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中心近5年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328例射频消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s)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射频消融的特发性VAs患儿328例,其中男205例,女123例;年龄(7.8±3.9)岁;体质量(32.8±17.7) kg。分析儿童不同起源位置VAs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结果:328例患儿首次发病年龄为(5.4±4.1)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占57.6%,非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占28.7%,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占13.7%;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38例(11.6%,38/328例)。328例患儿中除13例术中未能诱发VAs,315例经标测证实VAs起源于流出道152例(152/328例,46.4%),其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位46.1%、左冠窦27.6%、右冠窦18.4%、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7.9%;三尖瓣环55例(55/328例,16.5%);左后分支54例(54/328例,17.4%);左心室后乳头肌39例(39/328例,11.9%);多源性5例(5/328例,1.5%);左前分支3例(3/328例,0.9%);其他7例(7/328例,2.1%)。接受射频消融307例(307/328例,93.6%),即时成功271例(271/307例,88.3%),有效14例(14/307例,4.6%),失败22例(22/307例,7.2%)。随访3~36个月,再发42例(42/271例,15.5%)。手术曝光时间(3.2±5.8) min,曝光量(1.4±2.6) mGy,剂量面积乘积(384.2±42.6) mGy·cm 2。术中发生相关血管并发症4例(4/328例,1.2%)。本组资料中≤3岁婴幼儿20例,除1例术中未诱发外,余19例均行射频消融,即时成功18例(18/19例,94.7%),随访复发4例(4/18例,22.2%),术中发生相关血管并发症1例(1/20例,5.0%),无心肌穿孔、心包填塞及房室阻滞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起源于流出道的儿童特发性VAs以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位最常见;流出道及三尖瓣环起源消融效果较好,左心室分支型及左后乳头肌起源复发率相对较高;婴幼儿特发性VAs射频消融相对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由经验丰富的儿科电生理医师操作;三维标测指导射频消融可将辐射量控制在极低的安全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真实世界中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在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30例,按照关节受累类型分为中轴关节受累(17例,57%)和外周关节受累(13例,43%)2组。2组患者给予司库奇尤单抗皮下注射300 mg/次,分别于第0、1、2、3、4周注射1次,随后每4周1次。于第0周、12周、24周时记录患者的CRP、ESR、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VAS-pain,0~10 cm)、医生对疾病活动的全面评估VAS评分(VAS-gh,0~10 cm)、银屑病受累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皮肤生活质量指数问卷(DLQI)、银屑病关节炎疾病活动指数(DAPSA)、银屑病关节炎活动度评分(PASDAS)、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评分(BASDAI);同时使用DAPSA缓解(≤4分)和最低疾病活动度(MDA)来评估整体患者经治疗后的缓解比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符合非正态分布的统计量以 M( Q1, Q3)表示,计数资料以频率和百分比(%)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 结果:基线期中轴关节受累组和外周关节受累组患者的皮损持续时间分别为(14±8)年和(12±7)年( t=0.70, P=0.256),关节炎症状持续时间分别为(3.2±3.7)年和(1.8±2.1)年( t=1.17, P=0.125)。所有患者均完成24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24周时2组患者的ESR、VAS-pain、VAS-gh、PASI、DLQI、DAPSA、PASDAS、BASDAI得分对比第0周均显著下降( P<0.05),其中,中轴受累组CRP[2.4(1.7,3.5)mg/L与8.0(5.3,14.0)mg/L, Z=-2.69, P=0.007]和VAS-pain[1.0(0,2.0)与(5.0,6.0), Z=-3.47, P<0.001]改善更明显。2组患者均达到PASI 100,即皮损完全清除。中轴受累患者的DAPSA缓解率、MDA分别为88%、82%;外周受累患者的DAPSA缓解率、MDA分别92%、92%。在24周观察期内,没有报告或观察到任何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在真实世界观察中司库奇尤单抗安全性高,能快速缓解PsA患者皮肤和关节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中轴关节受累的患者受益可能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本科实习护生死亡态度和生命意义感对安宁疗护态度影响的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死亡态度和生命意义感对安宁疗护态度的影响路径。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0?—12月选取安徽省合肥市2所学校的229名本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B量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本科实习护生死亡态度、生命意义感、安宁疗护态度的相关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死亡态度、生命意义感对安宁疗护态度影响的路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29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45%(214/229)。