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犬类嗅觉搜索人体遗骸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命案侦查过程中,准确找到被丢弃、掩埋的人体遗骸至关重要.寻找人体遗骸的方法主要有人类的视觉搜索、空中探测、地球物理技术、远程成像技术以及犬类嗅觉搜索技术等.犬类嗅觉搜索人体遗骸技术是一种公认的具有时效性的非侵入性搜索方法,是法医调查中最有价值的搜索工具.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和总结相关文献资料,以人体遗骸分解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理论基础,探寻犬类嗅觉搜索人体遗骸技术的基本原理,对以人类血迹、人体组织、尸体腐败液、气味替代物作为嗅源训练犬类搜索人体遗骸技术在法医调查中的使用进行综述,从尸体腐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气味替代物和吸附装置的研发、犬类训练与使用的技战法等角度展望犬类嗅觉搜索人体遗骸技术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犬类嗅觉搜索人体遗骸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药性选要》学术特色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药性选要》由巴蜀清末医家王鸿骥编,现仅存宣统二年(1910年)成都闲存斋刻本,是中药药性理论方面一部较为重要的普及应用类著作.该书总结传承了《本草三家合注》等的精华,并结合医家自身的临床实践有所创新.药物排序,以"气味"相类为依据;采《本草三家合注》之说,伸以己见;褒《本草三家合注》陈注,全面中肯;对药物归经之说持有异议;崇《神农本草经》之旨,重视临床实践;强调炮制不同,功效各异;用药严谨,注重安全;强调食药同源,利弊同在;强调传承训诂成果,即是创新;对于"久服""多服",多有保留.该书便于初学者学习使用,对现今临床用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化学感受相关基因,为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的化学感受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进行测序,使用Trimmomatic和Trinity对测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剪切、组装得到转录组数据;比对CDD,KOG,COG,NR,NT,PFAM和KEGG等数据库获得基因注释信息,筛选鉴定出化学感受相关基因;使用TPM(transcripts per million)评估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应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团花绢野螟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团花绢野螟雄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获得52 705 124条unigenes,雌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获得55 391 610条unigenes.通过与NR数据库比对注释,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注释unigenes共24 192条,其中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同源序列最多,有10 679条.有14 313条unigenes被注释到204 289条GO功能条目,其中113 387条unigenes注释到生物学进程,70 115条unigenes注释到细胞组分,20 787条unigenes注释到分子功能.有10 721条unigenes注释到KOG数据库25个分类的11 968功能条目.有12 892条unigenes被注释到KEGG数据库5类代谢通路,归属于33个通路,其中注释到信号转导通路的unigenes最多,有1 500条unigenes,进而筛选鉴定到136个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包括31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OBP)基因、24 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基因、50 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OR)基因、20个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IR)基因、9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和2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结论]本研究首次构建了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阐述了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为团花绢野螟化学感受基因功能分析及化学感受机制奠定分子基础,进而为基于昆虫化学感受反应机制开发新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面向中医闻诊的智能化技术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中医闻诊,是各代医家凭听觉、嗅觉诊疗患者声音如语言、呼吸、咳嗽、嗳气、太息、喷嚏及肠鸣等各种声响及气味的异变来辨别邪正虚实及脏腑病变的经验成果.传统中医闻诊是医生凭借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听闻患者声音及气味从而辨别证型及疾病,主观性较强且诊断结果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缺乏统一衡量标准,因此闻诊客观化研究具有较大意义.当代科技发展迅速,国内外学者对于闻诊现代化技术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通过信号分析提取患者声音、气味特征,而后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运用科学仪器对患者声音、气味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方法等推动闻诊现代化进程.