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代谢轮廓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正常糖耐量(NGT)人血浆代谢物的变化,构建差异代谢物的轮廓及分析不同代谢途径.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T2DM及NGT的血浆样本,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进行检测.用MetaboAnalyst 5.0进行筛选,条件为P<0.05和差异倍数(FC)<0.90或FC>1.10,并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富集分析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 维吾尔族T2DM组与NGT组相比,有109种的差异代谢物,特有的43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等5个通路中.哈萨克族的T2DM与NGT组相比,有86种差异代谢物,特有的28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尿素循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impact>0.10,P<0.05).结论 本文构建了T2DM人血浆代谢轮廓谱,并筛选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T2DM特有的代谢物,为T2DM早期预防提供潜在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UPLC-QTOF/MS的尘肺潜伏性结核患者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尘肺潜伏性结核患者血清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探索尘肺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于2018年12月,以北京某医院住院煤工尘肺患者39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核分歧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IGRAs)进行潜伏性结核筛查。根据筛查结果选择IGRAs阳性患者21人为尘肺潜伏性结核组,阴性患者18人为尘肺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极性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分析,数据采用Progenesis QI软件处理后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差异性代谢物结构鉴定采用精确质量数匹配和二级谱图匹配的方式,检索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将差异性代谢物导入MetaboAnalyst 4.0网站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2种差异代谢物;排除外源性代谢物,共鉴定出14种内源性差异代谢产物。与尘肺组患者相比,尘肺潜伏性结核组患者体内PC[18∶4(6Z,9Z,12Z,15Z)/P-18∶1(11Z)]、3-Oxododecanoyl-CoA等6种代谢物上调;Stearoyl-CoA、(2S)-Pristanoyl-CoA等8种代谢物下调,可能与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通路相关。结论:尘肺潜伏性结核患者与普通尘肺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存在差异,可为尘肺潜伏性结核感染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9~12岁超重肥胖男童性激素与脂代谢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9~12岁超重肥胖男孩性激素、脂质代谢的特异性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72名9~12岁男童被分为正常体重组( n=42)、超重组( n=15)和肥胖组( n=15)。应用血液激素检测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的非靶向脂质组学方法,对72名青春期前体重异常男孩的性激素水平和脂代谢谱检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肥胖程度男孩性激素水平和脂代谢谱的差异。 结果:(1)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且肥胖组显著低于超重组( 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血清脱氢表雄酮(DHE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 P<0.05)。(2)非靶向脂质组学方法鉴定并筛选出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组间脂质差异物171种,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组间脂质差异物218种,超重组与肥胖组组间脂质差异物34种,其中超重&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均有的差异脂质物有150种。(3)SHGB与脂质差异物磷脂酰胆碱(PC)(20∶0/0∶0)和PC[18∶1(9E)/0∶0]呈正相关( r=0.6, P<0.05),DHEA与脂质差异物甘油二酯(DG)[17∶2(9Z,12Z)/22∶0/0∶0]呈正相关( r=0.5, P<0.05)。 结论:9~12岁超重肥胖男童存在骨龄提前现象且与DHEA水平的升高有关,但性激素水平与体格发育不同步;超重肥胖男童血清DHEA显著升高的同时,DG[17∶2(9Z,12Z)/22∶0/0∶0]水平明显上调,血清SHGB显著降低的同时,大多数PC显著下降,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孔树脂纯化秦皮香豆素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考察大孔树脂纯化秦皮中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秦皮素工艺.方法 静态吸附实验筛选树脂型号,单因素试验优化纯化工艺,UPLC-QTOF-MS/MS法鉴定主要成分,绘制热图.结果 最佳树脂型号为ADS-5.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量 1.1 BV,上样液质量浓度 0.75 g/mL,2 BV纯水清洗杂质,4 BV 25%乙醇洗脱有效成分,香豆素总转移率为 84.42%,纯度为 53.28%,得率为 4.79%.共鉴定出 37 种成分,其中香豆素类、苯乙醇苷类主要富集在25%乙醇洗脱液中,有机酸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主要富集在95%乙醇洗脱液中.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准确,可表征大孔树脂不同洗脱液中秦皮香豆素分布规律,为后续相关药学研究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制备工艺及透皮主要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为复方藤芷膏开发新剂型,并考察其透皮主要成分.方法 以凝胶贴膏剂基质的感官评价、初黏力、持黏力为综合指标,以NP-700、甘羟铝、EDTA-2Na、甘油、PVPK-90、酒石酸、纯化水的使用量作为课题的主要考察因素.依次采用单因素设计实验法和正交设计实验法在不同材料用量配比下优选凝胶贴膏剂的最佳基质配方.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ESI-QTOF-MS/MS),采用垂直Franz扩散池法进行透皮实验,检测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的透皮主要成分并确定.结果 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的最佳配方为NP-700 4.0 g,甘羟铝 0.5 g,EDTA-2Na 0.2 g,二氧化钛 2.0 g,甘油 40 g,PVPK-90 5.0 g,酒石酸 0.7 g,纯化水50 g,载药含量10%.透皮结果初步鉴定出3个化合物,包括大黄素、盐酸小檗碱及欧前胡素.结论 研究所得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膏体均匀,表面光滑,易于涂布.成型后具有优良的初始黏力和保持黏力,易剥离,无残留,保湿性好,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性.透皮成分的确定为寻找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进一步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UPLC-QTOF/MS法鉴定蕨麻中化学成分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QTOF/MS)鉴定蕨麻中化学成分.