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对突变型EGFR细胞的生物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设计并合成具有抗突变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驱动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活性的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方法 一系列异羟肟酸类衍生物由起始原料4-氯-7H-吡咯并[2,3-d]嘧啶经 7 步化学反应合成而得,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在体外对野生型 EGFR(H460 和 A549)和突变型 EGFR(PC9、HCC827 和H1975)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10 个异羟肟酸类目标化合物结构由NMR和MS谱鉴定确证.活性研究表明,以直链烷基取代的异羟肟酸衍生物(A1、A2 和A4-A6)能有效抑制突变型EGFR细胞系的增殖,而其他化合物如A3 和B1-B4 则无法有效抑制上述细胞的增殖.其中,化合物A4表现最优,不仅能高效抑制突变型EGFR细胞系PC9、HCC827 和H1975 细胞系的增殖,ID50 值小于7 μmol·L-1,与阳性对照N′-羟基-N-苯基辛二酰胺(SAHA)生物活性相似,而且选择性较好,其抑制野生型EGFR细胞系H460 和A549 增殖的ID50值大于32 μmol·L-1.结论 化合物A4 可作为突变型EGFR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进行深度开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抗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耐药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PubChem和化合物靶点预测(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下载淫羊藿素的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SMILES)号及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收集NSCLC耐药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情况,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内置插件计算节点拓扑参数值并筛选核心靶点,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构建"淫羊藿素-关键靶点-疾病-通路"图.使用Pymol和Autodock 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实验选用NSCLC耐药株PC9OR研究淫羊藿素对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并对富集得到的核心靶点及关键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到淫羊藿素治疗NSCLC耐药的潜在作用靶点1 952个.通过PPI网络节点拓扑参数值筛选得到13个核心靶点,涉及蛋白激酶B(AKT1)、雌激素受体α(ESR1)、B淋巴细胞瘤2(BC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癌症相关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I3K-AKT)信号通路、EGFR-TKIs耐药通路等可能在淫羊藿素治疗NSCLC EGFR-TKIs耐药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GO富集分析显示,细胞功能涉及信号传导、凋亡过程的负调控、DNA转录的正调控等.分子对接显示淫羊藿素与各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细胞实验表明,淫羊藿素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及促进细胞凋亡,并下调ESR1、AKT1、EGFR等mRNA表达水平以及PI3K-AKT通路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关键蛋白水平.结论 淫羊藿素可能通过多靶点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EGFR-TKIs耐药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及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NSCLC EGFR-TKIs耐药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1249-5p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转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miR-1249-5p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转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OncoMir肿瘤数据库(OMCD)分析miR-1249-5p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将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分为两组:miR-1249-5p组和阴性对照组。以Lipofectamine 2000为介导,将miR-1249-5p拟似物脂质体复合物或阴性miRNA脂质体复合物转染入对数生长期的PC-3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两组PC-3细胞miR-1249-5p的表达水平,采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两组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PC-3细胞侵袭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PC-3细胞周期变化。通过miRNA预测软件miRGator预测miR-1249-5p的靶基因。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miR-1249-5p的靶基因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与miR-1249-5p低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相比,miR-1249-5p表达水平较高的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miR-1249-5p组miR-1249-5p表达水平(10.74±1.19)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56±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miR-1249-5p组集落形成数[(35.86±6.94)个/孔]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88.94±11.66)个/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miR-1249-5p组穿膜细胞数[(25.01±6.83)个/高倍视野]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82.76±8.35)个/高倍视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miR-1249-5p组处于G 0~G 1期的细胞比例[(50.79±6.61)%]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7.09±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PC-3细胞被抑制在G 0~G 1期。