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塞通滴丸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PTS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究血塞通滴丸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 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及其对血糖代谢、心功能、血栓前状态(PT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 年7 月—2023 年7 月收治的90 例T2DM合并CHF,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 例.2 组均予强心、利尿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达格列净治疗,研究组予血塞通滴丸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治疗3 个月后对比2 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心功能指标、PTS指标、心力衰竭症状(Lee氏心力衰竭评分)、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血清Nexilin、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89%(40/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1 个月、3 个月后外周血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 个月、3 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 个月、3 个月后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血栓素B2、Nexilin、sST2 水平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 个月、3 个月后Lee氏心力衰竭评分、MLHFQ评分降低(P<0.01).结论 在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血塞通滴丸联合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CHF效果确切,可改善心功能、血糖代谢、PTS,并可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心力衰竭病情进展,具一定安全性,可能与调节Nexilin、sST2 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散风通窍滴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观察散风通窍滴丸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1 年12 月—2022 年11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诊疗的 100 例肺经伏热型过敏性鼻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儿服用氯雷他定片,1 次/d,12 岁以上和体质量>30 kg,1 片/次;12 岁及以下和体质量≤30 kg,0.5 片/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散风通窍滴丸,10 丸/次,3 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 3 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鼻炎症状、血清免疫因子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 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E、IgM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IgA、IgE、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IL-10 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IL-4、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风通窍滴丸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免疫因子指标,改善全身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散风通窍滴丸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散风通窍滴丸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3 月—2021 年6 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91 例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鼻渊通窍颗粒组(30 例)、氯雷他定组(30例)和散风通窍滴丸组(31例).鼻渊通窍颗粒组口服鼻渊通窍颗粒,1袋/次,3次/d.氯雷他定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次,1 次/d.散风通窍滴丸组口服散风通窍滴丸,20 丸/次,3 次/d.3 组均连续治疗 1 个月.观察 3 组临床疗效,比较 3 组中医证候积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散风通窍滴丸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是 90.32%,显著高于鼻渊通窍颗粒的 76.67%和氯雷他定组的 83.33%(P<0.05);散风通窍滴丸组单项症状、体征疗效的总有效率是 93.55%,显著高于鼻渊通窍颗粒的 83.33%和氯雷他定组的 86.67%(P<0.05).治疗后,3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散风通窍滴丸组鼻塞、鼻黏膜肿胀评分显著低于鼻渊通窍颗粒组和氯雷他定组;散风通窍滴丸组流清/黏稠涕评分、口干评分、舌红苔薄白/黄评分、脉数评分显著低于氯雷他定组(P<0.05).治疗后,3 组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散风通窍滴丸组RQLQ评分显著低于氯雷他定(P<0.05).治疗后,3 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 3 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鼻渊通窍颗粒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 6.67%,氯雷他定组是 13.33%,散风通窍滴丸组是 3.23%,氯雷他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散风通窍滴丸组(P<0.05).结论 散风通窍滴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药物,可明显改善各项中医证候指标,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鼻塞和鼻黏膜肿胀症状,能降低血清IL-4 和IL-13 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清开灵滴丸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及对血清EGF IL-1β VCAM-1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清开灵滴丸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白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地塞米松磷酸钠+庆大霉素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开灵滴丸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和EGF、IL-1β、VCAM-1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和3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46/58)(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CPR、IL-6均明显比对照组低[(94.52±13.89)ng/L vs(21.37±17.43)ng/L,(13.42±1.68)mg/L vs(22.30±2.93)mg/L,(110.27±14.19)ng/L vs(158.33±19.34)ng/L](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 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血清EGF、VCAM-1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IL-1β明显低于对照组,EGF、VCAM-1明显比对照组高[(82.37±8.90)pg/mL vs(114.06±12.17)pg/mL,(4.42±0.72)μg/L vs(3.37±0.68)μg/L,(8.19±1.40)ng/mL vs(5.68±1.06)ng/mL](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68%(6/62)和8.62%(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5.26%(2/38),对照组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25.00%(7/28),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咽炎患者中使用清开灵滴丸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疾病恢复,短期内复发率低,其内在机制可能和调节血清EGF、IL-1β、VCAM-1的表达相关,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塞通滴丸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及批次一致性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血塞通滴丸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的指纹图谱方法并测定其主要成分含量,并结合相关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产品质量批次一致性进行系统、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采用Agilent 1290 UPLC,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对5种皂苷类成分三七皂苷R1 (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Rd (Rg1、Re、Rb1、Rd)进行含量测定,并建立了血塞通滴丸的指纹图谱,通过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血塞通滴丸的批次一致性进行全面评价,同时采用Hotelling's T2和DModX 2种统计量,为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设定控制范围.