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链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癌术后化疗依从性、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链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癌术后化疗依从性、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链式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每周进行1次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4 w。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消极心理状态〔中文版简明心境量表(POMS-SF)〕、化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CRF情况〔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POMS-SF中正性量表评分、化疗依从性、MCMQ中积极评分显然高于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显然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POMS-SF中负性量表、MCMQ中消极部分、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显然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显然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医院-家庭-疾病同伴者链式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可减少患者消极心理,提高其化疗依从性,缓解其CRF症状,对改善应对方式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会适应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社会适应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社会适应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社会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积极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消极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理弹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目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会适应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及综合健康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及综合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暴露部位烧伤整形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烧伤整形手段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自我效能及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应付方式及综合健康状况。结果:实施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忧郁不良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消极应对"回避"和"逃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和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水平,对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及重新树立自信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二元应对方式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困扰与亲密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困扰与亲密关系的关系以及不同二元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为改善脑卒中患者亲密关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03例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亲密关系满意度问卷、二元应对量表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困扰、亲密关系、积极二元应对及消极二元应对得分分别为(19.33 ± 7.46)、(32.75 ± 6.79)、(86.25 ± 13.22)、(16.46 ± 4.08)分;心理困扰与亲密关系、积极二元应对呈负相关( r=-0.195、-0.204,均 P<0.01),与消极二元应对呈正相关( r=0.229, P<0.01);积极二元应对和消极二元应对在心理困扰与亲密关系中起着平行的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量分别为35.87%及53.26%。 结论:心理困扰完全通过积极二元应对和消极二元应对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亲密关系,医护工作者可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并鼓励夫妻间加强沟通,以增强夫妻亲密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高强度间歇运动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改良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及依从性,为优化CAD患者心脏康复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AD患者分为运动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脏康复治疗(包括营养调整、心理疏导及低强度有氧运动等),运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每周2次、共6周改良HIIT干预(以85%~90%最大心率强度持续蹬车30 s后间歇30 s为1个循环,每次重复训练15个循环)。于干预前、干预6周后检测2组患者心肺适能、血压水平、血管功能及身体成分等变化情况,同时评估该改良HIIT方案的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运动组患者在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的最大摄氧量及最大功率均明显增加( P<0.05),血压水平及身体成分指标均明显改善( P<0.05),积极情绪评分明显升高( P<0.05),消极情绪及焦虑评分明显下降( P<0.05),患者对训练的愉悦感较显著。对照组经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P>0.05)。干预期间运动组训练计划完成率(97.4%)较对照组(88.7%)明显升高( P<0.05),且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或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 结论:改良HIIT是CAD患者心脏康复的有效手段,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照护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照护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照护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照护者进行心理评估,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照护者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并调查照护者及其照护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照护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照护者SAS评分〔(30.15±1.27)分〕以及SDS评分〔(25.45±2.01)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SAS评分为(25.12±0.11)分,SDS评分(15.23±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照护者年龄、照护者护理工作配合度、照护者受教育程度及应对方式消极是焦虑和抑郁综合状况的不利影响因素( P<0.05, OR>1)。 结论:根据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每位照护者进行针对性指导,将利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痛苦忍耐度量表的汉化修订及其适用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痛苦忍耐度量表(distress tolerance scale,DTS)进行汉化修订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应用,评价其测量学性能并进行跨文化比较。方法:采用DTS、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和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14,DS14)对1 125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另外选取443名大学生间隔3周后进行的前后施测。采用SPSS 26.0和AMOS 20.0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1)汉化修订后痛苦忍耐度量表共13个条目(distress tolerance scale-13,DTS-13),各条目区分度良好,鉴别指数均在0.4以上( r=0.402~0.760,均 P<0.001)。(2)DTS-13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包含痛苦忍受、痛苦关注、痛苦评价、痛苦调节4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度良好( χ2/ df=4.751,RMR=0.042,RMSEA=0.058,GFI=0.963,AGFI=0.941,NFI=0.958,CFI=0.966)。(3)DTS-13与D型人格中的消极情感的校标相关为-0.509,与抑郁和焦虑的校标相关分别为-0.392和-0.403。(4)DTS-13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5,分半信度为0.846,重测信度为0.788,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17~0.782;重测信度为0.548~0.923。(5)中国大学生痛苦忍耐度为(3.20±0.71)分,低于美国青年( t=-4.977, P<0.001)和西班牙大学生( t=-13.024, P<0.001)。男生的痛苦忍耐度高于女生( t=3.317, P<0.001)。 结论:修订后DTS-13保留了四因子结构,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性能,适用于评价个体体验和承受消极心理状态的能力,可用于跨文化比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压力与适应理论结合同伴支持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压力与适应理论结合同伴支持教育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压力与适应理论结合同伴支持教育,干预时长为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心理状态量表〔糖尿病痛苦量表(Diabetes Distress Scale,DD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评分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ummary of Diabetes Self Care Activities,SDSCA)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的FPG、2hPG、GHb水平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的DDS、SDS、SA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MCMQ评分变化的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的SDSCA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压力与适应理论结合同伴支持教育对T2DM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负面情绪和心理痛苦,改变疾病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程序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程序性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50例)和观察组(程序性护理干预,5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使用《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评估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恢复,且观察组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各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采取程序性护理干预,具有改善消极心理情绪、提高自我认知、降低并发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成人固定正畸患者自我管理认知及内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固定正畸患者的自我管理认知及内心体验,为今后的研究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6—7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正畸矫正的12例成年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Nvivo 12软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成人固定正畸患者自我管理认知及内心体验共提炼出3个核心主题和7个亚主题,分别为面对正畸治疗的多重心理感受(积极心理感受、消极心理感受)、正畸治疗的阻碍因素(家人的不支持、就医复诊受阻)、自我管理行为存在差异(积极的自我管理、消极的自我管理、行为阶段性改变)。结论:成人固定正畸患者存在消极心理感受、就医复诊受阻及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对患者整个治疗阶段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动态评估,并联合信息化平台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口腔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