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组织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15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数据统计表明,30岁以下女性患者为3.88万,这些恶性肿瘤患者急需得到医生关于生育力保护和保存的建议,而卵巢组织冷冻方法是保存内分泌功能和生育能力的最佳方法。目前影响卵巢组织存活的关键是解决卵巢组织移植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本文将从卵巢组织移植后缺血再灌注的机制,以及抗氧化剂、促血管生成和远处缺血预处理等干预方法进行系统地文献梳理,有助于结合生物技术与医疗技术开发更有效、安全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卵巢移植后缺血状态,解决日益增长的女性生育力保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放射导致小鼠味觉细胞损伤与放射模式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放射导致小鼠舌组织中增殖细胞和味觉细胞损伤与放射模式的关系。方法:对成年C57/bl小鼠头颈部分别进行1、2、3次8 Gy放射,分别在照后第2、4、7、14天处死;取舌轮廓乳头组织,4 μm厚度冷冻切片,使用不同特异标记分子行免疫组化法标记舌上皮细胞。观察小鼠受照后的增殖细胞、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不同放射模式下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放射剂量模式对味觉细胞的影响。结果:增殖细胞数量在照射后第2天明显下降,第4天迅速回升至正常水平,与剂量模式无关。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8 Gy 1次照射后第2天出现低谷,8 Gy 2次、8 Gy 3次照射后第4天降至最低,第7天缓慢回升。结论:放射可使增殖细胞先降后快速恢复正常,可使Ⅱ型味觉细胞损伤后缓慢修复。高剂量放射后由于具有增殖功能的前体细胞的减少,导致味觉功能细胞数量的同步下降,可能是放疗后味觉功能障碍长久不能恢复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制冷冻片微型载体(Strawtop)微量精液冻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自制冷冻片微型载体(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保存人微量精液的冻存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捐献的部分精液样本,比较自制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人精子复苏后的冷冻复苏率、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超显微结构和受精能力与胚胎发育情况。结果:Strawtop法冻存人精子的冷冻复苏率(46.8%±17.1%)显著高于麦管法(23.1%±13.7%, P=0.001);与冷冻前(18.9%±11.6%)相比,麦管法(33.5%±15.0%)冷冻精子复苏后的DFI显著增加( P=0.019),而Strawtop法冻融人精子的DFI(23.4%±11.7%)与冷冻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75);Strawtop法对冷冻精子超显微结构的损伤低于麦管法;Strawtop法冻融精子、麦管法冻融精子和新鲜精子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受精后48 h(第2日)的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trawtop法冷冻人微量精液冷冻复苏率高于麦管法,复苏精子的损伤较小,且复苏后无需离心洗涤即可直接用于ICS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离断肢(指)体保存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离断肢(指)体再植是挽救创伤性肢(指)体离断的首要治疗方法,如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术后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人的肢(指)体一旦离体后血液循环将停止,正常的生理代谢会被打乱,从而出现细胞变性、组织坏死等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极大地影响肢(指)体再植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科学地降低离断肢(指)体组织的代谢和减轻后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肢(指)体再植术成功率,是肢(指)体再植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就现有的肢(指)体保存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进展做出综述,通过大量检索和分析文献,总结了目前肢(指)体保存方法的优缺点,希望借此能为临床保存离断肢体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问号钩端螺旋体溶血素Sph2经HMGB1放大炎症反应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问号钩端螺旋体溶血素Sph2经高迁移率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放大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一定浓度的rSph2与小鼠J774A.1巨噬细胞共孵育一定时间,乳酸脱氢酶(LDH)量的变化检测细胞的膜结构损伤情况;冷冻电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MGB1的含量变化。商品化的HMGB1与小鼠J774A.1巨噬细胞共孵育一定时间,Western blot检测NF-κB、p38-MAPK及JNK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磷酸化水平;ELISA检测IL-1β、IL-6、KC(IL-8)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问号钩端螺旋体溶血素rSph2可导致J774A.1细胞明显的细胞核消失、细胞膜结构损伤、细胞裂解、膜泡胀;LDH释放量及HMGB1的含量明显增加;HMGB1增加NF-κB、p38-MAPK及JN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HMGB1上调J774A.1细胞IL-1β、IL-6、KC的表达且该上调作用可被3条通路抑制剂所抑制。结论:重组问号钩端螺旋体溶血素rSph2诱导小鼠J774A.1巨噬细胞产生损伤并释放大量的HMGB1,HMGB1经NF-κB、p38-MAPK及JNK信号通路调控下游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放大rSph2造成的炎症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75岁以上心房颤动患者射频导管消融及冷冻球囊消融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75岁以上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RFCA)及冷冻球囊消融(CB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应用三维标测系统行环肺静脉电隔离及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肺静脉的年龄>75岁的房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RFCA组(33例)及CBA组(70例)。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即刻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单次术后房颤复发率。