结果 14批样品中,5种皂苷含量较为稳定,设定的质控范围分别为R1 24.69~30.03 mg/g、Rg1 102.60~122.44 mg/g、Re 12.93~15.45 mg/g、Rb1 99.74~112.12 mg/g和Rd 23.35~31.75 mg/g.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15个共有峰,经对照品化学指认共鉴定出R1、Rg1、Re、Rb1、Rd 5个色谱峰.14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98.PCA分析中14批样品无异常批次,表明血塞通滴丸的批次一致性较高,但存放时间差异在指纹图谱上有所体现;OPLS-DA分析得出,在造成14批样品有渐变趋势的变量中,已定量的Rb1和Rd影响较大;Hotelling's T2和DModX的控制上限分别为31.17和1.82.结论 所建方法科学准确,简便可靠,不但可以用于血塞通滴丸的质量控制,而且可以对其批次质量一致性进行全面评价,可为解决中药质量批次一致性的共性问题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血栓通滴丸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滴丸制剂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将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收治的符合视网膜静脉阻塞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60只眼)随机分为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组与口服复方血栓通滴丸组.两组患者按照标准剂量连续服用28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28 d及随访期(半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内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未发现不良事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28 d的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2、0.55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28 d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内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47、0.57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28 d视网膜出血吸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6、0.577,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滴丸在视力预后及出血吸收有效率方面优于复方血栓通胶囊,但是两种制剂在降低黄斑中心凹水肿方面的作用均不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舒脑欣滴丸对大鼠脑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注射自体血栓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脑梗塞模型,观察舒脑欣滴丸对脑中风恢复期治疗作用.方法:实验设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舒脑欣滴丸13、26、52、104 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脑心通500 mg/kg组,每组10只.脑缺血后第3d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天.通过平衡木测验观察大鼠肢体功能;通过前肢抓力测定,观察肌力功能;通过避暗穿梭试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通过脑组织HE染色,显微镜病理学,观察海马、皮层神经元数目以及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GFAP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舒脑欣滴丸能显著增加大鼠运动功能评分及前肢抓力;明显降低增加的受电击次数;明显增加海马CA1区和皮层神经元数目,并增加海马CA1区GFAP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舒脑欣滴丸对大鼠脑中风恢复期有治疗作用,改善其神经元功能,增强学习记忆,可能与GFAP表达增加进而促进再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真实世界研究中16856例应用速效救心丸的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自2001-2015年采集37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中16 856例应用速效救心丸,且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医疗数据,规范后分析发现:16 856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2.48岁,入院科室主要为心内科(19.30%)和老年病科(9.77%).入院病情一般者占61.96%,平均住院时间16.16 d;患者主要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占研究中总诊断数的47.97%,主要中医证候为气虚血瘀证,占5.86%;临床常联合的西药为硝酸异山梨酯(61.15%)、阿司匹林肠溶片(50.77%)、肝素(36.88%),常联合的中药为复方丹参滴丸/片(19.13%)、血塞通胶囊/注射液(15.01%)、麝香保心丸(12.29%);常联合应用的西药种类为血管扩张药(78.39%)、中药种类是活血化瘀剂(82.04%),常用西药组合为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该研究意在挖掘有价值的临床特点及联合用药方案线索,发现速效救心丸应用基本符合说明书,合乎老年人共病众多、兼症繁杂的特点;联合用药与适应症——冠心病指南相契合,有一定规律可循,对拓展速效救心丸临床应用的认知度,提供临床诊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6种常用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6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整理国内指南中推荐治疗DPN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通过临床调查确定常用治疗DPN的中成药;检索中英文医学数据库上述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单用或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12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2020年3月12日,运用Stata 13.1、WinBUGS 1.4.3软件及R3.2.4软件gemtc程度包进行疗效综合分析与比较.结果 本研究纳入6种常用中成药共24篇RCT文献.结果显示,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基础治疗与糖脉康颗粒比较(MD=-3.20,95%CI[-6.22,-0.48]);基础治疗与糖脉康颗粒+甲钴胺比较(MD=-4.87,95%CI[-9.00,-1.25]);基础治疗与银杏叶片+甲钴胺比较(MD=-4.93,95%CI[-8.37,-1.70]);基础治疗与血塞通软胶囊+甲钴胺比较(MD=-7.94,95%CI[-12.66,-3.49]);甲钴胺与糖脉康颗粒+甲钴胺比较(MD=-4.63,95%CI[-6.64,-2.61]);甲钴胺与银杏叶片+甲钴胺比较(MD=-4.69,95%CI[-7.29,-1.80]);甲钴胺与血塞通软胶囊+甲钴胺比较(MD=-7.69,95%CI[-10.84,-4.48]);糖脉康颗粒与血塞通软胶囊+甲钴胺比较(MD=-4.74,95%CI[-9.07,-0.44]).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银杏叶片+甲钴胺与基础治疗比较(MD=3.69,95%CI[0.83,6.91]);复方丹参滴丸+甲钴胺与甲钴胺比较(MD=3.62,95%CI[0.05,7.25]);糖脉康颗粒+甲钴胺与甲钴胺比较(MD=3.94,95%CI[2.12,5.73]);银杏叶片+甲钴胺与甲钴胺比较(MD=4.30,95%CI[1.81,6.81]).结论 部分中成药联合甲钴胺在改善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基础治疗及单用甲钴胺.综合结局指标排序趋势为银杏叶片+甲钴胺、糖脉康颗粒+甲钴胺干预措施较优.但每个干预措施纳入的研究数偏少且方法学质量较低,临床实践应用该证据时尚需谨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986例冠心病病人中药临床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冠心病病人的中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对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986例病人中药应用情况进行临床横断面调查,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986例冠心病病人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单味中药包括丹参、川芎、红花、茯苓、赤芍、半夏、陈皮、桃仁、白术、瓜蒌、当归、炙甘草、党参、麦冬、黄芪、薤白、柴胡、枳壳、生甘草、五味子等;两味中药之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赤芍与川芎、赤芍与红花、红花与川芎、茯苓与丹参、红花与丹参、川芎与红花、川芎与丹参、赤芍与丹参、桃仁与红花之间关联度较高;常用口服中成药包括芪参益气滴丸、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常用中药静脉制剂为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结论 冠心病病人应用的中药以活血化瘀类最为多见,益气及化痰类中药亦多见,调查结果与证候特点相吻合,以药测证,药证相应,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