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完素"气有相兼"理论及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刘完素气有相兼理论指六气致病时可能有几气相兼为病,且可相互转化,形式有3种,同化指阴阳属性相同之气合而为病,异化指阴阳属性不同之气相兼为病,假化指邪气盛极产生与本质不一致的假象。基于此还可认为风、燥、湿、热、寒皆能与瘀相兼。该理论可应用于复杂疾病的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厥阴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挖掘与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李忠教授基于厥阴理论辨证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并进行中药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验证.方法 收集李忠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门诊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恶性肿瘤患者的处方数据,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7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并进行中药间的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总结核心处方.将8只SPF级6~8周龄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只.分别以2 ml核心处方中药煎剂与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胃7 d,提取含药血清.CCK8法确定含药血清对A549、HepG2细胞的最佳干预浓度与干预时间.设置空白组:完全培养基培养,不加药;中药组:以最佳浓度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对照组:以同剂量空白血清进行干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及周期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共纳入8 166首处方,药物共300种,用药性温、味甘较多,归经以肝、肺经为多.黄芪、鳖甲、乌梅、山萸肉等16味药物使用频率均>90%.结合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与李忠教授经验,得出平调阴阳法核心处方1首,包括生黄芪、炙黄芪、醋鳖甲、仙鹤草、乌梅、党参、当归、熟地黄、忍冬藤、白芍、穿山龙、浙贝母、僵蚕、生牡蛎、山萸肉.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为20%、干预时间为48 h.中药组A549、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阻滞细胞周期长于对照组,Bcl-2、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Cleaved-Caspase-3、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数据挖掘可得出从厥阴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处方含药血清可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难治性癫痫动物模型评价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难治性癫痫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比评估现有难治性癫痫动物模型,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探讨整合中西医理论、优化模型构建的思路,为难治性癫痫的机制阐明和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总结现有难治性癫痫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动物品系和模型优缺点,以难治性癫痫的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标准为依据,对现有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总结现有的难治性癫痫动物模型,发现电点燃和化学点燃是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锂-匹罗卡品模型和海马内海人酸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吻合度较高,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动物模型.现有模型多侧重于模拟难治性癫痫的病理改变,而对于中医学所重视的先天禀赋、情志失调等因素考虑不足,因此在模拟难治性癫痫的病因复杂性、临床异质性和药物治疗反应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结论 复制动物模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发病机制,但与机体的自然发病状态和临床表现仍然有较大差异.现有难治性癫痫动物模型多采用电刺激或化学药物诱导,在模拟癫痫持续状态、耐药性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诱导方法单一、病理改变不够复杂等局限.未来可尝试整合中医辨证分型与常规的电刺激或化学药物诱导方法,通过模拟多种致病因素,建立涵盖不同中医证型的难治性癫痫动物模型.同时,采用行为学、电生理、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等多维度指标,构建更全面的评价体系,以提高模型的临床相关性和转化应用价值.在造模过程中,可通过夹尾法、慢性束缚法、颈部带枷单笼喂养法等方式建立肝郁证模型;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建立痰凝证模型;使用夹尾+肾上腺素注射的方法建立气滞血瘀证模型;应用惊恐伤肾结合劳倦游泳建立肾虚精亏证模型等.还可通过改变光照和温度条件,模拟环境中的阴阳变化,研究环境变化对中医动物模型的影响.为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与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从子午流注学说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基于子午流注学说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子午流注学说是将自然界的时间、空间与人体内在节律相结合的中医时间医学.PCOS以生殖月节律的消失为主要特征,病机以肾虚为本,阴盛而阳虚、阳亢而阴虚、阴阳气不相顺接是其病机关键.PCOS患者昼夜节律紊乱,核心时钟基因的振荡衰减,导致卵巢中的昼夜节律基因定时中断,肾中阴阳转化失衡,气血流注与时间节律不同步,故治疗重在燮理阴阳,重建女性正常的生殖节律.运用子午流注学说,结合女性生殖生理特点,选择不同的给药时间及按时辰值经取穴,有助于解开女性生殖系统的"时间密码",帮助临床调经种子助孕及治未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象思维视域探讨冠心病伴抑郁因机治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以气血为本探讨冠心病伴抑郁形神共病之因,以江河类比其病机并提出相应治则治法,最终达养形全神之效.[方法]以象思维为支点,将气血生成类比自然云雨转化,分析形神共病之因.