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苯硼酸为载体的前药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OS是机体重要的信号分子,对机体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在癌症、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组织出现了ROS异常升高的现象.这一现象为治疗以上相关疾病提供了靶点,ROS型敏感型前药应运而生,近年来将苯硼酸基团作为载体引入原药中设计ROS敏感型前药成为基于ROS开发新药的有效途径.本文作者对近年来开发出含苯硼酸结构的前药的设计思路及药效进行综述,所涉及的药物包括传统的化疗药物,生物小分子以及光动力疗法的光敏剂.以上药物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此类前药也面临一些问题.本文作者探讨了这类前药连接臂的选择、合成方法以及释放效果等相关问题.希望为设计更好更合理含苯硼酸结构的前药和提出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淫羊藿苷通过NO-cGMP-PKG减轻炎症并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大鼠的心室重塑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通过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通路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大鼠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建立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敏感型HFPEF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Model组、ICA低、中、高剂量组、抑制剂组,随机选取 12 只大鼠作为control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天 1 次,连续 6 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心导管法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试剂盒检测NO、cGMP、活性氧(ROS)、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KG、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α(sGCα)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二尖瓣舒张早期/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最大峰值(E/A)、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 max)、NO、cGMP水平、CD31 及PKG、eNOS、sGC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左心室前壁厚度(LVAM)、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ROS、IL-6、IL-1β、TNF-α水平、iNO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ICA低、中、高剂量组大鼠LVEF、LVFS、E/A、LVSP、+dp/dt max、-dp/dt max、NO、cGMP水平、CD31 及PKG、eNOS、sGC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LVAM、LVPW、LVEDD、LVESD、LVEDP、ROS、IL-6、IL-1β、TNF-α水平、iN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其中ICA高剂量组变化更显著(P<0.05).与ICA高剂量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LVEF、LVFS、E/A、LVSP、+dp/dt max、-dp/dt max、NO、cGMP水平、CD31 及PKG、eNOS、sGC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LVAM、LVPW、LVEDD、LVESD、LVEDP、ROS、IL-6、IL-1β、TNF-α水平、iNO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ICA可能通过激活NO-cGMP-PKG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室重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光敏活性氧自由基响应脂质体的制备和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制备光敏感型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响应脂质体,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共输送光敏剂八丁氧基酞菁钯[1,4,8,11,15,18,22,25-octabutoxypalladium phthalocyanine,PdPC(OBu)8]与盐酸多柔比星(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的脂质体[liposome loaded with PdPC(OBu)8and DOX,LPD],考察LPD的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镜照片、光敏感型ROS响应药物的光响应释放及在血清中稳定性,进一步考察LPD在MCF-7细胞中的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及细胞内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1O2)水平.结果显示,LPD的粒径为(169.3±1.2) nm,PDI为0.198±0.003,粒径均匀,zeta电位为(-39.8±0.8)mV.LPD具有良好的光响应释放特性,在730 nm激光以300 mW·cm-2光照强度下,5 min内DOX释放率达到95.5%.LPD能显著促进DOX的细胞摄取,而且光照时细胞内能产生大量1O2.与游离DOX相比,LPD未光照时IC50下降67.9%,光照时IC50下降85.7%.因此,光敏ROS响应脂质体是具有前景的给药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芪药消渴胶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芪药消渴胶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北京远洋健康博雅诊所有限公司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9)和治疗组(49).对照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药消渴胶囊,6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流变参数、白介素-1β (IL-1β)、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浆水平及血流变参数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血浆黏度(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值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RO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GSH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IL-1β、ROS、GSH和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药消渴胶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纠正脂代谢紊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型PCOS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应用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方法 收集胰岛素抵抗型PCOS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服用二甲双胍,观察组采用维生素E联用二甲双胍组,每组各28例.于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3天开始口服二甲双胍片,0.5g/次,3次/d.