纹状体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COXⅣ)活性,HE染色观察纹状体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纹状体PINK1、Parkin、α-syn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和爬杆时间增加,游泳评分降低(P<0.01),纹状体ATP含量及COXⅣ活性降低(P<0.01),神经元排列混乱、数量减少、细胞肿胀,部分细胞核皱缩,空泡形成,边界模糊,纹状体PINK1、Parkin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1),α-sy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旋转圈数和爬杆时间减少,游泳评分升高(P<0.01),纹状体ATP含量及COXⅣ活性升高(P<0.05,P<0.01),神经元数量增加、排列趋于整齐、形态有所改善,纹状体PINK1、Park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P<0.01),α-syn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以美多芭组和中药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P<0.05,P<0.0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可改善PD阴虚动风证大鼠行为学症状,可能通过调节纹状体PINK1、Parkin、α-syn表达,进而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发挥治疗PD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13
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ADNP)是一种转录因子.近些年来研究发现,ADNP具有染色质重塑、细胞周期与增殖调控、DNA损伤与修复、细胞运动与转移、化疗耐药等肿瘤相关生物学功能,在多种肿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及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 ADNP的分子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的诊治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棘脑通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考察主成分为沙棘和花生壳提取物的棘脑通的抗抑郁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水平上,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棘脑通给药组(棘脑通低浓度组、棘脑通高浓度组)和氟西汀组.通过体重测试、糖水偏嗜实验和悬尾不动时间测试等行为学研究,考察棘脑通的抗抑郁作用.(2)细胞水平上,将不同浓度的棘脑通应用于PC12细胞、SH-SY5Y细胞、BV2细胞和RAW 264.7细胞,研究棘脑通对神经营养因子功能的促进作用,保护神经细胞、诱导神经分化的作用,以及抗氧化、抗炎作用.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嗜率、体重显著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棘脑通给药组小鼠糖水偏嗜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棘脑通给药组、氟西汀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棘脑通低、高浓度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P<0.05),棘脑通给药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棘脑通与神经生长因子(5、50 ng/mL)协同使用时,PC12细胞分化程度、pNF200-Luc表达荧光素酶活性显著提高.棘脑通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营养因子-4(5 ng/mL)协同使用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提高.100~1 000 μg/mL的棘脑通可显著降低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后,应用棘脑通可提高PC12细胞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采用Erastin诱导SH-SY5Y细胞铁死亡后,应用棘脑通可提高SH-SY5Y细胞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将脂多糖用于BV2、RAW 264.7细胞后,应用棘脑通可降低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水平、核因子κB转录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棘脑通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诱导神经微丝表达,增强神经营养因子样的作用;该药通过以上作用发挥抗抑郁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六味地黄丸介导RAGE抑制MMP-2/MMP-9对Aβ1-40损伤bEnd.3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β淀粉样蛋白 1-40(Aβ1-40)损伤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 法检测Aβ1-40和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MSLD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作用浓度.将bEnd.3 细胞分为对照组、Aβ1-40组、MSLDP+Aβ1-40组和MSLDP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 1(LRP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2)、MMP-9、闭锁小带蛋白-1(ZO-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RP1、RAGE、ZO-1 表达;再将bEnd.3 细胞分为对照组、Aβ1-40组、FPS-ZM1(RAGE抑制剂)+Aβ1-40组和FPS-ZM1+Aβ1-40+MSLDP组,Western blot检测RAGE、MMP-9、MMP-2、ZO-1蛋白表达.结果 Aβ1-40呈剂量依赖性降低bEnd.3 细胞活性(P<0.01),MSLDP对Aβ1-40损伤的细胞活性具有保护作用(P<0.05,P<0.01),因此选择 10 μmol/L Aβ1-40 和 10%MSLDP 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Aβ1-40组RAGE、MMP-2、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1),LRP1、ZO-1、BDNF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并且LRP1、ZO-1荧光强度降低(P<0.01),RAGE荧光增强(P<0.01);与Aβ1-40组比较,MSLDP组RAGE、MMP-2、MMP-9蛋白表达和RAGE荧光强度降低(P<0.05,P<0.01),而LRP1、ZO-1、BDNF蛋白表达和LRP1、ZO-1 荧光强度升高(P<0.05,P<0.01).与Aβ1-40 组比较,Aβ1-40+FPS-ZM1 组MMP-2、MMP9、RAGE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ZO-1蛋白表达升高(P<0.05);Aβ1-40+FPS-ZM1+MSLDP 组MMP-2、MMP9、RAGE蛋白表达降低(P<0.01),ZO-1蛋白表达升高(P<0.01),FPS-ZM1 和MSLDP 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结论 六味地黄丸能够保护Aβ1-40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的细胞紧密连接,减轻血脑屏障障碍,保护神经血管单元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可能通过调节RAGE途径抑制MMP-2/MMP-9途径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佛手散改善谷氨酸钠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佛手散改善谷氨酸钠诱导的PC12 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佛手散高剂量组、佛手散中剂量组、佛手散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佛手散低剂量组、佛手散中剂量组、佛手散高剂量组32 mg/mL、64 mg/mL和 128 mg/mL佛手散处理,给予对照组和模型组PBS处理.除对照组外,对其余4 组PC12 细胞建立谷氨酸钠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比较各组PC12 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丙二醛和活性氧簇的含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 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PC12 细胞的SOD和谷胱甘肽含量、Bcl-2 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和活性氧簇含量、Caspase-3 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佛手散低剂量组、佛手散中剂量组、佛手散高剂量组PC12 细胞的丙二醛和活性氧簇含量、Caspase-3 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SOD和谷胱甘肽含量、Bcl-2 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且上述指标的变化总体上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佛手散可以通过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及减少细胞凋亡,来抑制谷氨酸钠诱导的PC12 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