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分级预警护理在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改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病情分级预警护理对病情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 120例自 2020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CCU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2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行常规CCU护理)与试验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病情分级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护理后心率相关指标水平、各项心脏功能指标水平;总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包填塞、梗死再发生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心电图校正后QT(QTC)间期高于对照组,QT间期离散度(QTd)、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生理评分、慢性生理评分及APACHEⅡ系统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分级预警护理有助于降低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率及病情状态的改善,缩短总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TEMI直接PCI术后病人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21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STEMI病人113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病人均行PCI术,根据术后病人是否发生MVA将病例组病人分为MVA组(53例)和非MVA组(60例).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临床资料以及心电图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MVA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前Tp-e/QT与术后MVA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史占比、冠心病史占比、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血钾、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脑钠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前心电图参数Tp-e、QT间期、Tp-ec、QTc、QTd、Tp-e/QT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病例组各项心电图参数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缩小.血常规指标、炎性标志物指标、心电图参数对Tp-e/QT产生正向影响,血钾水平对Tp-e/QT产生负向影响.Tp-e/QT为STEMI病人PCI术后MV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P<0.01).术前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95%Cl(0.822,0.8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6%和89.45%.结论:STEMI病人PCI术后Tp-e/QT比值下降,病人病情有所好转,Tp-e/QT与术后MVA有关,Tp-e/QT比值越大,病人术后MVA风险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帕洛诺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止吐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QT间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帕洛诺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止吐对患者QT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哌利多组(F组)和帕洛诺司琼联合氟哌利多组(P+F组),每组50例。F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5 min静脉注射1 mg氟哌利多,P+F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5 min静脉注射0.075 mg帕洛诺司琼和1 mg氟哌利多。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 0)、给药后5 min(T 1)、给药后10 min(T 2)、给药后20 min(T 3)时的MAP、心率、BIS以及12导联ECG,测量QT间期并根据矫正公式计算出校正QT间期(correct QT interval, QTc间期)。记录患者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 0~T 3时,两组患者心率、MAP、BIS、QTc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时点两组间QTc间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 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T 1时点QTc间期略微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F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低于F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单纯使用氟哌利多相比,帕洛诺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止吐并没有进一步延长患者的QT间期,且两种药物合用发生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先后应用致心室颤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86岁男性患者因肺炎、呼吸衰竭、痰细菌培养提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接受美罗培南(1 g静脉滴注、1次/12 h)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治疗第4天,患者突发血压下降,脉搏测不出,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室颤)。给予电除颤及胺碘酮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次日再发3次室颤,急查电解质结果均正常,心电图检查示QT间期正常,停用环丙沙星,改为美罗培南联合磷霉素治疗,未再发生室颤。