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调查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儿童牙科畏惧调查量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评估患儿牙科畏惧症情况;采用儿童气质量表(CPTS)评估患儿气质类型;采用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评估患儿社会性发展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评估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因素。结果: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共有106例发生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32.42%(106/327)。不同气质类型患儿的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麻烦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高(37/47,78.72%),平易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低(16/124,12.90%)。不同社会性发展水平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水平社会性发展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高(34/42,80.95%)。女童、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薄弱、有牙痛症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的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高于男童、无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良好、无牙痛症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患儿(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 OR=2.751,95% CI:1.774~4.268)、口腔健康意识薄弱( OR=2.465,95% CI:1.627~3.734)、父母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 OR=2.366,95% CI:1.583~3.535)、消极气质类型( OR=2.573,95% CI:1.685~3.929)、中等水平社会性发展( OR=0.397,95% CI:0.261~0.603)、高水平社会性发展( OR=0.416,95% CI:0.276~0.627)是牙体牙髓病患儿发生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较高,与患儿气质类型及社会性发展水平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近十年国内外牙科焦虑症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近十年来牙科焦虑症的研究现状,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动态、热点及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方法:以"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牙科畏惧症(dental phobia)""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自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及作者等分布、关键词的聚类及时序分析,绘制对应的循证可视化图谱。结果:纳入中文文献480篇,英文文献752篇,2019年发文量最多;国家和机构方面,文献中发文量较大的为瑞典、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中文文献中的发文机构间无合作交流,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国外作者发表文章较多,且其合作性比我国更密切;英文文献的结果提示sedation和validity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中文文献的结果提示中国学者对儿童牙科焦虑症关注度更高。结论:牙科焦虑症的英文文献发展较中文文献更具扩展性和深入性,VR干预、牙科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是目前牙科焦虑症领域的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长期牙周治疗失访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发生状况以及影响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的相关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96例,分别以一般情况问卷、牙科畏惧调查量表(DFS)、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SS)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患者牙周炎初治后20个月内牙周治疗情况以及长期治疗失访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96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存在长期治疗失访112例(观察组),未治疗失访84例(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年龄更高[(47.8 ± 9.8)岁vs.(42.2 ± 11.2)岁, t值为6.672]、文化程度更低[≤大专:23.2% (26/112)vs.13.1%(11/84), χ2值为5.033]、疾病严重度更轻[中度:53.6%(60/112)vs.34.5%(29/54), χ2值为9.027]、接受牙周手术者比例降低[4.5%(5/112) vs.23.8%(20/84), χ2值为8.264]、口腔保健自我效能低水平比例增高[53.6%(60/112) vs.6.0%(5/84), χ2值为18.992]、SESS评分降低[(52.6 ± 8.2)分vs.(62.9 ± 7.1)分, t值为5.99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治疗失访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增高( OR=1.043,95%可信区间1.013~1.085, P=0.007)、疾病严重度中度( OR=4.894,95%可信区间2.291~10.588, P<0.01)、非手术治疗( OR=11.356,95%可信区间2.236~27.483, P=0.004)、低水平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OR=31.884,95%可信区间20.812~56.173, P<0.01)。 结论: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治疗失访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疾病严重度、牙周治疗方案以及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的综合护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进行口腔治疗的小儿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制定实施综合性护理方案。采用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调查患儿治疗畏惧情况,采用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和Houpt行为量表调查患儿治疗依从性。统计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牙痛持续时间,调查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记录患儿术后随诊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前检查、麻醉诱导和术后护理过程中的CF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前检查、麻醉诱导和术后护理过程中的Frankl评分和Houp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牙痛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和家属各方面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1 w、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随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在全身麻醉技术进行口腔治疗的儿童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儿治疗畏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尽快恢复,还能够提高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患儿术后随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六手操作与四手操作护理在乳牙预成冠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六手操作与四手操作护理在乳牙预成冠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乳牙龋齿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手操作组和六手操作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儿修复效果、牙科畏惧程度、治疗依从性、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六手操作组修复有效率、患儿牙科畏惧程度、治疗依从性、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级比较均优于四手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相对于四手操作,六手操作护理应用于乳牙预成冠修复术可以提高修复效果、治疗依从性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降低乳牙龋齿患儿牙科畏惧程度,更适合儿童口腔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牙科畏惧症儿童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观察比较儿童口腔门诊牙科畏惧症患儿在全身麻醉下或保护性固定下进行口腔龋病系统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儿童畏惧调查表评估门诊就诊患儿(2022年07月至2022年12月)的牙科焦虑症分数,评分大于50分者纳入本研究总样本,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为全麻组(在全麻下进行口腔治疗)和束缚组(保护性固定下进行口腔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DMFT及术中根管治疗个数,术后3、6、12个月复诊依从率,充填体(包括预成冠)脱落率及龋(继发龋及新发龋)发生率情况.