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体内或体外尿流改道术后的肾功能变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膀胱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体内或体外尿流改道(UD)术后的肾功能变化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RARC+UD的266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2例,女34例,平均年龄(67.4±9.4)岁,原位新膀胱 84例,回肠膀胱 182例.通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患者术后长期肾功能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评估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尿流改道过程中肠管处理的手术入路不同,将 266例患者分为体外尿流改道(ECUD)组(79例)和体内尿流改道(ICUD)组(187例).ECUD组与ICUD组的平均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ICUD组平均手术估计失血量[(303.5±116.5)ml]少于ECUD组[(379.8±23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ECUD 组术后第 1、2、3 年的平均 eGFR 分别为(92.3±26.5)、(90.4±26.5)、(88.1±28.3)ml/(min·1.73m2),ICUD 组分别为(98.9±23.3)、(97.3±23.3)、(95.7±23.5)ml/(min·1.73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2、0.034、0.037).随访期内共有112例(42.1%,112/266)患者出现长期肾功能损伤,其中12例(4.5%,12/266)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KD)3B期及以上,ECUD组9例(11.4%)、ICUD组3例(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术后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长期肾功能损伤将患者分为肾损伤组和未发生肾损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年龄(P=0.007)、手术入路(P<0.001)、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P<0.001)、病理分期T3期及以上(P<0.001)、术后肾积水(P=0.006)、估计出血量(P=0.007)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手术入路(OR=0.24,95%CI:0.12~0.46,P<0.001)、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OR=4.37,95%CI:1.32~14.45,P=0.016)、病理分期T3期及以上(OR=6.21,95%CI:3.20~12.07,P<0.001)为术后发生长期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期内共30例(11.3%)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其中ECUD组6例(7.6%),ICUD组24例(1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结论:急性和长期肾功能损伤是膀胱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期、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尿流改道过程中对肠管处理的入路(ECUD和ICUD),是患者长期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精准评估、选择合适手术入路和长期随访,对于保护膀胱癌患者术后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肾折叠术在儿童极重度肾积水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折叠术在儿童极重度肾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5例极重度肾积水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1岁,年龄范围为7个月至8岁;患侧为左侧10例,右侧5例。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治疗组,A组8例,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B组7例,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皮质折叠缝合术。所有患儿的肾盂分离距离均>40 mm,术前检查提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肾积水,其中1例合并肾外伤。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肾周引流管和导尿管。观察术后患儿恢复情况,了解其尿路感染、肾功能恢复情况和肾脏形态恢复情况。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范围为110~195 min,术后2~3 d拔出肾周引流管,7~10 d拔出导尿管,6~8周拔出输尿管内支架管。A组患儿中5例术后出现反复尿路感染;5例中的2例经抗感染治疗痊愈,肾脏体积较大;5例中的3例行肾造瘘术,术后1例感染治愈后行顺行肾脏输尿管造影检查提示肾脏排泄基本通畅,拔出造瘘管后恢复顺利,但肾脏形态较大,另2例经顺行肾脏输尿管造影检查提示肾脏容积较大,排泄缓慢,夹闭肾造瘘管后患侧腰部疼痛,提示局部梗阻,再次行腹腔镜肾盂成形并肾脏折叠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未再出现反复尿路感染。B组患儿中的3例在留置内支架管期间出现暂时性的尿路感染,经拔出支架管并积极抗感染后治愈。所有患儿复查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分肾功能较前好转,肾小球滤过率提高,排泄曲线有下降段,B组患儿肾小球滤过率恢复程度较好于A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在肾脏形态及肾皮质厚度方面,B组优于A组。结论:腹腔镜肾折叠术联合肾盂成形术适用于儿童极重度肾积水肾脏形态和功能的修复,有助于肾内尿液的排空和尿路感染的控制,肾脏形态恢复好,极重度肾积水合并肾皮质较薄时,肾折叠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胰瘘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LADG的患者189例,从中筛选符合术后胰瘘诊断标准的27例患者纳入胰瘘组,再随机选择同期的未发生胰瘘患者27例纳入非胰瘘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前特征和手术数据,包括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术前病史、肿瘤分期、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分析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Mean±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高体重指数( t=3.956, P=0.003)、高内脏脂肪面积( t=6.161, P=0.038)、手术时间长( t=2.650, P=0.024)、出血量大( t=1.887, P=0.042)、淋巴结清扫范围广( t =2.092, P=0.001)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胰瘘,而内脏脂肪面积/腹部总脂肪面积比值( χ2=1.334, P=0.324)、术前合并肺疾病( χ2=0.750, P=0.379)、冠心病( χ2=0.081, P=0.500)、高血压( χ2=0.667, P=0.239)、糖尿病( χ2=2.030, P=0.127)、慢性肾脏病( χ2=0.587, P=0.352)、肿瘤分期( χ2=1.388, P=0.500)等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肥胖患者及手术时间长的LADG患者发生术后胰瘘的可能性更大,综合性术前判断及谨慎的术中操作可能是避免术后胰瘘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URL与PCNL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比较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骶髂关节上缘至第四腰椎(L4)椎体横突水平之间,结石长径1.0~2.0 cm。