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IST联合miR-150-5p早期预测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7小时前
目的 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IST(lncRNA XIST)联合微小RNA(miR)-150-5p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9月-202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48 h氧合指数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脓毒症并发ALI)和70例脓毒症对照组(脓毒症未并发ALI);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采用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XIST和miR-150-5p表达水平.比较组间差别,分析主要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估lncRNA XIST、miR-150-5p及两者联合对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脓毒症对照组血清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均升高,miR-150-5p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lncRNA XIST、miR-150-5p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r=0.518,r=-0.492,均为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 Ⅱ评分、lncRNAXIST高表达、miR-150-5p低表达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ncRNA XIST、miR-150-5p单独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5(95%CI:0.628~0.809)和 0.706(95%CI:0.608~0.792),联合预测的 AUC 为 0.916(95%CI:0.844~0.962),优于各自单一预测效能,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6.9%)和特异度(81.4%).结论 血清lncRNA XIST联合miR-150-5p在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ALI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早期预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7小时前
-
天灸"肺俞"穴对健康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天灸"肺俞"穴对健康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天灸组10只,天灸组38只.假天灸组大鼠将空白的穴位贴贴敷于双侧"肺俞"穴,天灸组大鼠将填有复方斑蝥膏的穴位贴贴敷于双侧"肺俞"穴,贴敷时间为8 h.8 h后天灸组大鼠成功发泡30只,再随机分为天灸1天组、天灸3天组、天灸7天组,每组10只.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天灸不同时间组在相应时间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贴敷区域皮肤的病理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表达,计算Th17/Treg值;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与假天灸组比较,天灸1天组大鼠贴敷区域可见水泡,大鼠经常搔抓天灸区域皮肤,皮肤出现角质层松散,棘层、颗粒层增厚,基底层细胞缺失,炎性细胞浸润,外周血Treg及血清IL-17A、IL-6水平升高(P<0.01);天灸3天组天灸区域结痂并可见部分脱落,皮肤病理改变最明显,外周血Th17、Treg表达及血清IL-17A、IL-6、IL-10水平升高(P<0.01);天灸7天组天灸区域皮肤损伤及病理改变基本恢复.天灸1、3、7天组Th17/Treg值均较假天灸组降低(P<0.05或P<0.01).与天灸1天组比较,天灸3天组外周血Th17、Treg表达及血清IL-17A升高;天灸7天组外周血Treg表达及血清IL-17A、IL-6降低,Th17/Treg值升高(P<0.05或P<0.01).与天灸3天组比较,天灸7天组外周血Th17、Treg表达及血清IL-17A、IL-6、IL-10降低,Th17/Treg值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天灸"肺俞"穴能使健康大鼠Th17/Treg平衡向Treg偏移,使其逐渐趋向免疫平衡,并调节血清中相关的炎症因子防止炎症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通过抑制铜死亡关键调控因子铁氧还原蛋白表达减轻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从铜死亡及其关键调控因子铁氧还原蛋白(FDX1)表达探讨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减轻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对照组和MFG-E8组,改良袖套法建立大鼠左肺移植模型。MFG-E8组受体大鼠术前30 min经尾静脉注射rhMFG-E8 20 μg/kg,对照组和移植组受体鼠尾静脉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肺移植再灌注3 h后阻断右肺门5 min,全自动血气分析检测仪检测动脉血中氧分压(PaO 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移植肺组织显微病理改变,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检测移植肺MPO活力,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铜蓝蛋白(CER)和铜死亡相关蛋白FDX1表达。组间比较使用 t检验,多组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再灌注3 h后,HE染色可见移植组肺泡结构破坏明显、肺水肿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MFG-E8组肺泡结构基本完整,炎性反应明显减轻,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再灌注3 h后,MFG-E8组动脉PaO 2/FiO 2显著高于移植组[(264.65±47.23) mmHg比(208.36±32.45) mmHg,1 mmHg=0.133 kPa, t=3.106, P<0.05],肺组织MPO活力和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移植组[(0.75±0.13) U/g prot比(0.98±0.17) U/g prot, t=3.399, P<0.05;(25.21±5.68)%比(34.16±4.75)%, t=3.822, P<0.05]。