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预后关联因素分析及预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预后结局的关联因素及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MAS新生儿108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关联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关联因素对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MAS新生儿中,有21例院内死亡或放弃治疗(失败组),不良预后19.4%;成功组87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窒息史(OR=1.370)、羊水污染程度高(OR=1.563)均是影响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益生菌(OR=0.700)、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OR=0.770)是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保护因素(均P<0.05),PaO2/FiO2预测新生儿MAS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0,价值较高.结论:窒息史、羊水污染程度、补充益生菌、PaO2/FiO2均与是新生儿MAS预后结局影响因素,PaO2/FiO2有一定预测价值,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制定干预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青年脑卒中伴与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伴与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ey)血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1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伴与不伴高Hey血症分为高Hey亚组与正常Hey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亚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Alpha多样及相对丰度,分析肠道菌群与高Hey血症、脑卒中的关系,评价肠道菌群对脑卒中伴高Hey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 52.73%高于对照组 18.18%,Simpson 指数(417.61±66.51)高于对照组(668.39±91.08),Chaol 指数(0.96±0.06)、Shannon 指数(2.13±0.52)低于对照组(0.90±0.03)、(4.67±0.45)(x2=18.061,t=20.103、6.985、30.891,P均<0.001);研究组厚壁菌门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属、粪杆菌属、柯林斯菌属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高Hey亚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80.00%高于正常Hey亚组33.85%,Simpson 指数(383.43±53.18)高于正常 Hey 亚组(441.27±65.39),Chaol 指数(0.99±0.05)、Shannon 指数(2.02±0.18)低于正常 Hey 亚组(0.94±0.03)、(2.21±0.25),(x2=22.725,t=4.913、6.545、4.371,P均<0.001);高Hey亚组厚壁菌门低于正常Hey亚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正常Hey亚组(P<0.05);高Hey亚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正常Hey亚组,双歧杆菌属、粪杆菌属、柯林斯菌属相对丰度低于正常Hey亚组(P<0.05);肠道菌群失调、Simpson指数与高Hcy血症、脑卒中及脑卒中伴高Hey血症呈正相关,Chaol指数、Shannon指数与高Hey血症、脑卒中及脑卒 中伴高Hey血症呈负相关(P<0.05);肠道菌群失调、Simpson指数、Chaol指数、Shannon指数预测中青年脑卒中伴高Hey血症的AUC 为 0.731(95%CI:0.638~0.811)、0.809(95%CI:0.723~0.878)、0.782(95%CI:0.693~0.855)、0.822(95%CI:0.738~0.889),敏感度分别为 80.00%、86.67%、82.22%、75.56%,特异度为 66.15%、69.23%、61.54%、75.38%.结论:中青年脑卒中伴高Hey血症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高,多样性下降,丰度也发生明显改变,可作为预测脑卒中伴高Hey血症的辅助指标,能为临床提供新的角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探讨骨松益骨方对去卵巢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探究骨松益骨方(GusongYigu de-coction,GSYG)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骨松益骨方低剂量组(GSYG-L,1.25 g·kg-1)、骨松益骨方中剂量组(GSYG-M,2.5 g·kg-1),骨松益骨方高剂量组(GSYG-H,5 g·kg-1)和阿仑膦酸钠组(Al,0.89 mg·kg-1),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变化,micro CT观察大鼠的股骨组织结构变化;取Control组、Model组、GSYG-H组大鼠结肠粪便样本,提取DNA,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骨小梁稀疏;BV/TV、Tb.Th、Tb.N 及 BMD 均明显降低(P<0.01),SMI、Tb.Sp 明显升高(P<0.01);与 Model 组比较,GSYG-L、GSYG-M、GSYG-H组和Al组骨小梁数目增加,骨微结构得到改善,且BV/TV、Tb.Th、Tb.N 及 BMD 明显增加(P<0.05),SMI、Tb.Sp 明显降低(P<0.05).肠道菌群测序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丰度降低,而拟杆菌门丰度增加;与Model组比较,GSYG-H组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丰度减少.结论 GSYG能够改善PMOP患者的骨微结构,增加骨密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误诊为红皮病的挪威疥疮1例诊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男性,78 岁,因全身起红斑伴瘙痒 2 年,加重伴发热 0.5个月而就诊.皮肤科检查:四肢、躯干可见弥漫性红斑,边界不清,上覆大量细碎皮屑,呈对称分布,肤温高;右小腿及左足外踝见多个圆形黄豆大小凹陷性溃疡,内可见黄白色分泌物;右侧臀部见 1 个巴掌大小黄褐色痂皮,伴少量渗液;双下肢轻度水肿.入院后以红皮病查因给予专科对症治疗,皮损未见明显改善,且于尾骶部、臀部及双侧大腿外侧发现多个散在浅表溃疡面,全身鳞屑明显增多,双下肢水肿明显加重.取皮屑行细菌镜检:镜下发现大量活体疥螨、虫卵及粪便.结合临床最终诊断为:挪威疥疮.患者在院期间共发现与其相关的陪护、医护人员和医学生共 36 例出现皮疹伴剧烈瘙痒.处理:将院内暴发情况上报院感科,患者及陪护单间隔离和治疗,感染者及接触者追踪记录情况,并要求同步进行规范治疗,每日做好环境及物品消杀工作等.1 个月后随访,所有确诊及疑似病例未发生反复,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合生元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背景:肠道微生态紊乱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的重要因素,合生元可有效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目的:探讨合生元制剂对IBS-D患者临床症状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5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试验组给予含有益生元和多种益生菌的合生元制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精神症状评分和肠道菌群组成.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腹部疼痛评分、自主排便次数、IBS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降低(P<0.05),IBS-QOL评分明显升高(P<0.05),而粪便性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肠道菌群组成、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P>0.05),螺杆菌、志贺菌、紫单孢菌、瘤胃球菌科UCG-009丰度明显降低(P<0.05),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丰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合生元对IBS-D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肠道菌群,减轻消化道症状,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背景: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非遗传性疾病,目前其诊断和治疗仍面临挑战.