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斑马鱼实验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斑马鱼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在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注释数据库(BATMAN-TCM)和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决明子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系统(OMIM)检索得到与高脂血症有关的靶点,利用Venny 2.1.0平台获得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3.8.2绘制决明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将决明子-高脂血症共同靶点通过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推测橙黄决明素(AO)为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作用成分,在此基础上进行斑马鱼实验验证.以蛋黄液高脂饮食诱导斑马鱼高脂血症模型,造模后给予AO干预,验证AO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及作用机制.首先进行AO对高脂血症斑马鱼的毒性实验,确定AO最大给药浓度;后续观察AO对高脂血症斑马鱼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及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核心靶点mRNA在高脂血症斑马鱼中的表达.结果:共获得包括AO在内的13个决明子活性成分,决明子作用于高脂血症的潜在靶点109个,包括核心靶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1β、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主要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作用通路等.斑马鱼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造模后斑马鱼出现明显的脂质聚积,AO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斑马鱼组织中的TG、TC含量(P<0.05,P<0.01),减少肝脏组织内脂肪空泡和脂滴形成,并可显著下调核心靶点TNF-α、IL-1βmRNA表达(P<0.01).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获得了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通路与靶点,并通过斑马鱼实验初步揭示AO对高脂血症的改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TNF-α、IL-1β等核心靶点发挥治疗作用,旨在为后期研究AO在高脂血症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华蟾素激活去乙酰化酶6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制备脂性肝原代细胞模型,以华蟾素低、中、高剂量干预24 h后,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脂肪酸氧化蛋白(PPARα、Cpt1a)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去乙酰化酶6(SIRT6),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野生型小鼠高脂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组、高脂加华蟾素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分子对接及相关脂质合成蛋白检测出SIRT6-PPARα的激活状态;最后通过SIRT6小鼠肝脏原代细胞观察华蟾素给药后TG变化。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华蟾素高剂量组TG含量低于模型组(0.40±0.06比0.67±0.07, t=6.274, P<0.05)。华蟾素对小鼠肝原代细胞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高剂量组PPARα表达高于模型组(0.85±0.15比0.29±0.04, t=7.178, P<0.05);高剂量组Cpt1a表达高于模型组(0.84±0.06比0.62±0.12, t=3.357, P<0.05)。高剂量组肝脏TG含量低于模型组(0.66±0.15比1.51±0.09, t=12.15,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SIRT6敲除小鼠肝脏原代细胞中,模型组TG含量高于空白对照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6±0.08比0.35±0.09, t=6.31, P<0.05),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0.07比0.66±0.08, t=1.38, P>0.05)。 结论:华蟾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激活SIRT6-PPARα信号通路促进脂肪酸氧化水平,改善代谢,减轻脂肪性肝病小鼠的脂质沉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尔基磷蛋白3对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尔基磷蛋白3(GOLPH3)对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增殖、迁移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ADSC细胞。采用慢病毒载体在ADSC中过表达GOLPH3(GOLPH3过表达组,GPLPH3-over),以空载体慢病毒作为对照(NC-over)。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经14 d成脂分化诱导后行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数目。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特定成脂标志物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蛋白水平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成功获得稳定过表达GOPLH3的ADSC。CCK-8结果显示,GOLPH3-over组增殖能力强于NC-over组(0.579±0.142比0.466±0.081, t=3.127, P<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显示,GOLPH3-over组迁移能力强于NC-over组(39.000±2.646比25.000±3.000, t=5.563, P<0.05)。