维生素E联用二甲双胍组的二甲双胍剂量同对照组,维生素E 0.1g/次,3次/d;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性激素、胰岛功能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结果 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以及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LH/FS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对胰岛素敏感性(ISI)上升更为显著(P<0.05),卵泡刺激素水平(FSH)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维生素E能显著降低PCOS体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炎症相关指标,并且增强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结论 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型PCOS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并降低炎症因子产生和氧化应激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酿酒酵母中对抗真菌药物克霉唑敏感的突变菌株的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克霉唑是一种临床上用于抗真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同时也具有治疗其他疾病如疟疾、脚气病、足癣和癌症的前景.通过96孔板液体培养及倍比稀释的方法,对模式真菌酿酒酵母双倍体单基因缺失株文库中的4 532个非必需基因缺失株进行初步筛选及表型验证,对筛选出的敏感菌株测定了加克霉唑和不加克霉唑细胞内的ROS水平变化.筛选得到了127个克霉唑敏感的单基因缺失株,127个敏感菌株缺失的基因,其功能分别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细胞周期和DNA加工过程、转录过程、蛋白命运(折叠,修饰,靶向运输)、细胞运输、细胞通讯/信号转导机制、细胞命运、细胞组分的发生和起源、不同细胞类型的分化、细胞营救、防御及毒力、细胞与环境交流和调节代谢及蛋白功能的过程,也有33个基因的功能未知.ROS测定结果显示,加入克霉唑之后,和野生型相比,25个菌株细胞内ROS显著升高,13个菌株细胞内ROS水平反而显著降低.克霉唑的抗真菌作用可能是多个细胞过程的集合,研究结果为克霉唑的改进利用及新的抗真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体外新霉素损伤HEI-OC-1细胞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目前尚不清楚HEI-OC-1细胞对耳毒性药物的反应和机制是否与耳蜗毛细胞相似.本研究以新霉素为耳毒性药物诱导HEI-OC-1细胞死亡,并探讨新霉素对HEI-OC-1细胞的损伤机制.方法 HEI-OC-1细胞培养,加入新霉素诱导死亡,应用光镜、CCK-8检测HEI-OC-1细胞对新霉素的敏感性,应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qRT-PCR检测HEI-OC-1细胞对新霉素的氧化应激机制.结果 新霉素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HEI-OC-1细胞死亡.氧化应激参与了HEI-OC-1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新霉素作用后,HEI-OC-1细胞的抗氧化-促氧化平衡被破坏,促进线粒体ROS积累,诱导MMP丢失,进而诱导HEI-OC-1细胞死亡.这种机制与新霉素在体内的损伤耳蜗毛细胞的机制相似.结论 HEI-OC1细胞系可以提供一种细胞模型系统来研究新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对耳蜗毛细胞的损伤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化瘀温胆汤对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化瘀温胆汤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化瘀温胆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各胰岛素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胰岛素(FINS)、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8-异前列腺素(8-iso-PGF2a)、丙二醛(MDA)及活性氧类物质(R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ADP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瘦素(LE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温胆汤可有效抑制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反应,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吡法齐明与贝达喹啉协同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吡法齐明(pyrifazimine,TBI-166)与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德拉马尼(delamanid,Dlm)、SQ109及PBTZ169的两药组合对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的相互作用,并初步探讨TBI-166与Bdq的协同作用机制,为TBI-166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MTB标准株H37Rv(ATCC 27294)、2株药物敏感型MTB临床分离株(菌株编号:30031和30091),以及1株前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株编号:13385),应用棋盘法测定TBI-166与Bdq、Mfx、Dlm、SQ109、PBTZ169两药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的相互作用;应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估具有协同作用的两药组合的抗菌活性;采用细菌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及三磷酸腺苷(ATP)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TBI-166和Bdq处理H37Rv标准株24 h后菌体内的ROS及AT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Bdq联用后,TBI-166对MTB临床分离株30031、30091及13385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 0.08、0.05、0.08 μg/ml,均降至 TBI-166 单药 MIC 值的 1/2.TBI-166 与 Bdq 的两药组合对菌株 30031、30091 及 13385 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值分别为1.00、0.75、1.00.时间杀菌曲线法结果显示,TBI-166与Bdq的两药组合与菌株30031、30091及13385作用14 d后与TBI-166单药应用时相比活菌量分别减少1.59 logi0 CFU/ml、1.27 log10 CFU/ml、1.70 log10 CFU/ml.0.4 μg/ml TBI-166 与 0.3 μg/ml Bdq 联用作用于 H37Rv 标准株 24 h 后菌体内 ATP 含量(相对光单位值为115 160.67±19 129.79)与0.3 μg/ml Bdq(相对光单位值为208 599.20±24 078.74)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09,P=0.013);而ROS含量(荧光值为21 014.33±1189.19)与0.3 μg/ml Bdq(荧光值为13 715.00+907.93)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403,P<0.001).结论:TBI-166与Bdq联用具有协同杀菌活性,并且其协同杀菌机制可能与ROS进一步累积及ATP合成受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SAG E3泛素连接酶: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及其相关的人类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3/8/5
凋亡敏感基因蛋白(Sensitive to Apoptosis Gene,SAG)是一种结构上进化保守的锌环指蛋白(zinc RING finger protein),1997年由该文笔者的实验室首次克隆,并于1999年发表.大量研究先后证实SAG不仅是一个具有抗氧化能力、可抑制金属离子或ROS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蛋白,同时还是具有促癌作用的重要E3泛素连接酶,也是一个极富潜力的新型抗肿瘤靶点.SAG是泛素化和拟素化修饰的双重E3连接酶,通过介导Cullin-5蛋白的拟素化修饰参与形成CRL5或CRL1 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介导多种抑癌底物蛋白的泛素化降解,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存活、血管生成和肿瘤形成.此外,SAG还参与病毒的复制与合成,并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目前,靶向SAG的抗肿瘤小分子抑制剂正在研发中.该文回顾多年来在SAG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SAG的生物学功能,重点阐述SAG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并探讨和展望SAG的基础研究方向和以SAG为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