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锥形束CT进行显微根管治疗对诊间急症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对牙根钙化患者进行显微根管治疗,并对出现根管治疗诊间急症(EIAE)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根管钙化患者,均行CBCT检查并进行显微根管治疗,根据CBCT检查结果,统计EIAE的发生率和1年后预后(漏填、欠填、根管偏移)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EIAE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共100根钙化根管,EIAE发生率为8.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治疗前疼痛、治疗前瘘道、根尖阴影及牙髓活力均是影响EIAE发生的因素(OR=2.217、1.249、1.405、1.320、1.835,P<0.05);牙髓活力、治疗前瘘道、术前有无根尖暗影、根管充填长度、充填致密情况及冠渗漏均是影响显微根管治疗预后的因素(OR=1.256、1.425、1.237、1.225、1.280、1.267,P<0.05).结论:在显微根管治疗中 CBCT影像能够更详细了解钙化根管形态并明确根管走向,有助于对患牙个体特征、制定治疗方案和加强预后评估与分析,提升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意向性牙再植术后根尖及根周骨小梁分形维度化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利用分形维度分析评价意向性牙再植治疗畸形舌面沟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尖及根周区骨小梁微观结构的变化,评价骨愈合情况.方法 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畸形舌面沟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影像学检查伴有根尖及根周明显暗影)并且在我院完成显微根管治疗及意向性牙再植的患者,分别记录牙再植术后即刻(T0)和术后 1 年(T1)的根尖片进行分形分析研究,在根尖片上裁剪患牙根尖暗影区及根周暗影区这两个区域的影像作为目标区域(ROI),通过ImageJ软件获得骨小梁的二维数据,通过计盒法获得ROI内的分形指数(FD).使用SPSS17.0 统计分析在T0 和T1 时间点上,患牙根尖区的分形维度指数(FDa)及根周区分形维度指数(FDp)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共有 10 名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其中男 6 例,女 4 例,年龄组:<30 岁 6 例,≥30 岁 4 例.所有患者,患牙FDa及FDp随着时间推移均有升高,同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中,与≥30岁组相比,<30岁组,FDa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能年轻患者根尖区骨修复速度较年长者快,而FDp的升高不受患者年龄因素的影响,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尖区及根周骨愈合过程中,患牙根尖区及根周区域的FD值升高不受患者性别因素影响.结论 意向性牙再植术可能是畸形根面沟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一种可行治疗方法.分形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无创的、经济的,可定量评价其骨愈合的分析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iRoot SP联合骨缺损区覆盖口腔修复膜在慢性根尖炎根尖暗影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探讨iRoot SP联合骨缺损区覆盖口腔修复膜在慢性根尖炎根尖暗影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口腔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根尖炎根尖暗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根管封闭剂配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缺损区覆盖口腔修复膜治疗.所有患者术后行X射线检查,比较两组根管填充1周内急症反应程度(0、Ⅰ、Ⅱ、Ⅲ级)、治疗3和6个月时的有效率、根尖周暗影变化、通过回访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组患者在治疗后1、3和7 d的疼痛情况;于微渗漏检测装置中分别在1、2、4、7、14、21和28 d以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检测葡萄糖渗出浓度,进而评价根尖微渗漏情况;对比两组患牙封闭剂超填率.结果 观察组根管充填1周内急症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根管治疗后3和6个月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均未出现自发痛和咬合痛,临床检查未显示叩痛、触痛等阳性体征.对照组X射线显示29颗患牙根尖暗影完全消失,19颗减小,12颗无变化,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X射线显示47颗患牙根尖暗影完全消失,13颗减小,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1、3和7 d的VA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与观察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1、2、4、7、14、21和28 d的葡萄糖渗出浓度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葡萄糖渗出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与观察组葡萄糖渗出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葡萄糖渗出浓度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根管封闭剂超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SP联合骨缺损区覆盖口腔修复膜在慢性根尖炎根尖暗影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根尖暗影治疗效果,改善疼痛程度,有效降低根尖微渗漏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为牙髓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罹患根尖周病的年轻恒牙20颗进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术后观察18个月,每3个月进行1次临床及影像学评价.临床评价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牙髓活力检测;影像学评价包括定性观察根尖周暗影是否消失,定量检测影像牙根区域和根尖孔大小改变.结果:术后18个月所有患牙均无自觉症状,无临床阳性体征,25%(5/20)的患牙可检测到牙髓活力.X线片上所有患牙根尖周暗影消失,50%(10/20)的患牙根尖孔达到完全闭合.影像牙根区域增加从28.13%(术后3个月)上升到99.28%(术后18个月);根尖孔大小缩小从21.43%(术后3个月)上升到77.05%(术后18个月).结论:牙髓血运重建术能使根尖周炎年轻恒牙牙根继续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Ⅰ型牙内陷伴根管内吸收和根尖周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牙内陷是指有釉质覆盖的牙冠或牙根表面出现深凹陷,是一种在牙发育过程中牙结构矿化前,釉质组织进入牙乳头而形成的发育畸形.