从传统中医闻诊理论研究、当代国内外闻诊技术等方面总结概述闻诊智能化技术研究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白头翁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白头翁是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的干燥根,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气味微苦涩,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白头翁提取物及有效部位对肺癌、肠癌、肝癌、胃癌、卵巢癌、白血病、黑色素瘤等均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其抗肿瘤的主要有效部位为白头翁皂苷.白头翁皂苷及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保护作用.白头翁提取物及有效部位的其他作用还有抗衰老、抗菌、抗病毒、降血糖等.综述了白头翁提取物及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及研究现状,以期为白头翁的进一步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周德生从风升生理论辨治痴呆病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张元素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对气味阴阳厚薄的有关论述,以气味厚薄之升降为依据,结合天地阴阳与人身相对应,分列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中央""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形成了以升降浮沉为中心的药类法象思想;风药是基于风升生理论归纳出的一类具有风木属性的药物,具有治风之用,而且如风之性.周德生教授认为风药具有调畅气机、祛风养血、活血荣络、升发清阳、开玄醒脑、引药上行等特性.在临床辨治阿尔茨海默病时活用风药,使得荣气通顺,脑络畅通,神窍得清,形神兼顾,杂合以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分析谷糠、麦麸、蜜糠、蜜麸4种辅料的风味成分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谷糠、麦麸、蜜糠和蜜麸特征风味成分及差异性风味成分.方法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对谷糠、麦麸、蜜糠和蜜麸样品进行检测,运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其关键香气成分,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关键风味成分(ROAV>1),对4 种不同辅料挥发性成分中的差异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从谷糠、麦麸、蜜糠和蜜麸中分别鉴定出 19 种、12 种、24 种、26 种挥发性成分.ROAV法确定了谷糠、麦麸、蜜糠、蜜麸风味贡献最大的成分分别为癸醛(柑橘香、青草味)、2-正戊基呋喃(青草味、熟谷味)、癸醛、5-甲基呋喃醛(甜香、焦糖气味).差异性风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庚醛、正辛醛、癸醛、壬醛、γ-松油烯可作为区分糠类辅料和麸类辅料的风味成分.谷糠、麦麸经蜜制为蜜糠、蜜麸后其原有的清香、果香、花香减弱,增加了引发食欲的焦糖香、烘烤香.结论 "蜜香气""焦香味"可能与美拉德反应及糖降解反应生成的 5-甲基呋喃醛、γ-丁内酯等醛类产物有关,"焦麸气"的香气来源与美拉德反应生成的 2,5-二甲基吡嗪等吡嗪类成分密切相关.研究客观地评价4 种不同辅料的风味成分,为糠类、麸类辅料炮制饮片提供科学内涵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浅析张元素药物分类模式结合五脏补泻规律的药学理论创新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张元素是金代著名医家,开创了易水学派,对《黄帝内经》及五运六气具有深刻的认识.通过阴阳五行的架构以及五运六气的推衍,创新了以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为药性分类的药理学模式,并且深化《内经》五脏补泻理论,将五脏补泻之法与临床用药相结合,扩展了夫妻子母补泻之法,将五脏补泻规律具体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慢性咳嗽之因机证治
编辑人员丨2024/7/6
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主症或唯一症状、病程持续8周以上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病势缠绵,且极易复发.西医诊断该病过程繁琐,治疗手段有限,而中医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在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文以"阳化气,阴成形"为抓手,分析阴阳在慢性咳嗽因机证治全周期的重要意义,认为慢性咳嗽之病机关键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衡,以肺之气血失和、阴阳虚损为本,阳化而气行不畅、周流有碍,阴变而凝结停滞、壅塞肺络为标.治疗上,需要补肺、脾、肾阴阳之不足,泄气滞、水湿、痰饮、瘀血、热毒之有余,以恢复"阳化气,阴成形"之平衡.具体用药方面,主张以偏纠偏,以药物气味之偏性纠正人体阴阳之偏颇.另附典型医案二例,加以验证说明,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慢性咳嗽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脏气法时论辨治大脑默认网络功能损害
编辑人员丨2024/7/6
通过探讨大脑默认网络功能损害的病理机制与脏藏精功能受损的相关性,揭示脏藏精功能受损是原发性失眠的病机核心,并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病-脏-药"三位一体的"气味合和"理论,以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衡为内核,探究大脑默认网络功能损害的中医证治,以期为临床防治原发性失眠大脑默认网络功能损害探索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