移植组大鼠肺组织FDX1蛋白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0.52±0.18比0.29±0.14, t=3.190, P<0.05);MFG-E8组大鼠肺组织FDX1蛋白水平表达显著低于移植组(0.37±0.12比0.52±0.18, t=2.193, P<0.05);移植组大鼠肺组织CER蛋白水平表达低于对照组(0.26±0.11比0.32±0.14, t=1.066, 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FG-E8组大鼠肺组织CER蛋白水平高于移植组(0.33±0.15比0.26±0.11, t=1.190, 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MFG-E8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铜死亡相关蛋白FDX1表达发挥抗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住院部确诊并安排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指标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状况较为稳定,而对照组患者术后3 d、5 d疼痛程度波动较大,术后7 d才基本恢复至轻度疼痛程度;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精细化营养支持联合疼痛管理能够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健康状态,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外医学院校教育阶段置信职业行为研究进展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综述国外医学院校教育(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UME)阶段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的框架构建流程与内容、理论依据及评价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Scopus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5月国外发表的UME阶段EPAs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17篇,发现UME阶段EPAs框架构建主要流程为:参考现有EPAs框架并广泛开展多轮咨询与修定。EPAs内容包括核心基本EPAs、核心特定专业EPAs,以及个人选择性EPAs。EPAs框架制定的理论依据主要参考米勒金字塔能力评估(Miller’s pyramid of assessment)模型及德雷福斯专业技能获得模型(Dreyfus and Dreyfus’s model of skills acquisition)。主流EPAs胜任力框架有加拿大CanMEDS、美国ACGME六大核心胜任力及其相应的里程碑(milestones),突出UME阶段评价的EPAs置信等级为9级分层,置信决定评价方法则主要包括观察、交流及审查结果等。结论:国外UME阶段EPAs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国内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我国医学教育研究者可借鉴国外EPAs开发经验,结合国情,积极构建涵盖UME阶段的医学教育一体化EPAs框架和置信等级评价标准,推动胜任力导向评价与反馈,加快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卡通游戏式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腺样体肥大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卡通游戏式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腺样体肥大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术患儿1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基本资料的可比性与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6例(行卡通游戏式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和对照组44例(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认知情况、行为情况、睡眠质量和心理疾病恐惧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计算言语理解指数(Verbal Comprehension Index,VCI)、知觉推理指数(Perceptual Reasoning Index,PRI)、作记忆指数(Working Memory Index,WMI)、及总智商(Full Scale IQ,FSI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儿的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评分均表现为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术后4 d>术后5 d,术后3~5 d,观察组FoP-Q-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腺样体肥大术患儿应用卡通游戏式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患儿的认知,改善行为,缓解心理疾病恐惧,促进睡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等级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等级评估模型,探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估结合应用,评估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整体状况。方法:于2021年11月,收集30家煤矿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治状况信息,构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素的层次分析模型,应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煤矿的职业危害防治进行综合评估分级,评估原则为最大隶属度原则和加权平均原则。结果:针对典型煤矿单位的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情况基本一致,粉尘防治情况良好,噪声防控情况一般,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良好,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一般,职业危害防治等级整体良好。结论:建立的职业危害防治等级的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和加权平均原则,能客观地评估和反映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整体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方法建立的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动物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一种用改良方法建立的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成年无特定病原体(SPF)级Wistar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4只;腹腔感染组24只;模型组24只。首先建立腹腔感染模型,腹腔感染建立6 h后行剖腹手术,轻轻取出全部小肠置于两层湿纱布之间,用带有滑石粉的手套进行手术操作,用盐水棉签从小肠末端自下而上到幽门环擦拭小肠浆膜层,反复6次,共15 min。分别于第3、5、7天处死大鼠,行胃肠道传输速率测定和腹部立位腹部平片检查。术后观察肠管粘连情况,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肠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kit原癌基因蛋白(C-kit)表达。组间比较先采用One-way ANOVA检验,之后采用Dunnet 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模型组大鼠胃肠道传输速率术后第3、5、7天分别为(21.25±2.68)%、(21.90±0.96)%、(21.17±2.47)%;而对照组分别为(62.61±3.25)%、(59.76±4.92)%、(57.18±4.30)%。腹腔感染组分别为(50.66±5.95)%、(48.89±3.15)%、(47.58±3.74)%,模型组与对照组和腹腔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4.924、228.536、193.761, P均<0.01)。模型组大鼠组织SOD含量术后第3、5、7天分别为(263.12±18.50)、(260.14±29.53)、(261.43±47.92) U/ml,与对照组和腹腔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506、28.863、37.244, P均<0.01)。