214名本科实习护生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B量表得分为(101.06±8.16)分、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得分为(91.21±12.13)分、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得分为(94.45±11.90)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命意义感与安宁疗护态度呈正相关( r=0.290, P<0.01),死亡态度与安宁疗护态度呈负相关( r=-0244, P<0.01)。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生命意义感(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可通过死亡态度(逃离接受、自然接受、死亡恐惧)影响安宁疗护态度。 结论:对本科实习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及死亡态度进行有效干预能够改善其安宁疗护态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电针联合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大鼠TREM2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电针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联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HIIT组、联合组(电针+HIIT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20 mg/(kg·d) D-半乳糖皮下注射和100 mg/(kg·d)无水AlCl 3腹腔注射进行AD模型大鼠造模。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干预,电针组和联合组采用0.25 mm×13 mm不锈钢针灸针平刺百会穴、直刺肾俞穴,深度2~3 mm,接电针仪强度1.0 mA,2.0 Hz疏密波,20 min/日,每周治疗5 d,连续3周;HIIT组和联合组均采用HIIT运动方案进行训练,每日训练50 min,每周训练5 d,为期3周;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行任何干预。分别于造模第4周后和干预3周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采用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海马区组织形态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胆碱乙酰基转位酶神经元(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 结果:干预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HIIT组和联合组认知功能降低、海马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血清中SOD、chAT水平和海马中TREM2 mRNA、DAP12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中MDA、AchE含量和海马中的ERK1 mRNA和ERK2 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 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HIIT组的平台穿梭次数和血清中DAP12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电针组、HIIT组和联合组的其余行为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血清中的SOD、chAT和海马中TREM2 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血清中的MDA、AchE和海马中的ERK1 mRNA、ERK2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电针组和联合组DAP12 mRNA水平显著提高( P<0.05);与联合组比较,电针组和HIIT组认知功能降低、海马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血清中的SOD和chAT及海马中的TREM2 mRNA和DAP12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中的MDA和AchE及海马中的ERK1 mRNA、ERK2 mRNA水平均明显增加( P<0.05)。 结论:电针联合HIIT可能通过激活TREM2通路来促进大鼠抗氧化能力,改善AD大鼠的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预测T 1b期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列线图模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R.E.N.A.L.、PADUA、C-index、DAP评分与T 1b期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性,并通过组合多项参数构建预测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列线图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接受NSS的T 1b期肾肿瘤患者的资料。男59例,女21例;年龄(56.9±10.2)岁。肿瘤直径(4.7±0.9)cm;左右侧各40例;肿瘤位于上/下极46例,中部34例;肿瘤位于外侧59例,内侧21例;肿瘤外凸64例,内生16例;圆形肿瘤53例,小叶形18例,不规则形9例。R.E.N.A.L.评分中位值8(4~10)分,DAPUA评分9(6~12)分,C-index评分1.5(0.6~4.9)分,DAP评分7(4~9)分,梅奥肾周粘连指数(MAP) 1(0~5)分。行开放手术1例,腹腔镜手术43例,机器人手术36例;经腹腔途径42例,经后腹腔途径38例。将手术切缘阴性、热缺血时间<20 min、无严重并发症3项指标均实现的综合结局(MIC)作为评估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主要指标;次要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肌酐变化值和血红蛋白变化值。4种肾肿瘤评分与术后是否达成MIC的关系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其他围手术期量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列线图模型与其他评分系统的预测效能。 结果:80例中达成MIC者28例,未达成MIC者52例。两组体质指数、肿瘤形态、热缺血时间、术后第1天肌酐升高值、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并发症分级、R.E.N.A.L.评分和PADU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PADUA、R.E.N.A.L.