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社区脊髓损伤人群就业情况横断面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从个人相关因素、身体功能、活动能力和环境因素等方面了解江苏省内居住于社区的脊髓损伤(SCI)患者的就业情况,从而确定影响其伤后就业的因素,并从不同方面提出脊髓损伤患者回归工作岗位的潜在方法。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观察性研究,基于国际脊髓损伤(InSCI)社区调查—中国江苏项目,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框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社区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总体健康和幸福感评价等方面。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脊髓损伤患者的就业相关基本情况,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社区脊髓损伤患者就业的影响因素。结果:2018年1月至12月,共收集问卷726份,其中541份通过电话访谈、152份通过网络链接以及33份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完成。Logistic回归结果可知,在家/外出时是否有人照顾( OR=0.405)、损伤时年龄( OR=0.949)、个人因素( OR=1.068)、活动和参与( OR=1.034)以及环境因素( OR=1.043)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从事带薪职业的主要因素( P<0.05)。 结论:居住在社区的脊髓损伤患者就业率较低(22.80%),活动受限和环境障碍为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全面的康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足够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患者重回工作岗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为我国营养学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2008届至2020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就业信息、现工作情况和对本专业职业发展的认识等。结果:61.7%(158/256)的毕业生选择就业,37.8%(97/256)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95.3%(244/256)的毕业生认为高学历能一定程度提高就业竞争力,89.8%(230/256)的毕业生认为持有注册营养师证书对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医院营养科[31.6%(50/15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系统事业单位[24.7%(39/158)]、食品/营养/健康管理/医药企业[24.1%(38/158)]为主。就业于医院的毕业生跳槽率最低[28.0%(14/50)],食品/营养/医药企业最高[73.7%(28/38)]。结论: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医院营养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营养/健康管理/医药企业,医院营养科的专业符合度和稳定性较高,较高学历和注册营养师证书被认为对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西安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及影响因素,为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提高其综合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为参考,自行设计含有4个维度62个条目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价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西安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综合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能力领域得分最高(3.05±0.84),其次为职业素养领域(2.48±0.81),得分最低的是科学与学术领域(1.89±0.68)。各因子得分中排在前3名的依次是临床执业能力(3.39±0.76)、理论知识掌握情况(3.55±0.48)和医学知识掌握情况(2.98±0.81),得分最低的3个因子依次是文献检索能力(1.31±0.64)、全球健康问题(1.49±0.82)和自我提升意愿及能力(1.81±0.73)。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综合能力影响因素,得出最优方程: Y=8.412+0.063 X6+0.190 X8+0.266 X10+0.031 X11+0.187 X12( X6为工作单位层次, X8为学习成绩排名, X10为实践教学满意度, X11为教学模式满意度, X12为毕业后再教育满意度)。其中实践教学满意度、毕业后再教育满意度和教学模式满意度越高,学生成绩排名越高,临床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得分越高。就业层次在综合医院的毕业生,其综合能力得分要高于社区/乡镇医院等基层医院的毕业生。 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应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模式,加大科学与学术领域的培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再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毕业生再教育满意度,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与社会网络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的潜在类别及其与社会网络的关系.方法 2022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合肥市1133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化态度调查表和社会网络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老化态度的分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网络对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 老年人老化态度分为消极懈怠型(27.6%)、中度平稳型(39.4%)和积极应对型(33.0%).3个类别的社会网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84,P<0.05).婚姻状态、是否再就业、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以及社会网络为潜在分型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存在群体异质性,须重点关注消极懈怠型老年人,并在识别不同潜在类别特征的基础上,改善社会网络质量和数量,为精准干预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健康城市理念下广州市越秀区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对广州市越秀区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现况开展调查,为促进健康城市理念下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广州市越秀区6个街道的305名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 自制问卷进行匿名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接受过社区就业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的比例分别为13.4%、6.2%及52.1%;78.6%的调查对象表示居住房屋为自己所租;6.8%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任何保险,39.3%的调查对象保险费由个人承担;30.8%的调查对象表示从不参加社区活动.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流动人口对社区服务的利用率较低,与其对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高需求不匹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社会保障水平低,社区融入程度也有待提高,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仍需提高支持力度.当前的社区化管理仍然难以完全保障广大流动人口的健康生活和工作.建议以需求为导向拓宽服务内容,强化流动人员 自治式管理,强调管理主体多元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以期实现健康城市的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职业重建训练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对强制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探讨职业重建训练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对强制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 例强制戒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职业重建训练联合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干预,观察组给予职业重建训练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干预,两组的干预时间均为6 周.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社区融入问卷(CIQ)、林氏就业准备(LASER)量表对两组戒毒人员进行评估,并在其强制戒毒结束离开戒毒所6 个月后进行随访,了解其就业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戒毒人员的中文版GSES评分,中文版CIQ的家庭融入维度评分、社会融入维度评分、生产活动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重返工作意愿倾向为行动的人员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在强制戒毒结束离开戒毒所 6 个月后,观察组就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职业重建训练联合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采用职业重建训练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对强制戒毒人员进行干预,能更好地提高强制戒毒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家庭及社会融入度,提升就业意愿并促进其积极就业,值得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康复服务能力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康复服务能力,为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9~11月天河区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问卷对社区康复医务人员情况、康复设施设备、康复治疗方法等服务能力进行调查,并抽样调查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现状.结果 共收回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完整调查相关资料,其中24家有社区康复服务内容,1家未有社区康复服务内容.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康复医务人员共131名,其中康复医师占51.91%,康复治疗师占32.06%,康复护士占16.03%.拥有康复医师中级和初级职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占70.83%和83.33%,拥有高级职称医师的社区机构较少.大部分在社区工作的康复治疗师为大专学历的康复治疗士,属于初级以下职称,拥有初级治疗师职称的机构仅为20.83%.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物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项目,但开展言语吞咽治疗的仅为4.17%.进行脑卒中康复科普宣传教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87.50%,行残疾人再就业康复训练的占29.17%.抽样调查社区脑卒中患者19例,68.42%的患者自行在家中行康复训练,仅57.89%到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康复.结论 目前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康复服务能力有一定基础,但脑卒中患者在社区难以获得较好的康复服务,社区需重视康复医疗建设,普及推广康复意识,积极发展中西医结合社区康复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同伴教育在社区戒毒康复领域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积极探索戒毒康复帮教服务的新方式,充分发挥戒毒康复情况良好并有助人意愿的戒毒成功人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尝试将同伴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到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服务领域,通过精心实施同伴辅导员培训计划,开展同伴个别辅导、同伴互助小组、组织同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同伴教育活动,并将同伴教育与戒毒人员过渡性就业、艺术戒毒康复等相结合,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坚持参加同伴教育活动的戒毒人员保持操守率为85%,全市累计戒断三年未复吸率为26%,就业率为65.5%,初步形成了上海戒毒康复领域同伴教育服务模式本文着重介绍了上海戒毒康复领域同伴教育服务模式的形成过程、同伴辅导员培养计划及开展同伴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戒毒康复同伴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精神康复“会所模式”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就“会所模式”康复成效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可知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可为精障人士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帮助参与实际就业,改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具有良好的应用成效,具有在我国进一步推广建设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昌市职业学校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向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南昌市职业学校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调查表对南昌市两所职业学校的438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3.2%的护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社会认同度低、父母为就业决策者是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向的阻碍因素;认为社区护理工作风险小、自主性强,正在接受社区护理学习,认可自己的护理实践技能能胜任社区护理工作是促进因素.[结论]建议有针对性地提高群众对社区护理的社会认同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护理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以及促进社区完善实习和见习就业平台,提高护生的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