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开探查、尺骨截骨、环状韧带复位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切开探查、尺骨截骨、环状韧带复位(三合一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35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13例;左侧19例,右侧16例;年龄(6.8±2.5)岁;桡骨头向前侧脱位30例,向前外侧脱位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7.9±9.9)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三合一手术治疗。测量并比较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转范围及肘关节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获12个月随访,术后1.5~4.0个月尺骨截骨端达到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肘关节伸直活动度(-1.0°±5.9°)、屈曲活动度(128.5°±4.9°)均较术前(-9.3°±18.0°、108.4°±17.3°)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前臂旋前活动度(61.5°±19.4°)较术前(72.7°±22.4°)受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前臂旋后活动度(86.7°±4.5°)与术前(81.0°±1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肘关节HSS评分[(93.5±5.2)分]优于术前[(80.6±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肘关节HSS评分评定疗效:优21例,良12例,一般2例,优良率94.3%(33/35)。1例患者术后发生再脱位。 结论:切开探查、尺骨截骨、环状韧带复位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有显著改善,前臂旋前功能稍有受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肘关节韧带解剖及损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肘关节韧带的正常解剖及其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对 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招募的38名(38侧)健康志愿者及82例肘关节损伤患者的MRI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健康志愿者均无肘关节外伤、肘关节韧带损伤、疼痛史,肘关节功能正常;82例肘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经手术证实8例、随访证实74例。采用盲法对照分析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复合体结构的正常解剖及损伤的MRI表现特点。结果:38例健康志愿者的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和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在MRI T1加权(T1WI)与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PD-FS)序列上均表现为细条带状低信号,环状韧带表现为包绕桡骨头的环形线样低信号。82例肘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中,单独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6例,单独屈肌总腱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复合体伴屈肌总腱损伤4例;单独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9例,单独伸肌总腱损伤21例,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伴伸肌总腱损伤31例;内、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9例,其中5例伴屈、伸肌总腱损伤。9例内、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均损伤中,完全撕裂5例,部分撕裂4例;10例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中,拉伤9例,完全撕裂1例;40例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中,拉伤29例,部分撕裂10例,完全撕裂1例。MRI检查T1WI序列上拉伤的韧带表现为增粗模糊,纤维尚连续,PD-FS序列表现为信号不均匀增高;部分撕裂表现为纤维增粗、局部不连续;完全撕裂表现为中断的纤维回缩,断端韧带结构消失,伴周围软组织水肿。结论:MRI是评价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正常解剖及损伤的有效方法,对肘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Boyd入路环状韧带复位联合尺骨截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Boyd入路桡骨头、环状韧带复位联合尺骨截骨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骨科16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3~10.3岁,平均6.1岁;左侧8例,右侧8例;Bado Ⅰ型13例,Ⅲ型3例。16例患儿均采用Boyd入路桡骨头、环状韧带复位联合尺骨截骨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肱桡对应关系、尺骨截骨愈合情况,对比手术前以及手术后6个月时肘关节活动度,采用Kim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1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无石膏压疮、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儿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3.5个月。16例患儿术后4~6周拆除石膏时及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肱桡关系对应良好,桡骨头无脱位或半脱位;无尺骨截骨处延迟愈合、不愈合,尺骨愈合时间12~16(13.7±1.3)周。患儿术后6个月伸肘、屈肘、旋前、旋后角度分别为0.9°±2.7°、124.4°±4.4°、70.3°±2.9°、76.3°±6.2°,明显优于术前的5.9°±20.1°、114.1°±15.1°、66.6°±8.3°、71.6°±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175、6.047、5.759、10.336, P值均<0.05)。