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木香顺气丸中的10种成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木香顺气丸中的橙皮苷、厚朴酚、新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和厚朴酚、去氢木香内酯、苍术素、木香烃内酯、甘草苷等成分.方法 色谱柱为SVEATM A585V3 C18 Opal(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苍术素的测定波长为336 nm、其余均为220 nm.以橙皮苷为参照物,计算其他9种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得含量.结果 10组分在各自试验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102.5%(n=6),RSD为1.10%~2.00%;与外标法比较,一测多评法的结果一致.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木香顺气丸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用U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雌二醇及雌酮的浓度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患者血浆中雌二醇(E2)及雌酮(E1)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法.方法 用液液萃取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内标为17β-雌二醇-D3.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 × 100.0 mm,1.7 μm),流动相:100%水含 0.2 mmol 氟化铵(NH4F)-100%甲醇含0.2 mmol NH4F,流速:0.30 mL·min-1,柱温:30 ℃,自动进样器温度:15 ℃,进样量:6 μL.用电喷雾离子化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及稳定性.结果 雌二醇和雌酮均在20~1 000 p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其标准曲线雌二醇为 y=1.87 ×10-3x+3.71×10-2(R=0.999 27);雌酮为 y=8.48 × 10-3x+6.46 × 10-2(R=0.998 90),定量下限均为20 pg·mL-1,雌二醇和雌酮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46%,回收率在97.64%~107.35%,基质效应在93.29%~109.87%.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雌二醇和雌酮的治疗药物监测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新生儿血浆中苯巴比妥的浓度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新生儿微量血浆中苯巴比妥(PHB)的浓度.方法 用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进行前处理,以PHB-D5为内标,反相色谱柱,流动相:0.05%甲酸-1 mmoL·L-1乙酸铵-水(A)和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50℃,进样量为2μL.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源负,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残留和稀释效应、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 血浆样品中PHB的线性方程式为y=109.38 x10-3x+19.57x10-3(r=0.999 6),PHB在1~75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1 μg·mL-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 5.74%,准确度为91.29%~103.31%,提取回收率为102.83%~111.22%,稳定性良好,不受血浆基质的影响.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且专属性强,适用于新生儿血浆中PHB的治疗药物监测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UPLC-MS/MS法测定再造丸中的4种马兜铃酸类成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Ⅲ、马兜铃内酰胺Ⅰ的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UPLC C18色谱柱(100 mm ×2.1 mm,1.7 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含5 mmol·L-1甲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4种马兜铃酸类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4%~102.5%,RSD均小于5%.结论 所用方法的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为再造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基质软膏对红花溶剂提取物经皮透过率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体外透皮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基质软膏对红花溶剂提取物透过率的影响,为红花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3年1—4月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红花有效成分,并使用立式扩散池体外透皮吸收法研究红花提取物的透皮效果,采取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含量.结果 红花在乙醇、甲醇、二氯甲烷中的溶剂提取物的无基质浸膏透过率分别是13.84%、15.26%、18.24%,对应乳剂型基质软膏透过率分别为35.9%、44.69%、40.9%,对应水溶性基质软膏的透过率分别为55.8%、69.8%、67.8%.结论 红花溶剂提取物在不同基质中的透过率为:无基质浸膏<乳剂基质软膏<水溶性基质软膏,同种剂型下不同溶剂的红花溶剂提取物透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普瑞巴林胃滞留缓释片含量测定及高黏性辅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建立普瑞巴林胃滞留缓释片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一种特殊的样品前处理方式成功解决了普瑞巴林回收率低的难题.通过比较盐析法和辅料分散法,建立了克服供试品溶液黏稠的前处理方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均可用于本品的含量测定,但盐析法简便易行.采用的HPLC条件为Inertsil ODS-3(4.6 mm×0.25 m,5μm)色谱柱,流动相3.4 g/L磷酸二氢钾(氨水调pH至 6.3)-甲醇(85︰15),柱温 30℃,流速 1.0 mL/min,进样量 50μL,检测波长 210 nm.盐析法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制剂中普瑞巴林平均回收率为 99.74%,RSD为 0.43%;精密度试验的RSD为 0.77%;供试品溶液 12h内稳定,色谱系统耐用性良好,辅料不干扰含量检测.本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普瑞巴林胃滞留缓释片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丹楂通脉丸药效物质基础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丹楂通脉丸的指纹图谱,利用化学计量学分析色谱峰贡献率,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Agilent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 280 nm,流动相 0.1%磷酸水-乙腈,流速 1.0 mL·min-1,梯度洗脱,建立丹楂通脉丸甲醇提取物指纹图谱.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相关成分的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对丹楂通脉丸潜在的药效物质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体外实验验证潜在的药效物质的抗炎活性.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 15个共有峰,2个特征峰被指认,分别为丹酚酸B和丹酚酸A.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丹酚酸B和丹酚酸A是丹楂通脉丸发挥活性作用的有效成分,预测其可作为丹楂通脉丸的主要药效物质.体外细胞实验证明,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高、中、低剂量组NO释放量均明显降低(P<0.01),丹酚酸A高剂量组NO释放量显著下降(P<0.01),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丹楂通脉丸药效物质,为丹楂通脉丸质量的全面控制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尿液中2种全氟化合物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尿液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于2022年11月,将尿液样品经酸性甲醇提取,WAX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水洗脱后,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 μm),以1.0 mmol/L乙酸铵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在0.5~50.0 μg/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17 μg/L,定量限为0.005 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3%和101.8%,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5%~6.2%和3.1%~7.4%,日间精密度分别为4.3%~6.8%和4.7%~8.1%。结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人体尿液中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黄总蒽醌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大黄药材含量测定项下总蒽醌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并与药典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改进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大黄总蒽醌提取方法中的双相水解改为单相水解,并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药材中总蒽醌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ymmetry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85∶15);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03 3~0.332 0 μg、0.006 9~0.668 0 μg、0.002 3~0.232 0 μg、0.010 4~1.040 0 μg、0.008 4~0.836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 RSD均小于2%;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0%、99.30%、99.62%、101.57%、103.11%, RSD均小于2%。 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黄药材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白头翁药材UPLC特征图谱的建立及其在产地区分与伪品鉴别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白头翁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方法,为白头翁药材的产地区分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 C18(2.1 mm×100 mm,1.8 μm);以乙腈-甲醇(2∶1)-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15 nm;进样量2 μl。通过特征图谱对比及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常见的白头翁伪品及不同产地的白头翁药材进行评价。结果:白头翁药材特征图谱呈现9个特征峰,通过高分辨质谱及对照品对比,指认了其中8个共有峰。通过主成分分析,可明显区分不同产地的白头翁药材,并结合OPLS-DA分析发现,峰2、峰3、峰6是不同产地白头翁差异的主要标志物。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重复性、耐用性良好,可有效区分白头翁的常见伪品,并为白头翁药材的质量控制及产地选择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