目的:总结中国人CCS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2022年间收治的CCS病例.结果:研究共纳入9例CCS患者,男女比例为1.25∶1,确诊时平均年龄63.89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胃肠道息肉病、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以及至少一项外胚层表现,粪隐血试验均阳性,缺铁性贫血、低白蛋白血症、IgE升高常见.组织学表现为增生性息肉或腺瘤性息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见.患者存在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哮喘、膜性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腹膜后纤维化、焦虑状态等合并症.多数患者激素治疗有较好效果,但激素减量或停用后疾病可反复.1例患者尝试应用硫唑嘌呤治疗,但效果欠佳.结论:CCS是一种免疫相关疾病,感染、过敏、遗传因素、肠道微生态等在CCS发病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激素是目前CCS的主要治疗手段,存在激素抵抗或激素治疗禁忌的患者治疗仍面临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105 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n=52)行经肛门Soave术,B组(n=53)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肠道菌群、排便功能、疼痛介质、并发症.结果:B组手术时间、肛管切除长度长于A组,肛门解剖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数量均较术前升高(P<0.05),大肠杆菌较术前降低(P<0.05),B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数量高于A组(P<0.05),大肠杆菌低于A组(P<0.05);两组前列腺素E2、P物质、β-内啡肽亦较术前升高(P<0.05),B组低于A组(P<0.05).术后B组排便功能优良率高于A组[94.34%(50/53)vs.80.77%(42/52),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5.66%(3/53)vs.19.23%(10/52),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总体效果优于经肛门Soave术,可促进排便功能恢复,减少疼痛介质释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肠道菌群情况与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患儿神经递质、神经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患儿肠道菌群分布情况与其神经递质、神经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年5月-2023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7例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将所有患儿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42例和重度组32例.采集所有患儿粪便样本,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和Qiime软件进行肠道菌群α多样性分析[Chao1 指数、observed species(Sobs)指数、Shannon 指数、Simpson 指数];测定 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评估两组儿童神经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儿肠道菌群与神经递质、神经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 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的YGTSS评分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总分更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的Chao1、Sobs、Shannon和Simpson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的α多样性更低(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的CD4+、CD8+和CD4+/CD8+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的CD4+和CD4+/CD8+更低,CD8+更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的5-HT和DA更高,GABA、NE、神经功能评分更低(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Chao1、Sobs、Shannon和Simpson指数与5-HT、DA呈负相关(P<0.05),与CD4+、GABA、NE和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肠道菌群与抽动症患儿的神经递质、神经功能和T细胞亚群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物种结构差异的临床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性,为抑郁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于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科就诊的53例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同期于株洲市公开招募55名性别、年龄与抑郁症组患者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采集受试者新鲜粪便,采用16S rDNA宏基因测序定性、定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丰度、结构等差异以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到27 237 978个16S rDNA.两组受试者肠道菌群的整体丰度α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种及结构方面,两组受试者的四种距离(Jaccard距离、Bray-Curtis距离、非加权UniFrac距离、加权UniFrac距离)β多样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抑郁症组拟杆菌门占比高(12.4%比44.1%),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值低(6.35比1.04).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分析显示,两组受试者肠道菌群多达30个物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A值>2).结论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肠道菌群具有差异性,而具有差异性的肠道菌群物种可能是潜在客观标志物及干预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伏诺拉生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伏诺拉生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Hp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观察组采用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二联疗法,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溃疡症状改善时间、Hp根除率和复发率;通过胃电图检查患者正常慢波、节律过缓及节律过速百分比,测定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并计算胃蛋白酶原比(PGR),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动力学和胃功能情况;取患者粪便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测定16S rDNA拷贝数,比较两组患者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大肠杆菌属和肠球杆菌属数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G Ⅰ、PGⅡ和PGR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正常慢波百分比、节律过缓百分比、节律过速百分比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肠球杆菌属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伏诺拉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Hp根除率,并改善其肠道菌群情况,对提高患者胃肠功能有重要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