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过错的认定规则及完善路径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疗过错的认定是医疗侵权责任成立的核心要件。常见的医疗过错包含医疗伦理过错、医疗技术过错、病历书写/保管过错与组织协调过错,有类型化探讨之必要。实践中医疗过错认定规则的司法适用出现了偏差,主要体现为:医疗水平认定标准模糊、诊疗规范适用绝对化、医疗过错的免责事由存在争议及司法过度依赖医疗损害鉴定意见等。完善医疗过错的认定规则应遵循如下路径:明确医疗水平判断的“理性医生”标准;限缩法律上诊疗规范的范畴,排除其绝对适用效力;规范医疗过错的免责事由,认可紧急医疗措施的免责性,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审慎对待医疗损害鉴定意见,明确其只能作为案情判断的辅助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疗数据系统支持延伸干预对造口失禁患者自护技能、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疗数据系统支持延伸干预对造口失禁患者自护技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造口失禁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医疗数据系统支持延伸干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护技能评分、应对方式得分、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造口皮肤病变情况和造口坏死、造口狭窄、造口感染、造口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护技能、应对方式、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概念、健康认知、自护技能和自我责任感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组患者面对、屈服和回避等应对方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心理健康和日常活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造口皮肤组织增生、变色和侵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造口坏死、狭窄、感染和脱垂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6%,低于对照组3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疗数据系统支持延伸干预可有效提高造口失禁患者的自护技能,改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造口皮肤病变和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医院科研诚信联盟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科研诚信是保障科技创新良好有序发展的基础,医院作为临床医学科研的主阵地,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要做好科研诚信管理工作。由首批43家医院组成的中国医院科研诚信联盟于2021年11月成立,该联盟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发展"为宗旨,从建设模式、文化体系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宣传教育、预警与监督、技术赋能7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实践,实现了联盟成员单位科研诚信建设能力的整体提升、政府-医疗机构的有机联动以及内外资源的高效联合,可为我国医疗机构的科研诚信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死亡率均位居第1位的恶性肿瘤。多学科团队(MDT)诊疗通过对疾病多维度的讨论和分析给肿瘤患者带来很多益处,如可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缩短治疗等待时间,提供更合理的诊疗路径和策略,减少医疗纠纷,增加高质量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机会,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等。目前,中国肺癌MDT在指南遵循度、民主决策、落地执行和反馈、会议记录、患者随访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共识结合中国肺癌MDT诊疗经验和前沿的国际肿瘤MDT诊疗经验,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肺癌MDT诊疗模式,包括MDT责任义务、组织架构、工作形式、标准流程、评估方法与激励机制等体系。共识由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旨在为中国肺癌MDT提供流程和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三角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理想化政策、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4个维度,分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以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单位,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份的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组建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的发展困境。经分析,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政策尚未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医联体法人治理结构不成熟;政策执行机构在专项资金支撑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方面相对滞后;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度不足及其激励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各地医疗卫生服务规章制度不统一,各地政府卫生筹资能力不同,医疗机构管理理念协同性不足,以及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基于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应加强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规划布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完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内部合作运行机制,提升目标群体认同感;优化政策执行环境,落实各项支持措施,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网格化管理以其敏捷、精准和高效的特点在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效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其用于医政管理有助于制定科学完善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效率,保障患者安全。作者介绍了上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探索建立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践。该院自2016年初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了"院-科-组"三级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组织架构、科学布置防控管理网格点、施行专人岗位责任制、制定绩效考核体系并实施激励措施。通过描述性分析和 χ2检验分析网格化管理实施前后的医院感染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实施后的医院感染人数、手术部位感染人数、Ⅰ类手术切口感染人数、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人数均低于实施前且实施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实施后的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人数、发热病人血培养送检人数、手卫生依从时机均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后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P<0.05)。网格化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适用于在医疗机构内运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院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出国研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对当前我国医院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的现状分析,聚焦依法规范项目管理办法、分层分型遴选培养对象、创新过程跟踪管理机制并强化全过程考核、给予全方位组织支持、压实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责任以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6个方面,分析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菁英人才涵育工程"国际化培养项目的探索实践及成效,并从注重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精确设定研修目标、分类评价研修成果及依法管理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视医源性创面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由医疗行为造成的皮肤及深部组织感染、坏死、缺损,被称为医源性创面。目前,导致医源性创面的主要因素为外科手术、放射治疗、介入治疗与药物等。医源性创面属于医源性损伤,这种损伤不违背伦理、法律与相关规定的要求,其损伤程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医护人员可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责任心等措施降低医源性创面的发生率和损伤程度,并可借助有针对性的治疗,使该类创面达到良好修复,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如何预防医源性创面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治疗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损害需要不断探索。故此组织本期重点号,以引起广大同行对医源性创面防治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卫生中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指南及对中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技术的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渗透应用于医疗卫生各个领域,为患者带来高效优质的健康服务的同时,也涌现出一系列伦理和社会治理问题。为规避和消解医学人工智能发展中可以预见的伦理风险和治理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1年6月28日首次发布《医疗卫生中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指南,旨在对临床实践中部署人工智能提供伦理指导框架。当前医学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尚存缺陷,本文以“健康中国2030”和WHO指南为战略思想,提出塑造医学人工智能伦理共识,建立人类主体和责任权属规则,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定人类决策和道德主体地位,兼顾跨学科人才伦理素养的培养等中国启示以期推进医学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立医院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公立医院是主力军,而党的领导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根本保障。作者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为例,总结分析了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主体责任,保障人民健康。同时,从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医院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常规管理与应急管理的迅速切换、积极探索医院多院区发展的新模式4个方面,对公立医院党组织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更好发挥领导作用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