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知网)中中医药治疗胆囊切除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予Excel建立数据库,并对纳入处方的中药、性味归经、功效进行频数统计并制作矩阵表,将矩阵表导入Spss Modeler 18、IBM Spss Statistics 26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经药物频次分析得到了 30味高频中药,包含柴胡、白芍、甘草、白术、郁金等,高频功效涉及理气药、清热药、补益药等,高频归经涉及脾经、胃经、肺经、肝经、心经、胆经等,性味以寒温、辛苦甘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了二项关联规则组合9个,三项关联组合6个.聚类分析得到4类药物组合,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白芍为柴胡的最佳识别中药.结论:当前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仍以辨证论治为诊治根本,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选方用药,以"从肝治胆,固护脾胃,行中寓补,刚柔并济"为基本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性味合化理论图解连梅汤类方的组方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性味合化理论是根据中药四气五味的基本特性和相互作用指导中医师进行立法组方,进行临床疾病治疗的中医理论,是中医学科重要的基础理论.连梅汤首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第三十六条,主治暑邪入于少阴或厥阴引起的消渴、麻痹、心烦等症.全方配伍严谨、刚柔并用,以酸、甘、苦味药物相互合化,形成敛、清、补三法并用的治法,共同发挥清心滋肾柔肝的功效,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腹泻、糖尿病、失眠等疾病.本文应用几何图形展示连梅汤类方的源流和后世加减变化,更加形象地展示经方的立法思路和性味合化,阐述温病名家对酸味药物的性味配伍和应用,如酸甘化阴、酸苦泄热、酸辛通阳等,为临床辨证组方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LASSO回归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刚虚证(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证)关联因素筛选及诊断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LASSO回归联合Nomogram构建心脏神经官能症刚虚证(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证)的诊断模型.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收集141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变量包括年龄、民族、婚姻、教育程度、脑力/体力工作、体质量指数(BMI)、中医症状、中医五态人格量表各因子得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症状自测评量表各因子均分.通过LASSO回归筛选与刚虚证诊断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纳入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模型,并对模型预测区分度及校准度评价,利用10重交叉验证进行内部验证,最后对模型进行Nomogram可视化,并根据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结果:共纳入刚虚证患者70例,非刚虚证患者71例.LASSO回归筛选出与刚虚证诊断相关性最显著的5个变量为女性、年龄、疲乏无力、善嗳气、五态人格中少阳积分.模型AUC为0.85,H-L检验为2.94(P=0.9824),提示模型区分度及校准度较好,10重交叉内部验证结果提示AUC为0.82.结论:LASS O回归联合Nomogram构建的诊断模型可协助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刚虚证,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尚待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灵枢经》"刺三变"针法基于病位治疗外感病探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刺三变"针法是《灵枢·寿夭刚柔》中的重要针法.论述了"刺三变"中"卫""营""寒痹"的内涵及三者的病位联系特点,认为三者在病位上具有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特点,同时围绕病位特点,从"辨证辨位,明确针具刺法","甄别病位,确立刺灸选穴","据邪深浅,指导刺灸时间",以及"结合形气,修正刺灸强度"4个方面入手,对"刺三变"针法治疗"卫""营""寒痹"为代表的外感病的治疗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外感病的针灸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思路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王春林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介绍王春林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王春林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经筋理论基础上,基于"膝为筋之府"特性,注重整体思维及经筋辨证运用,以"调筋动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治疗时多取经筋相关穴位及病灶点,强调以"柔"为君,刚柔相济,为膝骨关节炎检查、辨证诊断及手法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安医家徐春甫与吴崑针药并用思想异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本文阐发徐春甫、吴崑两位新安医家对针药并用思想的异同.徐春甫与吴崑二家在针药并用思想上均强调辨证,论脏腑气血脉,突出医家在行针用药之前进行相关诊察的必要性;其次两位医家都重视审气保元,治神为要,意指医家在临床治病过程中要修养和神,顾护元气;再者两位均突出取穴精确,讲究体位,他们的体位取穴法便于临床工作,也体现出两位医家严谨的医术风采;此外均提出刺从时序,方宜有序,强调针刺用药应重视时机,顺应天时,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徐春甫更多关注灸法,强调施灸顺序、灵活灸疗壮数、处方配穴而灸,临床治疗中注重技巧,针有其法.吴崑更多关注针药理无二致,作用相符,具体表现在药有炮炙,针有作用;药有君臣佐使,穴有阴阳配合,强调针药各有所长,因病制宜,更将针药并用思想精于临床,坚持辨证论治,遵循六经八法,主于脾胃,妙于升阳,气血兼调,刚柔相济.两位医家的思想互补互用,通过对比研究,能够从全方面把握针药并用的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论刚柔辨证在中医心身医学的重要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心身合一”“脏腑相关”“七情致病”“心身并治”,整体生命观是中医刚柔心身论的理论基石,刚柔心身论强调把整体生命观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疾病谱由过去的以传染病和营养不良为主,转化为由心理社会因素、生活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为主,因此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理论.刚柔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刚柔辨证”是治疗心身疾病的有效方法,即两纲、四型、十六证.刚柔辨证是中医心身医学的核心,具有普遍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刚柔辨证学说的内涵及在心身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刚柔辨证学说是赵志付教授在《易经》刚柔思想和《黄帝内经》刚柔理论等基础上发展而来,该学说主从肝论,提出“心身疾病,首先伤肝”的系统理论,在心身疾病的诊治中疗效显著.文章从刚柔的渊源、刚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刚柔辨证的理法方药及现代研究方面对刚柔辨证学说的内涵做了介绍,并结合临床验案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刚柔辨证从肝论治纤维肌痛综合征验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纤维肌痛综合征属于疑难心身疾病,是最难诊治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以全身广泛性肌肉疼痛为特征性表现,伴有睡眠障碍、疲乏无力、胃肠道症状及精神心理障碍.本病归于中医学周痹、气痹的范畴,与情志密切相关,运用刚柔辨证理论,以从肝论治为切入点,先医其心,后治其身,用药以柔肝养心安神,疗效满意,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徐景藩论治消化道肿瘤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辨治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徐景藩教授对消化道肿瘤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学术观点,总结徐景藩教授辨治消化道肿瘤的经验,并分析其典型案例.[结果]徐景藩教授认为消化道肿瘤形成有其特殊性,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局部气血痰湿瘀毒聚积,初期不易察觉,后逐渐发展而出现坚满作痛、纳差乏力等症,又经历手术攻伐,所以病机复杂.治疗时应重视望诊,在顾护脾胃气机的基础上,采用刚柔并济、平衡阴阳的治疗原则,慎用辛温滋补药物,通利攻毒酌用虫药,佐以情志调理培补生气,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所举案例以扶正固本、益气养阴、调畅情志为法,改善了患者症状,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徐景藩教授主张在顾护脾胃气机的基础上,平和组方、平衡阴阳、调畅情志辨治消化道肿瘤的独到见解和丰富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