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U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雌二醇及雌酮的浓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患者血浆中雌二醇(E2)及雌酮(E1)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法.方法 用液液萃取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内标为17β-雌二醇-D3.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 × 100.0 mm,1.7 μm),流动相:100%水含 0.2 mmol 氟化铵(NH4F)-100%甲醇含0.2 mmol NH4F,流速:0.30 mL·min-1,柱温:30 ℃,自动进样器温度:15 ℃,进样量:6 μL.用电喷雾离子化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及稳定性.结果 雌二醇和雌酮均在20~1 000 p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其标准曲线雌二醇为 y=1.87 ×10-3x+3.71×10-2(R=0.999 27);雌酮为 y=8.48 × 10-3x+6.46 × 10-2(R=0.998 90),定量下限均为20 pg·mL-1,雌二醇和雌酮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46%,回收率在97.64%~107.35%,基质效应在93.29%~109.87%.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雌二醇和雌酮的治疗药物监测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新生儿血浆中苯巴比妥的浓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新生儿微量血浆中苯巴比妥(PHB)的浓度.方法 用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进行前处理,以PHB-D5为内标,反相色谱柱,流动相:0.05%甲酸-1 mmoL·L-1乙酸铵-水(A)和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50℃,进样量为2μL.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源负,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残留和稀释效应、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 血浆样品中PHB的线性方程式为y=109.38 x10-3x+19.57x10-3(r=0.999 6),PHB在1~75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1 μg·mL-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 5.74%,准确度为91.29%~103.31%,提取回收率为102.83%~111.22%,稳定性良好,不受血浆基质的影响.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且专属性强,适用于新生儿血浆中PHB的治疗药物监测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肌松残余的药代动力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腹腔镜下行日间手术的腹股沟斜疝和/或鞘膜积液患儿104例,年龄3~36个月,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BMI 18.5~28.0 kg/m 2。使用TOF Guard监测仪以四个成串刺激法(TOF)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监测术中神经肌肉阻滞情况。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 mg/kg、丙泊酚3 mg/kg和舒芬太尼0.5 μg/kg诱导麻醉;静脉输注丙泊酚6~8 mg·kg -1·h -1维持麻醉。根据患儿术后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分为2组:Ⅰ组,当TOF恢复到T 2重现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Ⅱ组,当强直刺激后计数为1或2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4 mg/kg。分别于给予罗库溴铵后2、10 min、手术结束即刻、给予舒更葡糖钠后2 、10 min和符合离开复苏室标准时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浆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浓度,采用Pheonix Win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TOF比值恢复至90%的时间。 结果:舒更葡糖钠药代动力学符合混合效应非线性房室模型。2组舒更葡糖钠达峰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消除半衰期、表观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平均滞留时间和TOF比值恢复至90%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肌松残余的药代动力学符合混合效应非线性房室模型,且2和4 mg/kg舒更葡糖钠药代动力学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子烟相关肺损伤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加深对电子烟相关肺损伤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7岁男性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的病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HPLC-MS/MS)测定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维生素E醋酸酯(VEA)和四氢大麻酚(Δ9-THC)浓度,总结该病例诊断及成功治疗经验。以“Vaping-Associated Lung Injury”“vape”“e-cigarette”“electronic cigarette”“EVALI”“electronic nicotine device”“lung”“injury”“case”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2020年7月前报道的EVALI病例文献,并结合文献对目前报道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08例患者中,男149例(71.6%),女59例(28.4%),中位年龄27岁(17~67岁),60岁以上老年人2例(1%),电子烟使用中位时间为90 d(2周~3年);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热、胸痛、咯血,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痛或腹泻症状者亦多见。胸部CT最多见的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119例,57.2%);共70例患者完善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分类细胞计数结果巨噬细胞比例为(49.5±29.8)%,肺泡灌洗液泡沫样巨噬细胞阳性者65例(92.9%),中性粒细胞比例为(34.7±28.7)%,淋巴细胞比例为(10.1±7.4)%,嗜酸细胞为(2.4±3.6)%;共计132例(63.5%)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162例(77.9%)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的最小初始剂量为甲泼尼龙40 mg,最大初始剂量为甲泼尼龙500 mg,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共计48例(23.1%),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共计10例(4.8%);202例(97.1%)患者治疗好转,6例(2.9%)死亡。结论: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并加深对电子烟相关肺损伤这一疾病的认识,早期识别该疾病并及时诊治。建议加强对电子烟的规范管理,避免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相似情况在我国发生。关于电子烟肺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舒更葡糖钠拮抗肥胖患者术后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拮抗肥胖患者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减重手术肥胖患者16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25 kg/m 2。根据肥胖程度分为2组( n=8):O组,25 kg/m 2≤BMI<40 kg/m 2;M组,BMI≥40 kg/m 2。2组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均以闭环肌松注射系统静脉给予维库溴铵,维持中度肌松水平。术毕停止给药,肌松监测T 2自然恢复时根据患者校正体重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记录肌松恢复时间和术后3 h残余肌松发生情况;于舒更葡糖钠给药后2、3、5、10、15、20、30、60、120、240、360和480 min时收集动脉血标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浆舒更葡糖钠浓度,使用PKSolver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2组患者均未见残余肌松的发生,患者血浆舒更葡糖钠药代动力学均适用线性非房室模型。