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蛋白9( NEDD9)可能是miR-1249-5p的靶基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49-5p组 NEDD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miR-1249-5p可以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转移和细胞周期,其可能通过负调控原癌基因 NEDD9表达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3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3(PIK3R3)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别转染质粒或短发卡RNA(shRNA),将细胞分为以下6组:A549细胞,转染PIK3R3基因重组质粒组(PIK3R3组)、阴性转染对照组(Vector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PC-9细胞,转染shRNA组(si-PIK3R3组)、阴性转染对照组(si-scramble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IK3R3对细胞周期蛋白激酶p21、p27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作用,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及溴脱氧核苷尿嘧啶/碘化丙锭(BrdU/PI)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以流式细胞术分析PIK3R3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PIK3R3基因重组质粒组PIK3R3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 t=17.780, P<0.05)、细胞生长加速,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 t=13.880, P<0.05)、S期细胞比例增多为(50.23±2.12)%,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p27表达升高,Cyclin D1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8.590, P<0.05)。而转染PIK3R3的shRNA组可明显出现与上述相反结果,S期细胞比例减少至(19.32±2.16)%。 结论:PIK3R3可促进人肺癌细胞的增殖,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脏叉头状转录因子O3高表达对小鼠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O3(FOXO3)在小鼠肝脏糖代谢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肝脏激活蛋白(LAP)启动子控制下且表达四环素调节的反式激活因子(tTA)的转基因小鼠(LAP-tTA小鼠)与雌性荧光素酶-tet操作元件(tetO)7-FOXO3的组成型活性等位基因小鼠[(tetO)7.FOXO3CA小鼠]杂交,获得FOXO3CA hep小鼠(tTA +/FOXO3CA +,肝脏FOXO3条件性高表达,7只)。以tTA -和(或)FOXO3CA -小鼠作为对照组(9只)。通过IVIS活体成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肝脏FOXO3表达情况,RT-qPCR检测相关糖异生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 G6pc)、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 Pepck)、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 Pdk4)]的mRNA水平。监测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并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以及胰岛素耐量实验。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胰腺胰岛增生、胰岛素以及胰高血糖素表达。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IVIS活体成像、RT-q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化证实FOXO3CA hep小鼠肝脏FOXO3高表达,且主要表达于肝细胞核内,FOXO3高表达导致肝细胞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肝细胞。与对照组相比,7周龄FOXO3CA hep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65.7±24.1)和(87.4±12.1)mg/dl, P<0.001],糖异生基因 G6pc、 Pepck、 Pdk4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均 P<0.001)。与对照组相比,9周龄FOXO3CA hep小鼠空腹血糖下降[分别为(55.6±6.1)和(82.8±17.2)mg/dl, P=0.001],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0.01±1.56)和(1.50±0.82)ng/ml, 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FOXO3CA hep小鼠较对照组胰岛细胞显著增生,胰岛细胞呈现胰岛素强阳性,胰岛素耐量实验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 结论:FOXO3持续高表达可促进肝脏糖异生相关基因的上调、血糖紊乱和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增生及胰岛素抵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过表达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内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过表达MYPT1基因的慢病毒质粒(pLenti6.3-MYPT1),转染前列腺癌PC3及DU145细胞48 h,设定对照组(转染对照pLenti6.3-Ctrl)和过表达组(转染pLenti6.3-MYPT1);采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24 h及48 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荧光(IF)染色检测细胞骨架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细胞株(PC3、DU145)转染后MYPT1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锌指结构蛋白(Snail)和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组间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转染pLenti6.3-MYPT1后,PC3和DU145细胞内MYPT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0.834±0.055、0.849±0.044比0.487±0.026、0.526±0.045, t=8.098,7.212, P<0.01;qPCR:3.134±0.280、2.091±0.099比0.967±0.034、1.019±0.150, t=10.860,8.449, P<0.01)。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显示转染过表达质粒后细胞迁移( t=8.342,6.776, P<0.01)和侵袭( t=11.670,11.870, P<0.001)能力明显减弱。免疫荧光染色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MYPT1的细胞表面变光滑,丝状伪足和片状伪足减少,F-肌动蛋白(F-actin)从细胞质富集到细胞膜,着色变浅。