根据Kim评分评定肘关节功能,术后6个月优11例、良5例,明显优于术前的优7例、良2例、一般5例、差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75, P<0.05)。 结论:对于伤后1年内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采取Boyd入路环状韧带复位联合尺骨截骨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解剖清晰,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闭合复位"成功"儿童孟氏骨折上尺桡关节的MRI表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儿童孟氏骨折闭合整复"成功"后进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评估上尺桡关节及上尺桡关节重要稳定结构环状韧带的复位情况,以指导儿童孟氏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67例有完整MRI资料的闭合复位成功的孟氏骨折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3例,女24例,年龄范围为3岁9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6岁9个月。所有患儿均在闭合整复后2~3 d内进行MRI检查。通过对MRI图像进行分析、测量,观察上尺桡关节匹配情况及环状韧带复位情况,并测量上尺桡关节间隙最大距离。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 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67例闭合复位"成功"的患儿中,环状韧带仍环绕桡骨头的15例,患儿上尺桡关节均匹配良好;环状韧带不包绕桡骨头、移位、嵌入肱桡关节间隙的52例,其中21例上尺桡关节匹配良好,31例上尺桡关节匹配不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15例环状韧带环绕桡骨头患儿上尺桡关节最大间隙为(1.2±0.3)mm。52例环状韧带不环绕桡骨头患儿上尺桡关节最大间隙为(2.4±1.3)m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6.04, P<0.001)。肘关节功能按照Ma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67例,优良率达100%,仅3例患儿前臂旋转过程中肘关节有轻微挫动感。X线片随访观察,患儿肱桡关节均对应良好,无桡骨头半脱位、再脱位。尺骨骨折端均满意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脱出等。 结论:儿童孟氏骨折肱桡关节放射学复位不一定为解剖学复位,应同时考虑上尺桡关节和环状韧带的复位情况。MRI检查能精确评估上尺桡关节和环状韧带复位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Henry入路前关节囊横切松解下移选择性后关节囊纵切桡骨头套入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Henry入路前关节囊横切松解下移选择性后关节囊纵切桡骨头套入改良方法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2013年2月至2019年12月,采取肘关节后入路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Henry入路前关节囊横切松解下移选择性后关节囊纵切桡骨头套入的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岁3个月至13岁5个月,平均8岁4个月,BadoⅠ型20例,Bado Ⅲ型9例,手术距离骨折发生时间3~48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时间小于24个月组患儿21例,大于24个月组患儿8例,术后随访4~27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按照Macka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例患儿术中予以尺骨截骨成角延长钢板内固定序贯肘关节前上方关节囊横切松解下移卡压环状韧带后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稳定性测试,8例患儿屈肘关节时出现桡骨头前方脱位,其中受伤时间小于24个月的患儿1例,大于24个月的患儿7例,采取选择性后关节囊纵行切开松解环状韧带修复后桡骨头恢复稳定性。所有患儿术后未出现关节活动疼痛症状,无桡神经深支损伤症状。患肢的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进,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平均的90.17°提高到术后的121.10°,前臂旋转活动度术前平均91.21°增加至121.55°。按照Macky标准优良率达100%,其中19例为优,10例良好。拍摄X线片随访观察:肱桡关节关系对应良好,尺骨截骨断端愈合满意,无骨不愈合、异位骨化、内固定松动脱出、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结论:肘关节Henry入路前关节囊横切松解下移选择性后关节囊纵切桡骨头套入方法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其环状韧带再利用、操作创伤小、降低术后桡骨头再脱位风险等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探讨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Monteggia骨折临床治疗失误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Monteggia骨折临床诊断和治疗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34例孟氏骨折患者,初步诊断符合孟氏骨折28例,修正诊断6例;男24例,女10例;儿童12例,成人22例;摔伤28例,坠落伤2例,车外伤4例;陈旧性骨折2例。术前依据X线、CT平扫及三维重建等影像学资料,评估骨性结构损伤状况,主要关注尺骨、桡骨小头结构的完整性,根据骨折-脱位分型。术中骨性连接修复后,检查桡骨头是否复位、活动肘关节时桡骨头是否稳定,检查有无关节囊及环状韧带损伤;行应力试验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行缝合修复或锚钉修复侧副韧带。术后辅助肘关节功能康复锻炼。通过活动肘关节或透视观察肘关节是否存在肘关节摇摆不稳、桡骨头半脱位等不稳定现象。结果:术前评估Bado分型:Ⅰ型13例,Ⅱ型11例(ⅡA型6例;ⅡB型2例;ⅡC型3例),Ⅲ型8例,Ⅳ型2例。术中评估:Ⅰ型2例手法复位,10例钢板内固定(1例行环状韧带修补),1例克氏针固定;Ⅱ型11例钢板内固定;Ⅲ型4例手法复位,4例钢板内固定;Ⅳ型2例钢板内固定。骨性结构修复后桡骨头仍处于脱位状态者2例,进行环状韧带修补;2例仍有肘关节不稳表现,行内/外侧韧带损伤的修复。尺骨鹰嘴骨折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者1例;冠状突骨折螺钉固定者2例;桡骨头骨折钢板固定者1例,螺钉固定者1例。骨性修复与软组织修复后,1例仍有桡骨头半脱位,行石膏辅助固定。本组34例骨折均愈合。