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剂科药品报损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药剂科药品报损率的应用价值,旨在为提高药剂科药品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药剂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建品管圈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对药品报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基于实际情况制定干预对策.评估品管圈活动带来的有形成果(药品报损率、目标达标率、进步率)及无形成果(圈员个人能力提升).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药品报损率为0.080%,活动后总体药品报损率下降至0.029%,降幅达63.75%.品管圈活动后目标达标率为126.59%,进步率为120.68%.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圈员品管手法、沟通协调、积极性、团队精神、发掘问题的能力有不同程度提升.药品报损的主要原因为药库药房管理制度不完善、科室抢救和备用药品审批制度不完整、药品摆放布局及环境不达标、效期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团队提出并落实具体的干预措施,如实行药品管理责任制、优化药品流通环节、引入6S管理制度等,优化了药品管理工作流程,减少了药品报损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药剂科药品报损率,同时能提升圈员品管手法、工作效率、团队精神、工作积极性以及发掘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及降低耗损,提高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基于智慧物联体系的手术室药品闭环管理模式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为提升医院手术用药安全的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手术室药房借助物联网理念和手段,搭建手术室药品智慧物联体系(以下简称为"物联体系"),并对其进行优化完善.从质量、效率、成本、满意度4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比较物联体系试行初期(2022年第一季度)及优化完善后(2023年第一季度)我院手术室药品管理水平.结果 通过1年多的优化完善,我院以手术室药品流通走向为轴线,搭建了以智能药车为硬件基础,以麻醉医嘱信息系统为软件媒介,集成手术麻醉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药品全流程可追溯的物联体系.物联体系优化完善后,手术室麻醉医嘱规范化评分由试行初期的(68.5±3.5)分显著提升至(97.0±2.7)分,账物相符率由(82.40±8.85)%显著上升至(96.50±4.80)%,取用药时间由(40±8)min显著缩短至(12±3)min,每日退药频次由(36.0±6.5)次显著下降至(15.5±3.0)次,每月报损金额由(1 292.61±305.90)元显著降低至(594.24±195.05)元,医护人员满意度由(80.5±6.5)分显著提升至(96.0±3.0)分,各项指标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构建的该物联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手术用药的可及性、及时性、安全性,有利于手术室药品管理质量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品管圈活动对腔镜手术器械报损率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索应用品管圈手法对腔镜手术器械报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组建多部门联合的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腔镜手术器械的报损率"为主题,选取改善前2022年8-10月复用腔镜手术器械3520件,其报损率2.33%,以其损坏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器械部件缺失和内芯、外鞘、手柄混淆的现状,进行解析并制定对策,应用愚巧法改进培训方案、创建"四点式"腔镜手术器械保养流程方法、修订细化查检表等措施.选取改善后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腔镜手术器械5213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报损率来分析此次改善措施的效果.结果 改善后5213件腔镜手术器械的报损率降低至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目标达成率为137.33%.对处理流程中的8种问题类型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改善后均低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品管圈实施后,圈成员的品管圈手法、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有一定程度提升.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腔镜手术器械报损率的同时,科学应用管理工具多部门联动规范工作流程、制定器械报损的评分标准可以落实手供同行评议督查模式,保障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值得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复用超声刀头清洗标准化处理程序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研究复用超声刀头清洗标准化处理程序对清洗质量、处理报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同品牌型号射频超声刀头60把,用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把,对照组实施常规清洗流程,观察组清洗操作步骤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蒸汽辅助清洗,同时对操作进行标准化限定,利用目测法及白纱布法、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洗质量,计算耗时和报损率.结果 目测及白纱布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100%和80%;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6.67%和73.33%.观察组和对照组清洗耗时分别为(40.77±8.97)min和(61.50±13.26)min;观察组无报损,对照组报损率为6%.结论 采用清洗标准化处理程序,显著提高复用超声刀刀头的清洗合格率,缩短清洗时间,降低报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儿童静脉用药分剂量精细化调配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促进儿童静脉用药分剂量的准确、安全、有效调配.方法 按《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对输液标签进行优化,促进医院儿童用药分剂量精细化管理.回顾性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标签2022年1月至3月(优化前)与2022年4月至6月(优化后)的普通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与全肠外营养液(TPN)的调配、差错、药品报损数据,并分析其调配速率、调配差错率.结果 输液标签优化后,普通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的调配速率由每组(66.71±2.28)s提升至每组(54.56±3.26)s,调配差错率由0.13%降至0.07%(P<0.01).TPN的调配速率由每组(556.68±32.93)s提升至每组(397.60±31.03)s,调配差错率由0.30%降至0.11%(P<0.05);贴签错误、药品破损、调配时药品使用剂量计算错误所产生的药品损耗金额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优化PIVAS儿童静脉用药品的输液标签有助于提升药物调配速率,减少调配差错和药品损耗,为患儿提供剂量准确、安全的静脉输液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精实管理与人文关怀在住院药局的应用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精实管理与人文关怀在住院药局工作中的作用与实践.方法 将可视化的流程、温馨提示、创新拆包装、药局开放日等方式、方法应用于住院药局.结果 运用精实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提高了药品调配发放的速率,降低了药品调配风险和报损率,改善了退药乱、退药多的现象,提升了员工工作舒适度和药师、医师、护士的默契度.结论 精实管理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极大地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品管圈降低经营企业销售药品报损额实践与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加强团队精益管理,降低销售环节药品报损额.方法 开展品质管理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组,对导致药品报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结果 季度销售药品报损额从48007.49元降至6584.72元,目标达标率为149.05%,进步率为86.28%.结论 品管圈提高了药品销售环节工作质量,降低了药品报损额,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报损原因分析及措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报损情况,为降低药品报损率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调取该院2017年度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报损药品数据,对报损药品种类、金额、数量及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药品报损金额为2.87万元,月平均报损金额为2 391元,药品报损率为0.29‰.各个操作环节均有报损,其中人为操作不当是导致药品破损的主要原因.结论 通过原因分析及做出对策,加强人员操作管理,降低药品报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物联网技术医院特殊药品管理系统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医院特殊药品实时监管系统.方法 根据特殊药品管理规定,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药品从采购、 领用、 使用、 报损回收等全过程可追溯的实时管理.结果 特殊药品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 对药品使用情况、 库存监管、 申领管理、 处方审核实现智能化管理.结论 建立医疗机构特殊药品动态监管信息平台和系统,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管理,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可提高用药安全性及药品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周转率为指标探讨自动摆药机内药品库存管理措施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自动摆药机内药品库存管理的方法,以期做到库存的量化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方法:统计某院2017年10-12月(改良前)摆药机内药品的库存周转情况,查找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实施;再通过统计2018年1-3月(改良后)的库存周转情况评价管理效果.结果 与结论:针对入库,出库,报损各环节引起的库存周转率低的相关因素,从加药、滞销药品、报损药品3个方面加强管理,如创建自动生成加药量的Excel表格模板、建立滞销品种登记表和药品报损登记表,结果库存周转率由改良前的平均0.45提高至改良后的0.78(平均提高72.59%).相关措施的实施可明显提高库存周转率,保证药品质量,提高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