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立康唑干混悬剂防治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期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期间应用伏立康唑干混悬剂防治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儿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应用伏立康唑干混悬剂防治IFI的25例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监测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检测 CYP2C19基因分型。采用秩和检验分析 CYP2C19基因型对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影响, Fisher′ s精确检验法分析胃肠黏膜炎严重程度对allo-HSCT患儿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影响。 结果:25例allo-HSCT患儿,男18例,女7例;中位年龄为6岁(2~13岁)。移植术期间初始给予常规剂量伏立康唑干混悬剂后间断监测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仅13例(52.0%)患儿血药谷浓度达标,11例(44.0%)患儿需依据血药谷浓度调整剂量后方可达标,另1例(4.0%)上调剂量2倍后仍不能达标。20例患儿行 CYP2C19基因型检测,其中慢代谢基因型(PM)4例,中间代谢基因型(IM)9例,快代谢基因型(EM) 6例,超快代谢基因型(UEM)1例,各组血药谷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4.012 , P<0.01)。移植术期间12例患儿出现轻中度胃肠黏膜炎,重度胃肠黏膜炎7例,重度胃肠黏膜炎患儿血药谷浓度达标率(1/7例,14.3%)明显低于轻中度胃肠黏膜炎患儿血药谷浓度达标率(9/12例,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5例(71.4%)重度胃肠黏膜炎患儿药物剂量上调后可达到目标谷浓度,提示重度胃肠黏膜炎对伏立康唑干混悬剂血药浓度影响较大。25例allo-HSCT患儿新发IFI的发生率为0,患儿服用伏立康唑干混悬剂的依从性为1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 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不同儿童个体间及同一个体不同状态下有较大差异,临床有必要进行药物谷浓度监测调整用药剂量。儿童移植术期间使用伏立康唑干混悬剂防治IFI安全有效,且患儿服药依从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伐地那非浓度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测定大鼠血浆中伐地那非浓度的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采集正常Sprague-Dawley大鼠血浆样本。采用Phenomenex Synergi Polar-RP 80 A色谱柱(2.0 mm×50 mm,4 μm),柱温30 ℃,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乙腈溶液,流速为0.4 ml/min;质谱采用API 4000Qtrap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伐地那非和内标监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489.3(Q1通道)/151.2(Q3通道)和466.4(Q1通道)/234.2(Q3通道);西沙必利为内标,检测大鼠血浆中添加的伐地那非浓度。然后评估该方法检测伐地那非浓度的专属性、线性及定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基质效应、稳定性。结果:在选定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伐地那非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2和2.80 min,峰形良好。该方法在0.2~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检测伐地那非的批内精密度(%CV)和准确度(%DEV)分别在1.5%~9.7%和-6.8%~6.6%之间。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3.1%~8.4%和-3.7%~4.6%之间。均在要求的范围内。本样品处理方法,伐地那非的提取回收率在88.2%~104.6%之间,符合提取回收率的考察要求。该样品处理方法,伐地那非各质控浓度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效应因子(MF)分别为1.04、0.85、1.04,变异系数(%CV)在1.7%~10.7%之间,符合基质效应的考察要求。伐地那非的短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4次冻融循环稳定性的偏差都在±15%以内,变异系数均在5%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特异性好、准确性高,可用于检测大鼠血浆伐地那非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桃核承气汤中5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肉桂酸、大黄酸、大黄素、甘草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4 mmol/L甲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苦杏仁苷、肉桂酸、大黄酸、大黄素及甘草酸检测离子对 m/z分别为458.2→296.0、146.8→103.1、283.7→239.9、269.7→226.1、821.4→350.9。 结果:苦杏仁苷、肉桂酸、大黄酸、大黄素及甘草酸含量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在0.001 6~0.102 4、0.001 6~0.102 4、0.001 6~0.102 4、0.000 8~0.051 2、0.000 4~0.256 0 ng范围内与各自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8 7、0.999 1、0.999 5、0.998 9、0.998 6)。加样回收率在97.33%~105.33%范围内, RSD均低于2.69%。 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肉桂酸、大黄酸、大黄素及甘草酸的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中三氯卡班和三氯生测定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QuEChERS净化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尿液中三氯卡班(TCC)和三氯生(TCS)含量。方法:于2022年5月,将尿液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 μm)分离,以水-乙腈体系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检测,内标法定量分析,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TCC和TCS的线性范围为分别为0.5~100.0 μg/L和1.0~100.0 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1;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7和0.33 μg/L,定量限分别为0.5和1.0 μg/L;在2.0、10.0、80.0 μg/L 3个加标水平下,TCC和TCS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1%~102.8%和96.7%~108.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9%~6.7%和4.1%~8.3%。结论:QuEChERS-UPLC-MS/MS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职业人群TCC和TCS暴露水平的同时快速准确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中苯乙醛酸和苯乙醇酸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尿中苯乙醛酸(PGA)和苯乙醇酸(M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于2022年4月开展研究,尿样经初始流动相直接稀释,过膜后以Waters HSS T3色谱柱分离,在负电离模式(ESI -)、多反应监测(MRM)条件下分析,外标法定量测定人尿中PGA、MA的含量。 结果:PGA和MA的测定在10~1 000 n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为0.999 9。