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积极度的概念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患者积极度概念的定义及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inoMed、CINAH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患者积极度的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患者积极度的定义属性为参与自我健康管理意愿、参与自我健康管理知识、参与自我健康管理行动和参与自我健康管理信心;其前因为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后果为促进健康行为、改善临床结局、降低医疗使用率与成本.测量工具包括患者积极度量表、医疗消费者参与度量表、医疗消费者健康积极指数、糖尿病患者积极度影响和动机量表.结论 该研究明确了患者积极度的定义属性、前因及后果,可为以后国内研制不同疾病患者积极度特异性评估工具,构建本土化的患者积极度干预方案等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雄性大鼠性动机的检测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性动机是指在有配偶时,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或接近潜在性伴侣的意愿强度,对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性欲低下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但其检测评估尚无统一标准.本文系统梳理了雄性大鼠性动机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雌雄交配类、竞争选择类和任务习得类三大类,同时论述相关评价指标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深入探讨性动机的本质,阐述性接触行为是性动机的直接体现,建议相关研究重点关注接触行为,并需要区分性接近和社会性接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半结构性访谈及横断面调查,分析影响其社会疏离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及需求,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按住院病区将78例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随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疏离干预方案至出院后4周.结果 对照组39例、试验组36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社会疏离及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感知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感知社会支持水平,降低社会疏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青少年社交能力缺陷与核心症状、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青少年的社交能力特征及其与核心症状、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6~13岁ADHD患儿59名作为ADHD组,同时社区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2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社会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SNAP-Ⅳ评定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评估两组被试的社交能力、核心症状及情绪和行为问题。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社交能力、情绪和问题行为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DHD组社交能力与其核心症状、情绪和问题行为等之间的关联,使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ADHD组性别、年龄、智商、核心症状、情绪和问题行为对社交能力的影响。结果:ADHD组患儿SRS总分[65(42,83)分]及社交知觉[10(8,13)分]、社交认知[13(9,19)分]、社交沟通[19(11,29)分]、孤独症样行为[9(5,14)分]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TD组[38(27.5,59.5)分,7(4,12.5)分,8(6,15)分,12(6.5,20)分,4(2,11)分]( Z=-2.97,-2.75,-2.41,-3.01,-2.64,均 P<0.05)。ADHD组患儿SDQ困难总分及影响因子、情绪、多动、品行、同伴交往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TD组( Z=-5.80,-6.89,-2.82,-8.59,-2.52,-3.81,均 P<0.05)。ADHD组患儿SR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与SNAP-Ⅳ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 r=0.33~0.71,均 P<0.05)。SRS总分、社交沟通量表得分与SDQ困难总分、影响因子、情绪、多动、品行、同伴交往分量表得分( r=0.29~0.65,均 P<0.05),社交知觉与困难总分、多动、同伴交往分量表得分( r=0.56,0.32,0.45,均 P<0.05),社交认知、孤独症样行为分量表得分与困难总分、影响因子、情绪、同伴交往分量表得分( r=0.27~0.55,均 P<0.05),社交动机分量表得分与困难总分、情绪、多动、品行、同伴交往分量表得分( r=0.29~0.55,均 P<0.05)均呈正相关;SR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与亲社会行为分量表得分( r=-0.63~-0.49,均 P<0.05)均呈负相关。SRS总分受到性别、年龄、对立违抗、情绪、多动、同伴交往( B=0.05~0.23,均 P<0.05)正向影响,亲社会行为分量表( B=-0.07, P<0.05)负向影响。 结论:ADHD儿童常常存在明显的社交能力缺陷,与核心症状、情绪和问题行为均有明确相关,危险因素为对立违抗、情绪、同伴关系,保护因素为亲社会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院校资源对临床医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院校资源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方法:基于教育部的院校资源数据和2019年《中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院校资源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业成就的效应。结果:学生在科学和学术、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职业素养4个领域的学业成就评分分别为(2.84±1.84)分、(6.03±1.99)分、(4.33±2.05)分、(2.92±1.84)分。分层线性模型的零模型显示,仅临床能力领域需要进行分层分析;两水平模型显示,生均图书数能够显著增强内在动机对临床能力的效应( P=0.025)。多元线性模型结果显示,生师比对健康与社会( P=0.046)领域的学业成就有显著的负向效应;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对健康与社会( P<0.01)和职业素养( P<0.01)领域的学业成就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生均图书数对科学和学术( P<0.01)、健康与社会( P<0.01)、职业素养( P=0.037)领域的学业成就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生均教学经费对各领域学业成就效应均不显著(均 P>0.05)。 