26 d后,患者肺炎加重,痰细菌培养回报仍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敏感,对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遂给予美罗培南(剂量用法同前)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第5天,患者再次发生室颤,经电除颤及胺碘酮治疗后心律恢复正常。停用左氧氟沙星,改为美罗培南联合磷霉素,患者未再出现室颤。考虑患者的室颤可能与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及青少年直立不耐受心电学变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儿童及青少年直立不耐受(OI)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自主神经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引起心电学指标变化。心电学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性(HRV)、心室晚电位(VLP)、P波离散度(Pd)、QT间期离散度(QTd)、Tp-Te间期等。现就儿童及青少年OI心电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左西孟旦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阿斯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72岁女性患者因心力衰竭接受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因心力衰竭症状未改善,加用左西孟旦12.5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45 ml,以1.5 ml/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静脉泵入左西孟旦20 h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瞳孔散大。心电监护示心率200次/min,QT间期延长,QTc间期520 ms;血钾3.02 mmol/L。诊断: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考虑与左西孟旦有关。立即停用该药,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和补钾治疗。4 d后复查,血钾4.60 mmol/L,心电图检查示心率80次/min,QTc间期450 m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QT综合征合并晕厥和抽搐与癫痫的鉴别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长QT综合征是少见病,临床特征是心电图记录到QT/QTc间期延长,易发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并可能恶化为心室颤动,导致晕厥和猝死。该类患者合并的心律失常可在首发时即引起猝死,也可呈反复短暂发作的特征,发作时可合并意识丧失和抽搐等癫痫发作的表现,抗癫痫发作的药物治疗可能部分有效;极少见情况下,长QT综合征患者同时存在神经系统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在长QT诱发心律失常晕厥的同时存在癫痫。对长QT综合征鉴别诊断的认识不足造成其漏诊和误诊为癫痫的比例较高。相较于癫痫误诊,长QT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发作误诊为癫痫造成猝死的危险性更高,临床鉴别十分重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长QT综合征的远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LCSD)对我国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长QT综合征(LQTS)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自199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入选中国离子通道病全国注册研究的193例LQTS患者,本研究选取其中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或北京同仁医院进行LCSD手术的28例患者。QTc>550 ms或首次发病≤1岁或携带高危突变的为高危组( n=13),QTc介于500~550 ms且首次发病>1岁、不携带高危突变的为中危组( n=10),QTc<500 ms且首次发病>1岁、不携带高危突变的为低危组( n=5)。对3组患者行传统或经胸腔镜(VATS)LCSD手术。随访至术后20年,收集术前基线资料及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的数据,随访内容包括心电图数据采集、心脏事件发作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分别对不同危险分层以及不同基因分型患者术后无心脏事件发生的生存率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 结果:28例行LCSD手术的LQTS患者中,女性23例(82.1%),手术时年龄20.5(15.0,37.5)岁,传统术式11例(39.3%),VATS-LCSD术式17例(60.7%)。19例(67.9%)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阳性,包括4例LQT1、12例LQT2、1例LQT1/LQT2混合型、2例Jervell-Lange-Nielsen(JLN)综合征。术后随访189.3(138.7,204.9)个月,3组间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失访率为10.7%(3/28),失访3例均在中危组。随访期间1例(4.0%)患者出现Horner综合征(在高危组),3例(12.0%)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均在高危组),12例(48.0%)患者再发晕厥(低危组2例,中危组3例,高危组7例)。与术前相比,LCSD术后1年与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心脏事件人年均发作次数降低[术后1年(0.2±0.1)次,末次随访(0.5±0.8)次,术前(3.5±3.3)次, P<0.001]。末次随访时QTc值较术前缩短[(489.0±40.1)ms比(545.7±51.2)ms, P<0.001]。在术前基础QTc值≥500 ms且完成随访的20例患者中,有11例(55.0%)在末次随访时QTc值缩短至<500 ms。无任何心脏事件的远期生存率在低、中、高危组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4,log-rank P=0.026)。LQT1、LQT2与未定型患者无心脏事件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20,log-rank P>0.05)。 结论:LQTS患者LCSD术后远期心脏事件发作减少、QTc间期缩短。LCSD手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LQTS患者的远期疗效可靠、安全,但高危患者术后仍有发生猝死的风险,应加强随访,积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右美托咪啶对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肺内分流率、炎性因子和Claudin-4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对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肺内分流率(Qs/Qt)、炎性因子和Claudin-4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3月至8月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Dex组(观察组)和0.9% NaCl注射液组(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注Dex,先以1.0 μg/kg的负荷剂量(10 min输注完毕),而后以0.4 μg·kg -1·h -1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输注相同量的0.9% NaCl注射液。