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采用F6.0/7.5输尿管镜内置3F输尿管导管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URL治疗的患者81例(URL组),采用F18通道行PCNL治疗的患者99例(PCNL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视野满意度、结石清除率、梗阻解除后肾盂压、围手术期脓毒血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和输尿管支架取除后3个月随访的术侧肾脏积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14±15.67)min vs.(38.59±9.34)min, P=0.018]、住院时间[(8.65±2.21) d vs.(4.14±1.04)d, P=0.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视野满意度、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672、0.232);同URL组相比,PCNL组的梗阻解除即刻肾盂内压力较高( P=0.043)、术后发生脓毒血症概率较高( P=0.004);PCNL组的住院总费用高于URL组( P=0.032);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 P=0.376、0.385)、血肌酐( P=0.486、0.34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尿管支架取除3个月后PCNL组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高于URL组( P=0.013)。 结论:逆行置管联合200 μm激光光纤行URL与F18通道PCNL在治疗骶髂关节上缘至L4椎体横突水平、长径1.0~2.0 cm的输尿管结石上,均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同F18通道PCNL相比,F6.0/7.5输尿管镜内置3F输尿管导管行URL具有手术时间短、经济适用、创伤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切口内镜辅助双侧先天性第二鳃裂瘘切除及一家系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小切口内镜辅助下双侧先天性第二鳃裂瘘切除的可行性,并对一家系进行报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8年12月间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的5例双侧先天性第二鳃裂瘘患者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3~31岁,总结小切口内镜辅助下切除瘘管的手术方法及经验,并对其中1个第二鳃裂瘘家系进行报告。结果:5例患者中例1~4在全身麻醉下双侧均采用单一小切口内镜辅助下钛夹高位夹闭并切除瘘管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40~164个月,均未见瘘管复发,恢复良好;例5放弃手术切除,随访24个月,出现急性感染再发作1次。例2和例4来自同一个家系,该家系四代31人中有7例出现第二鳃裂瘘,其中双侧4例,右侧3例,系谱分析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关检查,未发现有耳聋、耳前赘、外中耳畸形及肾脏畸形。结论:双侧先天性第二鳃裂瘘罕见,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小切口内镜辅助下钛夹高位夹闭并切除瘘管的方式术野清晰,美容效果理想,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56例肾盏憩室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31例;平均年龄37.4(22~67)岁。憩室内结石位于肾上盏32例,中盏16例,下盏8例;左侧32例,右侧24例;结石单发10例,多发46例;结石直径平均11.5(3.0~17.5)mm。56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腰部疼痛症状和/或血尿,其中17例既往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56例中9例伴尿路感染。56例均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寻找到肾盏憩室后,应用钬激光将憩室颈口或憩室薄弱处切开、扩大,将憩室内结石碎成3mm以下的颗粒,较大的结石碎块使用取石网篮逐个取出,术后留置F6双J管。分析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等。结果:56例均找到憩室内结石,其中找到憩室开口48例(85.7%)。53例顺利碎石,3例结石嵌顿于盏颈狭长的肾下盏憩室内,受输尿管软镜末端弯曲度限制,碎石失败。其中2例结石位于肾脏后组盏,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另1例结石位于肾脏前组盏,术后改行ESWL。17例既往行ESWL失败者中,16例(94.1%)顺利碎石。56例平均手术时间68.1(37~105)min;平均住院时间1.8(1~3)d。并发症发生率为15.1%(8/53),均为轻度并发症(Clavien分级Ⅰ~Ⅱ级),无肾盂或输尿管穿孔、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平均6.3(3~12)个月,术后结石清除率为83.0% (44/53)。7例残留结石≥4 mm,其中6例行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另1例行ESWL和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经二期治疗后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5%(49/53)和96.2%(51/53),随访期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利用人体自然腔道,微创、安全,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可以选择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积水并肾外伤6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处理儿童肾积水并肾外伤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肾积水并肾外伤患儿6例临床资料,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外伤时间为1~4 d,均表现为患侧肾区疼痛,其中血尿4例,肾盂前后径均在25 mm以上,均予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并肾破裂修补术,术中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腹腔引流管和导尿管。