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GOLPH3-over组脂滴多于NC-over组(136 919±12 748比67 837±2 665, t=9.187, 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OLPH3-over组PPAR-γ(1.061±0.175比0.521±0.082, t=4.904, P<0.05)和C/EBPα(3.120±0.171比2.196±0.174, t=6.548, P<0.0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C-over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过表达GOLPH3可以促进体外ADSC的增殖、迁移及其向脂肪细胞的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成纤维细胞的去分化作用及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眼眶成纤维细胞(OF)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诊断为TAO且拟行眼眶减压术的患者6例6眼,术中收集眼眶脂肪结缔组织,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OF并进行波形蛋白免疫荧光鉴定。诱导OF成脂分化并油红O染色鉴定。分别采用含0、0.1、1.0、10.0 μg/L TNF-α的完全培养液诱导眼眶成熟脂肪细胞去分化。分别收集原代、分化14 d和去分化20 d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ERK1)、ERK2及脂肪包被蛋白1(perilipin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P-ERK1/2、perilipin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体外成功培养人TAO来源OF,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呈旋涡状紧密排列,波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OF成脂分化诱导后,部分细胞的细胞质中可出现脂滴样结构,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质内被着染的脂滴结构,证实分化后所得到细胞为脂肪细胞。0.1 μg/L、1.0 μg/L、10.0 μg/L TNF-α诱导脂肪细胞发生去分化,且随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质中的脂滴体积缩小,含脂滴细胞数量也逐渐减少,并在去分化20 d胞质内脂滴基本消失,细胞变为长梭形,紧密排列,去分化为成纤维样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分化14 d组细胞PPARγ、ERK1、ERK2、perilipin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6±0.09、2.01±0.09、3.23±0.10和8.69±0.33,明显高于原代组的1.00±0.09、1.05±0.19、1.00±0.10和1.05±0.07以及去分化20 d组的1.06±0.03、1.15±0.11和6.27±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分化14 d组PPARγ、ERK1/2、perilipin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7±0.03、1.00±0.03和1.13±0.02,明显高于原代组的0.37±0.02、0.29±0.02和0.00±0.00以及去分化20 d组的0.20±0.02、0.38±0.06和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TNF-α对TAO眼眶脂肪细胞有去分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K1/2-PPARγ-perilipin1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HOP信号分子在PPARα激活抑制小鼠急性肝衰竭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介导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信号分子在急性肝衰竭小鼠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建立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用Wy-14643激活PPARα、用质粒促进CHOP表达,检测小鼠肝脏病理改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酯(AST)评价肝脏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LPS刺激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用siRNA抑制PPARα、CHOP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D-GalN/LPS诱导急性肝衰竭小鼠中,促进PPARα活性抑制了小鼠肝脏出血和炎症,降低了血清转氨酶水平,也降低了肝组织中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 P < 0.01)。促进CHOP表达,逆转了PPARα激活带来的肝脏保护作用,肝脏损伤加重,炎症因子表达增加( P < 0.01)。细胞水平上,PPARα活性抑制促进了炎症因子的增高( P < 0.01),同时抑制CHOP活性后使炎症因子重新下降( P < 0.01)。 结论:急性肝衰竭肝损伤中PPARα和CHOP分子是调节炎症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促进PPARα可下调CHOP抑制炎症因子发挥对小鼠肝衰竭的保护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类型母体肥胖对新生子代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大鼠孕前肥胖(pre-pregnancy obesity,PO)、孕期增重过多(excessive gestational weight gain,EGWG)、孕前肥胖合并孕期增重过多(PO+EGWG)对新生子代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不同时期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构建PO、EGWG、PO+EGWG动物模型。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对照组孕前、孕期均正常饮食,PO组孕前高脂饮食、孕期正常饮食,EGWG组孕前正常饮食、孕期高脂饮食,PO+EGWG组孕前、孕期均高脂饮食。记录母鼠孕前、孕期体重及新生仔鼠出生体重。取雄性新生仔鼠,每组9只,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肝脏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糖代谢通路关键基因IR、IRS、AKT及脂质代谢关键基因FASN、SREBP1c、PPARα的mRNA水平。结果:孕前高脂饮食组(PO组、PO+EGWG组)母鼠孕前体重高于孕前正常饮食组(对照组、EGWG组),孕期高脂饮食组(EGWG组、PO+EGWG组)母鼠孕期增重百分比高于孕期正常饮食组(对照组、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O组、EGWG组、PO+EGWG组新生仔鼠出生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O+EGWG组高于PO组和EGW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O组、EGWG组、PO+EGWG组新生仔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虽高于对照组,IR、IRS、AKT的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EGWG组和PO+EGWG组肝脏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及FASN、SREBP1c的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O+EGWG组PPARα的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和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分别在孕前、孕期和孕前孕期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可成功构建PO、EGWG、PO+EGWG动物模型。