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震"疏调气机"思想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全身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归属中医学"阴阳毒"范畴.国医大师张震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本虚标实之症,病因病机以肝脾肾虚为本,毒瘀血脉为标,且SLE患者普遍存在情志失调,应身心同治,提出"疏调气机,一体两翼"学术思想,自拟疏调生血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治法着眼于疏肝,健脾补肾并重,辅以解毒化瘀生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该方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促进血小板再生等作用,可从各个环节调控SLE发展的相关生物过程,从而改善SLE症状、抑制SLE病情进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益气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青海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自拟方益气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青海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兼脾肾不足证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补肾健脾方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ALT、AST、TB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B、Ch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GLO、ALP、γ-G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GLO、ALP、γ-G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PT、APTT、IN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FIB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治疗组PT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FI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胁肋隐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腹胀便溏、面色不华等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100%(40/40),对照组HBV-DNA阴转率为95.00%(38/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补肾健脾方能有效改善CHB气虚兼脾肾不足证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以及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为青海高原地区CHB的诊治提供了用药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药毒所侵,脏腑虚损"辨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白细胞减少是化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且临床病机复杂,证候多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恢复与治疗.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又损其气血,伤及脏腑,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发为此病.张志明教授总结其病机多为"药毒所侵,脏腑虚损",与肝、脾、肾三脏联系紧密,提出"益气为要、温阳为主、调气为佐"的治则,确立了"健脾补肾,滋养肝血,温阳益气"的治法.现本文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辨证出发,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梳理研究,进而阐释治法治则,并附以典型医案进行论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董荣芬基于胃神理论辨治不寐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董荣芬主任将消化道神经-体液调节反射系统称为“胃神”,临证常基于胃神理论,从斡旋中焦气机角度辨治不寐病。董师常将不寐病分为阳明燥热证、肝经郁热证、血虚火动证、清降失和证。阳明燥热证治以清热养阴、健脾安神为法,首选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清热、养心安神为法,首选温胆汤加减治疗;血虚火动证治以滋阴降火、养血安神为法,首选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清降失和证治以调畅气机、养心安神为法,首选人参清肺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附验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半夏厚朴汤合二术郁灵丹治疗胃食管反流心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临床经验总结和文献分析,认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兼夹瘀滞为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病机,治疗应标本兼治,既应重视脏腑,理气健脾,又需重视清除局部痰瘀,以化痰通络为治疗大法,临床以半夏厚朴汤合二术郁灵丹治疗可获佳效,并附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陆鸿元运用五苓散加减辨治汗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陆鸿元教授认为,汗证主要病机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三焦水道输布失常,以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合,发为汗证;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关键在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须把握"膀胱气化"及"三焦通调水道"2个关键点,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为主,佐以益气健脾、疏肝顺气、气血同调;用药可在五苓散基础上加减选用玉屏风散、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等。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辨治胃脘痛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辨治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胃脘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111本分册中收录的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医案,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1)对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等。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数据清洗,最终纳入处方270首,涉及药物265种,累计使用频次3 249次。分析结果显示,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常用药物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频次依次为脾、胃、肺、肝、心经;药物功效以燥湿、降逆、理气、清热、健脾、柔肝止痛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常用药对为半夏-陈皮、白术-茯苓、茯苓-陈皮、白术-陈皮、砂仁-陈皮、代赭石-旋覆花等。聚类分析得出六君子汤、左金丸、芍药甘草汤等核心药物组合。药物复杂网络表明用药核心处方为香砂六君子汤。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注重健脾理气化湿、柔肝滋阴、调和气血,用药温清互济,通补兼施,以平为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脾化积扶正汤辅助西医常规化疗对原发性肝癌脾虚证患者细胞免疫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健脾化积扶正汤辅助西医常规化疗对原发性肝癌脾虚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细胞免疫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85例原发性肝癌脾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化积扶正汤。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流式细胞仪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4 +、CD8 +水平并计算CD4 +/CD8 +比值,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因子Ⅶ(CFⅦ),记录治疗期间化疗毒副作用,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78.57%(33/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92, P=0.047)。治疗后,观察组胁痛、痞块、神疲乏力、黄疸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60、2.64、2.85、2.91、3.79, P<0.01);CD4 +[(37.68±3.72)%比(35.92±3.61)%, t=2.21]水平及CD4 +/CD8 +[(1.44±0.22)比(1.31±0.23), t=2.66]比值高于对照组( P<0.05);CD8 +[(26.20±2.72)%比(27.44±2.16)%, t=2.32]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Fg[(3.11±0.85)g/L比(2.74±0.72)g/L, t=2.16]、CFⅦ[(1.76±0.44)mg/L比(1.58±0.37)mg/L, t=2.04]高于对照组( P<0.05);PT[(14.65±2.72)s比(15.91±3.03)s, t=2.02]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1.63%(5/43)、对照组为30.95%(13/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75, P=0.029)。 结论:健脾化积扶正汤辅助西医常规化疗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和凝血纤溶功能的恢复,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现代医案的郁证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挖掘现代医家治疗郁证验案的用药规律,以期为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现代医案库、名医医案库中的现代郁证医案,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各库建库至2018年10月1日相关期刊文献中的现代郁证医案,提取其中的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对获取到的处方中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利用该平台集成的数据挖掘功能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的常用药物及其属性、分类,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医案1 984个,共计3 618诊次,中药处方3 089首,共涉及药物1 458味,总用药频次39 634次。高频药物有柴胡(1 546次)、茯苓(1 210次)、当归(1 167次)、白芍(1 109次)、郁金(1 091次);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多见,多归于脾、肺、肝、心经;常用药对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以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为基础加减。结论: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用药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原则,气血兼顾、肝脾心同调、紧扣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