本文报告了右上侧切牙Ⅰ型牙内陷伴根管内吸收和根尖周囊肿1例.口腔检查见12牙冠畸形,腭侧中央缩窄,形成近远中2个牙尖;对侧22牙冠畸形,腭侧中央凸起,形成近远中2个凹陷.X线检查示12根尖大面积暗影,边缘线清晰;锥形束CT (CBCT)检查示12根尖大面积骨破坏,12牙冠1/3近中腭侧有一釉质卷曲,卷曲中央密度低,距离根尖4 mm处存在根管内吸收;22牙冠1/3近中腭侧也有一中央低密度釉质卷曲.诊断为12 Ⅰ型牙内陷伴根管内吸收和根尖周囊肿;22 Ⅰ型牙内陷.12牙内陷给予根管治疗及根尖周囊肿清除术,22牙内陷给予去龋后树脂充填.术后1周X线检查示12根尖截断,1个月复查X线示12根尖周暗影密度升高.本例提示,通过摄根尖X线片及CBCT,可以充分了解牙内陷患牙根管形态及根尖周情况,从而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重要依据;显微根管治疗联合根尖手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获得良好预后.临床医师应根据病例的具体情况,行相应检查及做出明确诊断,并针对不同的结构畸形和临床表现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Root SP与MTA修复成人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iRoot SP治疗成人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显微根管治疗中心因慢性根尖周炎就诊并伴根尖孔未闭合的成年患牙50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iRoot SP组25颗,MTA组25颗.iRoot SP组(实验组)用iRoot SP糊剂充填至根尖(厚约4 mm),MTA组(对照组)用MTA糊剂充填至根尖(厚约4 mm),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中上段;术后拍摄X射线片.患者6、12个月进行常规复诊,整理数据,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牙在治疗后均无自发痛、咬合痛;临床检查无叩痛、触痛等阳性体征;原有窦道消失,牙龈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实验组X射线显示15颗患牙根尖暗影完全消失,8颗患牙根尖暗影减小,2颗患牙根尖暗影无变化,总有效率为92.0%;MTA组X射线显示17颗患牙根尖暗影完全消失,8颗患牙根尖暗影减小,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 iRoot SP可用于成人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治疗,短期疗效可观,长期临床效果有待于更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α-TCP骨水泥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根尖周骨质缺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α-磷酸三钙(α-TCP)骨水泥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治疗根尖周骨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根尖周骨质缺损患者82例(110颗患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4颗患牙)和对照组(56颗患牙),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α-TCP骨水泥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α-TCP骨水泥复合PRF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4个月、10个月时X线片检查优良率,对比手术前后根尖周围组织暗影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P <0.05);术后4个月、10个月时,观察组根尖X线检查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0个月,两组患者根尖周围组织暗影直径均较术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α-TCP骨水泥复合PRF治疗根尖周骨质缺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TA用于乳磨牙深龋冠髓切断术的3年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乳牙深龋采取MTA乳牙冠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2014年来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因深龋露髓行MTA乳牙冠髓切断术的乳磨牙102颗,分别于术后6、12、24、36个月复查,进行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MTA用于乳磨牙冠髓切断术的成功率在6、12、24、36个月分别为99.0%、95.5%、94.6%、93.3%,各时间段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个月时随访患牙90颗,其中有6颗患牙出现自发痛、牙龈脓包、根尖根分歧暗影等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被评价为失败,余84颗患牙均成功.结论 MTA用于乳牙深龋的冠髓切断术远期疗效好,适合在儿童口腔科广泛推广,以减少不必要的乳牙根管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直接全冠修复老年隐裂磨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直接全冠修复老年隐裂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兵器工业部卫生研究所521医院和解放军第三医院口腔科首诊且未进行牙髓治疗的隐裂磨牙患者120例 (120颗牙), 均符合条件可进行直接全冠修复处理.随访1~6个月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随访1~6个月, 120例老年患者全冠修复成功61例 (50. 8%), 改善11例 (9. 2%), 失败48例 (40. 0%), 总有效率为60. 0%.治疗失败的48例患者均在全冠修复1~2个月后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 其中12例在X线下出现根尖周暗影, 经过牙髓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 然后进行后续治疗.结论 老年发生隐裂牙经评估可以进行全冠修复时应尽早处理,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左侧下颌尖牙双根管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报告患者,谢某,男,69岁,汉族.因“左下前牙断裂疼痛”就诊.患者于8年前因左下尖牙龋坏疼痛,在外院行根管治疗并复合树脂充填,一直觉得咬合不适.3月前,患牙牙冠折断,近期疼痛加重,咀嚼痛.专科检查:33冠折,唇舌侧牙龈未见明显红肿,无瘘管,无明显牙周袋,叩(++),松动(-),冷(-),31缺失,口内有多颗固定修复体,口腔卫生一般.术前曲面断层片示33根尖偏近中可见明显暗影,根管内有少许白色充填物.诊断:①冠折;②慢性根尖周炎.治疗:33去净软龋,可见颊舌向分布的2个根管口,四氯乙烯(除丁克,朗力生物,中国)溶解掉颊侧根管残留牙胶,疏通颊舌二根管,ProTaper镍钛根管系统(Dentsply/Maillefer,瑞士)机扩至F2,开放;1周后根管封氢氧化钙消毒;2周后热牙胶充填根管(图1),磷酸锌水门汀暂封;3周后行桩冠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