按照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法:优16例,良15例,可3例。结论:通过全面细致检查,可以降低Monteggia骨折漏诊率,对骨折脱位按损伤机制分型,能更准确地设计手术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从而更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钢板内固定与外架固定治疗儿童Bado 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比较儿童Bado 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尺骨截骨后钢板内固定和外架固定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Bado 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的资料,患儿均行环状韧带探查联合尺骨截骨术,其中24例尺骨截骨后采用钢板内固定,14例采用外架固定.术前及术后12个月,测量肘关节和前臂活动度,行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活动度和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但是术前术后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大于外架固定组(P<0.05).两组患儿肱桡关节再脱位、切口感染和尺骨愈合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Bado 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尺骨截骨后钢板内固定和外架固定均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术中肱桡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效果的造影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通过肘关节造影来评估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术中肱桡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的情况.方法 2017年8月至2022年10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新鲜孟氏骨折手术患儿37例,采用经肘后入路注入碘佛醇进行肘关节造影,对肱桡关节脱位复位质量进行再评估,观察肱桡关节对应关系.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2岁2个月~10岁4个月,平均(6.1±1.9)岁.按照Bado分型,Ⅰ型13例,Ⅱ型5例,Ⅲ型17例,Ⅳ型2例;伴有桡神经损伤4例,Gustilo Ⅰ度开放骨折4例;左侧15例,右侧22例.21例尺骨骨折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16例行克氏针固定.结果 3例患者发现隐性半脱位,再次闭合复位未成功,行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及环状韧带还纳术.所有患者(包括3例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患者)随访16~52周,平均(24.2±9.9)周.按照Bruce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35例,良2例,优良率100%.所有尺骨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无感染、再脱位、上尺桡融合、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影像学上所有患者肱桡关节对应关系正常.结论 肘关节造影能很好地辅助评估孟氏骨折术中肱桡关节闭合复位质量,及时发现隐匿性半脱位,进一步规避远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高频超声对肘部囊肿的诊断价值与介入治疗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分析研究高频超声对肘部囊肿的诊断价值与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采用高频超声下介入疗法治疗60例肘部囊肿患者的资料,男30例,女30例;年龄20~54(30.93± 5.32)岁;病程1~10(3.45±0.25)年.观察所有患者高频超声表现特征,分析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60例肘部囊肿中,囊肿大小6 mm×7 mm~111 mm×60 mm.超声图像特点:多数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存在囊壁,大部分囊内透声较好,呈无回声;伴有出血或感染时,可见细小密集点漂浮;病程较长受试者囊壁较为毛糙,且内部可见光带分隔,呈多房样;未见显著血流信号.最终检查结果:尺骨鹰嘴滑囊囊肿19例,桡骨环状韧带囊肿10例,肱二头肌桡骨囊囊肿9例,副韧带损伤囊肿7例,肘部表皮样囊肿4例,腱鞘囊肿6例,神经鞘囊肿5例.治疗后,痊愈33例,显效16例,好转11例,无效0例.治疗后发生轻度不良事件1例,中度不良事件1例,重度不良事件0例.治疗后患者正性情绪评分(38.04±1.74)分,高于治疗前的(35.92± 2.34)分(P<0.05);而负性情绪评分(24.61±1.51)分,低于治疗前的(30.15±3.46)分(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肘部囊肿的诊断价值较高,应用于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骨性与软组织手术联合铰链支架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评估骨性与软组织手术联合铰链支架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21-05采用骨性与软组织手术联合铰链支架固定治疗的1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作肘关节外侧弧形切口,从桡侧软组织破口进入,前侧关节囊、尺骨冠状突撕脱骨片套索缝合,然后进行桡骨头骨折复位固定,安装铰链支架固定,再进行环状韧带及桡侧副韧带修复重建.结果 术中所有患者肘关节均达到同心圆复位,尺骨冠突骨折及桡骨近端骨折基本解剖复位.15例均获得至少1年随访,随访期间未再次发生肘关节脱位,活动时无肘关节不稳情况出现.4例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桡神经损伤症状基本消失.术后3~7个月骨折线基本消失,无切口感染、钉道感染、骨化性肌炎发生,铰链支架均未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采用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 骨性与软组织手术联合铰链支架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疗效满意,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骨化性肌炎、肘关节再脱位、肘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