PGA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1 141.4 x+2 157.3,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为0.081 ng/ml和0.269 ng/ml,加标回收率为90.47%~99.83%;MA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62.8 x+140.3,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为0.551 ng/ml和1.836 ng/ml,加标回收率为92.75%~101.09%;PGA和MA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5%。 结论:建立了尿中PGA和MA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标准要求,可用于普通人群和职业接触人群尿中PGA和MA的监测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UPLC-MS/MS多反应监测的温心方人参皂苷Rb1、肉桂酸、芍药苷及小檗碱同时定性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的温心方中人参皂苷Rb1、肉桂酸、芍药苷及小檗碱同时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为温心方新药研发提供评价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TM HSS T3(2.1 mm×100 mm,1.8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3%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利用三重四极杆在MRM扫描模式下检测,以保留时间及相对丰度比(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定性,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进行定量研究。 结果:温心方中4种有效成分均被定性检出且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回收率为96.24%~104.19%, RSD为1.29%~3.27%。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灵敏,可用于温心方中4种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含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的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建立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氧化白藜芦醇、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二元梯度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结果: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在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2>0.999),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及重复性 RSD均小于5%,回收率在96.28%~103.23%范围内。10批样本中虎杖苷含量最高,其次是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大黄酚和氧化白藜芦醇含量较低,在个别批次中未实现定量测定。不同批次间待测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同时定量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的UPLC-Q/TOF-MS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虎杖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RNA中m6A水平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建立检测RNA中m6A(N6-甲基腺苷)修饰水平的快速、稳定且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以及其应用。方法:RNA发生m6A修饰的水平可以通过RNA中m6A和腺苷(A)的摩尔比值反应出来,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RNA中m6A和A的含量。通过分析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的质控样品(m6A:4、40、400 nmol/L;A:40、400、4 000 nmol/L)对所建方法进行验证。并且应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条件处理下小鼠脾脏T细胞RNA中m6A的水平。采用 t检验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 结果:所建立方法中,m6A和A分别在1~500 nmol/L和10~5 000 nmol/L的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R2>0.99),m6A和A的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1 nmol/L和10 nmol/L,回收率在98.9%和116.5%之间,日内( n=5)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日间( n=15,5 d)RSD分别为2.4%~9.5%和4.4%~9.6%。并且应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培养的小鼠脾脏T细胞RNA中m6A的含量,结果显示,原代CD8 +T细胞RNA中m6A修饰水平为0.271 5±0.017 9,在培养基中加入IL-27的原代CD8 +T细胞RNA中m6A修饰水平为0.251 7±0.015 0,表明原代CD8 +T细胞具有更高的RNA甲基化水平。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及灵敏的HPLC-MS/MS测定RNA中m6A甲基化水平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分析甲基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中22种磷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血清中22种磷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分析方法。方法:于2022年9月,以合成的非内源性磷脂作为内标,用甲醇-二氯甲烷(2∶1, v/v)蛋白沉淀法提取血清中磷脂。用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柱分离,流动相为含10 mM甲酸铵的甲醇/水(5∶95, v/v)和甲醇。用多反应监测,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段进行扫描分析。并通过分析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的磷脂进行方法应用。 结果:22种磷脂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0,在3个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1.03%~121.63%,批内精密度≤14.52%,批间精密度≤15.00%。结论:该检测方法简单、稳定且灵敏度高,可用于血清中磷脂的分析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膈下逐瘀汤中6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膈下逐瘀汤中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柱(2.1 mm×50 mm, 3.5 μm),流动相为甲醇-4 mmol/L甲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外标法定量分析。用于定量分析的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检测离子对 m/z分别为525.0→449.1;137.1→55.1;403.0→373.0;167.2→149.4;456.5→323.3;191.1→91.1。 结果: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含量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在0.000 2~0.012 8、0.000 8~0.051 2、0.000 1~0.006 4、0.000 2~0.012 8、0.000 6~0.038 4、0.000 1~0.006 4 ng范围内与各自的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 3、0.997 5、0.999 6、0.992 6、0.995 5、0.999 1)。加样回收率在98.00%~105.30%范围内, RSD均低于2.47%。 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膈下逐瘀汤中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