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重复经颅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及miR-129-5p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及miR-129-5p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及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区就诊治疗的10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重复经颅伪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疗效;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和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miR-129-5p表达水平;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和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估生活质量;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估精神状态.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ADAS-cog及NPI评分分别为(22.40±2.20)分、(110.33±12.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7±2.59)分、(121.15±11.55)分,MMSE、GQoL-74及QoL-AD评分分别为(19.71±3.53)分、(72.33±9.08)分、(41.27±3.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15±2.40)分、(68.42±8.30)分、(38.13±4.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分别为(10.66±1.19)ng/L、(9.05±1.07)mg/L、(8.49±1.1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0±1.38)ng/L、(11.12±1.20)mg/L、(10.35±1.31)ng/L,miR-129-5p为1.50±0.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及提高miR-129-5p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评价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寒痰伏肺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ANXA1、TIM-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片并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记录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和体征(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进行治疗前后寒痰伏肺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膜联蛋白 A1(ANXA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IM-4)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寒痰伏肺证各主要症状评分和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s-CRP、TNF-α、PCT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NXA1和TIM-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抗感染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CAP可以有效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ANXA1、TIM-4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失笑散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受体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失笑散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胃复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失笑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TLR4、IL-4、TNF-α水平、木村-竹本分型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LR4、IL-4、TNF-α[(12.76±2.38)μg/mL、(32.62±6.18)ng/L、(1.16±0.34)pg/m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16±5.36)μg/mL、(38.34±6.15)ng/L、(1.38±0.22)pg/mL](P<0.05);观察组木村-竹本分型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笑散联合胃复春能够有效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缓解症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Ras相关区域家族10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RASSF)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RASSF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RASSF1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石蜡组织和血液中RASSF10蛋白表达,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SPCA-1中RASSF10 mRNA及蛋白(z=21.38、33.14,均 P<0.05)、在 NCI-H157 中 RASSF10 mRNA 及蛋白(z=56.73、56.34,均 P<0.05)均低于非肿瘤细胞株.MSP 发现RASSF10在SPCA-1和NCI-H157细胞株启动子区甲基化,用5-氮杂-2'-脱氧胞苷处理后,RASSF10在SPCA-1和NCI-H157细胞株中mRNA和蛋白(t=18.14、56.13,均P<0.05)的表达增加.RASSF1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组织中和血清中RASSF10的低表达密切相关(x2=19.271、4.831,均P<0.05).预后多因素分析石蜡组织中RASSF10表达(HR=0.508,P<0.05)和N分期(HR=1.839,P<0.001)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因素,RASSF10表达与肿瘤直径(x2=4.787,P<0.05)、气道内播散(=15.618,P<0.001)和N分期(x2=11.588,P<0.01)密切相关.结论:RASSF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降低,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是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食管癌致免疫性心肌炎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73岁。2020年4月,因进食后间断呕吐4个月,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低分化鳞状细胞癌。5月7日入住我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病史,日常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并规律服用治疗冠心病药物。入院CT检查示,食管下段-贲门区占位,纵隔内上腔静脉后-气管隆突区、主动脉弓下及食管下段旁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肝门区、胃小弯侧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11日开始行紫杉醇+奈达铂一线化疗2个周期。