两细胞株过表达组N-cadherin、MMP-2、MMP-9、Snail、ZEB-1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过表达MYPT1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骨架重构及EMT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否提高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生存率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能否提高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方法: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以及CNKI、万方、维普六个数据库中检索腹膜转移的相关文献,并手动检索了法国Elias团队关于腹膜转移的研究。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2)有接受CRS+HIPEC治疗为试验组和接受其他治疗为对照组的资料;(3)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生存分析数据;(4)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5)文献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排除标准:(1)仅有摘要的研究;(2)数据不全的研究。文献的筛选和数据提取由两人独立进行,存在分歧的文献由第三人决定。提取的数据包括作者、发表年份、受试者数量、受试者的入组时间、随访时间、研究设计、治疗方案,以及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风险比HR及其95% CI,若文中未提供,则通过Engauge Digitizer11.1软件从生存曲线中提取随访时间和相应时间点的生存率,计算HR及其95% CI。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或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使用STATA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研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R及其95% CI进行合并分析,试验间异质性通过 Q检验和 I2统计量进行评估。当不存在显著异质性时( Q检验: P≥0.1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当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时( Q检验: P<0.1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并通过亚组分析找出异质性的来源。用敏感性分析评价合并结果的稳定性。通过Egger检验和Begg检验来评估发表偏倚( P<0.05表示存在发表偏倚),并通过Begg漏斗图在风险比对数上的视觉对称性来反映。 结果:共有10项研究被纳入进行Meta分析,包括1项随机对照试验、9项队列研究,1项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不确定;9项队列研究文献质量评分均>7分,均为高质量研究。其中试验组有781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对照组有2 452例接受了其他治疗[包括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姑息化疗(PC)和腹腔内化疗(IPC)]。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体生存率(OS)高于其他治疗对照组(HR=0.43,95% CI:0.34~0.54),但研究异质性较大( P=0.024, I2=52.9%)。不同对照治疗方案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OS高于CRS(HR=0.63,95% CI:0.44~0.90)、PC(HR=0.37,95% CI:0.32~0.43)和CRS+IPC(HR=0.60,95% CI:0.37~0.96)这3个对照组;由于各亚组研究异质性较低(CRS组: P=0.255, I2=22.9%;PC组: P=0.222, I2=29.9%;CRS+IPC组: P=0.947, 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结果进行合并。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分别删除各项研究后的合并分析结果差别不大,提示合并分析结果较为可靠。各研究偏倚检测结果显示:Begg检验( P=0.088)>0.05,Egger检验( P=0.138)>0.05,Begg漏斗图上的散点分布基本对称,表明纳入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CRS+HIPEC可以提高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O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远期生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PC(紫杉醇+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远期生存,探索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优化方案。方法: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分期T1~4N0~3M0)、接受PC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对PC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患者进行1∶1最近邻匹配,比较两组的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结果:纳入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00例,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各50例。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均为90.0%(45/50)。密集方案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3周方案组(分别为32.7%和68.0%, P=0.001),但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于3周方案组(分别为57.1%和32.0%, P=0.012)。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34.0%(17/50)和38.0%(1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77)。中位随访55个月,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5%和75.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9%和8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322和0.647)。术后病理有明显残留病灶(肿瘤最大径≥1 cm或淋巴结阳性)者预后不良,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9.3%和68.5%。 结论:PC密集方案与常规3周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相似,患者耐受性良好,且能缩短治疗时间,是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可选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AMHD1抑制肺腺癌细胞中PD-L1表达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在肺腺癌中含SAM域和HD域蛋白1(SAMH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在线数据库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SAMHD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AMHD1在多个肺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利用小干扰RNA转染及慢病毒感染技术分别对H1975、H1299及LLC细胞进行SAMHD1基因沉默,通过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siSAMHD1-1组和siSAMHD1-2组肺腺癌细胞中PD-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PD-L1的表达水平。