方法 Acquity UPLC HSS T3 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流动相:0.05%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进样体积:2 μL.ESI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二级IDA扫描模式下采集碎片数据.通过Sciex OS 2.0 数据处理软件结合数据库、对照品、部分文献和天然产物裂解规律对蕨麻水提液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 53 种化学成分,其中氨基酸类 10 个,酚酸类 8 个,萜酸类 4 个,黄酮类7 个,季胺类生物碱 1 个,其他类23 个.以野鸦椿酸、鞣花酸为例进行碎片离子裂解推测.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适用于蕨麻中化学成分的鉴定,为后续的质量控制和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UPLC-QTOF/MS法分析乳宁颗粒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 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乳宁颗粒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方法 2 只大鼠灌胃给予颗粒水溶液,于0、0.5、1、2、4 h采血.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 0.1%甲酸-乙腈(正离子)或水-乙腈(负离子),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0.3 mL/min;柱温 4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结果 共鉴定出 166 种化学成分,包括 44 种黄酮类、17 种萜类、23 种生物碱类、11 种皂苷类、29 种酚酸类、13 种醌类、10 种有机酸类、19 种其他类,以及 11 种入血成分.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为乳宁颗粒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也能为其后续质量控制、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基于经皮吸收成分探究中药育发凝胶对雄激素性脱发小鼠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基于经皮吸收成分探究中药育发凝胶对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小鼠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涂抹丙酸睾酮建立AGA小鼠模型,涂抹中药育发凝胶进行治疗,观察小鼠毛发的生长情况;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毛囊状态和真皮厚度;ELISA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UPLC-QTOF-MS定性分析中药育发凝胶提取液化学成分、经皮入血成分和皮肤滞留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中药育发凝胶治疗AGA小鼠的潜在作用机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 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的关键靶点.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毛囊数减少且毛发生长缓慢,说明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育发凝胶高剂量组小鼠新生毛发区毛囊和真皮厚度增加(P<0.01、0.001),皮肤组织中TGF-β1、TNF-α和IL-6 水平显著降低(P<0.05、0.001).共鉴定出中药育发凝胶提取液中 76 种成分,皮肤滞留成分30 种,经皮入血成分 7 种;基于经皮吸收成分共得到成分靶点 481 个、疾病靶点 236 个、共同靶点 41 个,核心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1,AKT1)、连环蛋白 1(catenin beta 1,CTNNB1)、TNF等,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共 375 个条目,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通路共 117 条.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育发凝胶组小鼠皮肤组织中AR、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01),Bax/Bcl-2值显著降低(P<0.001).结论 初步揭示了中药育发凝胶对AGA小鼠的经皮吸收成分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地五养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循环外泌体溶血甘油磷脂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研究地五养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循环外泌体溶血甘油磷脂(Lyso-GPLs)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尺寸排阻色谱法分离血液中循环外泌体,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外观、粒径仪检测外泌体直径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外泌体表面特异性蛋白CD9,CD63及TSG101的表达;将24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复方给药组,8只/组,正常组给予标准饲料,模型组和复方给药组饲喂高脂饲料,喂养1周后,各给药组小鼠按剂量给予地五养肝胶囊内容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各小鼠麻醉后取血分离血清,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观察其对NAFLD的改善作用并提取血清中循环外泌体;同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NAFLD小鼠循环外泌体中Lyso-GPLs类成分生物标志物,观察地五养肝方对标志物的调控作用.结果 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外泌体大小在100 nm左右,形状为典型的具有清晰双层膜的茶托样结构;粒径结果显示循环外泌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37.5 nm;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外泌体表面特异性蛋白CD9,CD63及TSG101的存在;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HDL-C、LDL-C和AS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经地五养肝方治疗后,TC、LDL-C、AST、ALT水平显著回调(P<0.01),并筛选出43个经地五养肝方治疗后呈现显著回调趋势(P<0.01)的Lyso-GPLs标志物成分.结论 地五养肝方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涉及对循坏外泌体溶血甘油磷脂的改善和调控作用,为其防治慢性肝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12种黄芩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全面表征黄芩属12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探讨种间化学多样性与黄芩苷等活性成分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表征黄芩属的黄酮类成分;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不同物种间与不同组织部位间的成分差异.结果 在黄芩属植物中共鉴定44个黄酮类成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不同物种中的化学成分,物种间表现出较明显的分离趋势.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对种间差异成分进行筛选,发现基于黄酮与黄烷酮两类骨架的差异化修饰与相应衍生物特异性积累是所选择黄芩属物种被统计模型划分为不同类群的主要因素.结论 黄芩属药用植物不同种间与不同器官间的黄酮类成分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苷元结构(黄酮与黄烷酮)差异及结构修饰差异(6/8、2'/6'羟基化等),完善黄芩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表征,对其资源开发及利用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