结果:全麻组患儿DMFT及术中根管治疗个数高于束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6、12个月复查时依从率高于束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龋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率均低于束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畏惧症患儿更适合全麻下行龋病系统化治疗,其耗时短、临床疗效佳、诊疗过程舒适,能够提升患儿就诊的依从性,且远期龋复发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牙周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炎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牙周内窥镜(periodontal endoscope,PE)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的临床疗效及对牙周炎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牙周内窥镜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收集2018年4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就诊的,传统SRP治疗6周后复查仍有残留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5mm的牙周炎患者,进一步行PE辅助SRP(PE+SRP).在传统SRP治疗后6周,PE+SRP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量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及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同时分别收集传统SRP和PE辅助SRP治疗即刻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在传统SRP治疗和PE辅助SRP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牙周组织自我认知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14,OHIP-14)以及牙科畏惧调查量表(dental fear scale,DFS).结果 共纳入牙周炎患者23例,患牙486颗,832个位点纳入临床研究.PE+SRP治疗后3个月,各项牙周临床指标:PLI(t = 9.254,P<0.001)、PD(t = 50.724,P<0.001)、CAL(t = 22.407,P<0.001)以及BOP(t = 9.217,P<0.001)均显著改善;与传统SRP(VAS:2.48±1.70)相比,PE+SRP(VAS:2.57±1.80)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无显著差异(t = 0.192,P = 0.850);两组牙周组织自我认知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t = 1.485,P = 0.152);同时传统SRP完成后OHIP-14的得分为(12.13±7.63)分,PE+SRP完成后OHIP-14得分为(10.26±5.25)分,两者无显著差异(t =-1.589,P = 0.126);传统SRP完成后DFS量表得分为(40.70±12.63)分,PE+SRP完成后DFS量表得分为(41.57±12.61)分,两者无显著差异(t = 0.404,P = 0.690).结论 PE辅助SRP治疗牙周炎患者残留牙周袋后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且与传统SRP相比,PE辅助SRP对牙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没有负面影响,可以临床广泛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乳牙直接盖髓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乳牙龋病及牙髓病的及时治疗对于维护儿童口腔健康有重要意义.直接盖髓术是一种将生物活性材料直接覆盖于牙髓暴露处,促进牙本质桥形成的活髓保存治疗方法.直接盖髓术可用于治疗牙髓活力正常、露髓孔≤ 1 mm的机械性露髓乳牙,具有微创、舒适、操作简单和椅旁时间短等优点,适合在儿童口腔临床中开展.早期研究认为深龋露髓乳牙使用直接盖髓术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材料和技术的进步,直接盖髓术在乳牙深龋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因相关研究质量较低,龋源性露髓乳牙的直接盖髓治疗尚未被普遍推荐,其广泛应用仍需更多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牙髓状态、隔离去龋操作、盖髓剂、洞型及牙位、冠方封闭及牙科畏惧等均是乳牙直接盖髓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临床操作中应正确判断牙髓状态,最大程度减少细菌污染.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是目前证据较为充分、治疗效果良好的直接盖髓剂,盖髓后应进行严密冠方封闭.iRoot BP Plus等新型生物活性材料应用于乳牙直接盖髓术的效果,以及止血方法等其他因素对患牙预后的影响仍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研究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海南地区≥60岁的常住人口550名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口腔健康行为合格率.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 χ2 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放的 550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21份(94.73%).调查发现,老年人群中做得最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是早晚刷牙(62.38%,325/521),做得最差的是每年至少进行1次洁牙(9.60%,50/521),老年人群口腔健康行为合格率为 26.49%(138/52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居住在城镇(OR=0.685,95%CI 0.558~0.842)、家庭月收入>5000 元(OR=0.772,95%CI 0.707~0.843)、经常社交(OR= 0.641,95%CI 0.474~0.867)是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合格的保护因素,而合并牙科畏惧症(OR=1.917,95%CI 1.324~2.777)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差(OR=2.908,95%CI 1.263~3.486)是其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合格率整体处于较差水平,居住在城镇、家庭月收入>5000 元、经常社交是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合格的保护因素,而合并牙科畏惧症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差是其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儿童口腔固定矫治前牙科畏惧症发生情况及其对患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探讨儿童口腔固定矫治前牙科畏惧症发生情况及对治疗依从性、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我院2019年6月~2022年3月90例牙颌畸形患儿,口腔固定矫治前采用Venham临床焦虑与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Venham)进行儿科牙科畏惧症评估,设为牙科畏惧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结果 90例学龄期牙颌畸形患儿共测出牙科畏惧症36例,Venham量表平均得分(3.15±0.30)分;牙科畏惧症组人际关系、自觉主动性、自律性、消极反抗性以及依从性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牙科畏惧症组功能、口腔、社会-情感、学校环境及自我形象以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口腔固定矫治前牙科畏惧症发生较高,牙科畏惧会降低口腔固定矫治治疗依从性以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