结论:不同资源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不同,且在学业成就的不同领域影响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在线健康社区妊娠期高血糖用户问答文本内容挖掘——基于社会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挖掘与分析在线健康社区妊娠期高血糖(HIP)用户的网络问答文本,为HIP患者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糖尿病网"和"妈妈网"问答数据108 590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文本内容特征词共现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展示。在识别内容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主题间及主题内部节点关系,并结合Wilson信息行为理论对内容主题进行属性区分。结果:本研究构建出包含321个节点的HIP用户问答文本特征词网络,其中最大连通子网包括177个节点。围绕血糖控制和应对疾病压力两大类信息寻求动机,共识别出12个内容主题。其中,4个主题具有生理属性、7个主题具有认知属性、6个主题具有情感属性。药物治疗、饮食与营养包含的特征词数量最为突出,各主题内部均存在高点度中心度的特征词。结论:HIP用户关注的内容具有多种属性、多个维度。临床、社区医护人员及其他健康信息服务者可不断完善针对HIP患者的信息服务内容,满足其健康信息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侧隔核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外侧隔核(lateral septum, LS)位于胼胝体与内侧隔核(medial septum, MS)之间,主要由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能神经元组成。LS作为边缘系统的重要枢纽接受海马的传入,向下丘脑发出广泛的神经纤维投射,参与情绪、社会和动机等行为调控。文章围绕LS的解剖与功能异质性,系统综述了不同神经元亚型及其相关神经环路在焦虑、恐惧、运动、攻击、进食、记忆、睡眠和麻醉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进一步认识LS的病理和生理功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孕妇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孕妇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方法:遵循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对文献进行描述分析,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7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30日。结果:共纳入43篇文献。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主要为口腔专业人员和产前保健人员;理论基础包括健康信念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方式包括传统授课或讲座、以家庭为中心、以互联网为载体、动机性访谈;内容涉及孕妇口腔保健多个方面;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孕产妇口腔健康知-信-行水平及自我效能、口腔健康信念、口腔健康状态、口腔疾病患病率、不良妊娠结局及子女患龋率。结论:应建立口腔科与妇产科合作团队,将孕妇口腔保健纳入产前保健项目,充分利用孕妇学校平台,探索孕妇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最优理论基础,完善孕妇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通过开展高质量孕妇口腔健康教育的随访研究,促进母婴的口腔及整体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部分高三学生学医意愿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高三学生的学医意愿情况和影响其选择学医的因素,以期为医学院校制订招生政策、开展招生宣传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2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开展了全国范围高三学生的学医意愿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共有48所中学的1 382名学生完成了调查问卷。高三学生想学医的原因主要是:"认可医学的社会价值,医生救死扶伤很高尚"为62.4%(863/1 382),"对医学感兴趣"为50.3%(695/1 382)。对学医的担忧主要是:"学制长"为50.3%(695/1 382),"医患关系紧张"为45.7%(632/1 382)。高三学生了解医学的途径主要是:"家人交谈"为49.3%(681/1 382)、"影视文学作品"为41.8%(577/1 382)、"网络"为30.2%(417/1 382)。仅有11.2%(155/1 382)和12.7%(176/1 382)的学生参加过与医学相关的学校讲座或社会实践。经由影视文学作品、网络、学校讲座和社会实践了解医学的学生,担忧学制长的比例分别为55.1%(318/577)、55.2%(230/417)、43.9%(68/155)和48.9%(86/176),担忧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分别为52.5%(303/577)、53.5%(223/417)、49.7%(77/155)和46.6%(82/176)。结论:我国高三学生选择学医的动机较为纯粹,但其对医学专业学制长和医患关系紧张的担忧较大,对医学的了解不够客观和深入。积极探索医学学制改革,改善医患关系,注重在中学举办医学相关讲座和医学相关社会实践,将有助于吸引考生报考医学专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编制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社会调节环模型为框架,根据相关文献、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形成问卷的条目池;通过专家咨询、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初步形成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采用方便取样法,对安徽省多所医院的619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施测,使用SPSS 24.0和Mplus 8.0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共18个项目,包括情绪识别、调节动机、调节策略、执行策略过程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四因素结构模型拟合良好,各维度与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830~0.932;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2,分半信度为0.880,重测信度为0.786。总问卷分与效标情绪智力分( r=0.680, P<0.001)、共情能力分( r=0.554, 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效标医患关系分( r=-0.353, P<0.001)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医护人员人际情绪调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有效对医护人员的人际情绪调节能力进行测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