7月2日开始行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 Gy,分30次完成,同步奈达铂30 mg化疗,每周1次。2021年1月14日复查CT,提示肝转移,纵隔、腹腔淋巴结较前增大。23日开始行二线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个周期。3月13日复查CT,示新发肺转移灶。完善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Ⅰ和脑利钠肽基线检查后,于22日开始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24日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程中出现间断胸痛,当时射血分数为59%,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心电图检查未见急性心肌梗死异常改变。血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770.60 ng/L。请心内科会诊后,给予硝酸异酸梨酯片含服,胸痛缓解。25日患者血高敏肌钙蛋白Ⅰ> 40 000 ng/L,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24日无明显变化。考虑患者免疫治疗基线筛查时高敏肌钙蛋白正常(<1.5 ng/L),目前明显升高,心内科医师暂不考虑心肌梗死可能,故高度怀疑免疫性心肌炎。根据患者体重(45 kg),予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复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1 990.60 ng/L,再次行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26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2 656.30 ng/L,较前明显下降,继续甲泼尼龙400 mg冲击治疗。当日下午患者再次出现间断胸痛,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599.80 ng/L,予硝酸甘油对症治疗,胸痛缓解。27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31 859.70 ng/L,再次明显升高,脑利钠肽前体为14 044.0 ng/L,故将甲泼尼龙加量至1.0 g,并予吗替麦考酚酯0.5 g口服,2次/d。28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7 165.0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10 434.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4 U/L,乳酸脱氢酶为454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376 U/L。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射血分数为55%。继续行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同时加用艾司奥美拉唑抑酸护胃,辅酶Q10、尼可地尔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和能量代谢,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5 d后,按500、240、120 mg逐渐减量,各使用1周,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迅速回落。4月12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9.5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2 148.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7 U/L,乳酸脱氢酶为371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273 U/L,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021年4月14日患者出院时,甲泼尼龙减量至80 mg,1次/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伐沙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两组均在治疗10 d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心率(HR)、炎性因子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20%(46/51)比68.63%(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7.256, 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 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aCO 2和HR水平低于对照组[(82.91 ± 4.35) mmHg(1 mmHg = 0.133 kPa)比(73.35 ± 2.97) mmHg、(34.21 ± 2.89) mmHg比(39.98 ± 3.25) mmHg、(76.83 ± 3.76)次/min比(84.20 ± 3.15)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12.96、9.48、9.17, 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0.62 ± 0.20) μg/L比(1.08 ± 0.23) μg/L、(15.42 ± 2.53) μg/L比(20.93 ± 2.78)μg/L、(0.49 ± 0.16) μg/L比(0.78 ± 0.12)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10.78、10.47、10.36, 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2.78 ± 0.61) g/L比(3.53 ± 0.54) g/L、(1.18 ± 0.23) mg/L比(1.69 ± 0.28) mg/L],而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15.85 ± 1.48) s比(13.04 ± 1.27) s、(40.79 ± 2.34) s比(37.46 ± 2.98)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6.58、10.05、10.29、6.28, P<0.05)。 结论:利伐沙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炎性反应及改善凝血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中的炎性小体活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SC)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炎性小体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分为4组,TBI模型组、生理盐水组、AMSC移植组、假手术组,通过立体定向的方法,将AMSC移植到TBI大鼠损伤周围区域,移植1周后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TBI大鼠损伤周围区域炎性小体蛋白复合物组分:NLRP1、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性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以及下游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损伤局部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单核/巨噬细胞抗原1(ED-1)的表达,测定各组损伤局部的炎性反应强度。通过改良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mNSS),分析AMSC移植对大鼠TBI的治疗作用。对各组炎性小体组分及促炎因子表达水平的组间比较采用采用单向方差分析,移植术后各组间神经功能评分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一步的组间比较采用LSD的方法;NS组与AMSC移植组炎性反应强度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模型组损伤周围区域NLRP1和NLRP3炎性小体复合物各组分及下游促炎因子表达均明显升高:NLRP1(0.98±0.06比12.50±2.00, F=53.547, P<0.05)、NLRP3(0.99±0.08比12.56±1.93, F=61.324, P<0.05)、ASC(1.00±0.07比11.07±1.95, F=52.320, P<0.05)、Caspase-1(1.01±0.09比11.59±1.89 F=52.306, P<0.05)、IL-1β(1.00±0.04比6.77±1.28, F=35.365, P<0.05)、IL-18(0.98±0.06比9.64±1.74, F=44.510, P<0.05)、TNF-α(0.98±0.06比7.26±1.57, F=38.755, P<0.05)。