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脐四边穴针刺疗法联合益心健脾安神方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以脐四边穴为主穴的针刺疗法联合益心健脾安神方对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病人快速动眼睡眠、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7月—2021年 12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病人 7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39例.参照组实施益心健脾安神方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以脐四边穴为主穴的针刺疗法联合益心健脾安神方治疗方案.评定两组治疗 4周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快速动眼睡眠期时间、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治疗 4周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MoCA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 4周后,研究组快速动眼睡眠期时间长于参照组(P<0.05).结论:以脐四边穴为主穴的针刺疗法联合益心健脾安神方用于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病人,临床效果更佳,可控制症状,延长总睡眠时间和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并改善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子午流注针刺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心脾两虚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针刺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伴失眠症且分型为心脾两虚证患者90 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依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状况、睡眠质量、神经递质水平、椎动脉血流参数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E)、5-羟吲哚乙酸(HIAA)和5-羟色胺(HT)水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收缩期血流速度(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RSS、PSQI评分明显下降,NE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HIAA、5-HT水平明显升高,MFV、Vs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午流注针刺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伴有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功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并改善椎动脉血流参数,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揿针耳穴联合经穴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新型揿针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老年失眠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揿针组和针刺组各34例.揿针组采用日本清铃株式会社制造的揿针,根据部位选择适宜型号针具,耳穴选取神门、交感、心、脾、垂前,两耳交替使用,配合躯干部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安眠穴埋针,左右交替治疗;针刺组取穴选择双侧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安眠穴行传统针刺治疗.两组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SQI各因子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结果:总有效率揿针组91.18%,针刺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PSQI评分和PSQI各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后PSQI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揿针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振腹环揉法腹部推拿治疗中老年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阿森斯量表(AIS)研究振腹环揉法治疗中老年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推拿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30例.推拿治疗组采用振腹环揉法腹部推拿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人参归脾丸治疗.治疗前后患者进行PSQI、AIS评分,比较患者的失眠症状.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治疗前PSQI、A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治疗组PSQI、AI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PSQI、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腹环揉法腹部推拿在改善老年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症状上疗效确切且与人参归脾丸治疗作用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干预组患者在耳穴贴压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择时按压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症候评分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及组内PSQI评分比较,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习惯性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3,P=0.008),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4311.174,P<0.001);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1,P<0.05).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治疗,可提高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耳穴揿针联合浴足干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联合浴足疗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7例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加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耳穴揿针埋针联合中药浴足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方法的干预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两组疗效及PSQI评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揿针联合中药浴足护理改善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亚健康失眠人群不同中医证型舌象的分布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中医证型、舌象特征及其二者的分布规律,分析舌象在亚健康失眠人群中辨证分型等方面的特点,为临床同病异治提供客观支持.方法 搜集整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的260例亚健康失眠患者资料,统计分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频率及中医证型与年龄、舌形、舌色、苔色、苔质的关系.结果 亚健康失眠患者中,女性患病率远高于男性,主要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舌形以瘦薄舌、苍老舌为主,娇嫩舌、裂纹舌次之;舌色以鲜红舌最多见,其次为淡红舌;苔色以黄苔最多,其次为白苔;苔质以干/燥苔为主.青年人中肝郁气滞证、肝火扰心证为常见证型,心胆气虚证和心脾两虚证相对较少;中年人中心肾不交证、肝肾阴虚证为常见证型,心脾两虚证和心胆气虚证较少;老年人中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胃失和降证和心胆气虚证较为少见.肝郁气滞证以青紫舌为主,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肝火扰心证以鲜红舌为主,胃失和降证、阴虚火旺证以绛舌为主,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以淡白舌为主.心胆气虚证、肝郁气滞证、心脾两虚证、胃失和降证主见白苔;肝火扰心证、阴虚火旺证、心肾不交证、肝肾阴虚证主见黄苔.肝火扰心证、心肾不交证、肝肾阴虚证主见干/燥苔,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气滞证、胃失和降证主见薄苔,阴虚火旺证以少/无苔为主.结论 亚健康失眠人群临床证型表现多端,不同证型间舌象有一定的差异性及分布规律,为亚健康失眠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高龄睡眠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市高龄睡眠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型分类现状,并分析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选取杭州市五云山医院80岁以上的睡眠障碍患者20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及《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其睡眠障碍情况及中医证型进行分析调查,并结合中医理论探索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高龄老人中86~90岁的睡眠状况最差(P<0.05);男性睡眠情况好于女性(P<0.05).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痰热内扰、肝郁化火,睡眠症状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通过辨证分析,个性化确定系统综合治疗方案,阴虚火旺证、心虚胆怯证失眠选取药枕、足浴、药膳等;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证者加用情志护理如冥想放松、五音疗法,并加用祛痰热、泻肝火的中医导引术.干预后高龄患者的PSQI总分较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情况方面改善明显(P<0.01);睡眠质量及入睡时间方面前后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睡眠障碍患者中86~90岁睡眠障碍情况最多,而不同性别间主要中医证型不同,男性以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心脾两虚证多见,女性以阴虚火旺证、心虚胆怯证多见.应根据不同性别、不同证型,开展系统多元的临床护理干预,同时应注意加强老年患者睡眠的自我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葫芦灸联合耳穴压豆对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葫芦灸联合耳穴压豆对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中西医联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9例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2组均给予睡眠宣教及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应用右佐匹克隆2.5 mg,1次/晚(1~3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葫芦灸及耳穴压豆治疗,(1)患者取平卧位,给予九宫推腹法,将3~5壮艾柱置于葫芦灸器内,在患者腹部神阙穴进行葫芦灸疗,每次30 min,每周3次,共4周;(2)同期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将王不留行籽贴置于神门、耳中、口、心、脾、三焦、枕、皮质下、垂前穴位.每3d更换1次,共4周.在治疗1、2、4周后,分别对比2组的阿森斯失眠自评量表(AIS)评分.治疗4周后,对比2组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AI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睡眠质量(F1)、睡眠时间(F2)、睡眠紊乱(F5)、睡眠药物使用(F6)、日间功能(F7)、PSQI总分、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972,P<0.05).结论:葫芦灸及耳穴压豆能显著降低老年心脾两虚型患者早期AIS评分、PSQ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明显减轻患者心脾两虚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并能减少右佐匹克隆用量及避免副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耳穴贴压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性失眠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艾司唑仑治疗同时辅以耳穴贴压及子午流注五音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性失眠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60例辨证为心脾两虚型老年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试验组给予艾司唑仑片、耳穴贴压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评分、匹兹堡睡眠量表(PQSI)评分变化,评估2组治疗后中医疗效和PQSI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PQS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7%(26/30),PQSI总有效率为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和76.7%(2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子午流注五音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性失眠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更明显改善中医症状和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