PO+EGWG对新生子代大鼠出生体重及糖脂代谢影响最显著,与EGWG相比,PO对新生子代大鼠糖代谢影响相对显著,EGWG对新生子代大鼠脂代谢影响相对显著。母体肥胖对子代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考虑与糖脂代谢基因的表达改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小鼠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炎性因子和脂类代谢因子表达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糖尿病模型小鼠睑板腺形态和功能及睑板腺组织中炎性因子和脂类代谢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糖尿病模型组30只。采用腹腔内注射10 mg/ml链脲佐菌素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鼠尾静脉血糖≥16.7 mmol/L视为造模成功,每周监测血糖,对比2个组小鼠体质量,每4周2个组任意选取10只小鼠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估角膜上皮完整性,于造模后8周和16周每组任意选取5只小鼠取睑板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造模后16周每组任意选取5只小鼠对睑板腺组织行油红O染色对比观察睑酯分布情况;造模后16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睑板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类分化相关蛋白(ADFP)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小鼠成模率为100%,饲养过程中存活率为83.3%(25/30)。糖尿病模型组小鼠造模后8周和16周体质量均较同期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糖较同期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糖尿病模型组不同时间点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7.155, P<0.05)。造模后16周糖尿病模型组睑板腺导管管壁变薄,管腔扩大,腺泡膨胀,睑板腺大部分腺泡内油红O着染。造模后16周,糖尿病模型组睑板腺组织中TNF-α和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3±0.91和1.55±0.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16和1.00±0.27,PEDF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2±0.0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间ADFP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43, P=0.38)。 结论:TNF-α、PEDF和PPARγ可能参与糖尿病诱导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G蛋白二磷酸鸟苷解离刺激因子调节小鼠脂肪细胞肥大及糖代谢紊乱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小G蛋白二磷酸鸟苷解离刺激因子(SmgGDS)在肥胖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8周龄C57BL/6J小鼠购自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6只,分别喂食普通饲料和含60%脂肪的高脂饲料4个月,Western印迹检测附睾脂肪组织(eWAT)、肝脏和骨骼肌中SmgGDS表达。(2)6周龄的野生型(WT)和SmgGDS敲低(KD)小鼠分为4组,分别给予高脂饮食 4个月(每组7只)和7个月(每组9只),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和胰岛素耐受试验(ITT);记录小鼠体重、脂肪组织和肝脏重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脂肪组织的结构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eWAT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eWAT中成脂分化相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C/EBPβ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水平。(3)提取WT和KD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并诱导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形成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SmgGDS和ERK磷酸化水平;RT-qPCR检测C/EBPα、C/EBPβ、PPARγ的mRNA水平。(4)选取10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7只,分别腹腔注射SmgGDS过表达腺相关病毒(AAV-SmgGDS)和对照空载体,同时高脂饮食干预4周,进行GTT和ITT;记录小鼠体重、脂肪组织重量;HE染色分析eWAT结构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eWAT中ERK磷酸化水平。结果:(1)高脂饮食组小鼠eWAT中SmgGDS表达明显上调(正常饮食组:0.218±0.037,高脂饮食组:0.439±0.072, t=2.74, P=0.034)。(2)在高脂饮食干预4个月时,KD小鼠的葡萄糖耐量[葡萄糖注射后60 min,WT组(528±21)mg/dl,KD组(435±17)mg/dl, t=3.47, P=0.030;90 min,WT组(463±24)mg/dl,KD组(366±18)mg/dl, t=3.23, P=0.047;120 min,WT组(416±21)mg/dl,KD组(297±16)mg/dl, t=4.49, P=0.005]和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注射后15 min,WT组77.79%±3.45%,KD组54.30%±2.92%, t=3.49, P=0.005;30 min,WT组62.27%±5.31%,KD组42.25%±1.85%, t=2.98, P=0.024;90 min,WT组85.69%±6.63%,KD组64.71%±5.41%, t=3.12, P=0.016)较WT组明显改善,eWAT重量比增加(WT组4.19%±0.18%,KD组5.12%±0.37%, t=2.28, P=0.042),但平均脂肪细胞面积减小[WT组(5 221±241)μm2,KD组(4 410±196)μm2, t=2.61, P=0.026]。高脂饮食干预7个月后,KD组eWAT重量比减小(WT组5.02%±0.20%,KD组3.88%±0.21%, t=3.92, P=0.001)、平均脂肪细胞面积减小[WT组(6 783±390)μm2,KD组(4 785±303)μm2, t=4.05, P=0.002];eWAT中ERK1磷酸化水平升高(WT组0.174±0.056,KD组0.588±0.147, t=2.64, P=0.025),PPARγ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WT组1.018±0.128,KD组0.029±0.015, t=7.70, P=0.015)。