而与生理盐水组比较,AMSC移植可降低炎性小体复合物各组分及下游促炎因子表达:NLRP1(12.55±1.80比8.06±1.97, F=53.547, P<0.05)、NLRP3(12.87±2.18比8.76±1.22, F=61.324, P<0.05)、ASC(12.22±2.25比5.88±1.15, F=52.320, P<0.05)、Caspase-1(12.43±2.28比6.73±1.33, F=52.306, P<0.05)、IL-1β(6.98±1.26比3.87±1.12, F=35.365, P<0.05)、IL-18(9.25±1.82比4.06±1.26, F=44.510, P<0.05)、TNF-α(8.35±1.42比4.09±1.12, F=38.755, 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AMSC组可降低损伤周围区域的炎性反应强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AMSC移植可促进TB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结论:AMSC移植对NLRP1和NLRP3炎性小体的抑制作用是其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从而促进TBI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8F-FDG PET/CT在胃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在胃癌中的应用既有优点又有局限性。胃癌原发灶对 18F-FDG的摄取与癌症分期、组织学分型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早期胃癌 18F-FDG摄取阳性预示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不可治愈性。进展期胃癌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在肠型与印戒细胞癌(SRC)或弥漫型胃癌间的差异显著,SRC的SUV max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 18F-FDG PET/CT对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较低,但其特异度很高,区域淋巴结对 18F-FDG摄取呈阳性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18F-FDG PET/CT可检出隐匿的远处转移(7.2%~10.0%),其中大部分(4.7%~8.8%)使用腹腔镜也不能检出。常规性应用 18F-FDG PET/CT并联合腹腔镜检查对明确胃癌分期的意义重大。因此,笔者就 18F-FDG PET/CT在胃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单细胞组学预测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单细胞组学分析肝内胆管癌(I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获益。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整合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4个数据集的ICC单细胞测序结果,共获得46例患者根治性切除样本,探索ICC微环境的特征。同时分析附有生存数据的EMBI数据库共100例ICC组织芯片数据,通过ssGSEA算法计算芯片数据每个样本中各个上皮细胞亚群的浸润丰度,探索与患者较差预后相关的关键上皮细胞亚群,并研究该亚群关键标志(marker)基因的临床价值。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模型筛选预后相关marker基因,使用目标基因构建 Cox比例风险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验证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CA)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上皮细胞亚群几乎仅在肿瘤组织中浸润。表达 MT2A的上皮细胞亚群与患者更差的预后相关且浸润丰度很高,以该亚群浸润为特征的患者被定义为抗氧化型。经单因素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该亚群的marker基因,其中 FILPIL、 NAKBIA、 PEG10、 SERPINB5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用这4个基因表达量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根据该模型所区分的高风险组患者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组患者( P值均<0.05);所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有效性。ROC曲线显示,模型1、3、5年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844、0.845;经校准曲线与DCA检验,对比临床指标,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结论:MT2A阳性上皮细胞亚群与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生存获益相关,可将ICC组织分为抗氧化型与非抗氧化型,抗氧化型预示患者预后较差,可考虑通过术后辅助治疗等手段改善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干细胞联合双药纳米组装体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干细胞联合双药纳米组装体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血管紧张素1-7(SAAl-7)多肽与替米沙坦共组装的双药纳米组装体。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纳米组、干细胞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纳米组、干细胞组和联合组均通过前降支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采取相同手术步骤但结扎线不结扎,干细胞组和联合组在结扎后于梗死区边缘注射20 μl干细胞,其他组采取相同方法注射等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手术建模当天开始,纳米组和联合组均尾静脉注射0.5 ml双药纳米组装体,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细胞组均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术后均连续观察14 d。检测比较5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质量(LVW)、左室质量指数(LVWI)、心肌细胞横径(TDM)]、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丙二醛、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等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LVEF、FS、体质量、SOD和谷胱甘肽水平均降低(均 P<0.05),LVEDD、LVESD、LVW、LVWI、TDM、IL-6、TNF-α、丙二醛、肌酐、ALT、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均 P<0.05)。与模型组比较,纳米组、干细胞组和联合组的LVEF、FS、体质量、SOD和谷胱甘肽水平均升高(均 P<0.05),LVEDD、LVESD、LVW、LVWI、TDM、IL-6、TNF-α、丙二醛、肌酐、ALT、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均 P<0.05)。与纳米组和干细胞组比较,联合组的LVEF、FS、体质量、SOD和谷胱甘肽水平均升高(均 P<0.05),LVEDD、LVESD、LVW、LVWI、TDM、IL-6、TNF-α、丙二醛、肌酐、ALT、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均 P<0.05)。 结论:干细胞联合双药纳米组装体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改善其心功能并减轻其心室重构,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