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脉夹层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类在发病早期极易被误诊或忽视的心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多用于该病的确诊,但诊断耗时.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不仅用于AD早期诊断,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AM)参与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C反应蛋白可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峰值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作为A型AD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潜在预测指标;D-二聚体是AD重要的诊断标志物,其阴性可排除AD;新型标志物(如非编码RNA分子)过表达可减缓AD进展,以达到治疗效果.该文旨在对早期诊断AD的生物学标志物作一综述,以期探讨其生物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DNMT3B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究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及潜在靶点作用。方法:通过R语言程序分析TCGA乳腺癌数据库,使用UALCAN、Starbase database、cBioPortal、GeneMANIA、STRING等在线数据库分析DNMT3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诊断和预后价值、肿瘤免疫微环境、GO功能、KEGG信号通路和蛋白相互作用。采用qRT‐PCR检测DNMT3B在常见乳腺癌细胞系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间的表达差异。结果:在线数据库分析及验证实验提示DNMT3B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不利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提示DNMT3B可能具有诊断价值。通过GO功能、KEGG信号通路和蛋白相互作用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提示DNMT3B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多种机制,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结论:DNMT3B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并影响疾病的进展,可能是乳腺癌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胰头癌淋巴结清扫再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胰腺癌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因缺乏早期高敏度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10%。根治性切除术是治愈胰腺癌的唯一有效途径,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且具有高度嗜神经性,早期极易发生原位复发、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故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对于患者远期疗效及预后尤为重要。随着现代外科的不断发展,各中心不同胰腺外科医师对于胰头癌淋巴结清扫内涵理解不同,相关研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本中心临床实践,详述胰头癌淋巴结清扫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外泌体在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外泌体是肝纤维化潜在的病理介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具有广泛性、组织源性、靶向性和生物功能性等特点.目前已发现血清外泌体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icroRNA(miRNA)可作为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标志物;外泌体内相关遗传物质的改变可为肝纤维化微观辨证的证候研究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参考;外泌体或可能是中药有效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能更全面地体现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多途径、多靶点的特性;外泌体又可作为中药载体进行靶向运输,可显著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抗肝纤维化疗效.外泌体的发现不仅可为今后中医药在肝纤维化预防诊断、证候研究、治疗、药物载体等方面提供新的切入点,也会成为推动中医药在肝纤维化防治领域发展与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碱性磷酸酶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碱性磷酸酶(ALP)与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诊断PCa骨转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阜阳市肿瘤医院和徐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共98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浆FIB、D-二聚体、ALP及病理Gleason评分、c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骨转移情况等,分析上述指标与PCa骨转移的关系。结果:以骨转移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示FIB截点为3.34 g/L,D-二聚体截点为1.01 mg/L,ALP截点为154.80 U/L,以截点值为临界值分为高低值组,FIB高低值组在骨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高低值组在cT、淋巴结转移及骨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高低值组在cT、远处转移及骨转移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ctic回归分析示ALP、Gleason评分与PCa骨转移明显相关。结论:高值ALP和高Gleason评分可作为诊断PCa发生骨转移的重要指标,FIB及D-二聚体等尚不能作为临床诊断PCa骨转移的独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T2DM、Obesity、NASH、PCOS共同致病因素相关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T2DM、Obesity、NASH、PCOS共同致病基因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了GSE20966、GSE17470、GSE88837、GSE34526基因表达谱(DEGs),使用limma包分别进行差异分析,再对4组差异基因取交集,确定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CIBERSORT算法对不同患者RNA-seq数据进行分析,用来推断22种免疫浸润细胞的相对比例。采用GSVA算法对每个基因集合进行综合打分,评估不同样本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变化。结果:5个交集基因被确定,分别为PTPN3、GBP2、ARL1、NEDD4L、PTPN11。其中PTPN11、NEDD4L、GBP2与胰岛素相关通路相关。进一步通过GSVA验证3个核心基因涉及的具体信号通路,为高表达GBP2与P53 PATHWAY、KRAS SIGNALING、APOPTOSIS等信号通路相关;高表达NEDD4L与G2M CHECKPOINT、TGF BETA SIGNALING、ADIPOGENESIS等信号通路相关;高表达PTPN11与PROTEIN SECRETION、ADIPOGENESIS、FATTY ACID METABOLISM等信号通路相关。结论:新发现2型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共病基因及其代谢相关信号通路,为其治疗及诊断提供了新靶点及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阿尔茨海默病双硫死亡诊断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建立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中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诊断性生物标志物.