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本研究就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展开调查,为该地区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于2023年3月-10月对阿克陶县545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状况检查,记录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结果:在调查的545名中老年人群中,牙列缺损率为63.85%,牙列缺失率为28.07%,义齿修复率为30.74%,牙列缺损在性别、族别、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缺牙率高于男性,柯尔克孜族牙列缺损率高于维吾尔族,45~54岁牙列缺损率最高,义齿修复率在族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方式以固定义齿修复为主,缺失牙以磨牙为主,上、下颌各个区域缺牙数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缺失原因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龋齿占比最高.牙列缺损在刷牙频率、刷牙时间及口腔科就诊的频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刷牙频率越低、刷牙时间越短、口腔科就诊频率越低,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发生率越高.获取口腔保健知识最多的途径是短视频、电视及广告.结论: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牙列缺损率较高,与修复率严重不符.建议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中老年人的口腔卫生意识和保健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基于学生视角的生理学线上翻转课堂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偏好,以期为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3月至4月,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生理学课程授课第一周和第五周分别对学生的线上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进行调查,通过配对秩和检验、配对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140名学生参加了2次调查。学生对线上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4)和4(4,4),喜爱度评分均为4(3,4),同一学生的2次调查结果显示,第二次调查的满意度和喜爱度评分比第一次调查的评分均有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Z=-2.513, P=0.012; Z=-2.704, P=0.007)。2次调查中分别有56.4%(79/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15分钟短视频,43.6%(61/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45分钟长视频,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时长录播课程视频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41, P=0.200);55.7%(78/140)和60.0%(84/140)的学生偏好直播课程,44.3%(62/140)和40.0%(56/140)的学生偏好录播课程,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授课形式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00, P=0.480)。 结论:学生对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的学习体验良好,对不同时长的录播课程视频、录播课程与直播课程有着不同的学习偏好,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设计应当兼顾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应用于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教育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对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2016年6月14日、7月12日、8月16日共3次调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多次住院老年脑卒中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赖患者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105对,在10个居家护理项目中遴选家属需求量最高的7个培训项目。录制通俗易懂的居家护理技能短视频,每个视频≤8 min,重点环节采用特写镜头和字幕提示。采集400对老年首次脑卒中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数字随机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出院前发放文字版(含图片)健康教育手册;试验组增加拷贝居家护理技能视频给家属自行观看学习,随访护士通过电话、QQ或微信远程答疑。观察两组患者出院12 w 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抑郁评分。结果:认知训练、康复锻炼、预防跌倒、语言训练、观察病情、喂食技巧和压疮护理等7个项目需求率>60%,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和服药管理等3个项目需求率<60%。语言训练、压疮护理、胃管护理、尿管护理等4个项目需求情况与患者自理能力指数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46.83±23.201)、肺炎8例、泌尿系感染5例、压疮9例、跌倒6例、家属抑郁评分(6.48±3.883),对照组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34.42±20.926)、肺炎21例、泌尿系感染14例、压疮28例、跌倒16例、家属抑郁评分(10.42±6.0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单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不能满足出院护理指导需求,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亟待专业化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可视化自主学习法简便、经济、高效,提高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与单侧海马硬化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TLE-bHS)与颞叶癫痫伴单侧海马硬化(TLE-uHS)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癫痫中心自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48例明确诊断为TLE-bHS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TLE-bHS组),以及同期收治的101例明确诊断为TLE-uHS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TLE-uHS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如发病年龄、病程、既往病史、癫痫发作频率、抗发作药物种类、视频脑电图结果、神经心理测试结果以及治疗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TLE-uHS组相比,TLE-bHS组患者男性占比更高,发病年龄更晚,病程更短,癫痫发作频率更高,既往及现用抗发作药物种类更多,癫痫发作时自主神经先兆比例更低、无先兆比例更高,视频脑电图中后头部背景活动偏慢比例更高,记忆商数、言语记忆评分及非言语记忆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2组患者既往病史构成比、发作间期癫痫样异常分布区域构成比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TLE-bHS组既往常伴有颅内感染/脑炎史,双侧颞区癫痫样异常比例更高;而TLE-uHS组常伴有热性惊厥史,单侧颞区癫痫样异常比例更高。TLE-bHS组患者中仅10例(20.8%)接受了非药物治疗,包括前颞叶切除手术3例(术后随访2年均为Engel分级Ⅰ级)、神经调控治疗4例、生酮饮食治疗4例;TLE-uHS组患者中55例(54.5%)接受了前颞叶切除手术,术后随访2年时Engel分级Ⅰ级48例(87.3%)、Ⅱ级1例(1.8%)、Ⅲ级4例(7.3%)、Ⅳ级2例(3.6%)。 结论:TLE-bHS患者与TLE-uHS患者在性别、既往病史、发病年龄、病程、癫痫发作频率、抗发作药物种类、视频脑电图、神经心理测试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将两者相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学、短期疗效及组织标本评估(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短期疗效、安全性及建立食管下括约肌全肌层标本取材的方法。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内镜治疗的AC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和POEM组。评估2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Eckardt评分、反流症状评分、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食管排空参数;比较2组术中获取组织标本的大小、质量和显微结构。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57例患者,其中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16例、POEM组41例。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长[(87.81±13.03)min比(82.20±18.10)min, t=1.302, P=0.201]和术中出血量[(6.75±1.44)mL比7.00(2.00)mL, U=-0.903, P=0.