两组分别在双肺通气后15 min(T 0)、单肺通气30 min(T 1)、单肺通气1 h(T 2)、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 3)4个时间点取桡动脉血、锁骨下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采集锁骨下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laudin-4水平。 结果:T 0、T 1、T 2、T 3时,对照组Qs/Qt分别为(13.6±3.6)%、(36.1±2.9)%、(31.8±2.4)%、(15.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7.273, P<0.01),观察组分别为(12.5±1.8)%、(27.4±3.0)%、(27.7±4.2)%、(13.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5.124, P<0.01),观察组Qs/Qt在T 1、T 2时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78.011、23.791,均 P<0.01);对照组TNF-α浓度分别为(12.4±2.4)pg/ml、(20.5±3.0)pg/ml、(24.8±4.1)pg/ml、(34.3±8.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09.749, P<0.01),观察组分别为(11.4±3.0)pg/ml、(17.6±2.8)pg/ml、(17.4±3.1)pg/ml、(26.2±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7.653, P<0.01),观察组在T 1、T 2、T 3时TNF-α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0.471、44.730、24.132,均 P<0.05);对照组IL-6浓度分别为(18.4±4.0)pg/ml、(28.5±5.4)pg/ml、(40.1±6.0)pg/ml、(43.1±6.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0.151, P<0.01),观察组分别为(17.7±4.8)pg/ml、(21.9±3.9)pg/ml、(24.8±4.6)pg/ml、(24.0±3.8)pg/ml( F=14.655, P<0.01),观察组在T 1、T 2、T 3时IL-6浓度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8.983、120.110、594.878,均 P<0.01);对照组Claudin-4浓度分别为(5.9±0.8)ng/ml、(13.6±1.8)ng/ml、(14.7±4.5)ng/ml、(16.8±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9.332, P<0.01),观察组分别为(5.5±0.7)ng/ml、(16.8±1.8)ng/ml、(18.0±4.8)ng/ml、(21.2±4.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0.367, P<0.01),观察组在T 1、T 2、T 3时Claudin-4浓度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4.619、7.112,18.766,均 P<0.05)。 结论:Dex对肺内分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能抑制手术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和提升Claudin-4水平,对围术期的肺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房颤动患者胺碘酮转复期间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及临床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识别能够早期预测胺碘酮相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2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及无锡市人民医院使用胺碘酮转复后发生TdP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按照1∶4的比例纳入胺碘酮转复后未发生TdP的房颤患者。分析并比较房颤患者胺碘酮转复后包括QT间期、T波波峰至T波终点时限(Tp-Te间期)、Tp-Te间期与QT间期比值(Tp-Te/QT)、心脏电生理平衡指数(iCEB)等在内的心电图特征,以及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超声心动图指标等基线临床资料,从而识别能够预测胺碘酮相关Td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0例房颤患者,其中8例在接受胺碘酮转复后发生TdP(TdP组),其余32例未发生TdP(对照组)。①临床特征:TdP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15%(57.50%,73.75%)对63.00%(60.00%,65.00%), P=0.024]、室间隔厚度[(8.00±1.85)mm对(10.01±1.56)mm, P=0.021]、左心室后壁厚度[(7.96±1.47)mm对(9.50±1.19)mm, P=0.020]及血清白蛋白水平[36.55(30.53,39.50)g/L对38.80(37.30,40.20)g/L, P=0.00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扩大[(55.18±6.56)mm对(44.49±4.47)mm, P<0.001]。②心电图特征:TdP组患者的QT间期[V 2导联:(635.60±185.44)ms对(464.22±90.51)ms, P<0.001]、校正QT间期[QTc间期,V 2导联:(681.20±155.30)ms对(492.39±52.93)ms, P<0.001]、Tp-Te间期[V 2导联:(196.93±87.01)ms对(120.30±65.49)ms, P=0.008]、校正Tp-Te间期[Tp-Tec间期,V 2导联:(208.53±82.44)ms对(126.94±61.05)ms, P=0.003]、Tp-Te/QT[V 5导联:(0.32±0.12)对(0.24±0.06), P=0.016]及iCEB[V 2导联:(5.61±1.62)对(4.24±0.96), P=0.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TdP组患者房颤转复后的窦性心律心电图存在T波双向[50.0%(4/8)对12.5%(4/32), P=0.037]、T波倒置[75.0%(6/8)对31.3%(10/32), P=0.032]、T波电交替[37.5%(3/8)对0(0/32), P<0.001]和短-长-短周期现象[87.5%(7/8)对0(0/32), P<0.001]的比例显著升高。 结论:使用胺碘酮进行转复的房颤患者若存在心室重构基础,且房颤转复后的心电图存在QT/QTc间期、Tp-Te/Tp-Tec间期延长,Tp-Te/QT升高以及T波异常等表现,其发生TdP的风险显著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