结果: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输血,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5~3.5 h,术中发现肾下极前方损伤2例,肾下极外后方受损4例,5例出现肾皮质肾盂破裂,1例为肾皮质破裂合并包膜下积血,术后肾周引流管3~5 d拔除,导尿管7~10 d拔除,输尿管内支架6~8周拔除,患儿均恢复顺利,积水均减轻,肾小球滤过率和分肾功能提高。结论:腹腔镜一期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积水并肾外伤安全有效,儿童肾外伤多发于肾脏下极,外伤后如积水加重、症状持续不缓解等需尽早手术,术中可同时修补肾实质破裂区域。对于三级肾损伤术中出血需要贯穿缝合肾实质,清除坏死组织,方可达到止血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下肾部分血流阻断器的设计制作及初步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设计腹腔镜下肾部分血流阻断器(LPRB),在兔肾实验中探讨该器械设计的合理性和阻断局部肾组织血流的效果。方法:⑴设计。根据人、猪、兔肾血流均由中心向外周扇形流动的解剖特点,只要压迫肾脏中内侧肾组织,就可以阻断压迫区远端的血流。该器械的设计即以此为依据。阻断器包括第一压迫臂、第二压迫臂及转轴,内置扭力弹簧使得这两个压迫臂的末端自动闭合,压迫臂的末端设置有压迫组件,其上设置有多个自适应压迫片。⑵制作。以钛合金材料利用3D打印机打印成品。⑶实验。新西兰成年兔5只,麻醉后半侧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侧腹部切口,暴露肾脏,仅保留肾蒂血管。根据阻断血流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LPRB组以进行自身对照。观察阻断血流效果。检测LPRB夹持力,肉眼和病理观察夹持部位组织损伤程度。结果:LPRB已获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授权。3D打印钛合金材料器械成品成功。实验中,该器械轻松打开放置和移除;两个压迫臂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自动闭合并固定;压迫臂可以根据夹闭部位的不同调整压迫臂的角度以适应之;自适应压迫片可以倾斜,与肾脏外形相吻合,具有自适应性;该器械压迫力度足够,止血彻底,肾实质钳夹与阻断肾蒂的止血效果相当。器械夹持力值平均为132 g。肉眼及病理检查结果未发现明确肾组织损伤。结论:LPRB结构设计基本合理、使用安全,能够实现切除部分的局部止血,同时保证了其他部位的血流。但器械较大、自适应组件较硬的缺点今后需要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泌尿男生殖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泌尿男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9例泌尿男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62(50~69)岁。肿瘤位于肾脏3例,膀胱2例,睾丸4例。首发症状:肾肿瘤3例中2例为发热(1例伴腹痛及体重减轻),1例为体检发现肾盂占位;膀胱肿瘤1例为肉眼血尿伴腹痛,1例为尿急、尿痛;4例睾丸肿瘤均为睾丸无痛性肿大。5例行CT检查见低密度肿物伴轻中度强化,4例睾丸肿瘤行B超检查提示不规则、不均质肿块内见血流信号。术前诊断均为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6例接受手术,3例行病灶穿刺获取病理。9例中4例接受手术治疗联合化疗,2例仅接受化疗,2例仅接受手术治疗,1例未治疗。肾肿瘤3例中,1例行B超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术,术后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利妥昔单抗(R-CHOP)方案静脉化疗;1例肾盂占位性病变者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予R-CHOP方案静脉化疗;1例行B超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术,术后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2例膀胱肿瘤者均行TURBT,术后均拒绝放化疗。4例睾丸肿瘤者中,3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术,1例行B超引导下病灶穿刺活检术;3例行R-CHOP方案化疗,1例于外院行化疗及对侧睾丸放疗,具体方案不详;4例均行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甲氨蝶呤15 mg+阿糖胞苷50 mg+地塞米松5 mg)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结果:本组9例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8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睾丸淋巴瘤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按照Ann Arbor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确诊时Ⅰ~ⅡE期4例,ⅢE~ⅣE期5例。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2分6例,≥3分3例。随访时间平均18(6~66)个月。7例存活,其中3例完成化疗者中,2例完全缓解(睾丸淋巴瘤ⅡE期IPI评分1分和ⅣE期IPI评分2分各1例),1例部分缓解(肾盂淋巴瘤ⅣE期IPI评分3分);3例拒绝化疗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膀胱淋巴瘤2例和肾盂淋巴瘤1例,均为ⅠE期IPI评分1分);1例化疗2个周期后因出现细菌真菌混合感染性肺炎停止化疗(睾丸淋巴瘤ⅢE期IPI评分3分)。肾淋巴瘤ⅢE期IPI评分3分1例和睾丸淋巴瘤Ⅲ期IPI评分2分1例,分别于确诊后6个月、17个月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泌尿男生殖系统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临床表现特异性差,诊断时应根据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其他常见肿瘤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治。组织病理学是诊断的金标准,R-CHOP方案化疗为首选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复肾术后心脏扩大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重复肾术后随访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重复肾术后心脏扩大患儿的诊治经过。结果:患儿,女,2岁4个月,因"重复肾畸形术后发现心脏扩大、电解质紊乱10月余,精神差1 d"入院。患儿6月龄在外院因泌尿系感染住院,发现重复肾畸形。7月龄在外院行重复肾切除术,后反复出现纳差、精神差,查体发现心脏扩大,追加诊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巴特综合征、心肌受损、低钾血症、生长发育落后,外院3次遗传学检测均为阴性。我院入院查体发现患儿血压明显升高,肾脏彩超提示右侧肾动脉狭窄,诊断为右肾动脉狭窄、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相关心脏及肾脏损伤、醛固酮增多症、低钾血症,行腹腔镜右肾切除术后患儿症状缓解。术后1年随访,患儿生长发育、血压、肾脏功能及心脏均正常。结论:应加强对肾脏手术患儿的术后随访。临床医生不仅要综合临床表现进行缜密思考,还要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尤其不能忽略对儿童血压的测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