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进行随访,2组患者Eckardt评分[0.00(1.00)分比0.00(1.00)分, U=-0.156, P=0.876;0.00(1.00)分比0.00(1.00)分, U=-0.337, P=0.736]、反流症状评分[0.00(0.00)分比0.00(0.00)分, U=-0.207, P=0.836;0.00(0.00)分比0.00(0.00)分, U=-0.207, P=0.836]、食管下括约肌压力[(16.00±7.00)mmHg比(13.76±6.21)mmHg, t=1.183, P=0.242;(15.06±4.14)mmHg比11.00(7.00) mmHg, U=-1.852, P=0.064](1 mmHg=0.133 kPa)、4 s完整松弛压[(6.57±2.69)mmHg比(6.82±2.22)mmHg, t=-0.364, P=0.717;(5.96±1.84)mmHg比(6.46±1.43)mmHg, t=-1.095, P=0.278]及食管排空检查5 min钡剂高度[(2.16±0.91) cm比(2.13±0.87) cm, t=0.127, P=0.899;(2.22±0.51) cm比(2.10±0.87) cm, t=0.657, P=0.514]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P均<0.05),且同组术后两次随访结果相比,上述各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短期随访期间2组分别有1例和2例患者诉偶尔出现反流症状,无需药物干预。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患者术中获取的标本体积大于POEM组术中活检获取的标本[(1.32±0.55) cm×(0.58±0.17) cm×(0.18±0.02) cm比(0.28±0.05) cm×(0.13±0.03) cm×(0.10±0.03) cm, t=5.244, P<0.001],标本质量也较POEM组更重[(0.22±0.09)g比(0.03±0.01)g, t=7.192, P<0.001],且前者可于显微镜下完整观察到环行肌、肌间神经丛和纵行肌结构,而后者仅可观察到环形肌。 结论: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AC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与POEM术式相当,并为AC病理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标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摘除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影像学表现为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并行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附视频)的12例(12只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32~59岁。分析患者术前、术后视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例术前视功能无损伤患者,术后视功能仍然正常。其余9例患者术前均有视功能损伤,其中3例术后视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例视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4例术后视功能无变化。12例患者中3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眼球内转轻度受限伴复视症状,均在术后1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837-84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公立医院高影响力健康科普短视频的特征及提升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高影响力健康科普短视频的特征及影响力提升路径,为提升公立医院的健康科普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医策智库"公众号发布的《中国医院视频影响力排行榜各省排行(2022.07)》榜单,选取东、中、西部地区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微信视频号,然后在各医院的微信视频号中选取截至2023年9月22日发布的,点赞量最高的1个健康科普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以传播指数为结果变量,以标题长度、视频时长、专家出镜、网感语言、内容类型和热点选题为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挖掘多个条件变量及其组合与科普短视频高影响力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90个健康科普短视频,东中西部地区各30个。单个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均<0.9,不是医院健康科普短视频获得高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归纳出提升公立医院健康科普短视频影响力的5条组态路径,其中路径1通过专家出镜、热点选题、简短标题并且避免使用网感语言等特征吸引用户;路径2通过叠加专家出镜与热点选题,采用紧凑的标题、短时长与信息型的内容类型吸引用户;路径3通过长时长、专家出镜和信息型的内容类型,以及详尽的标题吸引用户;路径4通过详尽的标题、专家出镜和网感语言,以及短时长和示范型的内容类型吸引用户;路径5通过长时长、专家出镜和热点选题,以及避免使用网感语言和采用信息型的内容类型吸引用户。解的一致性为0.875,解的覆盖率为0.555。结论:可通过不同的组态路径提升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影响力,公立医院可以此为参考,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根据不同情境要求采用适宜的路径制作健康科普短视频,以提高健康科普的传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视频宣讲联合集束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视频宣讲联合集束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腹泻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视频宣讲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而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视频宣讲联合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中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橡皮圈组织夹内牵引辅助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橡皮圈组织夹内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rubber band and clip facilitate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RAC-ESD)治疗结直肠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9月—2019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15例结直肠病变患者,依照ESD手术方式分为RAC-ESD组( n=34)及传统ESD组( n=81),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单位时间切除面积、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等指标。 结果:RAC-ESD组中位标本面积6.32(7.53) cm 2,中位手术时间40.0(55.0) min,中位单位时间切除面积0.14(0.20) cm 2/min。传统ESD组中位标本面积4.71(5.02) cm 2,中位手术时间50.0(50.0) min,中位单位时间切除面积0.09(0.07) cm 2/min。RAC-ESD组标本面积略大于传统ESD组,手术时间略短于传统ESD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RAC-ESD组单位时间切除面积明显大于传统ESD组( P=0.008)。RAC-ESD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100.0%(34/34)、100.0%(34/34)及97.1%(33/34),传统ESD组分别为100.0%(81/81)、96.3%(78/81)和91.4%(74/81)。两组均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经过(10.0±5.5)个月随访,两组均无局部复发。 结论:RAC-ESD治疗结直肠病变可提高手术效率,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新型网篮在无射线内镜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研究(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一种适用于胆道子镜的新型取石网篮在无射线内镜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2—10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无射线胆道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的78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新型网篮取石组(35例)及普通网篮取石组(43例),分析并比较2组之间胆道镜探查次数、网篮取石次数、术中注水量、取石及胆道镜探查时间、总体内镜操作时间以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与普通网篮取石组比较,新型网篮取石组胆道镜探查次数较少[(1.08±0.28)次比(2.30±0.51)次, t=-12.535, P<0.001],术中注水量较少[(46.14±11.89)mL比(78.62±10.09)mL, t=-13.052, P<0.001],取石及胆道镜探查时间较短[(9.69±2.97)min比(12.67±2.51)min, t=-4.815, P<0.001],总体内镜操作时间也较短[(30.17±7.19)min比(33.44±6.69)min, t=-2.076, P=0.041]。2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2/35)比11.6%(5/43), χ2=0.826, P=0.363]。 结论:新型取石网篮胆总管取石操作时间短,胆道镜探查次数少,术中注水量少,能够方便胆道镜直视下的无射线取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