与O组比较,M组表观清除率增加( P<0.05),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肌松恢复时间和不同时点血浆舒更葡糖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舒更葡糖钠拮抗肥胖患者术后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符合线性非房室模型,病态肥胖患者舒更葡糖钠的清除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尿中二甲苯3种代谢产物测定的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快速检测职业暴露工人尿液中二甲苯的3种代谢产物2-甲基马尿酸、3-甲基马尿酸和4-甲基马尿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于2022年7月,尿液样品经pH=6.86磷酸缓冲液稀释与提取,经MA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Accucore Ph/Hexyl色谱柱(100 mm×2.1 mm,2.6 μm),以5 mmol/L甲酸铵-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和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质谱扫描模式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分析方法的各指标特征。结果:2-甲基马尿酸、3-甲基马尿酸和4-甲基马尿酸在1.0~200.0 μ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7 9~0.999 3;方法检出限为0.18~0.24 μg/L;低、中、高(1.0、100.0和180.0 μg/L)3个浓度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3.0%~93.7%,相对标准偏差为2.2%~7.9%。结论:UPLC-HRMS法简便、快速、灵敏和准确,适用于职业暴露工人尿液中二甲苯3种代谢产物的同时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黄体酮的浓度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建立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Beagle犬血浆中的黄体酮浓度.方法 选用Thermo Accucore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 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流速为0.4 ml/min,进样量10 μl.样品采用乙腈进行蛋白沉淀,通过电喷雾电离源,以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 315.1→109.2(黄体酮)和m/z 271.4→171.9(内标,甲苯磺丁脲).结果 黄体酮的线性范围为0.5~100 ng/ml,定量下限(LLOQ)可达0.5 ng/ml,提取回收率(n=6)分别为95.97%,105.20%,108.09%,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1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Beagle犬血浆样品中黄体酮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红药片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及限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红药片中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总量计)的含量,制订红药片中黄曲霉毒素的限度.方法 以 Venusil MPC18(4.6 mm× 150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 2 mmol·L-1醋酸铵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串联质谱仪检查,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模式.结果 黄曲霉毒素B1在0.0108~54.0 ng·mL-1、黄曲霉毒素B2在0.0145~14.5 ng·mL-1、黄曲霉毒素G1在0.0101~50.5 ng·mL-1、黄曲霉毒素G2在0.0150~15.0 n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回收率分别为89.24%、80.31%、87.06%和 74.19%(n=6);重复性RSD 分别为 2.9%、4.6%、3.3%和 5.0%.6 批红药片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含量及总量均小于所制订的黄曲霉毒素限度,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本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红药片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并制订了红药片中黄曲霉毒素的限度,为其他中成药的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及限度的制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及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质量评价指标,同时建立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QqQ-MS/MS)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化合物和靶点.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化合物和靶点的相关性,确定补肾活血方的活性成分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建立补肾活血方活性成分的UHPLC-QqQ-MS/MS含量测定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作为流动相,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进样量:1 μL.结果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筛选出了 5 个核心靶点及 12 个活性成分(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异类叶升麻苷,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人参皂苷Re、Rd和Rb1,葛根素,大豆苷,鹰嘴豆牙素A),其亲和力良好(结合能≤-5.0 kcal·mol-1).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 97.57%~101.48%.8 批样品中 12个成分含量分别为 0.027 9%~0.050 6%、0.006 4%~0.022 0%、0.017 1%~0.041 5%、0.009 2%~0.015 4%、0.012 6%~0.020 5%、0.004 4%~0.007 6%、0.334%~0.643%、0.238%~0.530%、0.353%~0.693%、3.411%~6.048%、1.023%~1.352%和 0.000 8%~0.001 8%.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UHPLC-QqQ-MS/MS技术,建立了快速筛选并测定补肾活血方中 12 个活性成分的方法,为全面评价其质量及有效性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六价铬化合物职业接触人群全血铬生物接触限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六价铬化合物职业接触人群周围全血铬水平与肺功能、遗传损伤指标间的接触-反应关系,提出可溶性六价铬化合物职业接触人群的全血铬生物接触限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六价铬化合物职业接触人群动态队列中某企业2010-2017年515名铬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计量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918次观察结果和队列中的基线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肺功能检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的全血铬水平、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的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测定的周围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MNF)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的线粒体DNA拷贝数(mtCN).结果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近30年国内外六价铬化合物生物监测相关研究逐年增加;其中,全血铬水平可较好地反映六价铬化合物的职业接触情况.六价铬化合物接触人群动态队列中,男性、女性人群总体全血铬水平几何均数分别为2.77和1.79 μg/L.当全血铬水平为6.00 μg/L时,全血铬水平与肺功能指标、遗传损伤指标的接触-反应曲线均出现转折节点;其中,自然对数转换的全血铬水平每升高1个单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降低0.05 L、1秒率降低0.67%,呼气峰值流量降低0.15 L/s,最大呼气中期流量降低0.09 Us,MNF增加 0.149‰,尿8-OHdG增加 0.090 μg/g,mtCN增加0.013.当全血铬水平>6.00 μg/L时,尿 8-OHdG、MNF和 mtCN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高(P值均<0.01).结论 全血铬水平可作为可溶性六价铬化合物职业接触的生物标志物;初步提出可溶性六价铬化合物职业接触人群全血铬的生物接触限值为6.00μg/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