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糖变异度、侧支循环及基底动脉计算机扫描血管造影评分与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血糖变异度(GV)、侧支循环及基底动脉计算机扫描血管造影评分(Batman)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APCI)患者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行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的大血管闭塞性APCI患者共113例,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转归组(46例)及不良组(67例)。术后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侧支循环情况、GV及Batman评分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血管闭塞性APCI患者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13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APCI患者的年龄为(65.3±8.9)岁,女性39例(34.5%)。与转归组相比,不良组侧支循环比例较低[40例(87.0%)比47例(70.2%)],GV评分较高[(25.19±3.54)比(30.36±4.11)分],Batman评分较低[(7.49±1.52)比(6.65±1.33)分],房颤史构成比较高[16例(23.9%)比14例(8.7%)],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8.33±0.74)比(7.25±0.92)分],核心梗死体积较大[(32.57±4.87)比(29.54±5.14)ml],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较长[(123.52±31.17)比(102.47±29.54)min](均 P<0.05)。房颤史、核心梗死体积、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GV、侧支循环、Batman评分是大血管闭塞性APCI患者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预后的相关因素, OR值(95% CI)分别为1.383(1.124~1.641)、1.166(1.007~1.350)、4.777(1.856~12.297)、3.068(2.379~3.757)、1.477(1.209~1.806)、0.742(0.654~0.831)、0.717(0.214~1.221)(均 P<0.05)。 结论:GV、侧支循环及Batman评分是大血管闭塞性APCI患者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预后的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丁苯酞联合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PCI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对症综合治疗,丁苯酞组行对症综合治疗+静脉注射丁苯酞,尤瑞克林组行对症综合治疗+静脉注射尤瑞克林,观察组行对症综合治疗+丁苯酞+尤瑞克林治疗.四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四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后,四组脑红蛋白均高于治疗前,胱抑素C及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脑红蛋白水平: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胱抑素C及NIHSS评分: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P<0.05);尤瑞克林组与丁苯酞组的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APCI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脑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NIHS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UPLC-QQQ-MS/MS同时测定黄花蒿中7个青蒿素类相关化合物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同时检测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多个化合物,以对黄花蒿的品质进行多角度评价.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同时检测黄花蒿中紫穗槐-4,11-二烯、青蒿醛、双氢青蒿酸、青蒿酸、青蒿素B、青蒿烯和青蒿素7个青蒿素类相关化合物的方法,并对黄花蒿不同组织部位(根、茎、叶和侧枝)中这7个化合物含量进行差异比较,检测其在黄花蒿中的累积情况.采集生长盛期4月龄黄花蒿的根、茎、叶和侧枝,检测黄花蒿不同组织部位7个青蒿素类相关化合物的含量.采用UPLC-QQQ-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采集模式,大气压力化学离子源(APCI)正离子模式,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RRHD C18(2.1 mm×50 mm,1.8 μm),流动相为含甲酸(0.1%)-甲酸铵(5 mmol·L-1)水溶液(A)和甲醇(B),梯度洗脱(0~8 min,55%~100%B;8~11 min,100%B;平衡 3 min).流速 0.6 mL·min-1,柱温 40 ℃,进样量 5 μL,检测时间 8 min.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了基于UPLC-QQQ-MS/MS同时定量检测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7个代表性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对黄花蒿根、茎、叶和侧枝的含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高于青蒿素B,且青蒿素和双氢青蒿酸在黄花蒿各部位的含量相对较高;7个化合物在各部位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均在叶片中最高,且青蒿烯和青蒿醛在根中未检测到.该研究建立了基于UPLC-QQQ-MS/MS同时检测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上7个代表性化合物的定量方法,准确、灵敏且高效,可用于黄花蒿中青蒿素类相关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新品种选育和中药材质量控制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脑灌注及MMP-9影响的系列研究Ⅱ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研究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脑灌注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影响,为APCI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9-01-2023-05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住院的APC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61例);B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氢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钙40 mg/d等常规治疗,A组在入院时持续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代替肠溶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治疗前30 min内0.4 μg·kg-1·min-1静脉泵入,之后以0.1 μg·kg-1·min-1持续泵入,治疗至44h复查头CT排除脑出血后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治疗48h后停用盐酸替罗非班,其余治疗同B组.2组均在入院时及治疗后48h行3.0T高场强磁共振脑灌注检查,以梗死区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评价脑灌注效果,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MMP-9浓度.结果 A组治疗前MTT(4.45±1.03)s,TTP(11.52±2.19)s,治疗48h后MTT(2.06±1.41)s,TTP(8.17±2.01)s,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rCBV(18.15±8.14)mL,rCBF(3.86±0.77)mL/min,治疗48h后rCBV(37.42±6.17)mL,rCBF(8.18±0.51)mL,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205.04±41.15)μg/L,治疗48h后为(158.22±62.07)μ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前MTT(4.84±1.73)s,TTP(12.06±2.33)s,治疗 48h后MTT(3.74±1.25)s,TTP(10.93±1.62)s,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rCBV(18.04±7.25)mL,rCBF(3.91±0.63)mL/min,治疗48h后rCBV(25.81±6.09)mL,rCBF(5.76±0.82)mL/min,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198.82±40.95)μg/L,治疗48h后为(176.35±51.79)μ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48h后A组和B组相比,MTT和TTP均明显缩短,rCBV和rCBF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A组血清MMP-9较B组下降更明显(t=15.07,P<0.05).