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基于价值购买支付改革试点经验及其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美国是价值医疗支付改革试点实践最多的国家,基于价值购买(VBP)是其试点项目之一。作者从医院层次和医生层次分别介绍了美国VBP支付改革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实施效果,并分析了其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从价值医疗支付指标体系建设、价值医疗支付改革实施及管理成本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基于价值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美国MS-DRG中基于价值支付项目介绍及其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按绩效付费是美国支付方式演变的第三个阶段。2010年起,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按绩效付费项目,医院基于价值支付项目(hospital value-based purchasing,HVBP)是其中之一。作者对美国HVBP项目的背景、适用范围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HVBP项目的内容和支付标准计算方法,以期为我国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美国基于价值的家庭健康服务购买模式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节约成本并提高健康服务效果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美国针对以价值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模式展开了深入探索,家庭健康服务的医保支付取得积极进展.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美国以价值为导向医保支付模式的基本现状、管理机制、模式开发与实施等领域的经验,从基金支付方式转变、风险调整机制优化、竞争合作机制以及配套措施建设等多个维度为发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价值定价的服务激励模型初探:以基层整合型健康服务为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整合型健康服务为例,探究基于价值定价的基层整合型健康服务经济激励模型,提出实践需求依据和落地建议.方法:借助卫生技术评估框架,提出整合型健康服务可通过服务效果与服务效用进行定价的方法,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医疗服务激励模型,开发以价值定价为核心的经济激励模型,包括筹资、支付、考核、分配,结合我国基层整合服务的需求与实际提出可行建议.结论与建议:基于价值定价的整合健康服务经济激励模型有助于为基层卫生服务功能转型、提升服务动力提供理论依据,是我国在价值导向下服务购买战略的一部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国医保药品价格谈判回顾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总结2018-2023年中国医保药品价格谈判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收集官方公布的数据和网络报道资料,对当前医保药品价格谈判的政策和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谈判药品平均降价50%~60%,但也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未来医保药品价格谈判工作需要更加关注价值谈判组织体系、标准和方法的建立,重视价值谈判的立法和规制,使价格谈判工作更加公正、公平和透明化.结论:我国的药品价格谈判成绩斐然,充分发挥了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价值谈判保障了创新药物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在新药需求无限性和医保基金有限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对比智能自适应手术牵张系统与二氧化碳气腹在实验小猪腹腔镜胆囊及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探讨智能自适应手术牵张系统与二氧化碳(CO2)气腹在实验小猪腹腔镜胆囊及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动物实验中心购买20只健康巴马小型猪进行研究,根据配对比较法分成智能系统组与CO2气腹组,每组各10只.比较两组术野满意度及手术空间暴露时间、手术时间、肚脐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前(T0)及术中20 min(T1)、术中40 min(T2)、术中60 min(T3)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二氧化碳分压(PCO2)、酸碱度(pH)值变化.分别在术前、术后24 h,采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野优良率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空间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系统组肚脐切口长度长于CO2气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系统组T1、T2、T3的HCO3-、PCO2低于CO2气腹组,pH值高于CO2气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系统组并发症率为0,低于CO2气腹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自适应手术牵张系统能提升实验小猪术中血气分析指标的稳定性,避免气腹并发症的发生,且术野满意度良好,不会影响术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中药材贮藏期虫蛀现象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受自身性质及外界贮藏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虫蛀现象.虫蛀后的中药材,轻则影响外观,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重则影响品质,降低其药用价值,并产生虫体、排泄物及分泌物等杂质,严重污染中药材.该研究对影响中药材虫蛀发生的相关因素和虫蛀后的成分变化进行文献整理,对预防虫蛀发生的养护措施进行系统总结,首次对可应用于中药材贮藏过程中的虫蛀发生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在贮藏过程中,虫蛀的发生是生物因素(害虫的来源、种类和虫口密度等)、内在因素(水分、化学成分和自身的新陈代谢等)和环境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和环境含氧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虫蛀发生后,中药材所含的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变化.通过对中药材入库前的严格检查、入库后的定期养护及采用恰当的贮藏养护方法,可降低虫蛀发生率,提高中药材的保存完好率.中药材的贮藏养护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规范的贮藏,严格执行操作管理规范,就能降低被虫蛀的风险,保证中药材的品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DTP药房回访数据探讨利司扑兰相关药学服务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索直销患者(DTP)药房开展利司扑兰相关药学服务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5月-2023年1月在上药云健康益药药房(上海)有限公司购买并使用利司扑兰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的随访数据,对患者用药情况、药物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TP药房药师共审核处方42份,发现不合理处方7份(16.7%,7/42),经药师及时干预后纠正.随访过程中,药师对4例(9.5%,4/42)患者关于利司扑兰服药要求、用药后不良事件等用药咨询进行专业解答.2例1型SMA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其中1例表现为发热,1例表现为皮肤干燥、局部颜色变暗;两者为Ⅰ级毒性反应,一般无需临床治疗,但考虑发热患者长时间持续低热,药师建议就医对症处理.结论 DTP药房药师开展罕见病SMA患者使用利司扑兰的随访管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合理规范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人参健脾片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6个维度对人参健脾片治疗功能性胃肠病(FGIDs)进行综合临床评价,为国家基本药物遴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名义群体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等多种方式构建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企业资料搜集等方法获取人参健脾片及3个同类药物(参苓白术颗粒、补中益气颗粒、人参健脾丸)临床证据.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对药物的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准则层、指标层、备选方案权重.采用等频离散化原则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结果 安全性证据表明,人参健脾片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腹胀和头晕,无严重不良反应,基于现有研究,认为安全性证据较充分,风险较可控,安全性评为A级;临床研究表明,人参健脾片治疗FGIDs在改善腹泻症状方面较布拉氏酵母菌效果好,在改善餐后饱胀不适感、腹部疼痛和慢性腹泻症状体征方面较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效果好,有效性评为A级;人参健脾片与参苓白术颗粒、补中益气颗粒、人参健脾丸相比,日用药费最低,经济性评为A级;人参健脾片能改善FGIDs的多种临床症状,并且在药品制备工艺方面有多项专利,创新性强,评为A级;在药品的临床使用和患者依从性等方面,人参健脾片问卷调查得分较高,适宜性评为A级;药品药材供应可持续,价格低廉,疗程费用低,销售范围广,购买方便,可及性评为A级.结论 人参健脾片治疗FGIDs的临床价值评A类,建议该药可按程序转化为基本药物目录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独立购买食物行为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独立购买食物行为状况及购买食物考虑因素,为制定和实施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3-5月选取北京市海淀区976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分析学生购买食物情况及考虑因素.结果 中学生经常独立购买食物的比例(22.79%)高于小学生(16.77%)(x2=5.58,P<0.05),中学生和小学生有时独立购买食物的比例分别为66.32%和60.33%(x2=3.78,P>0.05),中学生从不独立购买食物的比例(10.88%)低于小学生(22.90%)(x2=25.10,P<0.05),中学生和小学生经常和家长一起购买食物的比例分别为30.80%和32.52%(X2=0.33,P>0.05).中学生购买食物时经常考虑的因素前5位依次为"味道、卫生情况、生产日期、自己的心情、广告宣传",小学生经常考虑的因素前5位依次为"卫生情况、味道、生产日期、广告宣传、品质".中学生和小学生购买食物时经常考虑"营养价值、能量水平、种类搭配"等营养方面因素的比例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5,2.93,3.06,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独立购买食物行为普遍存在,营养意识水平较低.应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维度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综合营养干预,引导其合理选购食物和健康饮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