评分是达成MIC的危险因素( OR=1.419, P=0.038; OR=1.358, P=0.038);C-index评分和DAP评分不是达成MIC的危险因素(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E.N.A.L.评分与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显著相关(R 2=0.197);PADUA评分与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相关(R 2=0.186);C-index评分与术后肌酐升高值显著相关(R 2=-0.221);DAP评分与手术时间显著相关(R 2=0.19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 OR=1.257, P=0.025)、肿瘤形态( OR=18.741, P=0.005)、肿瘤纵向位置( OR=1.992, P=0.038)、肿瘤与集合系统的关系( OR=4.886, P=0.002)是达成MIC的危险因素,将这些指标联合MAP共同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及R.E.N.A.L.、PADUA、C-index、DAP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645、0.643、0.526、0.593,列线图模型对T 1b期肾肿瘤达成MIC的预测效能最高。 结论:肾肿瘤评分系统中,PADUA和R.E.N.A.L.评分可预测T 1b期肾肿瘤NSS后是否达成MIC;由患者体质指数、肿瘤形态、肿瘤纵向位置、肿瘤与集合系统关系和MAP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更好地预测T 1b期肾肿瘤NSS后是否达成MI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器官捐献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及干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器官捐献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60名在职参与器官捐献手术的手术室护士,使用《症状自评(SCL-90)量表》和《死亡态度描绘(DAP-R)量表》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观察团体心理培训、积极心理干预、完善排班制度、经济支持等干预策略的效果。结果:干预前护士SCL-90量表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均分分别为(2.07±0.63)、(2.07±0.69)、(1.88±0.62)、(1.71±0.57)、(1.78±0.67)、(1.71±0.68)、(1.73±0.60)分,均高于中国常模( P<0.01);干预后分别为(1.64±0.60)、(1.46±0.57)、(1.53±0.62)、(1.48±0.60)、(1.28±0.50)、(1.45±0.56)、(1.43±0.52)分,均低于干预前( P<0.01)。干预前后护士DAP-R量表得分均趋向于死亡恐惧[16.7%(10/60)和6.7%(4/60)]和死亡接受[83.3%(50/60)和93.3%(56/60)]。干预后SCL-90量表得分≥160分的比例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82, P<0.05)。 结论:器官捐献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干预后缓解和改善,能够用积极的心态看待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小鼠痛觉过敏时脊髓CCL21与TREM2/DAP12信号通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小鼠痛觉过敏时脊髓CCL21与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2/连接物DNAX活化蛋白12 kDa(TREM2/DAP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2只,体重18~22 g,8~10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8):对照组(C组)、CCL21中和抗体组(anti-CCL21组)、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和CCL21中和抗体+瑞芬太尼+切口痛组(anti-CCL21+R+I组)。anti-CCL21组和anti-CCL21+R+I组鞘内注射CCL21中和抗体0.3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μl),C组和R+I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 μl,2次/d。鞘内注射完成15 min后,C组和anti-CCL21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R+I组和anti-CCL21+R+I组尾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0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1 ml),4组均连续注射4次,间隔15 min。于注射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前24 h(T 0)、停止注射后3、6、24和48 h时(T 1~4)测定小鼠热甩尾潜伏期(TFL)和机械缩足反应阈(MWT)。最后一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小鼠,取脊髓L 4~6节段,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TREM2和DAP12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REM2和DAP12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R+I组和anti-CCL21+R+I组T 1~4时TFL缩短,MWT降低,脊髓TREM2和DAP12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anti-CCL21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R+I组比较,anti-CCL21+R+I组T 1~4时TFL延长,MWT升高,脊髓TREM2和DAP12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5)。 结论:脊髓CCL21可通过激活TREM2/DAP12信号通路,参与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小鼠痛觉过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生安宁疗护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安宁疗护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2020年10月至12月,选取我校选修安宁疗护课程的66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安宁疗护课程教学前后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B表(FATCOD-B)分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于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书写学习体会。