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APCI患者脑灌注、降低血清MMP-9水平,明显减轻APCI患者脑组织损伤,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观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P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APCI患者316例,根据是否出现END分为END组75例和非END组241例.比较2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病因分型、梗死部位等临床资料;采用后循环Alberta脑卒中早期CT诊断评分(pc-ASPECTS)评估梗死范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CI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发病14 d、1个月、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比较预后良好(mRSO~2 分)率.结果 (1)316 例 APCI 患者发生 END 75 例(23.73%).END 组入院 NIHSS[3.0(2.0,5.0)分]、pc-ASPECTS[3.0(2.0,7.0)分]及大动脉粥样硬化、颞枕叶梗死、脑桥梗死比率(73.3%、12.0%、66.7%)均高于非 END组[2.0(1.0,3.0)分、2.0(1.5,8.0)分、40.7%、9.1%、47.7%)(P<0.05).(2)大动脉粥样硬化(OR=1.375,95%CI:1.180~1.779,P=0.009)、颞枕叶梗死(OR=2.860,95%CI:1.011~8.092,P=0.048)、脑桥梗死(OR=2.860,95%CI:1.324~16.351,P=0.048)、入院 NIHSS(OR=1.245,95%CI:1.031~1.503,P=0.020)是 APCI 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3)END组患者发病14 d、1个月、3个月预后良好率(45.3%、57.3%、65.3%)均低于非END组(79.7%、84.6%、91.3%)(P<0.05).结论 有大动脉粥样硬化、颞枕叶梗死、脑桥梗死及入院NIHSS高的APCI患者发生END的风险较大,APCI患者发生END后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一种风险预警模型对急性眩晕起病的aPCI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建立一种眩晕起病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aPCI)的风险预警模型,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共461例以急性眩晕起病的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照是否患有aP-CI分为两组,aPCI组(375例,出院诊断为aPCI)和非aPCI组(86例,出院诊断为其他眩晕相关疾病),纳入分析的风险因素包含6个方面、共25项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P<0.05),再将这些风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风险预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价值.结果(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风险预警模型,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共济失调是aPCI发生的风险因素;(2)利用ROC曲线,得到风险预警模型AUC为0.819,灵敏度0.640,特异度0.872,95%CI:0.773~0.866.结论(1)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NLR、共济失调与aPCI的发生呈正相关,INR与aPCI呈负相关.(2)该风险预警模型可帮助临床医生筛选出aPCI的高危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胎盘脐带异常附着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胎盘和脐带在胎儿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胎盘脐带异常附着(APCI)是诸多妊娠并发症发生的基础,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本文就APCI对妊娠结局、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HPLC-MS/MS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中7种N-亚硝胺类杂质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中 7 种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二乙醇胺、N-亚硝基-N-甲基苯胺、N-亚硝基-N-乙基苯胺、N-亚硝基二异丙胺、N-亚硝基二正丁胺).方法 色谱柱为ACE EXCEL 3 C18-AR(3 μm,100 mm×4.6 mm),流动相为 0.1%甲酸甲醇溶液(A)-0.1%甲酸(B),梯度洗脱,流速 0.6 mL·min-1,采用 APCI 离子源,以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7种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在 1~20 ng·mL-1 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78.9%~89.6%,RSD均小于6.1%.检测限低于1.5 ng?g-1.样品中各杂质均未检出.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中7种N-亚硝胺类基因毒性杂质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联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的疗效.方法 将114例A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分别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和10 mg/d,共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估其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14d和28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观察组血清Hcy、NSE、hs-CRP、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4%比80.7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PCI安全有效,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下调血清Hcy和NSE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重建并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苯溴马隆的质量浓度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法(U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苯溴马隆药物的质量浓度.方法 以苯溴马隆EP Impurity B为内标,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后,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分别含1 mL·L -1甲酸的2 mmol·L -1醋酸铵水溶液和乙腈;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检测离子对分别为422.7→250.8(苯溴马隆)和502.6→250.9(苯溴马隆EP Impurity B).结果 苯溴马隆质量浓度在50~10000 ng·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最低定量限(LLOQ)为50 ng· mL -1,平均回收率为100% 4.04%,低、中、高3种质控质量浓度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实验RSD值均小于5%.结论 该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好、简便、稳定等特点,适用于苯溴马隆人体内血药质量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