结果:共纳入103例房颤患者,年龄(77.26±2.28)岁,其中男38例。RFCA组(33例)中持续性房颤患者病程长于CBA组[70例,(45.00±31.07)个月对(18.92±25.19)个月, P=0.027]。RFCA组合并其他心律失常比例高于CBA组[39.4%(13/33)对5.7%(4/70), P<0.001]。其余基线资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RFCA组及CBA组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27/33)对78.6%(55/70), P>0.05]。CBA组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比例高于RFCA组[24.3%(17/70)对3.0%(1/33), P=0.008]。CBA组发生膈神经损伤2例,RFCA组无膈神经损伤。两组患者心包积液、脑梗死及假性动脉瘤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75岁以上房颤患者,选择RFCA及CBA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CBA中需加强迷走神经反射及膈神经损伤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冷冻减脂术罕见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冷冻减脂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减脂技术,由于其具有有效性、方便性、安全性的特点,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冷冻减脂技术原理是脂肪细胞在低温暴露后发生选择性细胞坏死,利用特殊传感器对局部皮肤进行选择性冷却,从而达到减脂塑形目的。该文综述了冷冻减脂技术常见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常见并发症是治疗部位出现红斑、紫癜、瘀斑、水肿、轻度不适(疼痛、压痛)、刺痛、感觉迟钝(麻木)等,亦有文献报道了一些罕见但较严重的并发症,现对这些并发症进行分类、总结,分别是皮肤不良事件、神经损伤、异常脂肪增生,探讨发病原因及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房颤介入手术中房间隔穿刺后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左心耳封堵(LAAo)及房颤冷冻球囊消融(CBA)术后医源性房间隔缺损(IASD)的发生、闭合情况,并寻找可能影响IAS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7日至2020年12月2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成功行LAAo手术及2016年12月29日至2020年9月10日行房颤CBA手术的患者,共计383例。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1年的超声心动图以判断是否发生IASD,并对两组手术间IASD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有IASD和无IASD两组间临床资料,寻找发生IASD的相关因素。结果:房颤CBA术后1个月[73.8%(138/187) vs 47.9%(67/140), P<0.001]、3个月[39.0%(57/146) vs 13.6%(16/118), P<0.001]、6个月[17.7%(22/124) vs 3.6%(4/110), P=0.001]、1年[11.8%(15/127) vs 1.8%(2/112), P=0.003]及1年后[9.8%(13/133) vs 0.9%(1/116), P=0.002]的IAS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LAAo。与无IASD组相比,IASD组男性占比更少[59.0%(121/205) vs 83.6%(102/122), P<0.001],阵发性房颤占比更高[61.5%(126/205) vs 45.9%(56/122), 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和CBA与术后IASD显著相关。 结论:与LAAo相比,房颤CBA术后IASD发生率较高,部分IASD术后超过1年仍持续存在,女性与IASD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玻璃化冷冻和程序化冷冻方法保存猕猴卵巢组织的存活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和程序化冷冻对猕猴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效果。方法:取新鲜的猕猴卵巢组织随机分成对照组(新鲜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组和程序化冷冻组,分别进行HE染色、窦前卵泡的分类计数及免疫染色,比较3组卵巢组织内卵泡形态学、各级卵泡正常率及磷酸化组蛋白H3(PHH3)的表达量的差异。结果:①HE染色:3组中,始基卵泡、初级卵泡正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程序化冷冻组单层次级卵泡正常率[40.6%(28/69)]均低于玻璃化冷冻组[53.5%(38/71)]、对照组[60.7%(34/5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4),但玻璃化冷冻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玻璃化冷冻组、程序化冷冻组多层次级卵泡正常率[23.4%(11/47),16.7%(7/4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7.3%(39/68)]( P均<0.001),玻璃化冷冻组多层次级卵泡正常率高于程序化冷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分离卵泡比较:玻璃化冷冻组、程序化冷冻组初级卵泡正常形态率均接近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玻璃化冷冻组和程序化冷冻组次级卵泡正常率[38.2%(34/89),23.7%(23/97)]明显较低,与对照组[56.4%(61/1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玻璃化冷冻组的次级卵泡正常形态率明显高于程序化冷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③ PHH3染色:玻璃化冷冻组颗粒细胞PPH3的阳性表达率接近对照组( P>0.05),程序化冷冻组卵泡颗粒细胞PHH3阳性表达率(58.72%±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67.58%±8.45%, P=0.04)和玻璃化冷冻组(62.87%±9.94%, P=0.03)。 结论:玻璃化冷冻和程序化冷冻均能有效地保存卵巢组织,但玻璃化冷冻对卵巢组织冷冻和复融过程中各级卵泡及颗粒细胞形态学的损伤明显低于程序化冷冻,更适合下一步人类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6版)修订内容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是人类精液检查与精子评估程序和方法的重要参考文献。在手册第6版,精子活力采用4级分类系统评定,精子形态使用结构化顺序分析,不再表述精液参数参考值范围、限值和精液质量术语,强调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删除了精子与宫颈黏液、卵透明带和卵母细胞相互作用试验,以及去透明带仓鼠卵穿透试验;新增加检测精子DNA损伤、精子染色质、精子非整倍体和精液白细胞介素的试验,新介绍玻璃化冷冻精子、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aided sperm analysis,CASA)系统评价精子超活化运动、磁激活细胞分选术制备精子和检查射精顺序的方法。手册第6版中保留、修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上现今精液检查与精子评估的标准化、实用性和发展方向,对我国男科学实验室的发展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