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内容分析法对调查结果和学习体会进行分析。 结果:课程结束后医学生的死亡逃避得分[2.00(0.80)分比2.50(1.00)分]和死亡恐惧得分[(2.19±0.63)分比(2.43±0.65)分]均低于课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课后医学生的安宁疗护态度总分高于课前[119.00(12.00)分比107.50(12.0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学习体会分析形成"学习收获"和"课程反馈"2个主题。"学习收获"主题包括"正视死亡和思考生命""了解并认同安宁疗护""感悟医学人文精神"3个亚主题;"课程反馈"主题包括"对课程表示认可和满意""建议增加实践和扩大听课学生范围"2个亚主题。 结论:安宁疗护课程得到医学生的认可,有助于减轻医学生的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心理、改善其安宁疗护态度并提高其医学人文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多链结构的CD30 CAR-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基于衔接蛋白DAP12 的多链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开发靶向 CD30 的 CAR-T 细胞药物,研究CD30 CAR-T对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的体外和体内临床前药效.方法 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设计构建靶向CD30 的CAR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将得到的慢病毒转染T细胞,其中靶向 CD30 的多链 CAR-T 为 CD30-KIRS2/Dap12-BB组,单链二代CAR-T为CD30-41BBζ组,未做病毒侵染的T细胞为NTD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阳性率情况,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细胞的杀伤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水平,进一步通过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检测CD30 CAR-T在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靶向CD30 的多链CAR-T和单链二代 CAR-T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多链CAR-T与单链 CAR-T 的杀瘤作用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多链CAR-T 的IFN-γ 分泌水平更高(P<0.001).更重要的是,在小鼠的肿瘤模型实验中,多链 CAR-T 实现了肿瘤的完全消退.结论 靶向CD30 的多链CAR-T在抗肿瘤活性方面优于传统单链CAR-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缺氧诱导因子-1α介导缺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环境调控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的表达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的缺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环境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巨噬细胞表面髓系DAP-12相关凝集素-1(MDL-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其对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进行.实验将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缺氧+ox-LDL组、缺氧+ox-LDL+DMOG组和缺氧+ox-LDL+2ME2组.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各组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MDL-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周期素D1(CCND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表达差异.利用CCK-8和台盼蓝染色法评估细胞增殖和活力.LDH、IL-1β、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含量则通过ELISA试剂盒测定.结果 本研究评估了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功能变化.在缺氧+ox-LDL组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DL-1、HIF-1α、Caspase3、Caspase1、NLRP3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CCND1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该处理组的LDH、IL-1β、IL-6和TNF-α水平也显著增加[(340.267±41.338)U/L比(154.667±20.044)U/L,(89.251±8.488)pg/ml比(49.623±5.070)pg/ml,(36.642±4.730)ng/ml比(20.619±0.884)ng/ml,1104.515±46.411 pg/m比(785.291±40.339)pg/ml,P<0.01],细胞增殖能力和活细胞率显著下降[OD值(0.296±0.065)比(0.570±0.032),活细胞率(69.108±7.816)%比(98.147±0.781)%,P<0.01].DMOG处理组相较于缺氧+ox-LDL组表现出蛋白表达和炎症标志物的显著下降,细胞增殖和活细胞率得到改善(P<0.01).相反,2ME2处理加剧了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蛋白表达和炎症指标均有所增加,细胞活性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 HIF-1α在缺氧和ox-LDL环境下调节MDL-1表达,进而影响巨噬细胞的增殖、存活和炎性因子的分泌功能,该生物学特性可能在AS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