构建小鼠肺腺癌移植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对照组和shSAMHD1组移植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用CCK-8检测对照组、siSAMHD1-1组和siSAMHD1-2组肺腺癌细胞增殖活力。结果:GEPIA数据库结果表明,SAMHD1 m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较肺正常组织低(4.81±0.90 vs. 5.99±0.76, t=20.67, P<0.001)。SAMHD1高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低表达患者(109.0个月 vs. 87.7个月, χ2=26.83, P=0.002)。A549、PC9、H1299和H1975细胞中SAMHD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2、0.75±0.05、3.49±0.19和7.25±0.38( F=589.00, P<0.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6、0.34±0.07、1.67±0.22和2.11±0.63( F=15.79, P=0.001)。H1975细胞中,对照组、siSAMHD1-1组和siSAMHD1-2组的PD-L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1.54±0.26、2.89±0.13( F=102.30, P<0.00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1、1.50±0.10和1.52±0.33( F=6.65, P=0.030);H1299细胞中,3组的PD-L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8、1.63±0.03和2.14±0.03( F=368.80, P<0.00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7、1.88±0.35和2.05±0.38( F=10.66, P=0.011),siSAMHD1-1组和siSAMHD1-2组PD-L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H1975细胞中,对照组、siSAMHD1-1组和siSAMHD1-2组膜PD-L1荧光强度分别为246.83±27.59、325.60±8.00和308.93±7.60( F=17.56, P=0.003);H1299细胞中,3组的荧光强度分别为959.00±6.25、1 084.33±7.64和1 085.33±21.22( F=86.74, P<0.001),siSAMHD1-1组和siSAMHD1-2组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shSAMHD1组PD-L1的H-SCORE评分高于对照组(7.99±1.10 vs. 4.49±0.43, t=5.13, P=0.007)。H1975细胞中,对照组、siSAMHD1-1组和siSAMHD1-2组72 h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50±0.02、0.75±0.05和0.73±0.06( F=25.01, P=0.001);H1299细胞中,3组72 h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80±0.01、1.00±0.04和0.93±0.07( F=13.90, P=0.006),siSAMHD1-1组和siSAMHD1-2组细胞增殖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在肺腺癌中,沉默SAMHD1可以提高PD-L1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肾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氧环境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小鼠肾脏代谢物的影响,了解病理性视网膜血管新生和肾损伤之间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健康SPF级C57/B6J新生小鼠随机分为OIR组与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小鼠自出生后标准饲养至第7天(P7),OIR组小鼠和母鼠置于(75±2)%的高氧箱中饲养至P12,然后正常饲养;正常对照组一直在正常环境下饲养。各组小鼠在饲养P17时采用二氧化碳安乐死,取视网膜组织铺片并行血管异凝集素(IB4)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中央无灌注区及病理性新生血管情况;另取小鼠肾组织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取其对应小鼠的全血进行抗凝处理,通过离心沉淀,获得不含细胞成分的血浆,对血浆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使用代谢组学数据处理软件Progenesis QI v2.3对质谱信息进行解析,用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来区分各组间代谢轮廓的总体差异,比较2个组间代谢物的倍数变化。以变量权重值>1且 P<0.05为条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基于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视网膜铺片IB4染色结果显示,P17时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血管分布均匀;OIR组小鼠视网膜周边血管迂曲、紊乱,中央可见大面积无灌注区域形成,在视网膜无灌注区和血管区交界处形成大量新生血管簇,呈强荧光染色。OIR组小鼠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为(25.16±3.50)%,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的(0.6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07, P<0.001)。OPLS-DA模型参数R2X cum、解释率R2Y cum、和预测率Q2 cum分别为0.578、0.978和0.857,表明OPLS-DA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共筛选鉴定到26个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表达17个,下调表达9个,包括甘油磷脂类化合物[PC 20∶4(5Z,8Z,11Z,14Z)/0∶0、PC 22∶6(4Z,7Z,10Z,13Z,16Z,19Z)/0∶0、PC 14∶1(9Z)/20∶2(11Z,14Z)、PE P-18∶0/20∶4(6E,8Z,11Z,14Z)(5OH[S])]、氨基酸类代谢物(精氨酸、鸟氨酸、哌可酸和羟基赖氨酸)、嘌呤类(鸟嘌呤、次黄嘌呤、羟嘌醇)和脂肪酸类(15-棕榈酸甲酯、2,6,8,12-Tetramethyl-2,4-tridecadien-1-ol)等。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ABC转运蛋白(L-精氨酸、牛磺酸、肌醇、腺苷、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L-谷氨酰胺)、氨酰-tRNA生物合成(L-异亮氨酸、L-脯氨酸、L-精氨酸、L-组氨酸、L-谷氨酰胺)、精氨酸生物合成(L-精氨酸、L-鸟氨酸、L-谷氨酰胺)等代谢通路。血浆的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差异的氨基酸类代谢产物主要富集于氨酰-tRNA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代谢以及ABC转运蛋白等代谢通路。 结论:OIR小鼠的ABC转运蛋白、氨酰-tRNA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可能参与了肾损伤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病理变化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