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芙汭新型膏剂敷料复配的复方苦参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芙汭新型膏剂敷料复配的复方苦参乳膏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修复皮肤屏障作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4~10 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皮肤科就诊及招募的 72 例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6 例.治疗组予外用复方苦参乳膏治疗,对照组予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疗程均为2 周.观察并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经皮水分散失(TEWL)和皮肤屏障(BS)评分值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63%比 16.67%,P<0.05);治疗组EASI评分下降程度,TEWL、BS及VAS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 1 例接触性皮炎,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芙汭新型膏剂敷料复配的复方苦参乳膏调配灵活,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疗效显著,明显缓解皮损和瘙痒症状,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突出个性化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赵炳南凉血活血法治疗玫瑰痤疮的中医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玫瑰痤疮是常见损容性皮肤病,中医治疗该病有独特优势。燕京赵炳南流派认为,血热、血瘀为该病局部皮损辨证的根本,由此创立经验方凉血五花汤,临床应用时结合整体辨证相应方药,治疗玫瑰痤疮取得较好疗效。本文探讨凉血五花汤治疗玫瑰痤疮机制,为治疗该病提供更多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拟润肤祛风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自拟润肤祛风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本院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润肤祛风汤。2组均连续治疗30 d,随访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含量;评价临床疗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14, P=0.043)。观察组治疗后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疹形态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为9.538、4.383、7.992、4.094, P值<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水平[(42.05±3.84)ng/L比(47.29±4.16)ng/L, t=5.854]低于对照组( P<0.01),INF-γ[(80.13±7.10)ng/L比(74.04±6.26)ng/L, t=4.069]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随访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21.9%(7/32)、观察组为2.6%(1/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00, P=0.025)。 结论:自拟润肤祛风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CL11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表达水平差异与中医证素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检测大疮性类天疮疮(bullous pemphigoid,BP)患者皮损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1(CCL11)水平,探讨CCL11在BP不同中医证素间的水平差异,为BP的辨证分型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分子靶标.方法 纳入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共65例BP患者作为研究组及24例有美容需求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对皮损组织中的CCL11进行染色,应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对阳性表达区域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进行定量分析,应用 SPSS26.0 统计软件分析不同中医证素及健康对照组间CCL11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热毒证素、湿热证素、脾虚证素皮损的CCL11表达AOD值分别为0.34±0.12、0.29±0.13、0.25±0.12,较健康对照组 0.09±0.0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热毒证素与脾虚证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其余证素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皮损中CCL11表达水平在不同中医证素中从高至低依次为热毒、湿热、脾虚,且热毒证素与脾虚证素的CCL11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温通化瘀散结法联合箍围-火针法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5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水平.方法 对5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方药、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年龄为19~26岁,平均年龄22.62岁,5例患者皮损以头皮大量结节、囊肿、融合性脓肿为主,伴有明显脓性分泌物、压痛、脱发明显等临床特点.5例患者中2例肥胖(BMI≥30.0 kg/m2).5例患者皮疹辨证均符合痰瘀互结证.中医内治均采用温通化瘀散结之法,局部红肿者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采用箍围-火针法,箍围使用自制消炎膏配合冲和散,火针针刺后按压排脓.中医药治疗时间为56~180 d,平均时间为101.20 d,5例中3例结节、囊肿完全消退,脓性分泌物消失,遗留色减斑及瘢痕(病例1~3);1例结节消失,囊肿变平,硬化性囊肿缩小(病例4);1例硬化性囊肿略缩小(病例5).随访6个月后,2例肥胖患者均有复发,继续治疗后复发皮损消失.结论 温通化瘀散结法联合箍围-火针法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冯兴华分期辨治系统性硬化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多为禀赋不足之人,素体虚弱,又或因过劳、或因过思、或因创伤等而致脾肾阳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湿邪毒乘虚而入,外侵腠理,毒邪入里积聚,郁而化热,因此本病可归结为本虚标实证,即气血亏虚,脾肾阳虚为其本,血瘀痰阻为其标.治疗应将皮损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可分3 期辨证论治:肿胀期病机为湿热瘀毒蕴结,治以清热除湿、凉血解毒;硬化期病机为阳虚血瘀,治以温阳化瘀;萎缩期病机为脾肾阳虚,治以补益脾肾,温阳散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的黄褐斑面部望诊的皮损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黄褐斑是以颜面部黄褐色斑片为典型表现的色素性皮肤病,传统医学认为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调是其发病的重要病机.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贯穿黄褐斑的诊疗全程,形成了脏腑辨证指导下的黄褐斑望诊体系.通过观察黄褐斑斑片颜色、形态、边界等相关皮损特点,结合面部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辅助现代化设备采集补充客观信息,使用脏腑辨证方法进行皮损分析并指导治疗,探讨中医治疗黄褐斑进行面部望诊的客观量化方法,为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槐地凉血汤联合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应用槐地凉血汤联合司库奇尤单抗治疗血热型白疕的疗效.方法 收集应用司库奇尤单抗且经中医辨证为血热证的白疕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以司库奇尤单抗联合槐地凉血汤,对照组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于基线、4周、8周、12周时评估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基线、12周的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2,HBD-2)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PASI75、PASI90、DLQI0/1应答率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12周时较基线均能降低血清HBD-2值,且治疗组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12周hs-CRP值均较基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血热型白疕的过程中联合槐地凉血汤可以更好消除皮损,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中医评分,缓解潜在系统炎症,且槐地凉血汤可能通过下调HBD-2参与控制白疤病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孙占学以皮损辨证结合整体辨证论治手部湿疹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孙占学根据中医皮肤科特有的皮损辨证,针对手部湿疹临床最典型、常见且具有一定转化倾向的3种皮损类型,总结归纳出该病与湿、热、瘀的相关性与转化关系.治疗上,针对汗疱疹样手部湿疹治则为清热除湿,佐以清热凉血;角质增生性手部湿疹需清热除湿,配以凉血活血;角化肥厚性手部湿疹应活血通络,辅以祛湿清热.辨证施治时,孙占学主张将皮损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临床疗效满意.附1则典型病案,以供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从五脏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寻常型银屑病(以下简称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其病机复杂,病情多变,难以根治."有诸内必形诸外",银屑病虽发于肌表,但本于内脏,故临证需明确病因病机,在内立足五脏以溯其本,在外着眼皮损以解其标,内外同调.肺金受袭,气机不宣,腠理闭塞致银屑病,治宜清肺解毒、疏风宣肺;心火化热,心神失养,肌肤不荣所致银屑病,治宜清泻心火、解毒消斑;肝失疏泄,气血不行,血虚风燥所致银屑病,治宜清疏肝火、养血祛风;脾土失和,湿邪为患,浸淫肌肤所致银屑病,治宜健运脾土、祛湿止痒;肾气亏虚,阴阳两虚,肌表失养所致银屑病,治宜滋阴补肾、平调阴阳.临证时还应结合病情分期、先天体质和症状表现,发挥中医整体辨证优势,方能五脏安和,疾病向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