以气血周流运行不畅类比江河之患,分析冠心病伴抑郁发病不同阶段的核心病因病机.并基于"流水不腐"这一自然现象,发掘冠心病伴抑郁的治疗与治水思想的异曲同工之处.[结果]自然之中阳化气成云,阴成形为雨,一如人体水谷气化与营气化血,气血互根互用,血气和利,方能形神相持.冠心病伴抑郁为形神共病,本质为气血失和,其核心病机虚、瘀、毒、郁互结,与江河之水的沉滞之患有相似之处.治疗此病需根据病变不同时期予以健脾补虚开源、活血化瘀疏浚、祛邪解毒净化及理气开郁泄洪之法,形神兼顾以达气血同调之功.[结论]通过援物比类的思维方式启发思路、触类旁通,使冠心病伴抑郁辨病辨证治疗化繁为简,使血气淖泽滑利,阴阳和调,亦是"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最终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中医圆运动理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中医圆运动理论认为,内伤外感疾病总归由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气导致.六气统领十二正经,六气对应的六经,处于主导转化的位置;其余六经,处于随从转化的位置.本气旺,发病时则见主导之经气;本气衰,发病时则见从化之经气.溃疡性结肠炎以脾虚湿盛为基本病机,与六气偏见不平有关,病变涉及多个脏腑,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应抓住溃疡性结肠炎"中轴失运"这一主要矛盾,以"运轴以行轮"或"轴轮并运"为治法,既要恢复中轴运转之力,又要兼顾四维旋转之性,故治当补中气、和阴阳,恢复人体气机之圆运动,则病自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国医大师路志正"十八字诀"探讨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中医药防治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十八字诀"是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临证经验的集萃,对脾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慢性胃炎"炎癌转化"是多因素、多阶段、多机制的复杂过程,基于路志正教授"十八字诀"探讨其病机和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在路志正教授"十八字诀"学术思想中,"持中央、运四旁"强调脾胃的核心地位,"怡情志、调升降"突出肝胃、肝脾、脾胃等脏腑关系,"顾润燥、纳化常"体现燥润相济、阴阳互助,恢复脾胃纳化功能的防治目的.在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临床治疗中,当以脾胃为本,四旁运则五脏安;以气血为基,升降调则神机立;以阴阳为纲,润燥济则纳化常.本团队基于路志正教授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研发了中药复方慢痞消,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其防治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向胃癌恶性转化的疗效,进一步验证了路志正教授"十八字诀"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马堃教授以肾虚血瘀论治子宫肌瘤所致不孕病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子宫肌瘤是影响育龄期女性不孕的常见因素,通过整理马堃教授临床诊治子宫肌瘤所致不孕症的案例,探讨其治疗子宫肌瘤导致不孕症的理论依据及组方原则.肾藏精,主生殖,肾虚是导致不孕症的基本病机,无论是肾气、肾精不足或肾阴阳失调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久滞成瘀,而血瘀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女子以血为用,气血之根在于肾,故马堃教授认为肾虚血瘀是子宫肌瘤所致不孕症的关键病机.马堃教授以补肾活血法为原则治疗子宫肌瘤所致不孕,根据月经周期气血变化规律和卵泡生长过程,辨证施治,行经期胞宫正开,正值经血下泄之时,以滋肾阴活血为主促进卵泡发育;经后期在此基础上化瘀消癥散结,攻补并行;经间期重阴则阳时,则以补肾活血为法,促进阴阳转化,卵子得以顺利排出;经前期以温肾阳为主,促进孕卵着床,兼以疏肝理气,行气消滞,补中有行,随症加减,临床效果显著,供广大同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从"昼升阳、夜滋阴"探讨吴门医派昼夜双处方治疗失眠的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失眠在中医学归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卧不安"等范畴,营卫失和、阴阳失交为其主要病机.对于阴阳失调之不眠者,滋阴的同时要注重升阳,才能精足神旺,昼精夜瞑.针对无内外邪气侵犯之不寐者,注重滋阴气、养营血即可.夜间滋阴气、养营血,使气机收敛沉降,将内收之气转化成五脏所藏之阴精营血,则白昼精足神旺.运用吴门医派昼夜双处方论治失眠,昼方升阳以达"昼精",夜方滋阴以促"眠睡",使机体处于夜间"阳气尽、阴气盛"、白昼"阴气尽、阳气盛"的状态,顺应天时,调和阴阳,达到昼精夜瞑、阴平阳秘的状态.结合临床病案对吴门医派昼夜双处方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思路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结核特异性IL-2释放试验在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基于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试验的结果,探讨IL-2在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ATB)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进行了结核感染排查的病例599例,其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128例,除外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471例.(1)对与阴性对照共同孵育后上清中IL-2(N)检测值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失去抗原刺激后PBMCs持续释放IL-2的能力;(2)对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对活动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L-2的阳性率;(4)观察响应值IL-2(T-N)阴性和阳性转化时间与疾病进程的依从性.结果 IL-2(N)ROC曲线下面积为0.460,95%CI 0.402~0.516;IL-2(T-N)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 0.745~0.832;在活动性结核感染组,IL-2(T-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结核感染组(x2=110.858,P<0.001);IL-2发生阴阳性转化的平均时间为3.1个月,时间区间为0.5~7个月.结论 PBMCs失去抗原刺激后IL-2仅低水平分泌,对诊断ATB没有价值;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用于诊断ATB具有一定准确性;1L-2(T-N)阴阳性转化的时间较短,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存在一定价值,监测时间间隔建议为3个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