模型组大鼠组织MDA含量术后第3、5、7天分别为(7.36±1.38)、(6.14±1.02)、(6.49±0.65) nmol/ml,与对照组和腹腔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692、11.190、16.156, P均<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大鼠小肠iNOS阳性表达显著增强,C-kit阳性表达显著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结论:改良方法建立的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模型与临床上发生的炎性肠梗阻指标基本一致,该方法能成功建立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营养评估工具在ICU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和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3种评估工具的特点和适用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综合ICU收治的315例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65岁为标准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营养状况。应用NRS2002、SGA、NUTRIC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肤褶折厚度(TSF)、上臂围(AC)、小腿围(LC)等人体测量指标,并检测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淋巴细胞总数(LYM)、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等血生化指标。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3种营养评估量表与其他客观营养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3种量表评估ICU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315例ICU患者中男性183例,女性132例;年龄<65岁143例,≥65岁172例。在男性患者中,与年龄<65岁者相比,年龄≥65岁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年龄、BUN显著升高,身高、体重、BMI、TSF、AC、LC、Alb、PA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女性患者中,与年龄<65岁者相比,年龄≥65岁者APACHEⅡ评分、年龄、SCr、BUN显著升高,身高、Alb、PA、Hb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S2002评估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的患者比例为87.62%(276/315);SGA评估显示营养不良(SGA为B级或C级)的患者比例为62.86%(198/315);NUTRIC显示高营养风险(NUTRIC≥5分)的患者比例为66.03%(208/31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ICU患者NRS2002、SGA与NUTRIC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rNRS2002与SGA=0.522, rNRS2002与NUTRIC=0.392, rSGA与NUTRIC=0.442,均 P<0.01)。在3种评估工具中,SGA与评估营养状态的血生化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最好,NRS2002次之,NUTRIC最差。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BMI、AC、BUN和TG是NRS2002筛查ICU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优势比( OR)分别为2.535、0.404、1.438、0.858、2.391,均 P<0.05〕;APACHEⅡ评分、年龄、体重、TP、BUN、LYM和CRP是SGA评估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OR分别为1.074、1.038、0.921、0.947、1.077、1.625、0.991,均 P<0.05);APACHEⅡ评分、年龄、LYM和CRP是NUTRIC评估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OR分别为1.159、1.049、0.715、0.995,均 P<0.05)。 结论:NRS2002、SGA、NUTRIC评估ICU患者营养状态简便易操作,其中NRS2002阳性筛查率最高,适用于ICU病情较轻患者;SGA最能反映ICU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NUTRIC与反映营养状态的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较差,但其指标客观且易获取,适用于ICU中病情危重且意识不清的患者。营养评估工具应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人体测量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外周血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sTIM3)构建的模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作为观察主体。根据AP患者住院期间病情进展情况,将轻症AP(MAP)及中度重症AP(MSAP)患者列为非SAP组,SAP患者列为SAP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入院48 h内血液生物学指标、外周血sTIM3水平、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以及预后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患者住院期间进展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及最小赤池信息标准(AIC)筛选出的最佳参数,构建基于sTIM3的SAP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纳入99例AP患者,其中非SAP组80例,SAP组19例。与非SAP组比较,SAP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饮酒史比例、心率(HR)、呼吸频率(R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sTIM3、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MCTSI评分均明显升高,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直接胆红素(DBil)、IL-10均明显下降;且SAP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非SAP组明显延长〔ICU住院时间(d):1.0(0,1.5)比0(0,0),总住院时间(d):17.11±9.39比8.40±3.08,均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R〔优势比( OR)=1.059,95%可信区间(95% CI)为1.010~1.110, P=0.017〕、DBil( OR=0.981,95% CI为0.950~0.997, P=0.043)、sTIM3( OR=1.002,95% CI为1.001~1.003, P=0.027)是AP患者住院期间进展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基于sTIM3的SAP预测模型:Logit( P)=-14.602+0.187×BMI+0.057×HR+0.006×CRP-0.020×DBil+0.002×sTIM3;ROC曲线分析显示,单因素定量指标中以IL-6预测AP患者住院期间进展为SAP的效能最佳,但基于sTIM3模型的预测效能明显优于IL-6〔ROC曲线下面积(AUC)及95% CI:0.957(0.913~1.000)比0.902(0.845~0.958), P<0.05〕。 结论:基于sTIM3构建的模型对于AP患者住院期间进展为SAP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