(3)在分化的MEF中SmgGDS表达显著增加(未分化:6.789±0.511,分化:10.170±0.523, t=4.63, P=0.010);敲低SmgGDS抑制MEF的脂滴形成(WT组1.00±0.02,KD组0.88±0.02, t=5.05, P=0.007),增加ERK1(WT组0.600±0.179,KD组1.325±0.102, t=3.52, P=0.025)和ERK2(WT组2.179±0.687,KD组5.200±0.814, t=2.84, P=0.047)活性,该结果可被ERK1/2抑制剂逆转。(4)SmgGDS过表达使小鼠体重增加,eWAT重量增加(对照组3.29%±0.36%,AAV-SmgGDS组4.27%±0.26%, t=2.20, P=0.048)、脂肪细胞增大[对照组(3 525±454)μm2,AAV-SmgGDS组(5 326±655)μm2, t=2.26, P=0.047],胰岛素敏感性受损(胰岛素注射后30 min,对照组44.03%±4.29%,AAV-SmgGDS组62.70%±2.81%, t=3.06, P=0.019),eWAT中ERK1(对照组0.829±0.077,AAV-SmgGDS组0.326±0.036, t=5.96, P=0.001)和ERK2(对照组5.748±0.287,AAV-SmgGDS组2.999±0.845, t=3.08, P=0.022)活性降低。 结论:SmgGDS敲低通过抑制成脂分化和脂肪细胞肥大改善肥胖相关的糖代谢紊乱,且与ERK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胆汁酸-法尼醇X受体通路探讨天然高负氧离子环境对亚健康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胆汁酸-法尼醇X受体(FXR)-脂质代谢通路探讨天然高负氧离子对亚健康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亚健康模型组30只。对照组予普通饲料,模型组予高脂高糖饮食及限制日常活动,造模时长5周。亚健康模型建立成功,恢复饲养条件,高负氧离子干预组(康养组)带往天然高负氧离子环境康养7 d,自然恢复组大鼠喂养地点不变。比较康养前后大鼠外观、力竭游泳时间。收集外周血进行血生物化学检测。荧光双染法检测肝组织FX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半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胆汁酸-FX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FXR、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活力下降,甘油三酯[TG,(1.18±0.20)mmol/L与(0.65±0.12)mmol/L]及总胆固醇[TC,(1.23±0.29)mmol/L与(1.00±0.25)mmol/L]水平升高, P值均< 0.05,提示存在肝脂肪变性;康养组与自然恢复组大鼠TG、TC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康养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与模型组相比,康养组及自然恢复组大鼠肝脏内FXR、PPARα的表达增强,而SREBP-1c的表达下降;康养组与模型组FXR、PPAR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9.27±0.26与6.77±0.20、9.71±0.21与7.09±0.24, P值均< 0.01;自然恢复组FXR、PPAR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7.99±0.30、8.44±0.28,与模型组比较, P值均< 0.05。康养组与模型组的FXR、SREBP-1c的蛋白水平比较,分别为1.30±0.19与0.43±0.28、1.56±0.22与2.43±0.19, P值均< 0.01;自然恢复组的FXR、SREBP-1c蛋白水平分别为0.81±0.33、2.10±0.38,与模型组比较, P值均< 0.05。表明天然高负氧离子环境可增强肝脏脂质代谢能力,改善脂质紊乱情况。 结论:天然高负氧离子具有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能力,对轻度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Vaspin通过调控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极化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pin, Vaspin)对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为Vaspin改善糖代谢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周龄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2型糖尿病组(T2DM组)、不同浓度Vaspin干预组(V1:480 ng/kg、V2:960 ng/kg、V3:1 440 ng/kg)。Vaspin腹腔注射干预大鼠8周,干预结束后采集外周血分析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通过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PGTT)、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 IPITT)、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各组大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通过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IF)测定附睾白色脂肪组织(epididymal white adipose tissue, eWAT)中CD11c、CD206、PPARγ荧光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eWAT CD11c和CD20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0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及IL-10的浓度;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eWAT中iNOS、Arg-1、p-Akt、Akt和PPARγ的蛋白表达。结果:干预8周后,各组的体重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GTT、IPITT及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显示Vapsin干预组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且呈剂量依赖性( P<0.05);IF及RT-PCR显示Vaspin可下调eWAT中CD11c、IL-1β、TNF-α的表达,上调CD206、IL-10、PPARγ的表达,且与Vaspin干预浓度相关( P<0.05);ELISA显示Vaspin干预可下调血清中IL-1β、TNF-α的浓度,上调IL-10的浓度( P<0.05);WB显示Vaspin可下调iNOS蛋白的表达,上调Arg1、p-Akt及PPARγ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 P<0.05)。 结论:Vaspin通过上调巨噬细胞PPARγ通路,使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改善脂肪组织炎症因子谱,从受体后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T2DM大鼠的糖耐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