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GSE33000作为训练数据集,提取双硫死亡相关基因进行分析.通过免疫浸润和GSVA富集分析,比较AD患者和健康对照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免疫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功能.利用共识聚类方法将AD患者分为两个亚组,并对AD组与健康对照组及AD分型亚组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将两个结果的交集基因作为AD特征基因.通过随机森林模型(RF)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VM)、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GLM)构建训练模型,筛选出最相关的5个基因作为诊断性标志物,并在GSE122063数据集中进行验证.结果 在文献中已证实的24个双硫死亡相关基因中,有22个基因在AD发病过程中显著差异表达.免疫浸润分析发现浆细胞、CD8+T细胞、单核细胞可能在双硫死亡调控AD中发挥重要作用.GSVA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对比于C1亚组,C2亚组中双硫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亨廷顿病、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中上调.通过共识聚类方法将AD基因分为两个亚组(C1和C2),通过WGCNA识别显著模块并将结果取交集后获得63个AD特征性基因.训练模型结果显示,SVM模型的残差分布最低,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最高(0.946).SVM模型筛选的前5个AD特征基因为PARP10、MAP2K1、PTBP1、PAK1和NMS,并基于此建立AD诊断风险评估列线图.决策曲线和校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准确度良好.在GSE122063外部数据集中验证模型准确性,ROC结果显示AUC值为0.788,模型构建成功.结论 双硫死亡在AD的发生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未来可根据双硫死亡相关基因预测并筛选具有潜在治疗AD作用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8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不同临床分期肺癌患者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VEGF、CEA、NSE、SCC-Ag、CYFRA21-1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VEGF、CEA、NSE、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AUC为0.952(95%CI:0.915~0.989),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此时的灵敏度为0.862,特异度为0.926.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水平均明显升高,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Ras相关区域家族10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RASSF)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RASSF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RASSF1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石蜡组织和血液中RASSF10蛋白表达,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SPCA-1中RASSF10 mRNA及蛋白(z=21.38、33.14,均 P<0.05)、在 NCI-H157 中 RASSF10 mRNA 及蛋白(z=56.73、56.34,均 P<0.05)均低于非肿瘤细胞株.MSP 发现RASSF10在SPCA-1和NCI-H157细胞株启动子区甲基化,用5-氮杂-2'-脱氧胞苷处理后,RASSF10在SPCA-1和NCI-H157细胞株中mRNA和蛋白(t=18.14、56.13,均P<0.05)的表达增加.RASSF1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组织中和血清中RASSF10的低表达密切相关(x2=19.271、4.831,均P<0.05).预后多因素分析石蜡组织中RASSF10表达(HR=0.508,P<0.05)和N分期(HR=1.839,P<0.001)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因素,RASSF10表达与肿瘤直径(x2=4.787,P<0.05)、气道内播散(=15.618,P<0.001)和N分期(x2=11.588,P<0.01)密切相关.结论:RASSF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降低,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是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脑淀粉样血管病β淀粉样蛋白沉积特征及其与影像学标志物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定量分析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示踪剂18F-florbetapir的摄取水平及其与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探究Aβ沉积与小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登记于北京协和医院前瞻性脑小血管病研究队列,根据Boston 1.5版诊断标准诊断“很可能CAA”的患者,2例患者符合CAA相关炎症(CAA-ri)的诊断。所有患者在1个月内完成3.0T头颅MRI和18F-florbetapir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检查,并对PET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大脑白质为参考区计算感兴趣脑区的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影像资料和PET图像数据,并分析18F-florbetapir与影像学标志物的关系,包括局限脑叶微出血(CMB)、皮质表面铁沉积(cSS)/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等出血型标志物和白质高信号(WMH)等非出血型标志物。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将CAA患者分为出血型、认知障碍型和CAA-ri型3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大脑皮层SUVr、小脑皮层SUVr的差异;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按照局限脑叶CMB、WMH Fazekas分级、有无小脑CMB分组的大脑或小脑皮层SUVr;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按照有无cSS/cSAH分组的大脑皮层SUVr。结果:共纳入36例CAA患者,年龄为(67.94±8.10)岁,男性占69.4%,出血型9例(25.0%),认知障碍型21例(58.3%),CAA-ri型6例(16.7%)。认知障碍型和出血型CAA患者大脑皮层18F-florbetapir SUVr分别为0.89±0.13和0.84±0.1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SS/cSAH的患者大脑皮层18F-florbetapir摄取水平比未合并者更低[0.78(0.74,0.86) vs 0.90(0.84,0.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322,P=0.02)。局限脑叶CMB数量≥5个和0~4个的CAA患者,大脑皮层SUVr分别为0.88±0.13和0.83±0.12;WMH Fazekas分级较高(5~6级)和较低(1~4级)的患者,大脑皮层SUVr分别为0.90±0.14和0.83±0.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小脑CMB与不合并小脑CMB的患者,小脑皮层SUVr分别为0.79±0.11和0.74±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现脑叶出血或cSS/cSAH的CAA患者大脑皮层18F-florbetapir摄取水平更低,而脑叶CMB数量多、WMH严重的患者大脑皮层18F-florbetapir摄取水平有更高的趋势,表明18F-florbetapir摄取水平高低可能与不同的临床和影像学表型有关,或提示不同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